蒲春岩 程 瑶
(1.吉林市丰满区东山实验学校,吉林 吉林 132013;2.吉林市龙潭区江机第二小学校,吉林 吉林 132021)
“互联网+” 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从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形式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的多元化发展,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与生机。“互联网+” 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让打造深度教学和高效课堂成为可能,使其成为辅助情境创设、创新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可能。
“情境学习就是利用多媒体电脑技术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直观、生动的形象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联想,唤醒其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和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1]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网络所呈现的视频、声音、动画、模拟实验等手段,具有动静结合、直观、形象、生动等优点,能够以其逼真的画面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使某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认识和理解,更有效地激发头脑风暴,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从文字叙述或讲解中获得直观的认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利用“互联网+” 手段,创设直观、有趣、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例如: 在讲授“鸡兔同笼” 问题时,如果单纯进行文字讲解,学生很难感受鸡和兔的构造特征,更难以凭借想象总结出头和脚的关系。此时,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的方式,把不同数量的鸡和兔放入同一笼子中,然后让学生数一数共有多少头和多少脚,学生很容易就能总结出头和脚的关系及计算公式。又如: 在讲授“路程” 问题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车相向运动的情境动画,及时引导学生观看小车的运动画面,然后让学生把观看的画面内容讲一讲、说一说,思考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互联网+” 与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教学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此外,依托“互联网+” 营造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可能。例如: 在教学“路程” 问题时,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总结思考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此时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变成了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教师的一个中心“点” 对应全班学生的“面”,难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势必会出现课堂参与率不高、课堂效率低下、学习效果反馈延时等问题。与此同时,学生以听课为主,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状态,难以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互联网+” 背景下,这样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如何能够满足教师优化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教学手段对教学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2]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 创新教与学的方式,让教学过程更流畅、自然。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 推动教学活动,让教学更加简洁高效。例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创客系统,使用教师端下发练习题,通过校园网络实时传输到学生端,学生在学生端快速作答,提交答案,然后教师在教师端进行批改,并展示学生答题情况相关数据统计结果。以此为依据,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大部分学生答对的问题可以少讲或者不讲,节约课堂时间;错误率较高的情况要及时查漏补缺,实时调整教学方案,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和教师端统计出来的学生经常出现的易错内容要进行精讲和细讲,再有针对性地开展余下的教学内容,抓住课堂40 分钟的教学时间提升课堂效率,进而打造高效课堂。又如: 在语文课或书法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在黑板上示范生字的书写笔顺,如果借助“互联网+” 进行辅导示范,利用课件在屏幕上循环播放生字的书写过程,那么学生在书空或者在写字本上练习书写时,便可以很方便地观看并重点记忆需要掌握的生字笔顺,避免了教师单个指导造成的教学时间浪费。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 布置作业,如开设钉钉家校本,在钉钉家校本中评选出“优秀作业”,让每个同学看到榜样的存在,在班级形成“比、学、赶、超” 的氛围。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 参与教学活动,让学习更加简单便捷。例如: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错题本,在合适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种方式的确对学生帮助很大。但是经过学生的反复使用,错题本的纸张难免出现破损和老旧的情况,不容易保存。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托“互联网+” 创建电子错题本,方便快捷地记录错题,随时翻阅,随时记录,丰富错题本的内容,且方便保存。又如: 教师可以把精心设计制作的微课上传到信息系统中,学生在家中反复观看课堂上没有理解的内容,直到掌握为止。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 创设的信息系统查看学校和班级通知,以及教师对作业批改的情况等。
“互联网+” 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集中更多精力投入课程的研发与探索中,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就在润物无声中被激发出来,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构建“互联网+” 的信息化课堂首要解决的是课程内容问题,即制作数字化课程内容,涵盖学生自主学习阶段课程内容、课堂交流互动阶段课程内容、讨论展示分享阶段课程内容和精讲精练阶段课程内容。要使学生课前能够深度自主学习,必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字化课程内容。有人称其为课程包,有人称其为学习包,也有人称其为微课程。[3]例如: 科学课中的实验演示,尤其是一些有危险性、有毒性且不方便在教室里演示的实验,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模拟动画、插图和音效或者真实实验录像等,将抽象深奥的知识点以简单明了、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克服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点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把形象的认识转化成抽象的概括,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总结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效果。又如: 在讲授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能清楚地看到把两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叠放转换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而将两个大小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拼合,通过旋转把不同的边叠放,有时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有时不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接下来,再把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进行拼合,三个内角大小相同、边长不同的三角形进行拼合,学生可以直观看到所拼的图形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由此得出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很自然地就可以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也就是S=a×h。学生通过自己的观看体验,真切地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在头脑中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识记牢固且不易和其他公式混淆。再如: 音乐课上,教师可以把课前录制好的舞蹈视频播放出来,避免了在同年级中的每个班反复示范的重复性工作。这样,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上。
除了直观演示,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设计闯关游戏,比一比、赛一赛,随机产生练习题,等等,实现寓教于乐。不论是直观的模拟演示,还是事先录好的展示视频,这些丰富的教学内容都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巩固和加深。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传统的评价方式侧重于评价语言的运用,这种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教师的主观意识,体现了教师的权威性。“互联网+” 支持下的评价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课上评价而言,更具有多样性和客观性。合理、恰当、准确的评价可以促进教师更好地教,也可以激发学生更好地学。通过“互联网+” 手段,教师能够详细记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和成绩,通过直观的直方图、折线图、百分比等形式,直观呈现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全方位、系统性地综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这样可以把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简单的语言评价转变为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价、学伴间的互相评价、教师的总结性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借助“互联网+” 编写的评价程序,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更及时地呈现在教师和所有学生面前。如今的大数据统计,能够即时呈现所有学生的正确题、错误题、正确率、得分等,方便学生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教师将数据进行横向比对,了解哪些问题对学生来讲很容易,哪些是难点。同时,可以根据评价所得数据生成新的个性化的考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利用“互联网+” 提供的数据,评价成员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给课堂教学评价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减轻了教师记录和总结的负担。
“互联网+” 的运用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互联网+” 手段的合理应用可以使课堂跨越时间和空间,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可以使课堂丰富多彩,教师教得用心,学生学得开心。但是,“互联网+” 手段毕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锦上添花的工具,它要恰当合理地应用在解决常规、传统教学中的学生不认识、不熟悉、不了解、不知道、缺乏感性认识、比较难理解的一些内容上。但是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每节课、每个教学内容都必须使用“互联网+”,导致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课件的作用,图片、声音甚至音效、动画、视频统统用上一遍,虽然看起来好像重视了“互联网+”,但却忽视了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过分情境化、拟人化、具象化、模拟化,喧宾夺主。课堂毕竟不是娱乐场所,不能被过分的热闹冲昏了头脑,只用漂亮、声形并茂的课件修饰而忽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在“动” 的同时也要让学生“静”,要“动” 中有“静”,让学生静下心来去开展探究,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静下心来去思考、去感悟,给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的想象空间、创新的机会。这样才能实现“互联网+” 与课堂教学的完美契合,不“喧宾夺主”,是“锦上添花”,是“画龙点睛”,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一把利刃,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
“互联网+” 的全面应用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新课程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互联网+” 与课堂教学的完美契合点,有效利用“互联网+” 手段,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建立创新的平台。教师把“互联网+” 融合到自己的课堂上,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学生实现自主终身学习助跑,为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