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艳玲
(吉林大学附属小学,吉林 长春 130000)
2014 年,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首次正式提出了“核心素养” 这一概念。劳动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勤奋、诚信、敬业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班主任用综合内容和实践活动来开展劳动教育,对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培养良好的劳动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国小学阶段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指导建议,而劳动教育又是“五育” 的重要内容,因此,为满足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实施劳动教育。其次,核心素养的提出,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定为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所以,小学阶段实施劳动教育应始终把握劳动和教育的关系,真正实现劳动教育全面育人的目标。最后,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们指明了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要立足长远发展,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班主任在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应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树立学生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念。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使其形成独立自主的能力,更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中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劳动教育必须具备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及显著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实施小学劳动教育时,为满足思想性要求,应做好劳动的前期指导和课后总结,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劳动的原动力、总结劳动的体验和感悟,进而理解劳动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意义;为满足社会性要求,应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为满足实践性要求,应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教学方式,引导其不断增智、强体,塑造自我。由此可见,通过参加劳动教育,学生逐渐形成了劳动意识,具备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造的能力。这也契合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小学阶段实施劳动教育,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更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负责组织和管理班集体的正常运转。首先,班主任要采取多种多样的管理手段,引导小学生逐步深入地认识和思考世界,学习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灌输,帮助小学生在参与劳动的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不同于一般的科任教师,班主任除了实施文化学科的教学工作之外,还要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制定班级制度、评估班级成员等活动来形成健康的学习氛围,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显而易见,班主任与学生有充足的接触和交流时间,承担了更重要的立德树人的责任。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由班主任作为引导者,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增强他们的劳动责任感,在无形中加强了小学阶段劳动重要性的教育。
在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让小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还可以提升小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对小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帮助小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劳动代表的精神和思想,明确劳动产生的价值,保证小学生可以从内心产生对劳动者、对劳动的尊重情感。同时,让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进行“我们在行动” 的大扫除活动中,在活动开展前,选择合理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可以先选择多媒体教辅工具说明劳动的意义,然后提出问题: “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做?” 为了提升小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可以选择在活动的同时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让小学生体会劳动过程中的快乐。在劳动活动中,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让小学生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完成劳动任务。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开展主题班会,以“劳模” 为主题开展故事分享活动、演讲活动,或是针对劳动的价值展开辩论。通过多样的方式让小学生可以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对劳动产生深刻的认同,提升小学生的劳动自觉性。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与小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家长树立劳动教育理念。班主任可以帮助规划学生在家的劳动任务,将自理能力、劳动技能融入每天的家庭生活中,学生通过帮助父母择菜、洗米、煮饭、扫地、擦桌子、晾晒收叠衣服等,获得愉快的体验,实现全面的发展。家校互动,解决了劳动教育在家校之间此消彼长或者此强彼弱的问题,形成了劳动育人合力,全面进行劳动教育渗透,夯实了学生劳动光荣的思想基础。
教师要从规划入手,通过系统规划劳动教育,保证劳动教育的有效性,保证劳动教育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在详细了解小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月度为单位确定劳动教育的主题,将劳动教育细化分解到每个月中。在保证劳动实践性的基础上,确定劳动项目,并合理选择激励措施,鼓励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其间需要避免让小学生最开始就参与到难度较高的实践活动中,避免小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例如,班主任可以引导小学生参与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的维护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还可以让小学生参与学校的绿化等活动,培养小学生以自己的劳动服务他人的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小学生参与社会上的各种志愿活动,并鼓励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比较完善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并通过不断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目标与活动的开展形成良好的配合,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
实践出真知,劳动活动中蕴含着人类的知识和智慧。通过参与劳动,人类可以总结经验,提炼知识,同时,书本知识的学习也要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得到内化和升华。因此,通过劳动实践与智育相结合,可以实现小学生综合发展的目标。一方面,为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确定劳动教育的能力培养规格,制订合理的劳动实践方案,让小学生既可以体验体力劳动,又可以开阔思维,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结合劳动实践内容,融入知识,培养技能。比如,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开展“整理书本” “整理桌椅” “整理窗台” “照顾绿植” “清扫地面” 等劳动活动时,指导学生学习劳动工具的使用与维修保养的相关知识。
科学的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对于班主任来说,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应该重视科学评价环节,力求做到保护学生劳动积极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为了巩固劳动教育的成果,班主任可以在开展劳动教育后,及时组织劳动教育成果的展示。比如,班主任选择班级微信群或教室宣传板报为载体,组织学生展示在家或在校的劳动成果,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过程性评价。班主任也可以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劳动故事,鼓励学生见贤思齐,将劳动意识内化其中。
在劳动成果展示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定期对学生劳动实践参与情况和劳动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促使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比如,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袋,将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与成果记录其中,定期让学生进行自我比较,以起到反馈、激励的作用。班主任还可以增加自我评价环节,引导学生不断尝试进行自我评价,积极思考“我现在是什么样?”“我未来该怎么做?” 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思考,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也可以让小学生养成不断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定期进行量化评价,并在班级中设置“劳动之星” “劳动标兵” 等称号,鼓励小学生积极参加劳动。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让家长积极参与进来,构建“家+校” 合作的劳动教育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劳动教育,设计科学合理的劳动活动,让学生不论在家还是在校都能够形成积极劳动的意识,主动参与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爸爸妈妈的一天”主题班会,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家长一天的活动,理解他们的辛苦付出,并发自内心地产生感恩之情。班主任还可以组织“评选做家务小能手” 活动,要求学生在家积极主动帮助家长完成像洗袜子、擦地这样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通过拍照打卡的形式进行监督。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劳动打卡,“家+校” 密切合作,有效配合,引导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家务劳动中产生劳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提高生活实践技能。班主任通过构建“家+校” 合作的劳动教育机制,推动家庭劳动常态化,培养学生成为一名热爱劳动的好少年。
为了真正实现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必不可少。在劳动活动开始之前,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活动启动仪式,让学生的劳动活动更有仪式感。通过劳动活动启动仪式,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让学生感受劳动实践的意义。班主任要求学生在劳动活动启动仪式中要穿着校服、佩戴红领巾,从而让启动仪式更加具有团队精神,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劳动的光荣,感受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有效提高学生的荣誉感。
在劳动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中,班主任将学生带到操场上排列整齐,在每个班级队伍最前面应该有一个旗手,让活动变得更加具有仪式感,展现小学生的精神风貌。教师要到讲台上演讲,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让学生感受劳动的重要性,明白劳动的价值,提高学生劳动的主动性,为后续的劳动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用歌声传递力量。歌曲的选择可以有很多种,但要有激情,比如,《团结就是力量》 《我相信》 《超越自己》 等歌曲,让学生通过歌声去获取力量,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品质。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更有参与性,班主任可以提前让学生去思考劳动口号,并从中选出一个最佳口号,增加学生的参与感。
劳动教育作为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直接影响着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为此,小学班主任要对小学劳动教育目标进行深入分析,对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进行优化调整,培养小学生从小养成勤劳、勇敢、无私、创造的时代精神,保证劳动教育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