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敦煌的启示

2023-12-17 11:00:48薛雅馨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7期
关键词: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

【摘 要】西班牙与敦煌均拥有丰富灿烂、数额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梳理了西班牙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经验及敦煌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西班牙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呈现文化旅游与非遗传承双向促进、享受国家政策支持、重视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等优点,而敦煌目前面临着文旅融合不到位、传承人保护体系不完善、非遗教育开展程度低等问题。通过吸取西班牙的发展经验,结合敦煌当地实际情况,本文对敦煌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提出应深挖非遗文化内涵,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大财政支持,保护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广各阶段非遗教育等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班牙;敦煌;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7—253—03

敦煌是我国的重点非遗城市,拥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35项,但是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暴露出诸多薄弱之处。西班牙是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与我国相比,它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工作开展较早,且一直处在稳定向上发展的过程中。肖锡维、谢兴、王萍、尹国蔚等先后对西班牙的实体世界遗产做出研究。就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而言,学术界有对法国、英国等国家进行研究,但对西班牙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研究极为罕见,从而无法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视域下实现直接对标研究。

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西班牙当前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发展现状,对标敦煌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存在的不足,吸收西班牙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敦煌的实际情况,为敦煌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一、西班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优点

(一)文化旅游与非遗传承实现双向促进

西班牙拥有“旅游王国”的美称,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文化旅游”是西班牙旅游业的主要特点之一,西班牙充分利用了它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将非遗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深挖并大力宣传其文化价值,实现了文化旅游与非遗传承的双向促进。其中最成功的范例便是弗拉门戈。

弗拉门戈是西班牙的国宝级非遗艺术,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安达卢西亚弗拉门戈的旅游需求》,2004年安达卢西亚所接待的游客中有62.6万名游客宣布弗拉门戈为其旅行的首要原因,占该地区游客总数的2.84%。慕名前来欣赏弗拉门戈的游客为当地创造了5.4396亿欧元的收入,占游客收入总额的3.8%。在弗拉门戈的巨大需求量的推动下,剧院、酒吧、咖啡馆等开设弗拉门戈表演的娱乐场所应运而生且不断增加,弗拉门戈歌手、舞者、乐手的数量也随之增长。

弗拉门戈之所以如此流行,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热情的、铿锵有力的表演形式与悲怆的、愤怒的情感色彩以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它吸引游客一块招牌。当地从弗拉门戈展现的死亡、爱情、乡愁与流浪生活的主题出发,深挖弗拉门戈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向游人展示了吉卜赛人面对迫害与背井离乡所产生的郁闷与悲愤,让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游客前来。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通过挖掘非遗的文化价值能够推动西班牙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也能推动更多与非遗相关的职业、传播场所的发展,让非遗始终保持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文化旅游与非遗传承的双向促进。

(二)大力支持,推动并宣传非遗保护事业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文化象征意义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近年来西班牙对其保护与传承事业实行财政支持政策。西班牙文化部2015—2019年的文化建设支出统计年鉴显示,在这五年内,中央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支出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文化遗产方面的支出在总文化建设支出中占比最大,平均占比40%。

在财政支持的推动下,西班牙不断实行国家保护计划与文物保护计划,均涉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复原与巩固。同时,国内还建立了大量文化设施,例如国家档案馆、国家考古博物馆、阿罕布拉博物馆等,馆内不断增添文物,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丰富。西班牙还经常通过一些文化建筑的开幕式或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为民众开展非遗宣传活动与临时展会并定期投放公益广告。

实体文物、文化场所与文化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对它们进行财政支持与大力发展,一方面能够推动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能不断普及非遗保护知识,提高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并鼓励他们自觉投身到对非遗的保护与宣传当中。

(三)重视教育事业,培养非遗后备人才

西班牙高度重视文化遗产领域的教育事业,注重对后备人才的技艺、观念与学术能力的培养。西班牙在遗产保护与修复专业的教学可以追溯到1942年9月21日颁发的法令,按照该法令第7条,所有的国立美术学校都必须开设文物修复课程。从此以后,为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西班牙新开设了专门的培养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人才的高等学府,例如1961年建立的艺术品、考古学与人类学研究物品保护与修复中央学院(后更名为艺术品保护修复学院)、1969年建立的马德里修复艺术学校(后更名为文物保護与修复高等学校)等。

在开设高等学府以外,西班牙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非遗保护、传承意识和学术能力。西班牙文化部曾发起一项“青年遗产计划”,搭建了一个发布非遗相关信息和活动的网站,同时在学校、社团、展览、大型会议上发起关于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活动,力图将年轻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起来。在2009年,西班牙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了“西班牙文化遗产”一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对西班牙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政策措施、出现的难题等开展研究与讨论的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促使学生们提高技艺与学术能力的同时,还应重视其思想观念的培养,从根源上引导学生投入到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当中,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源源不断地培养后备人才,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出现的问题

(一)非遗文化内涵与旅游业融合不到位

敦煌作为国内首批文化历史名城,文化旅游一直都是当地经济的龙头产业,当地也在不断探索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同旅游业相结合的道路,但在实际操作时,出现了非遗文化内核缺失,内涵挖掘较浅的问题。

当前,前往敦煌的游客目的仍以休闲观光为主,未完全实现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转型。2013年发布的《敦煌市旅游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对“沙漠风光”“文物古迹”这类旅游资源感兴趣的游客分别占敦煌总游客人数的85.7%和75.5%。而对“民俗风情”感兴趣的游客仅占26.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前往敦煌的游客大多只选择去莫高窟、月牙泉等娱乐性、观赏性强的景区,而不是参观非遗博物馆、研究院等致力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文化场所,游客们在景区仅仅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对其历史文化底蕴并不在意。

其次,敦煌还拥有丰富灿烂的民间文学,其中包括瑰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惊才绝艳的诗词、各种名胜古迹的典故等,这一类非遗虽已进行了开发,但仍停留在较低层面,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这也就导致非遗文化内核的缺失。

当前敦煌文化旅游业出现的非遗文化内涵“空洞”的现象,使游客们仅仅去关注某项非遗的物质载体或活动,而忽视其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极易导致非遗的“商品化”与“舞台化”,也不利于推动非遗精神内涵的传播,增强人们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二)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财政支持不足

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补助方面出现了断层和金额少的问题。当地的传承人呈现老龄化的趋势,普遍收入较低,仅依靠补助金生活得不到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性”集中表现为“传承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是传承人,解决“传承危机”的关键是对“传承人”的保护。因此,缺乏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势必会对敦煌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产生阻碍。

(三)各阶段非遗教育发展难度大

当前,敦煌市教育局在开展非遗教育工作中主要出现两方面问题,第一,在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非遗教育推广工作存在学生感兴趣程度低、学校重视度不够、教师缺乏非遗知识与相关教学经验等问题。第二,在高等教育阶段,出现了高等院校数量极少、非遗专业人才培养难等问题。

学生感兴趣程度低与学校重视度不够这双重问题在高中阶段的非遗教育推广工作中最为明显,这与当地学校开展的传统应试教育有关,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与家长自然将重心都放在考试成绩的提升上,而将非遗的相关知识学习排除在了教学安排之外。同时,高中并未设立独立的非遗相关学科,中小学虽设置了非遗相关课程,但仍缺乏系统性与专业性,学校的传统课教师们都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大多在非遗的相关知识方面存在欠缺,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进行系统的备课与教授,最多只能在相关学科上进行少量的延伸。

目前,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是敦煌市的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学院設立敦煌美术系、舞蹈艺术系与旅游管理等院系,并招收敦煌学、敦煌美术硕士研究生。当地缺乏文物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强相关的专业,导致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大,人数少等问题。

三、西班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对敦煌的启示

(一)深挖非遗文化内涵,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筛选适宜进行旅游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民间艺术表演、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俗活动、饮食文化等,深挖其文化内涵,在不破坏其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打造“非遗文化”的特色品牌,激发社会对于非遗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其与敦煌当地旅游业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财政支持,保护非遗传承人

尊重保护各级非遗传承人,高度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不断推进对他们的补助与宣传,提高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支持与保障非遗传承人开展活动,定期组织他们走进课堂、授艺场所、博物馆等;继续发扬“师徒”制,鼓励传承人与学艺者进行传习活动,建立长效的非遗传承机制。

(三)推广各阶段非遗教育,培养保护传承意识

在中小学阶段,制定合理的教育战略,将非遗教育融入教育体系;以学校为主阵地,与敦煌研究院等其他部门通力合作,开展学生们感兴趣的非遗活动;展开课本与教材建设,整合课程资源,建立完善的非遗课程体系;培养非遗师资力量,吸纳非遗专业人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邀请传承人进课堂,为非遗教育提供有效补充。在高等教育阶段,与各大高校加强合作,在当地创办特色高校;增设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强相关的专业,培养专业后备人才。在各阶段的教育中,也应当培养学生们热爱家乡、保护非遗的意识,促使他们投入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事业中来。

四、结语

经过梳理,西班牙与敦煌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主要在文旅结合、财政支持和教育体系上存在差异。西班牙呈现出文化旅游与非遗传承双向促进、享受国家政策支持、重视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等优点,而敦煌目前面临着文旅融合不到位、传承人保护体系不完善、非遗教育开展程度低等问题。

通过吸取西班牙的发展经验,结合敦煌当地实际情况,本文对敦煌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提出应深挖非遗文化内涵,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大财政支持,保护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广各阶段非遗教育等建议。

参考文献:

[1]尹国蔚.数量与价值:西班牙为什么有那么多世界遗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12).

[2]肖锡维.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其启示[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3]王萍.西班牙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启示 [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6).

[4]吴伟珍.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避免三个误区[N].人民网,2022—10—11.

作者简介:薛雅馨(2002—),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山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西班牙语。

猜你喜欢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亮丽的敦煌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2
绝世敦煌
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18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艺海(2016年12期)2017-01-13 08:08:22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武术研究(2016年11期)2016-12-16 13:36:37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08:03
数字化时代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3:44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