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芭蕾舞艺术在我国进行了丰富的民族化发展,在时代与文化的碰撞交流之下,产生了更为卓越的艺术价值。芭蕾舞的民族化进程,高度的彰显了西方舞蹈在我国本土化发展中的艺术魅力,并在舞台精品的打造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通过对中国芭蕾艺术产生的意义进行分析,进而结合中国芭蕾舞剧《沂蒙颂》《黄河》《茉莉花》《梁祝》等舞台精品,对民族化芭蕾舞艺术创作进行丰富的讨论,进一步体现时代与文化碰撞下中国芭蕾艺术发展的价值。
【关键词】民族化;芭蕾舞;创作;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7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7—120—03
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兴起以来,芭蕾舞在我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中国芭蕾舞逐渐实现了民族化,并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芭蕾舞需要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并将其与西方芭蕾更好地融合起来,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文化。
一、中国芭蕾艺术产生的意义
芭蕾舞源于西方,气质优雅,舞步轻盈,被称为“舞蹈艺术上的皇冠”。它在我国的扎根、发展需要与我国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这个过程就是芭蕾舞民族化的过程。中国芭蕾,融合了中西方两种文化的优势,不仅促进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对世界芭蕾舞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新兴文化和外来文化迅速兴起,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当前形势下,通过与西方芭蕾相结合的方式,以芭蕾为载体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以题材、人物形象、剧目风格等形式渗透在芭蕾之中。首先,中国芭蕾的题材主要来自广为人知的民歌、电影、民间故事、民间形象,如《茉莉花》《白毛女》《敦煌》《牡丹亭》等。其次,中国芭蕾的人物形象主要通过传统的服装、道具、人物性格来塑造。比如,舞剧《鹤魂》中,通过白色服装和红色头饰塑造了丹顶鹤的形象;舞剧《花木兰》中,木兰独舞的片段,始终以长弓为轴心进行舞蹈,通过“长弓”这一道具的衬托塑造了木兰英勇战斗的形象。此外,在风格上,中国芭蕾更彰显人性的真善美,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
中国芭蕾融合了中西方艺术的优势,改变了人们对古典芭蕾的刻板印象,同时,也缓解了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带来的审美疲劳。它以全新的形式演绎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令观众耳目一新。比如,辽宁芭蕾舞团首席演员表演的剧目《九儿》,通过精妙的舞蹈设计、演员行云流水的表演,将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融合到了极致,再现了九儿敢爱敢恨、重情重义的光辉形象。同时,也带来了一场视觉风暴,再次点燃了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助力世界芭蕾舞的发展
自第一部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至今,中国芭蕾舞已走过近60年的风风雨雨。这60年来,我国文艺工作们创作了近百部芭蕾舞作品,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芭蕾舞演员,为世界芭蕾舞的发展贡献了卓越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芭蕾成长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与世界互鉴交融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我国的芭蕾舞在古典剧目的表演上已和西方国家比肩,收获了无数好评。同时,西方的芭蕾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风俗是有诸多不同的。通过我国芭蕾艺术家们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将承载民族精神与信念的元素融合在芭蕾之中,构建了中国式的芭蕾审美,为世界芭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作经验。此外,中国芭蕾通过独有的形式,打破了文化差异,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可。比如,我国芭蕾舞剧开山之作《红色娘子军》,至今已在国外演出近5000场次,世界主流媒体都给予了此剧高度评价。
中国芭蕾对世界芭蕾的贡献有目共睹。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芭蕾应继续秉承“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兼收并蓄、守正创新,塑造更多被全世界人民认可的中国形象。在发展中国芭蕾的同时,为世界芭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中国芭蕾舞作品创作分析
中国芭蕾,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运用芭蕾舞的脚下功夫和中国舞灵活的上身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主题的中西方融合艺术。中国芭蕾舞的创作,离不开舞蹈演员扎实的芭蕾舞功底,也離不开题材、服饰、音乐等元素的中国化。下文,将以几部经典的中国芭蕾舞作品为例,分析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在芭蕾舞中的应用。
(一)中国芭蕾舞作品《沂蒙颂》
《沂蒙颂》是我国四大红色芭蕾舞剧之一。它由中央芭蕾舞团创作,并于1973年进行了首演。随后,凭借独特新颖的艺术魅力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并被奉为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芭蕾结合的经典之作。
《沂蒙颂》的题材富有故事性,引人入胜。剧目根据小说《红嫂》改编,全剧分四个章节。第一章节:女主人公英嫂遇到身负重伤,急需用水抢救的解放军方排长。取水路途遥远,英嫂果断用乳汁抢救方排长。第二章节:赖匪得知英嫂救了方排长,对英嫂武力逼供,英嫂与之斗智斗勇;第三章节:英嫂带着鸡汤上山探望方排长,遇到还乡团,英嫂奋不顾身,掩护方排长离开。第四章节:还乡团用孩子威胁英嫂说出方排长下落,英嫂毅然决然选择牺牲孩子保护解放军。关键时刻,方排长出现,军民齐心协力一举歼灭还乡团和赖匪。故事体现了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生死与共的军民鱼水情。
此剧的音乐创作,根据情节的不同,在节奏、旋律上有着明显的变化。比如,英嫂采野菜时,节奏轻快,旋律舒缓;赖匪出现时,节奏迅速加快,强化了戏剧冲突;方排长昏迷不醒时,节奏再度放慢,渲染忧愁、伤感的氛围;歼灭敌人之后,基调转为欢快,节奏变得铿锵有力,突出了喜悦之情。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剧的插曲《我为亲人熬鸡汤》衍生自山东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沂蒙山小调》,歌曲展现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正如歌中所唱“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
《沂蒙颂》的舞蹈,在传统芭蕾舞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舞蹈特征与时代特色。首先,它延续了传统芭蕾的“开、绷、直、立”的特点,动作舒张柔韧,富有力量之美。同时,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舞蹈中还融入了打斗、晕倒、跪地、起身等动作,增加了表演的难度。其次,上半身中融入了很多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动作,比如英嫂和春兰上山采野菜、给方排长送鸡汤、剧末的欢庆群舞等。此外,舞蹈中敬礼、举拳、握拳等标志性动作的设置也突出了的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特色。
时至今日,《沂蒙颂》依然被文艺界广泛地借鉴与改编。2017年,为献礼建军9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将《沂蒙颂》改编为三章的剧目《沂蒙情》;随后,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2020年建党百年之际,中央芭蕾舞团再度以《沂蒙颂》为蓝本,在故事情节和舞台设计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分别推出了芭蕾舞剧《沂蒙三章》和《沂蒙》。电影《芳华》也对《沂蒙颂》进行了改编、再造,将其搬上了大银幕,唤起了几代人的沂蒙情怀。
(二)中国芭蕾舞作品《黄河》
《黄河》,题材来源于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央芭蕾舞团近年来的一部力作。舞蹈以黄河为象征,展现了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服装是《黄河》的一大特色。女演员着带有裙摆的民族风上衣搭配紧身裤,灵动、飘逸;男演员着具有西北特色的头巾、短衫搭配短裤。简洁服饰的衬托下,尽显中国男子的阳刚之美。两套服装通体采用土黄色,塑造了黄河儿女这一形象,对应舞蹈的主题。
《黄河》的舞蹈采用了男子群舞、男子独舞、女子群舞、女子独舞、男女双人舞独舞、男女双人舞群舞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快速、整齐的队形穿插、变化,来烘托黄河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而此剧目中的男女双人舞,又以多种舞姿托举为主,运用古典芭蕾舞蹈固有的程式化表现方式的同时,又将“arabesque”这一经典的芭蕾舞姿及个人的跳、转等技巧揉进了中国古典舞语汇中,诉说着民族昂扬向上的成长历程。在动作构成上,演员们大量运用了“跳转”“跳跃”“蹲跳”“腾空”等动作,充满力量感。男演员在“脚下功夫”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古典舞技巧,特别是一套腾空翻转的动作,令观众看得热血沸腾。女演员则在托举的状态下顺畅地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富有雕塑感,映衬了黄河母亲这一形象。
在音乐上,《黄河》采用了《黄河协奏曲》,在古典钢琴协奏曲中融入了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通过精彩的演绎,为观众创造了“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壮阔意境。而与《东方红》音乐的相映成辉,又展现了黄河的经典意象,尤其是黄河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的气节与力量感。旋律的高低起伏,给人灌注的始终是一种勇往直前、令人血液沸腾的力量,是以贴近中华民族精神,歌颂中国民族解放、国家繁荣为主题的优秀作品。
(三)中国芭蕾舞作品《茉莉花》
芭蕾舞剧《茉莉花》的题材、音乐均来源于江苏经典民歌《茉莉花》。旋律平缓、优美动听,节奏分明、富于变化。歌词通俗易懂,借少女对花的爱惜之情、摘与不摘的矛盾心理展现了纯洁烂漫、婉约秀美的少女形象。
《茉莉花》选择了折扇作为唯一道具。“开合清风纸半张,随即舒卷岂寻常。”折扇源远流长,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同时,折扇在形状上与花瓣颇为相像,巧妙地对应了舞蹈的主题。随着演员们的表演,花瓣们一会儿随风起伏,一会儿拼接成一朵完整的“茉莉花”,美轮美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茉莉花之美。
在服装上,《茉莉花》选用了中国民族舞蹈服饰和芭蕾舞传统的足尖鞋。服饰或是白色为主,绿色点缀的裙子;或是上身旗袍、下身阔腿裤相组合,通体绿色,展现了女子的轻盈柔美、婀娜多姿。此外,演员的服饰与花叶、花瓣颜色相似,对“茉莉花”起到了衬托的作用,从另一层面上照应了主题。
作为一种融合艺术形式,《茉莉花》的舞蹈动作运用了中国扇子舞和芭蕾舞相结合的方式。上半身采用扇子舞动作,开扇、合扇、转扇、摇扇结合得恰到好处。折扇一舒一展之间,将中国江南女子温婉大气、端庄优雅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下半身则采用芭蕾的舞步,包括立足、小弹腿、小碎步、自转体等经典动作。与传统的芭蕾舞动作相比,《茉莉花》在定位、旋转上更加柔和,舞步上也更加轻快,突出了中国群舞运用整齐动作突出画面感的特点。
(四)中国芭蕾舞作品《梁祝》
芭蕾舞剧《梁祝》改编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上海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全剧分四个章节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从惺惺相惜、深情送别,到为情赴死、双双化蝶的凄美爱情故事。
服装是《梁祝》的一大亮点。女演员们身着镶有蝴蝶图案的裙子,宛若蝴蝶翩翩起舞,对应了化蝶的主题。蝴蝶这一形象贯穿剧目的始终,演员们的服装颜色也随着剧情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开篇是白色裙子搭配不同颜色的蝴蝶图案,象征青春的简单纯粹、烂漫多彩;十八相送时,“飞”来一群绿色的蝴蝶,突出爱情的生命力;梁山伯为爱赴死后,坟前的灰色蝴蝶,用来渲染哀伤的气氛;梁山伯祝英台二人化蝶时,色彩斑斓的彩色蝴蝶,歌颂爱情的忠贞与美好。此外,几位主要演员的着装也颇为特点。马文才的服装颜色采用鲜亮的黄色、紫色,突出富贵身份。而梁山伯的服装主要采用了蓝色、白色等浅色,与马文才形成了鮮明的对比。祝英台的服装富于变化,既有彩色的闺中服饰,突出大家闺秀的身份,又有剧末的素衣服饰,表现为爱殉情的决心。
《梁祝》道具中采用了折扇,突出古代书生翩翩公子的气质。舞台布景则随着剧情的发展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季鸟语花香,书声琅琅,象征青春的美好;夏季绿树成荫,二人十八相送,情谊绵绵;秋季,红叶飘零,山寒水瘦,预示悲剧的发生;冬季,风雪交加,清冷萧瑟,梁山伯的坟墓尽显孤独伤感。
在音乐上,《梁祝》选择了同名小提琴协奏曲。这部协奏曲,在西方交响乐的基础上,融入了我国民间戏曲元素,既通过奏鸣曲制造了戏剧的冲突,又具有我国传统音乐的特色。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芭蕾舞艺术创作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世界芭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芭蕾中国化的实际工作之中,需要从深度、广度上进一步挖掘传统艺术、故事、非遗等民族文化的应用,与时俱进,在赓续民族精神的同时,将精彩的中国故事讲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田巍巍.中国原创芭蕾舞剧创作实践及其意义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2]申晓辉.中国民族文化在芭蕾舞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J].艺术品鉴,2017(3).
[3]郑阳.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J].中国民族博览,2018(6).
[4]杨佳蕾.在芭蕾舞艺术中中国民族文化的具体实践与相关创新策略[J].名家名作,2022(19).
[5]沙薇.中国芭蕾舞剧中音乐与舞蹈的民族性融合发展策略[J].四川戏剧,2021(6).
[6]李书云.中国芭蕾舞剧音乐特征分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丁思瑶(1982—),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舞蹈学、芭蕾舞表演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