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峰
(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兴平 713100)
陕西兴化集团年产10万 t 合成气制乙醇项目,煤基乙醇产品中除了含有甲醇杂质(轻组分)以外,还包括一些沸点高于乙醇产品的C3、C4醇(主要有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等重组分),这些重组分含量超过一定的指标,除了影响乙醇产品的纯度,也会对用户的使用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准确快速测定重组分的含量,对于指导生产部门及时调整生产工艺、最大程度保证公司乙醇产品的合格销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我公司乙醇产品中的C3、C4醇(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的测定进行了实验验证。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乙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WAX 色谱柱属于强极性,可用于醇类、酯类的分析,因此本文采用强极性WAX 色谱柱测定乙醇产品中的异丙醇、仲丁醇以及正丙醇。
气相色谱仪:Clarus 58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流进样口;
色谱柱:强极性毛细管WAX 色谱柱,60 m×0.32 mm×5 μm;
载气:99.999% N2,经硅胶与分子筛进一步净化;
燃气:99.999% H2,经硅胶与分子筛进一步净化;
空气:空分装置产出仪表空气,经硅胶与分子筛进一步净化;
异丙醇:色谱纯试剂,称取色谱纯的异丙醇1 g(精确至0.0001 g)于1 000 mL 容量瓶中,以基准乙醇定容,摇匀后即为1 g/L 标准溶液;
仲丁醇:色谱纯试剂,称取色谱纯的仲丁醇1 g(精确至0.0001 g)于1 000 mL 容量瓶中,以基准乙醇定容,摇匀后即为1 g/L 标准溶液;
正丙醇:色谱纯试剂,称取色谱纯的正丙醇1 g(精确至0.0001 g)于1 000 mL 容量瓶中,以基准乙醇定容,摇匀后即为1 g/L 标准溶液。
色谱操作条件见表1。
表1 色谱操作条件
1.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按照表2分别吸取不同量的1.2配制好的异丙醇、仲丁醇以及正丙醇标准溶液(1 g/L)于10 mL 容量瓶中,然后用基准乙醇稀释至刻度,充分混匀,分别得到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表2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对应组分的峰面积
1.3.2 校正因子的测定
将色谱状态调至表1操作条件,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点火,待基线稳定后,分别准确进样1 μL。依据各组分的峰面积计算出校正因子f值。
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校正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i为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组分的含量;Ai为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组分对应的峰面积。
1.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三种组分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进样,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分别绘制异丙醇、仲丁醇以及正丙醇的标准曲线。
将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准确进样1 μL,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确定该方法测定异丙醇(图1)、仲丁醇(图2)以及正丙醇(图3)含量的线性。
图1 不同浓度异丙醇乙醇溶液与对应峰面积的标准曲线
图2 不同浓度仲丁醇乙醇溶液与对应峰面积的标准曲线
图3 不同浓度正丙醇乙醇溶液与对应峰面积的标准曲线
1.3.4 试样的测定
取少量待测煤基乙醇产品,用微量进样器准确进样1 μL,依据各重组分的峰面积结合1.3.1求出的各组分校正因子,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待测样品中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各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为待测样品中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的含量,mg/L;As为待测样品中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各组分的峰面积;f为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的校正因子。
(1)色谱条件优化。WAX 色谱柱属于强极性色谱柱,比较适合分离甲醇、乙醇、异丙醇、仲丁醇以及正丙醇等。本实验采用60 m×0.32 mm×0.5 μm,柱容量较大。通过实验发现初始柱温在65℃附近,等甲醇出峰完毕后进行程序升温,能使低沸点的甲醇与高沸点的仲丁醇、正丙醇较好分离。
(2)乙醇中各重组分的典型色谱图及保留时间见表3。
表3 各组分保留时间
2.2.1 精密度试验
按照上述确定的方法对煤基乙醇待测样品中的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各组分进行重复性实试验,三种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分别为0.22%、0.11%、0.11%,重复性实验数据见表4。
表4 各组分重复性实验数据
2.2.2 准确度试验
对同一样品,对各组分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100.2%、99.77%,测定结果见表5。
表5 煤基乙醇中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含量的回收率试验数据分析
2.2.3 样品测定
按照本文确定的方法,对我公司连续5天生产的煤基乙醇中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含量进行测定。5批次测定结果见表6。
表6 5批次测定结果
通过以上一系列试验,可以看出,利用强极性wax 色谱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我公司煤基乙醇产品中的C3、C4醇(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含量方便快捷、精密度较高,异丙醇、仲丁醇、正丙醇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2%、0.11%、0.11%,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100.2%、99.77%,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相关要求,同时该方法经过进样方式调整,也适用于测定大气和废气中C3、C4醇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