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对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2023-12-15 09:14张玉英李瑞盈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专病出院依从性

王 宁,张玉英,李瑞盈

(河南省胸科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通常表现为胸闷、头痛、心悸等,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近年来心房颤动患者持续增加[1]。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房颤动的主要手段,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消融特定部位的局部心肌细胞,以阻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但治疗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高频电流,导致患者不良情绪加重,且复发率较高,导致其临床结局较差[2]。目前患者出院后多采用电话随访、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效果不甚理想[3]。专病护士是以一种专科疾病护理为重点的高级实践护士,对于该领域专科护理知识、技术、管理方法等更加专业,且经验更加丰富[4]。专病护士在国外推广已久,但在国内临床中仅在乳腺癌、心力衰竭等少数疾病中应用[5]。2019年3月1日~2022年5月31日,我们将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54例心房颤动患者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108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6]中对于心房颤动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18岁;③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④患者意识清楚,可以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准: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②合并其他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者;③患者术后3个月内继发性心房颤动;④认知、沟通、精神障碍患者。患者均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男35例、女19例,年龄45~73(56.15±5.82)岁;心房颤动类型:阵发性心房颤动3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24例。观察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50~75(56.21±5.73)岁;心房颤动类型:阵发性心房颤动2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26例。两组性别、年龄、心房颤动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患者住院期间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根据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中的要求进行护理,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饮食及运动指导、抗凝相关资料等,出院后采用电话及微信进行随访,按时通知患者复查。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以心房颤动专病护士为主导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心内科主治医生1名、心内科护士长1名及心房颤动专病护士4名,主治医生负责评估护理方案可行性,并对患者疾病问题提出治疗方案建议;护士长负责专病护士的培训和监督;专病护士负责延续性护理方案实施和总结。专病护士要求本科及以上且为主管护师及以上级别,心房颤动专病护士均经过本院组织的“专病护士”相关讲座学习及培训,并由护士长组织其学习国外最新心房颤动护理干预措施,专病护士均通过考核并取得相关证书。②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a.用药监督。患者出院前由专病护士添加患者微信并组建微信群,专病护士在群内每天进行抗凝药物服用和自我监测注意事项提醒,并要求患者用药后在微信群中接龙打卡,并回复异常情况或反映自我无法处理情况,专病护士通过微信单独与患者及家属进行针对性指导,必要时联系主治医师处理。专病护士根据患者出院医嘱、复诊等内容记录患者出院后药物使用情况及凝血功能指标,绘制INR 趋势图,若存在异常及时询问患者身体状况、服药情况、凝血功能及有无不良生活方式,与患者及家属共同找出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b.科普教育。专病护士在微信群内每周发布一篇心房颤动护理相关知识,包括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多种形式,主要围绕心房颤动知识科普、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健康生活方式、不良情绪缓解方法等,帮助患者认识到健康行为是心房颤动延续护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每个月举行1次线上或线下患者交流大会,时长1 h左右,由专病护士组织患者及家属分享治疗过程、抗凝期间观察要点、出院后内心感受等,并邀请主治医生进行疾病科普。c.心理干预。在患者住院期间,专病护士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积极主题谈话辅导,时间在20 min左右,尽可能多地采用鼓励语言,帮助患者采用积极情绪面对疾病。在患者治疗期间表现出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激发患者成就感。当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情绪或疼痛时,专病护士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情绪放松,如正念呼吸训练、音乐转移情绪、同伴交流等,学会使用正性情绪(情绪稳定、积极、乐观)看待问题,必要时请心理师进行一对一心理指导。d.健康生活方式。专病护士在微信群中发布健康运动、饮食相关科普视频,运动可选择散步、瑜伽、太极拳等,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每次运动时间30 min左右,每周至少进行3次,专病护士制作运动记录表,方便患者统计每周运动情况,并鼓励患者在微信群中进行运动打卡,分享运动图片及心得等,积极展开讨论,提高患者居家运动依从性。专病护士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将日常常见的食物主要成分制订为手册,发放给患者和家属,方便其查阅,并根据患者营养指标、自身饮食习惯及疾病情况等制订个体化饮食指导方案,以充足的营养摄入为原则,指导家属和患者补充优质蛋白质、低脂低钠饮食、禁烟禁酒等。

1.3 观察指标 ①出院后6个月内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只计算出院后首次再入院情况,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脑卒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②健康行为:干预前后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7]进行评估,包括营养(0~15分)、运动(0~18分)、人际关系(0~21分)、压力(0~21分)、健康责任(0~30分)及自我实现(0~30分),分数越高患者健康行为越好。③心理状态: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由Zung于1971年编制,我国学者王征宇等将其进行汉化和修订,SAS及SDS分别有2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将20个条目得分相加即为粗分,粗分×1.25后取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根据中国常模结果分数越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④治疗依从性:采用自制治疗依从性评估量表,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完全依从:患者谨遵医嘱每日进行治疗及康复训练。部分依从:患者需在护士或家属监督下勉强完成全部治疗及康复训练。不依从:患者不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甚至中途退出。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出院后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出院后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情况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3 讨论

心房颤动患者症状表现多样,不全面的延续护理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临床结局[8]。专病护士是某一领域掌握先进专科理念、技术及方法的护理专家,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充分发挥护士的主导作用,在心房颤动患者不同阶段均给予全面的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9]。本研究实施的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通过多方面、个性化的干预及监督,使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个性化干预和指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后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能降低心房颤动患者再入院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张桂凌等[10]研究中显示,延续护理是优质护理的扩展,“专病专护”理念是延续护理的创新,将二者结合能提升患者疾病应对能力,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再入院率,本研究结果与其相同。分析其原因在于:本研究应用的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科普教育手段,包括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将心房颤动知识及早期识别并发症等方法进行周期性教育,还结合线上及线下讲座和交流会等进行健康指导,相对于常规电话随访和复查教育,更能实现患者对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早期甄别和预防,进而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能提高心房颤动患者健康行为,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1]。本研究应用的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增加了专病护士培训,在提高护士护理能力的基础上为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首先帮助患者认识到健康行为是心房颤动延续护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再结合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健康知识和疾病护理技巧,最后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并与家属共同监督,通过强调意识进而驱动行为,改变患者不良行为、纠正错误的认知观念,对个体健康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从而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能缓解心房颤动患者不良情绪。以往研究显示,专病护士主导的护理干预能够积极调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强化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和帮助,不仅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还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本研究结果与其相同[13]。本研究采用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通过一对一积极主题谈话辅导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并指导患者进行情绪放松训练,如正念呼吸训练、音乐转移情绪、同伴交流等,帮助患者采用正性情绪看待疾病,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管理,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能提高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依从性。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大多患者对自身疾病及用药治疗认知不足,导致治疗依从性较低。以往研究显示,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通过高频的健康知识指导及督导的方式,增强了患者健康维护意识,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结果与其相同[14]。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加强患者抗凝药物服用和自我监测注意事项提醒,并要求患者用药后在微信群中接龙打卡,提高了服药监督力度,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交流互动,提高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

猜你喜欢
专病出院依从性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中医专病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的现状及探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专病一体化护理对心衰患者营养管理的影响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