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利拉嗪关键中间体1-(2,3-二氯苯基)哌嗪盐酸盐的合成*

2023-12-14 06:00宁兆伦黄湘川魏庚辉
广州化工 2023年14期
关键词:盐酸盐哌嗪乙基

宁兆伦,黄湘川,魏庚辉

(成都福柯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9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疾病,该病能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复发率和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家属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世界各国的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1]。目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病的一线药物,包括齐哌西酮、利培酮、氨磺必利、奥氮平、氯氮平、阿立哌唑等。但是,这些药物都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如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类帕金森反应、体重增加、血脂异常、迟发性运动障碍、高血糖和恶化心血管疾病等[2]。

卡利拉嗪(Cariprazine,商品名为Vraylar)是由Forest Laboratories开发的第三代抗精神病药物,于2015年9月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用于双相Ⅰ型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3]。卡利拉嗪与其他同类药物相比较,主要优势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较轻的阴性症状和减少迟发性运动障碍危险等优点。该药的问世,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4]。凭借其优异的临床数据,卡利拉嗪上市六年以来,销量已突破14亿美元,远远超过其它相似靶点和适应症的药物销量。

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的合成1-(2,3-二氯苯基)哌嗪盐酸盐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以邻二氯苯为原料,经硝化,环原硝基,再与双(2-氯乙基)氨盐酸盐发生双取代反应得到[5-7]。该方案虽然步骤简短,但是第一步硝化是高危反应,车间生产会有很大的安全风险,该工艺不适合产业化。方法二是以1,2,3-三氯苯或1-溴-2,3-二氯苯为原料,与哌嗪在Pd2(dba)3和膦配体存在下偶联得到[8-9]。该方案收率不高,而且要用到昂贵的钯催化剂和膦配体。高昂的成本使得该工艺只适合实验室规模的合成,大量生产没有成本优势。综合来说,目前合成1-(2,3-二氯苯基)哌嗪盐酸盐的方法存在着高危反应,成本较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的问题。

1 实 验

1.1 仪器与试剂

试剂和溶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核磁共振仪(400 MHz),Bruker;1100高效液相、6890N气相色谱、7683系列自动进样器,Agilent。

1.2 反应路线

图1路线设计特点分析:该路线采用便宜易得的原料间氯苯胺(化合物1)为起始原料,经便宜易得的特戊酰氯保护得到化合物2;利用特戊酰胺的较强的负离子邻位定位效应,再加上间位氯原子的稍弱一些的负离子邻位定位效应,在氮和氯原子的间位高区域选择性的引入一个氯原子;所用的氯源是1,1,2-三氟三氯乙烷,它是一个常用的制冷剂和润滑油,也是萃取天然有机化合物的萃取剂之一,价格便宜易得;化合物3的水解用的是常规方法,便宜的盐酸和醋酸回流得到化合物4;化合物4和化合物5用的原料是便宜易得的双(2-氯乙基)胺盐酸盐,它与化合物4在碱的存在下关环成哌嗪得到目标产物1-(2,3-二氯苯基)哌嗪盐酸盐(化合物5)。该路线的优势在于原料便宜易得,无高危反应,适合大量制备。

图1 合成路线

1.3 工艺优化

1.3.1 第一步优化

先固定二氯甲烷(DCM)为溶剂,筛选了一系列碱,包括有机碱和无机碱(见表1)。研究发现,有机碱的效果较好,三乙胺(entry 1)和氮甲基吗啡啉(entry 2)的IPC均大于90%;无机碱中,如碳酸钠(entry 3),醋酸钠(entry 5),氢氧化钠(entry 6)的IPC都低于80%,不过碳酸钾(entry 4)IPC可达96%,推测原因可能是无机碱的溶解性和颗粒度导致的差异。从IPC,成本和三废处理的角度来评估,我们选择碳酸钾作为优化的碱。接下来考察了不同溶剂的影响(entry 7~10),筛选的溶剂有甲苯(tolene),乙腈(ACN),四氢呋喃(THF),乙酸乙酯(EA),其中发现IPC最高的溶剂是二氯甲烷。综合评估溶剂的成本和回收效率,我们选二氯甲烷为优化的溶剂。

表1 碱与溶剂的优化a

1.3.2 第二步优化

对第二步中使用的碱、负离子稳定剂和当量进行了优化(见表2)。筛选的碱有LDA,LTMP,n-BuLi和s-BuLi,实验发现LDA(entry 1)和LTMP(entry 2)导致了收率较低(IPC分别是43%和19%),而且有较多的杂质A(杂质含量分别是11%和21%),分析原因应该是二者的碱性不够,且位阻较大,导致了杂质A含量较高。使用丁基锂(entry 3)和仲丁基锂(entry 4)做碱,IPC明显提高了,而且杂质A的量也下降到4%~5%,其中丁基锂好于仲丁基锂。研究进一步发现加入负离子稳定剂后,反应IPC进一步提高,加入TMEDA(entry 5)让IPC从64%提高到73%,加入HMPA(entry 6)让IPC提高到67%,加入双二甲胺基乙基醚(entry 7)让IPC大幅提高到83%。我们还看到加入负离子稳定剂后,杂质A的生成量也有大幅下降,从5%下降到1.5%以下,最好的是双二甲胺基乙基醚,杂质A降到了0.8%。接下来我们优化了丁基锂和双二甲胺基乙基醚的当量,将丁基锂的当量从2.5当量降到2.2当量(entry 8),IPC变化不大(<1%);进一步将丁基锂的当量降到2.0当量(entry 9),IPC从84%下降到79%,最后我们选择丁基锂2.2当量作为较优的当量。接下来我们优化了双二甲胺基乙基醚的当量(entry 10~11),实验发现把当量从1.2降到1.0和0.8,对IPC影响不明显,但是对杂质A的生成有影响,较少的双二甲胺基乙基醚的当量有助于杂质A的生成。因此,我们最终确定双二甲胺基乙基醚为1.0当量。生成的杂质A含量小于2%时,在下一步水解,析晶,过滤可以方便除去。

表2 碱、负离子稳定剂,当量的优化a

表3 溶剂的优化a

1.3.3 第三步优化

化合物3在浓盐酸中不溶,未加溶剂时(entry 1),反应完全时间要30 h,收率88%。由于体系非均相,放大时会有明显的放大效应,于是我们尝试加不同的溶剂帮助溶解,以提高反应速度,避免放大时反应速度变慢。当加入乙醇或甲醇时(entry 2~3),体系能溶清,不过由于回流温度不够高(<80 ℃),导致反应完全时间大幅延长(乙醇溶剂,48 h;甲醇溶剂,60 h),而且化合物4在醇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导致了分离收率较低(收率72%和61%)。采用1,4-二氧六环(entry 4)作溶剂,回流温度可达95~100 ℃,在24 h内能反应完全,分离收率89%。采用醋酸(entry 5)做溶剂,回流温度可达100~110 ℃,在12 h就能反应完全,分离收率87%。综合评估1,4-二氧六环和醋酸两个条件,由于1,4-二氧六环毒性较大而且价格较贵,我们决定第三步采用醋酸条件作为较优的反应条件。

1.3.4 第四步优化

第四步的关键是反应温度,温度达到140 ℃以上才能让反应较快速的反应完全。由于车间蒸汽加热最高温度一般是140~150 ℃,所以我们把温度控制在该范围内进行了溶剂筛选(见表4)。二甘醇二甲醚和氮甲基吡咯烷酮(entry 1~2)做溶剂在36 h能反应完全,IPC分别是83%和68%;二甲基乙酰胺和环丁砜(entry 3~4)作溶剂在30 h能反应完全,IPC分别是54%和79%。1,1,3,3-四甲基脲和1,3-二甲基-2-咪唑啉酮(entry 5~6)作溶剂在24 h能反应完,IPC分别是89%和94%。接下来我们筛选了一些常用无机碱:碳酸钠做碱时,IPC从94%降到了有82%;碳酸钾做碱时,IPC为85%;磷酸钾做碱,IPC为86%;碳酸氢钠做碱,IPC大幅下降到了73%。综合上述数据,我们选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为该步的溶剂,醋酸钠作为该步的碱。

表4 溶剂和碱的优化a

根据上面的优化结果,1-(2,3-二氯苯基)哌嗪盐酸盐的最终实验过程如下。

2 化合物的合成

2.1 化合物2的合成

将间氯苯胺(化合物1)100.0 g (0.784 mol,1.0 eq),粉末碳酸钾151.5 g(1.098 mol,1.4 eq)加入二氯甲烷800 mL中。滴加特戊酰氯104.0 g(0.862 mol,1.1 eq),控温10~20 ℃。滴毕,缓慢升至20~30 ℃反应12 h。反应液分别用水500 mL和饱和食盐水400 mL洗涤。分液,有机相浓缩得到化合物2(154.3 g,0.729 mol),收率93%。

2.2 化合物3的合成

将化合物2 100 g (0.472 mol,1.0 eq),双二甲胺基乙基醚75.7 g(0.472 mol,1.0 eq)加入THF 600 mL中。氮气保护下降温至-80~-70 ℃,滴加2.5 N丁基锂415 mL(1.038 mol,2.2 eq)。滴毕,于-80~-70 ℃保温反应2 h。滴加1,1,2-三氟三氯乙烷106.1 g(0.566 mol,1.2 eq),控温-70~-60 ℃。滴毕,于-70~-60 ℃保温反应3 h,之后缓慢升至-20~-10 ℃。将反应液淬灭至20%柠檬酸水溶液1000 mL,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400 mL萃取,有机相合并,分别用10%柠檬酸500 mL,饱和食盐水500 mL洗涤。有机相浓缩得到化合物3(90.6 g,0.368 mol),收率78%。

2.3 化合物4的合成

将化合物380 g(0.325 mol,1.0 eq),醋酸160 mL,浓盐酸480 mL加热至100~110 ℃反应12 h。降温至0~5 ℃,过滤,干燥得到化合物4(56.1 g,0.283 mol),收率87%。

2.4 化合物5的合成

将化合物450 g(0.252 mol,1.0 eq),双(2-氯乙基)胺盐酸盐47.2 g(0.265 mol,1.05 eq),无水醋酸钠82.7 g(1.008 mol,4.0 eq)加入1,3-二甲基-2-咪唑啉酮400 mL中,加热至140~150 ℃反应24h。降至10~20 ℃,加入甲基叔丁基醚400 mL,搅拌1 h,过滤。滤饼加入水400 mL,用30%氢氧化钠钠调pH=13。水相用二氯甲烷300 mL ×3萃取,有机相合并后垫硅藻土过滤。往滤液中滴加浓盐酸30 mL,于0~10 ℃搅拌2 h,过滤,干燥得到化合物5(59.3 g,0.222 mol),收率88%。1H NMR (400 MHz,DMSO-d6):3.20 (s,8H),7.18 (dd,J=6.84,2.76 Hz,1H),7.32~7.36 (m,2H),9.50 (s,2H)。

3 结 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抗精神病新药卡利拉嗪的关键中间体1-(2,3-二氯苯基)哌嗪盐酸盐的新合成方法。该方法是以便宜易得的间氯苯胺为原料,经特戊酰基保护,在四氢呋喃中在双二甲胺基乙基醚存在下用丁基锂和1,1,2-三氟三氯乙烷在两个官能团之间引入一个氯原子,再经盐酸和醋酸回流脱保护,最后与双(2-氯乙基)胺盐酸盐在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中在醋酸钠存在下发生关环反应得到卡利拉嗪关键中间体1-(2,3-二氯苯基)哌嗪盐酸盐。该新方法的优势在于原料便宜易得,总成本较低,无高危反应,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

猜你喜欢
盐酸盐哌嗪乙基
单甲脒盐酸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兴欣新材:原料价格波动激烈 价格转移风险依存
N-乙基哌嗪合成工艺优化研究
硫酸锌电解液中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的测定
1,4-硫氮杂庚烷盐酸盐的简便合成
新型含哌嗪-磺酰胺的2(5H)-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
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的胺化处理及其在尼龙6中的阻燃应用
聚六亚甲基胍基盐酸盐的合成
哌嗪类有机胺对二氧化硫的吸收及解吸性能研究
双[2-(5-硝基-2H-四唑基)-2,2-二硝乙基]硝胺的合成与量子化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