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检验工作中常用的方法, 需要对患者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以及红细胞进行检验,能够反映出患者身体的基本状态, 可以辅助医生进行临床疾病诊断, 也便于医生开展治疗工作[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较为简单, 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能够保证在短时间得到检验结果, 使其被广泛应用在血常规检验当中, 但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实际血常规检测过程中, 无法准确识别血液中的细胞, 综合分析检验结果还需要不断提升。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需要借助人工显微镜完成相关检验工作, 可以帮助检测人员确定血细胞的形态, 有利于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2]。本文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 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 年12 月~2021 年6 月收治的50 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4 例, 女26 例;年龄13~65 岁, 平均年龄(38.25±8.92)岁。纳入标准:①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本院患者;②患者对本研究知情, 并已经签署同意书;③患者能够与检测人员正常沟通。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疾病的患者;②无法与检测人员正常沟通的患者;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采集患者上午静脉血2 ml, 使用真空紫管进行操作, 并将采集样本进行均匀处理, 之后将样本均分为2 份, 用于后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方法: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血液样本, 需要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以及配套试剂进行操作, 从而保证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打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电源前对设备进行检查, 确定分析仪能够正常运行之后打开电源, 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 得出检测结果并打印检测报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使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检验, 完成血液涂片制作后, 需要检测人员对其进行瑞氏染色, 便于检测人员观察细胞数量、形态等内容。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需要保证周围温度较为合适, 将温度保持在18~22℃。血常规检验中所需要检测的血液样本应遵循即采即检的原则,如果血液样本进行长期存放, 会导致血液出现变化, 无法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幼稚细胞、单核细胞的阳性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种检测方法对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对比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对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方法对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对比[n(%), n=50]
2.2 两种检测方法对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幼稚细胞、单核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对比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对幼稚细胞、单核细胞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对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测方法对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幼稚细胞、单核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对比[n(%), n=50]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治疗当中常见的血液检验方法,能够检测出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等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分布情况, 从而辅助医生进行疾病中诊断。受到生活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患者可能会患有血液类疾病。如果患者患有疾病或者身体处于虚弱的状态, 会改变患者循环系统, 导致患者血液出现变化, 如细胞数量、形态等, 因此, 可以医生可根据细胞变化情况诊断患者的病情[3]。血常规检验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使医生能够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 从而为其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 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4]。血常规作为临床检查常用检验项目,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都可以反映人体的变化,因此可以将其应用到疾病初期临床诊断、治疗效果的判定[5]。由于人体血液系统整体构成较为复杂, 并且血液中所包含的细胞较多, 不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检查,也会对临床诊断结果造成影响, 临床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6]。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血常规检验方式也逐渐增多, 血常规检验中最常见的方法主要有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两种方式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7]。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被认为是血常规检验中可靠的方法, 也是具有多功能的检测仪器, 可以对多种细胞进行计数和判断[8]。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为自动分布稀释法, 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操作较为简单, 本身检测准确性较高, 并且不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9]。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能够长时间运行, 检验速度也较快, 更加容易被患者接受[10]。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由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体积较大, 使用期间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 并且会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1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无法对细胞数量、分布情况等进行准确鉴别, 从而产生较高的误诊率[12]。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 可以减少检验过程中存在的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13]。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主要是利用显微镜对血液样本进行观察,能够对血液中细胞分布、数量等进行准确判断, 进一步提高了血常规检验工作的准确性[14]。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用于血常规检验当中, 能够立体、直观的反映出血细胞形态特征, 保证血常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但是该种方式的操作工序较为繁琐, 检验速度也较慢[15]。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需要结合临床检验分析需求, 从而充分发挥出血涂片细胞学在血常规中应用价值[16]。但是在实际血常规检验过程中, 需要对血涂片进行准备, 如果制备过程不够规范, 会导致染色不良的情况发生, 难以实现对细胞的全面鉴别[17]。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较为适用于形态正常的细胞检测, 并且无法准确识别红细胞以及幼稚细胞, 导致血常规检验准确性产生影响[18]。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无法检测和区分细胞形态, 需要在完成血常规检验后进行人工核验, 从而保证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9]。使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进行血常规检验, 可以弥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细胞检测中的不足, 为了使血常规检验结果更准确, 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检验方式进行检验, 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保障[20]。
综上所述,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均可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 其中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效果较高, 可提高疾病诊断效率, 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