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的语法化现象分析

2023-12-13 03:37邵婷婷
参花·青春文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助词现代汉语形容词

一、引言

语法化是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一种现象,指在既定的语言范畴内,自主词的实际意义由多变少或由少变无,且语法功能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的”字作为一个极为常见的词汇,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语法化现象。从用法演变到语义变化,再及与其他词汇的搭配关系和在句中的作用,以及在不同方言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无不反映出该字语法化背后的文化内涵。鉴于此,本文主要从“的”字的由来及用法等方面来阐释其语法化现象。

二、“的”字的由来及其语法化发展

“的”字在现代汉语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应用频率远超其他词汇,几乎在每一个句子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但是“的”字并非古来有之,根据石毓智、李讷等学者的研究发现,“的”字的原型是“底”字,从东汉三国(公元三世纪)到唐朝中晚期(公元九世纪)期间,“底”始终充当指示代词,表示“这”的含义,如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中的“如大地发火底道理”,再如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中的“自少养得底儿子”。在这些句子中,“底”用作定语,与名词进行搭配使用。在九世纪之后,“底”字渐渐被用作结构助词,书写形式变为“的”,其在语言功能上也随之发生改变。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化,“的”有了dī、dí、dì、de四种读音,在读dī时,表示的士的简称,常用词组主要有“打的”。在读dí时,作副词,表示确实、实在,常用词组有的确、的证。在读dì时,为实词,原义为箭靶的中心,后引申为目的、目标。在读de时,系助词,常用在定语后,对中心词进行修饰,有“……的……”短语结构,表示所属关系。

从用法演变上看,“的”字最初只用作形容词后缀,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某种属性、状态和特征。如“绿色的树叶”(表示树叶是绿色的),“愉悦的活动”(表示活动是愉悦的)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文字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拓展,“的”字开始与否定词搭配,表示否定或反义。如“不是我的”“毫无意义的”“没有的”等。再后来,“的”字可以用来修饰除名词外的更多的词。如修饰形容词,表示某种属性。例如“很美的花园”(表示花园非常美),“很多的鱼”(表示鱼非常多)等。到了近现代,“的”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见的结构助词,既可用作连接各类词语,发挥衔接的作用。也可用在动词之后,补充语法意义,如吃的、喝的、玩的、用的等。

从结构和语义变化上看,“的”在汉语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一方面,“的”出现的频率相较过去高出很多。另一方面,“的”在句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如“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省略等。同时“的”的语义得到了拓展与延伸,特别是到了近现代,“的”的语义已从起初的指事逐渐成为一种虚化的标记。在某些句子中,“的”的使用只是为了让句义表达得更加完整,让句子读起来更加顺口,而没有表现出具体的语义内容。

从语用功能上来看,“的”可用来舒缓语气,表达一种随意的态度,常用于口头表达。如“给你书!”的语气明显强于“给你的书!”的语气,具有较浓郁的情感色彩。从在句子中的作用上看,“的”可用来区分和强调词性,能够构成偏正,名词和形容词等短语,表示所有格、工具格、领属格关系及修饰与被修饰关系。

从与其他词汇的搭配关系上看,能够与“的”字搭配的词较多,包括代词、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如“有的没的”“吃的用的”“漂亮的”“有趣的故事”等,但不能与数词、量词、介词、指示代词及某些副词和形容词搭配使用。如“六的书”“三只的鸟”“这个的事情”“随着的变化”“非常的漂亮”“十分的英俊”等。

从方言中的发音来看,“的”在不同方言中有不同的发音习惯,如在南方方言中,“的”往往发音较轻、较短促,在北方方言中,“的”的发音则显得较重,较长。从方言中的用法来看,“的”在不同的方言中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如在广东话中,“的”常被“嘅”或“之”取代。这些不同的发音和表达形式丰富了汉语内容,为研究现代汉语中“的”的演进变化提供了线索。

从外语影响的角度来看,近现代以后,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语对“的”的影响愈加显著。比如英语中的“of”表示所有格,对“的”表示领属关系,所有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的”字在汉语中呈现出使用愈加广泛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新词汇环境下产生了新的用法,语义也更加丰富,并且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词素,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的”字用法折射出的语法化现象

(一)表示隶属、修饰与限定关系,完善偏正结构

根据石毓智、李讷等学者提出的观点,“的”字的原型是“底”字,被用作指示代词,后被用作结构助词,直至书写形式变成“的”,其语法功能得以拓展。在此演进过程中,“的”字形成了丰富的用法,既能表示隶属关系,有属于、包含等意味,用来突出中心语的中心或重心地位,又能对句子成分起到修饰与限定的作用,使句子表义变得更加清晰,富有逻辑感。在表示隶属、附属关系时,“的”字常与代词、名词进行搭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如“我的公司”“我们的医生”“中国的首都”等,前后成分用“的”进行连接,能够突出“公司”“医生”“首都”等中心语的中心地位。但在没有语境的支持下,将“的”字去掉,会使表达稍显逻辑不足,让人感觉有些突兀。也可能产生歧义,易造成误会。如“我们的医生”变为“我们医生”,虽然整句读起来不會有太大差别,但没有特定的语境作为支持,很难判断出说话人的身份。也就是说,说话人既可能是医生,也可能是患者。而要避免这种歧义的发生,就不能省略“的”字。有时为了突出情感色彩,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可以将“的”字省去,如上述例子中“我的公司”变为“我司”,就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语言气势,浓郁的思想情感。在表示修饰或限定关系时,“的”字仍常见于“定语+中心语”的结构,能够反映中心词的性质、状态或特点。如“沉睡的夜空”“漆黑的房间”“蓝色的笔”等,“的”前的形容词用来修饰“的”后的中心语,若将该偏正结构中的“的”字去掉,不仅会使“的”前的形容词失去本身的修饰功用,还可能使其无法起到限定的作用,甚至破坏句子的表义功能。如上述例子中“漆黑的房间”变为“漆黑房间”,该句没有“的”的衔接,表达上发生了割裂。

(二)表示偏正、并列或列举关系,强调某种性质状态

“的”字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功能比古代汉语强大得多,而且语用意义十分丰富。在“名词+名词”的句式结构中,“的”字的使用是否得当,取决于它能否体现出名词和名词之间或修饰、或限定的关系。如“城市公园”“医院大夫”“学校学生”“电脑鼠标”等,在这些短语中加上“的”字“不会割裂成分关系,也不影响语义表达。这类短语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偏正结构短语。但如“半斤八两”“十全十美”“千山万水”“真诚忠实”等,在这些短语中加上“的”字就会割裂成分关系,破坏原短语结构。这类短语则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并列结构短语。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汉语中“的”字的用法较严格,使用范围有限,仅能用来修饰名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的”的用法越来越多,且更加灵活。尤其是“的”放在名词、动词之后,可以表示列举关系。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如“他里里外外的忙前忙后”和“缝缝补补的她都行”,前一句中的“的”强调了“他”大事小事都在忙,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后一句中的“的”强调了“她”涉及缝补的事都能做好。从语法上看,“的”字在句子中的衔接作用较为明显,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色彩。从语义上看,“的”字在句子中没有实际的意义,但可将其理解为“什么之类”的含义,且使用范围较宽泛,如前前后后、大大小小、上上下下、洗洗刷刷等名词和动词,都能与之搭配。另外,“的”常用作语气助词,强调某种性质或状态。如“在咖啡厅中的人”“在床上的被子”“在书桌上的笔记本”等,表示人或物所处的位置状态。在这些句子中,“的”显然成为一种虚化标记,没有实际意义。除此之外,“的”还可以突出主次关系,反映信息的主要部分和必要部分。如“葡萄的味道是酸的”“所有葡萄的味道是酸的”,两句都强调的是味道,而非葡萄。味道是整句信息的主要部分,葡萄是整句信息的必要部分。

(三)表示过去完成时,强调动作产生原因

在古代汉语中,“的”字有区分词类和增强语义的作用,但到了现代,“的”字的使用趋于功用化,越来越有粘着性。特别是在用作助词时,结合时间状语,可突出过去发生的事件,体现一种过去完成时态。如“我今天中午吃的饭!”“他今天下午去的上海!”“她昨天写的作业!”单从句子的表现形式上看,这几个例句都有主、状、述、宾成分,主语是施事人,状语是时间,述语是做的动作,宾语是事,整个语句在“的”的语法作用下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色彩。如果将“的”字去掉,那么原句就失去了过去完成时的意义,反而有一种将来时的意味。如“我今天中午吃的饭”变成“我今天中午吃饭”,在读完本句后,明显感觉到了句义的变化,与原句意境相去甚远。除了表示过去完成时态,“的”字还能表示原因,常与代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进行搭配使用。需要指出的是,“的”在与动词进行搭配时,可表示动作产生的原因,如“这玻璃是怎么碎的?”“这手机是怎么坏的?”“这钱是怎么丢的?”等,这类句子突出的是动作,强调的是动作产生的原因,具有明显的指责意味。另外,“的”在与名词搭配使用时,基于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语用功能。如果将“的”放在名词的前面,可用来表示所属关系。如“我的书”“他的车”“她的笔”等。如果将“的”放在名词的后面,则可用来补充和完善对象关系,增强句子的表义效果。如“我中了敌人的圈套”“她帮了老人的忙”“你在打这本书的主意”等,在这类句子中,“的”是不能省略的,它起到了梳理对象关系的作用,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四)表示肯定的判定,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在汉语演化发展的过程中,“的”作为语气助词衍生出了一种能够表示肯定判断的含义。虽然“的”在句子中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但是起到了增强语气,表达态度的作用。如比较“我前两天去了广州”和“我前两天去的广州”两句的语气效果,虽然两句都是简单的陈述句,都在陈述去广州的事实,但是后一句明显比前一句更有感情色彩,强调了一种肯定的判断,即能够使听者感觉到说话人一定去了广州。“的”在表达肯定判断时,不仅可用在陈述句中,也可用在疑问句中。如比较“你吃了月饼?”和“你吃的月饼?”的语气效果,虽然两句都是简单的疑问句,但稍微变化一下句式结构,即“月饼是你吃了?”“月饼是你吃的?”前一句仍表示疑问,但不确定吃月饼的人是“你”,后一句也表示疑问,但问话人更怀疑吃月饼的人是“你”,体现了一种肯定的判断。另外,“的”字在汉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还可用来突出事件的意义,体现出完成某个事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如“我做了一整天的工作”“我学了一年的数学课”“我听了四个多小时的评书”等,这些例句中,“的”都起到了完善语言结构的作用,并强调了事件内容及动作时间的长度,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如果将句中的“的”去掉,原句变成“我做了一整天工作”“我学了一年课”“我听了四个多小时评书”,不仅让人感觉语言逻辑不通,也不能使人感受到到语言蕴含的情感。

可见,“的”具有多重语法化现象,虽然失去了实际意义,但是在强调语气、态度、判断等时,它是不能被替代或省略的。有了“的”作衔接,可以使句子表达更加完整,更具有情感色彩。从中我们也能发现,“的”字在演化发展的进程中,其含义、词性和用法的拓展与延伸,尤其是常被用作助词,更增强了其语法化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的”作为现代汉语中极其重要的词素,其语法化现象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发展历程及汉语本身的适用性和灵活性。通过分析“的”的用法演变、结构和语义变化,与其他词汇的搭配关系,在句中的作用,在不同方言中表現出来的差异,以及外来语言对“的”的影响,可以了解“的”字语法化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分析“的”字用法折射的语法化现象,包括表示隶属、修饰、限定、偏正、并列等关系,强调性质、特点和状态及突出主次等,以及表示时态、原因、肯定的判断等,能够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特点。

参考文献:

[1]易婧云.现代汉语语法与词汇规范的对比研究[J].参花(中),2023(09):122-124.

[2]郭建峰.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的语法特征分析[J].参花(中),2023(06):134-136.

(作者简介:邵婷婷,女,本科,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助词现代汉语形容词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认识形容词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日韩汉语学习者助词“的”泛用偏误分析
形容词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