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观察学习习惯的养成

2023-12-13 06:41陈泽群
小学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养成小学科学

陈泽群

〔摘    要〕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但是,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学习的认识不深刻等多方面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出现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给科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结合课堂实践观察,分析学生的不良习惯,并针对这些不良习惯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方向,进而促进教师优化教学,更好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关键词〕  小学科学;一年级学生;观察学习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1    109-111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技能,形成科学思维,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学习的认识不深刻等多方面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出现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给科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结合课堂实践观察,分析学生的不良习惯,并针对这些不良习惯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方向,进而促进教师优化教学,更好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一、学情分析

根据皮亚杰《儿童心理学》一书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在对儿童的行为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在6~7岁,处于前运算阶段过渡到具体运算阶段的特殊时期,该阶段的学生既有前运算阶段的特点,也有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刚上一年级的学生容易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儿童思维的显著特征是仍然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但直觉思维开始由单维集中向二维集中过渡,思维由守恒思维逐渐过渡到运算思维。同时,该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乐于服从权威。教育学者洪茂喜、薛大威指出, 习惯是指自己在学习的研究探索过程中, 表现出一种自我意识、 自我监控的行为特征, 它要经历自觉—逐渐自觉 — 自觉形成的过程。因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学习习惯,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并采取有效措施。

二、一年级学生科学观察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一) 注意力不集中——缺少目标意识

一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因而,科学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理解教师的讲解等情形,无法理解课堂后续活动的目的,进而在后续活动中,难以参与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

(二)合作意识不够强——活动秩序混乱

刚上一年级的学生比较自我,也尚未形成合作意识,这就导致在课堂小组合作过程中,会出现大范围的混乱,部分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未参与课堂实验,甚至出现小冲突,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课堂积极性。

(三)实验目的不明确——缺乏正确的实验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不了解实验的要求,进而无法如实记录,课堂参与度低,导致实验探究效果较低。

三、一年级学生科学观察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深析学情,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前,可以通过资料收集、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与科任老师合作等方式了解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学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针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意识不强的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喊口号等简单有效的方式,维持课堂秩序。

例如在新学期开学时,教师向学生进行课堂纪律要求时,教师先认真讲解每个小口令,让刚上一年级的学生了解每一个口令,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玩接口令游戏。教师说:“1,2,3!”学生坐端正,并回应:“坐端正!”教师说:“小嘴巴!”学生回应:“不说话!”并闭上嘴巴不再讲话。通过口令式的小互動 ,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课堂纪律,并乐于遵守课堂规则。

(二)善于沟通,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一年级的教学,教师会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觉得很容易的知识,但是学生听不懂。这是由于该阶段的学生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撑等特点。因而,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情,采用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讲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观察一瓶水》这一课中,对于观察水的流动性这一环节,由于学生很难理解“流动性”一词。教师可以在水瓶里装三分之一的水,让学生拿着这个水瓶缓慢摇晃,要求学生观察这时候的水,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在小实验中,学生观察到水的流动,进而教师提问:“在观察水时,你看到了什么?”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引导学生将具体现象与知识相联系,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知识。

(三)分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教育专家盛群力指出,合作学习小组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小组内各个成员可以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成员之间就能够互补学习。同时由于每节课的课程内容基本含有小组观察实验,因而,科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每个班级分为12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名小组长。在小组组建初期,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小组的划分、小组长的选拔要求、小组合作实验过程中的要求,例如,不能争抢实验材料,小组分工进行实验等具体的要求。在组建后,由于学生的自制力较差,难以维持秩序,因而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加分减分、奖励贴纸、小组长轮换等奖惩方式,强化学生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同时要注意的是,分小组合作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并及时奖励,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明确实验目标,紧扣探究核心

在每次实验探究前,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提出具体的实验要求,同时播放视频或图片,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具体实例中,了解自己的任务,进而在实验中能够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为何这么做,紧扣探究的核心。学生在动手之前深入思考过,在动手操作时,明确活动目的与方法,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效果,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养成科学探究思维。

四、一年级学生科学观察学习习惯效果调查

(一)问卷调查

通过发放小学科学课堂学习习惯现状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科学课堂学习习惯现状,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效果进行统计。

调查问卷对一年级学生发放了问卷207份,回收率100%。详见下表:

[年级段 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 男生数量 女生数量 低年段(一年级) 207 207 112 95 ]

(二)调查问卷(部分)题目

[年级段 侧重学习习惯 问卷题目 低年段(一年级) 课堂观察习惯 课堂上在做观察实验前,我能理解老师提出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 课堂上在做观察实验时,我能与同组同学分工合作,不单独行动。 课堂上在做观察实验时,我能做到及时记录,如实记录。 课堂上在做完观察实验后,我能及时做好实验器材的回收,并安静坐好。 ]

(三)培养效果分析

1.注意力集中——目标意识增强

通过表1可以发现,经过一学年的培养,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理解老师提出的要求,能够带着目标进行课堂活动,学生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

2.合作意识增强——活动分工有序

通过表2可以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向师性较强,乐于服从教师的引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能够形成合作意识,在小组活动中,能够有序参与活动。

3.实验探究目的明确——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通过表3和表4可以发现,经过长期培养,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教师提出的实验要求,如實填写记录表,实验的目的性较强,遵守课堂记律,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小实验,并整理实验材料,课堂井然有序,课堂效果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笔者发现学生的观察学习习惯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合作意识不强和目的不明确的现状。针对上述现状,结合大多数科学教师的培养策略,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策略有:深挖学情,提高课堂效率;善于沟通,激发学习兴趣; 分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明确实验目标,紧扣探究核心。从最终的结果上来看,相应的培养策略较为有效,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参考文献

[1]洪茂喜,薛大威.关注小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科学大众,2009(4).

[2]沈奕赟.核心素养目标下提高小学科学分组实验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一年级学生养成小学科学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