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静 漳州市龙海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漳州 363000
口蹄疫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 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目前对该病采取以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 为掌握辖区近年来羊口蹄疫免疫效果及变化趋势, 笔者在2018-2022 年春秋防期间对辖区内部分羊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开展血清学检测, 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防控措施并开展技术指导。
1.1 血清样品 分别于2018-2022 年春秋两季(每年3~4 月、9~10 月)集中免疫结束后,对辖区存栏羊只采集血清样品,共3 101 份。其中规模场血清样品978 份,散养户血清样品2 133 份(见表1)。
表1 血清样品采集情况
1.2 检测试剂 口蹄疫O 型/A 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 检测试剂盒, 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1.3 检测方法 按照GB/T 18935 进行检测和结果判定。
2.1 不同年份O 型、A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情况2018-2022 年监测羊血清样品3 111 份, 合格数2 780 份,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9.36%;2019-2022 年监测羊血清样品2 500 份, 合格数2 141 份,A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5.64%,不同年份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分别高于A型(见表2)。
表2 不同年份O 型、A 型羊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
2.2 不同养殖形式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情况2018-2022 年,监测规模场羊血清样品978 份,合格数为917 份,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3.76%;监测散养户羊血清样品2 133 份,合格数为1 863 份,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7.34%。规模场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比散养户高6.42%(见表3)。
表3 不同场户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
2.3 不同养殖形式A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情况2019-2022 年,监测规模场羊血清样品833 份,合格数为747 份,A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9.68%;监测散养户羊血清样品1 667 份,合格数为1 394 份,A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3.62%。规模场A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比散养户高6.06%(见表4)。
表4 不同场户A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
2.4 不同季节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情况2018-2022 年春季监测羊血清样品1 542 份, 合格1 375 份,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89.17%;秋季监测羊血清样品1 566 份,合格1 405 份,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89.72%,每年度春季与秋季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相差不大(见表5)。
表5 不同季节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
2.5 不同季节A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情况2019-2022 年春季监测羊血清样品1 247 份, 合格1 072 份,A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85.97%;秋季监测羊血清样品1 250 份,合格1 077 份,A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86.16%,每年度春季与秋季A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相差不大(见表6)。
表6 不同季节A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
3.1 不同年份羊口蹄疫抗体监测情况 2018-2022 年辖区O 型、A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均保持在80%以上,高于农业农村部制定的群体免疫合格率, 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高保障了群体的口蹄疫免疫保护。
3.2 不同规模养殖场羊口蹄疫抗体监测情况 通过对辖区规模化养殖场和散养户的口蹄疫A 型和O 型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可知, 规模化养殖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散养户。主要原因有:一是规模化养殖场具有较强的防疫意识, 能够听从当地畜牧技术人员的指导, 加强消毒灭源, 提升生物安全措施, 按照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主动开展牲畜口蹄疫等疫苗免疫, 免疫接种成功率和免疫保护力大为提升;二是散养户大多为当地农民,且年纪较大,缺少专业技术, 在免疫过程中可能因免疫应激导致羊只不产乳或死亡,存在拒绝免疫的现象。
3.3 不同季节羊口蹄疫抗体监测情况 春季和秋季的O 型、A 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在80%以上,说明扎实的免疫工作确保了较好的免疫效果。
O 型、A 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虽然能保持在80%以上,但也存在一些免疫漏洞,主要原因有:一是乳羊养殖户,特别是一些散养户,或因饲养量少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或因免疫应激会导致产乳减少,或是以往免疫应激导致羊死亡赔偿金额少,拒绝对应免羊只实施强制免疫; 二是血清样品由乡镇采样集中送检,来源存在局限性,且采样监测主要集中在5 月份或11 月份,存在监测空白期。
为切实提升免疫抗体合格率, 农业农村部门技术人员应加强动物免疫工作宣传力度, 进村入户指导养殖户做好日常动物保健工作,贯彻“养重于防,养防并举”理念,提升饲养管理技术,同时按照口蹄疫免疫消长规律,加大监测范围,确保采集样品的代表性、针对性与合理性[1],加强日常监测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建立起有效的生物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