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大大小小的城市应运而生。城市地区具有教育环境良好、经济发展空间大、医疗设施先进等优点,吸引了大量人口和各行各业的聚集。各种城市建设活动也随之展开,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今倡导创建文明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群众文化舞蹈作为一种全民参与的休闲娱乐活动,在创作及编导上应该引起重视,并匡扶其走向健康良好的发展方向。
一、关于创作与编导群众文化舞蹈的原因分析
自古以来,舞蹈就是最受人类欢迎的一种表演方式,它结合了音乐和肢体运动,表达了表演者对不同事物的情感。群众文化舞蹈作为舞蹈的一种,具有广泛性、参与度高、表演内容简单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了广大居民休闲娱乐的主要项目之一。群众文化舞蹈不受表演场地、表演时间和表演内容等因素的限制,由此得到了普及和推广。表演者可以自行选择适宜的公共空间,使用音响或者其他设备进行表演。一开始,群众文化舞蹈仅在乡村流行,表演的内容主要有传统的扭秧歌、现代舞和民族舞。自从国家大力开展乡村文明建设工作以后,群众文化舞蹈有了更长远的发展,开始在城市地区流行和推广起来。一方面,群众文化舞蹈可以放松人民群众的身体和精神;另一方面,群众文化舞蹈也可以促进全民健身,共同营造和谐的文明社会。总而言之,群众文化舞蹈的存在对人民群众来说有很多价值,它应该得到正确的引导,发挥自身更大的作用。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群众文化舞蹈在创作与编导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弊端。首先,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与编导缺乏专业文化部门的引领。由于群众文化舞蹈参与的人民群众数量众多、涉及范围广、影响力度高,因此它在创作与编导方面需要更加专业的相关工作人员。但是,大部分地区的文化部门并没有重视对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与编导的指引,导致群众文化舞蹈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精神状态。其次,群众文化舞蹈缺乏更深的感染力。由于群众文化舞蹈的参与群众大都是自愿的,并且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理解与表现力也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表演群众文化舞蹈的过程中,很难将群众文化舞蹈的精华表演出来。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如果想要促进我国群众文化舞蹈的健康发展,相关专业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其的编导和创作工作。
二、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与编导方向
(一)谨慎选择舞蹈题材
舞蹈题材是群众文化舞蹈的主要创作素材内容,题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群众文化舞蹈的表演内容。因此相关文化部门和文化创作与编导工作人员应该谨慎选择舞蹈题材。首先,舞蹈题材必须具有一定的群众性。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与编导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群众文化舞蹈的表演主体进行深入的研究,调查得出符合他们实际生活和精神需求的舞蹈题材内容。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注意舞蹈题材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符合社会主流发展方向。如果题材过于高大上,那么广大人民群众很难接受。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选择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题材内容。其次,充分重视群众文化舞蹈的地域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舞蹈风格,创作人员应将不同的地域文化融合在舞蹈中,创作出简单而别具风格的群众文化舞蹈。这样一来,人民群众在表演群众文化舞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属于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而且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最后,群众文化舞蹈要与时俱进。开展群众文化舞蹈的本质是为了能够方便人民群众强身健体,满足精神需求,进一步推动社会文明的建设。群众文化舞蹈在选材的时候,必须与时俱进,选择符合当下时代主流趋势的素材,如国庆、建党和建军等。在这些重大节日里,不同地区可以根据节日的具体内容,鼓励工作人员创作编导与其相关的群众文化舞蹈,人民群众在表演这种类型的群众文化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大众的时代认同感。
(二)重视团队创作与编导
群众文化舞蹈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只有这样,其创作与编导工作才能够有质量保证。首先,文化工作人员可以多方面协调团队的力量,共同开展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与编导工作。其次,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与编导团队还应该经常对不同的表演团队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表演的质量。最后,各地区的文化部门应该团结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与编导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文化部门不应该忽视群众文化舞蹈的发展,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項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重大项目进行推广。
(三)重视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规范引导群众舞蹈公约
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舞蹈的表演主体和参与力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与编导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在舞蹈的创作和编导过程中,应该全面咨询更多人民群众的意见,并且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群众文化舞蹈的题材选择、背景音乐选择、舞台布置等工作中来。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制定群众文化舞蹈表演公约,并且要求所有的群众文化舞蹈表演人员遵循。依据表演公约,以便能够确保群众文化舞蹈有序进行。表演场地尽量选择在远离居民区、学校区和办公区,同时,还不能威胁到交通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只有群众文化舞蹈有序进行,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才愿意参与其中。
(四)根据表演者的真实情况,灵活制定舞蹈表演内容
由于群众文化舞蹈的参与主体年龄不同,为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表演者的真实情况,灵活制定舞蹈表演内容。首先,选择适宜配乐。为了迎合大部分人民群众的表演需求,工作人员应尽量选择一些符合时代主流、节奏感强、积极向上的舞蹈表演内容。在选择舞蹈配乐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舞蹈的表演内容,共同营造一个适宜的表演氛围。在表演初期,工作人员应该选择一些节奏舒缓、拍子明确的配乐。在表演中期和后期,工作人员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明快的配乐。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表演者逐步找到舞蹈的节拍,使他们慢慢地熟悉整个舞蹈的表演内容。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考虑表演者的年龄情况。对于老年阶段的表演团体来讲,工作人员在创作舞蹈内容的时候,需要确保动作的舒缓却又不失美感。老年人的身体活动能力较差,因此,他们更适合一些表演缓慢的舞蹈类型。对于中青年阶段的表演团体来讲,工作人员可以为其设置一些明快、节奏感比较强的舞蹈类型。青年人的身体活动能力更强,明快和节奏感强的舞蹈类型更适合他们。并且,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也会有更高的感染力。同时,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群众文化舞蹈的表演内容不能太过烦琐和复杂化,必须符合大部分人民群众的学习能力。最后,充分运用各种舞台道具、舞台服饰和舞台灯光。尽管群众文化舞蹈对于灯光和场地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工作人员也不可以对舞台效果掉以轻心。为了营造一个合适的舞蹈表演氛围,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结合舞蹈的具体内容,灵活运用舞台道具、服饰和灯光,以便有效地增强舞台表演效果。
(五)加强对群众文化舞蹈的宣传工作
不同地区的文化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民间群众文化舞蹈团体的宣传,在生产过程中,文化部门可以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舞蹈的好处、舞蹈的真正意义等。文化部门也可以组织农村和城市进行舞蹈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提高群众参与的热情。这样一来,更多的人民群众会了解到这种大众化舞蹈项目的好处。考虑到群众文化舞蹈带来的价值,相关文化部门应该加强对其创作和编导工作的重视。群众文化舞蹈在创作和编导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谨慎地选择题材、学会利用团队的力量,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
(作者单位:涟水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