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潇霞 国盾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不是今天才形成的概念,它是有历史的继承性和时代发展性的。研究性学习是从根本上促成学生在学习观念、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上的改变,促成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上的改变,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过程、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为了突破单纯地传播知识的教育方式,强调开放的学习途径,多渠道并存且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要求。《影视声音创作》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既是该课程教学多年的经验总结,也是教育策略的更新,即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输入具体课程当中,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独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对交流沟通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且能优化学习习惯。基于对该课程教学现象的多层面理解,笔者明确了教学的基本方向,以适应该课程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的更新。第一,《影视声音创作》课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中心说”,将知识、学习愿望与大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组织到一起,并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独立研究和实践创新。第二,对教材的使用应由教师进行内容组织,体现知识结构性、操作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第三,通过自学环节和合作实践环节,让学生感受合作的力量与获得的成就;让学生各抒己见、化解矛盾,达到知行合一。第四,考核评价体现在重过程、重参与、重应用;提倡问题性、开放性和超前性。
一、《影视声音创作》课程的学情分析
《影视声音创作》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和摄制专业学生群体。他们是处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当代大学生,是新媒体的积极参与者,在过度依赖互联网络的同时普遍表现出比较弱的理性思辨能力。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影视声音创作》课程与学习者相关的变量和因素直接影响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学习效果。
(一)成长环境变量
大学生兴趣点分布趋于个性化,建立事物之间能力存在同一个纬度的差距。如智力特点、体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业水平等多方面都有差异,也由于生理心理、成长环境及社会角色期望的不同产生区别。高校学生的智力特点是多种认知能力的综合性体现,受成长环境因素影响而表现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力诸方面。广播电视编导、摄影与摄制专业学生除了日常在校的正常学习生活外,还有户外创作环节,因而对体能也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学生个体差异以及睡眠的影响同样造成了学生能量消耗值的不同。另外,兴趣爱好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而学生的创作风格同时会受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和态度的影响。此外,学生的学业还受心理和生理、成长环境以及对社会期望值不同所产生的影响。有的学生被动学习,知难而退,学习效果差;有的学生心态乐观、身心健康,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业生活。
(二)家庭与学校期望变量
通过对大学新生入校后的学习状况调查,发现他们中一部分人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表现上不尽如人意。受家庭背景和父母教育的影响,他们中有的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而学习,有的是为了创业打基础,有的为了个人前途,还有的会有更为崇高的理想。进入校园后,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对专业的认知和对校园文化的认知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对学风建设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在高考前对未来就业形势以及高考志愿填报的参考信息仅来源于碎片化的认知,没有形成完整的职业规划,导致学生入校后才逐渐开始培养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更有极个别学生要求调剂专业,但调剂效果也有偏差。
(三)个体学习能力变量
入校后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是体验教育全过程的心理状态,一般分为学习期望、学习过程和学习收获。与大学生学习行为相关的变量有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应用能力、信息反馈能力和学习环境。通常大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态度制约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经过调查发现,学生教育资源有差距,学习起点不一致,同样导致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信息反馈能力上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存在一定问题。越是开放的自学环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越需要更高的控制性,大学生要靠自己的思维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用创造性的思维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学习内容将取决于积极的学习环境;反之,则是消极的。
二、《影视声音创作》课程研究性学习构成要素
《影视声音创作》课程是笔者所属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和摄制专业学生的一门应用型课程,涵盖了技术、艺术与创作的一系列要求与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影视声音创作”的实践意义非常强。一方面,它对影视创作理论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它也是对影视艺术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进一步探讨和经验总结。在高校开设《影视声音创作》课程既是培养创作者也是培养合作者,并针对影视创作理念、技巧、方法和风格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来填补教学观念的不足、填补影视声音创作技巧和理论上的缺憾。
(一)立足育人目标推动课程建设
作为研究对象的《影视声音创作》课程的互动性和实践性符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在笔者所从事的该课程教学工作中研究发现,因教师的干预会导致能力弱的学生学习被动,缺少表现的机会,能力强的学生几乎包揽一切。因此造成学生创作能力强弱分明,没有真正的合作意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鼓励学生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将知识学习与实践感受结合起来;而持续性实践创作能够促成创作习惯的养成,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主体责任意识,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在现代教育中的发展趋势。近几年紧跟时代步伐,笔者所属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知识谱系的建构以及学术研究中多以围绕行业需求而展开。各专业老师通过学科教学知识、工作经验储备等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影视声音创作》课程也同样需要依托媒體资源和平台开展学术讲座,以特聘、外聘等方式聘请影视行业工作人员、专家和教授给学生授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或者通过参与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作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让教育方法发挥作用,体现出实效性与实用性,在教学过程实践运用中真正体现“育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二)学生合作意识养成与教师援助力
合作意识即指人们在合作作为实现共同追求目标过程中所采取的合力行动在心理层面、情感层面的认知。合作意识包含对合作目标、合作方式的认同,对合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矛盾与分歧的容忍,对合作伙伴的包容以及对合作结果的认可。通过实践创作让小组合作意识逐渐养成。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的方法论、价值论可能会左右我们实施教育的各个环节。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则是推动和发展实践教学的理想出发点。在“声音创作”的实践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创作计划是教师对于合作进行援助预判的重要环节。
1.激发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创新力
学生对“声音创作”的兴趣和提高综合素养是教学的基本。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普及知识,比如,在音乐方面,学生就缺乏有效的听觉和演奏训练以及音乐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游戏环节首先评估学生的声音设计能力,并让学生说明理由和想法,来比较音乐风格的差异。声音包括人声、音乐与音响。听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教学困难。音响世界包罗万象,教师不仅自己要拥有广泛的声音资料素材,还要求学生去寻找身边的声音,并录制下来。然而,如果教师对于学术前沿最新成果知之甚少,实践引导性不明确,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会使学生创作个性的发展受到影响,很难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和艺术想象力。声音设计是极富创造力的艺术,教师担当的重任是启发学生思维,重视实践中的创造过程,让每个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能用自己的方式自主模仿、探索和学习习惯养成,从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因为创作和想象是审美思维过程中最基本的品质。
2.教师援助推动实践教学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大量经典声音设计案例。为学生分析作品时方法要灵活,内容要全面、细致。如现实音响和自然音响是如何形成对比的、声音如何标识环境、声音的象征手法怎样运用、声音与画面色调如何统一、声音如何拟人化、声音如何承担叙事功能等。教师要通过观察、调查、询问等手段来了解学生的创作困惑,基于这些反馈来对合作小组进行援助。对于学生而言,教学援助能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课堂进行以下学法指导:观察法、质疑法和激励法。观察法,即“吃透”学生,调控准确。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让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相一致,通过亲身经历获得感悟。质疑法,即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评价的机会。把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提给学生,使他们联想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从而促使他们去探究。激励法,即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的创作精神,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動、易于掌握。
(三)课程目标与考核评价
《影视声音创作》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声音的艺术构思和声音的技术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地位,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作品创作。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作能力以及竞争意识,在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突出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目标维度,由低向高推进,帮助学生在知、情、意、行结合中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良好的责任感和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考核评价对控制学生学习实效十分重要。考试作品由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为谁评?评价中存在哪些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建立什么样的评价方案才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怎样做才能起到激励作用?这就需要通过教师在计划中引入任务,在任务中提供帮助,在结果中实行评价来检验学生的问题意识、主体意识和驾驭问题的能力。
总之,研究性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为设计付诸的实践。《影视声音创作》课程探讨的是影视声画关系里的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声音生理学和心理学等问题合集。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充分融入思想政治德育教育的元素,努力推动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和激发大学生追求真知的决心。实施的关键主要体现在:教师要摸清学情,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有科学论证,用教学策略弥补学业差异;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为创新提供空间。
(作者单位:新疆艺术学院。本文系2021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团队合作模式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以〈影视声音创作〉课程实践教学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T-202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