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发挥司鼓在淮剧演出中的作用

2023-12-12 10:27潘金松
剧影月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司鼓淮剧锣鼓

潘金松

淮剧又称江淮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江苏地方剧种,它在民间说唱音乐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而来,是民间说唱类型腔调体系中的一个。它从古制“淮六属”中的两淮、盐阜和“扬八属”中的宝应等地方发源,由东下河地区和西上河地区两大支流音乐汇合形成,在宁沪一带以及长江南北两岸极为流行,尤其在苏北等地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淮剧一直以来都对唱腔伴奏有着严格要求,它需要乐器的演奏和演员的演唱紧密配合,唱腔和乐器演奏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淮剧的乐队组合由打击乐组、弦乐组所组成,在表演过程中打击乐和弦乐各司其职,同时又彼此相互配合,形成统一的整体。乐器演奏可以通过伴奏把演员喜怒哀乐的情绪细致地表现出来。要把对唱腔的伴奏做好,需要去深入地分析剧本内容,去了解人物的感情,探究唱腔的特点是什么,还要和演员相互配合好,把握好托腔保调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特色,这样才能够通过乐器的演奏深刻、精确表达出想要表达的内容。

与其他剧种有所不同,淮剧中的板鼓可以根据情节不同来担当演出指挥官,统一对灯光、音响、演员的表演、唱腔的节奏、速度的快慢以及调度进行指挥,架起淮剧演员、淮剧乐队、台下观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把戏曲节奏的生命表达出来。在演出过程中,板鼓的演奏者需要掌握全部演奏技巧,戏曲界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叫“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对板鼓演奏者也是如此。板鼓的演奏者必须有一副好的腕力,这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练成,需要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差一天、一个时辰、一分一秒都不可以。单单地练好手腕是不够的,板鼓演奏者还需要对淮剧锣鼓经十分精通。锣鼓也是淮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板、大锣、苏锣、小锣、水镲、铙钹、扁鼓组合而成,音色浑厚,声调明朗、粗犷。淮剧的打击乐是在香火调基础之上,广泛汲取了民间麒麟鼓、花锣鼓、童子锣以及十番锣鼓等有着浓厚地方风味的丰富音乐语汇的营养二形成的,因为它突出的个性特征,在淮剧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些都是板鼓演奏者所要了解和掌握的,淮剧演出中的锣鼓可以对感情进行渲染,对表演进行深入和强化,是加强演出表现力、辅助表演的一个重要手段。

淮剧自发源以来,音乐和唱腔随着剧种的发展也在不断地丰富,既有婉约细腻之音,也有粗犷朴实之美,再加上浓厚的乡土气息,使得整个剧种演出既有特色又风格多变。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生活的各种节奏都在加快,对传统戏曲的审美要求也有所不同。淮剧音乐中旋律的下行、音调的低沉,让部分观众早已感到不满,唱腔中的慢节奏和冗长的前奏在过门所营造的哀怨、伤感情绪,更是让现代观众难以接受。因此,音乐设计者必须把握好舞台上的时空转换、点面联结,用唱腔的内在节奏推动舞台演出。

戏曲锣鼓经大致分为三种:身段锣鼓、唱腔锣鼓和念白锣鼓。其一,身段锣鼓,主要是配合演员的身段、形体、上场下场的人物、身份、情绪、性格的变化,用打击乐点子进行铺垫,如武打戏《三岔口》全是打击乐,演员的形体动作和打击乐点子的配合登峰造极,惟妙惟肖。任堂惠和刘利华在深夜打斗的场景,用打击乐点子“马腿”有轻有重地把戏剧程式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像这样的戏剧武打艺术有时是音乐替代不了的,这就是打击乐的魅力所在、魅力所存。其二,唱腔鑼鼓,也叫开唱锣鼓,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板式,还包括散板锣鼓,在开唱之前必须有锣鼓点子的铺垫,然后再起过门。如淮剧的三翻锣、起板锣、清江谱、十字锣等。其三,念白锣鼓。打击乐在念白中不仅是一个符号,而且是对人物身份和内心刻画的一种抒情手法。打击乐不仅是在完成一个动作或者一个形式过程,而且是为人物衬托舞台气氛,外化内心情感。念白锣鼓主要是突出念白的节奏,增强念白的语气和情绪变化。戏曲的念白不同于话剧的念白,因为话剧念白全靠语言表达来抒发情感的变化,而戏剧念白不纯是念白,它包括唱、念、做、打四个环节。所以说戏剧念白锣鼓经本身都含有一种戏剧音乐性、节奏性和互动性,再加上打击乐锣鼓点子的穿插衬托,自然给戏剧舞台艺术增强了很多无与伦比的精彩亮点,同时也突出了打击乐的魅力。

笔者担任淮剧司鼓40多年,在大型淮剧《浪起宝应湖》中,对司鼓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行了大胆实践和探索。该剧展现的是宝应湖风起浪涌的湖心岛红色传奇。1948年夏,解放战争烽火硝烟中,金陵师专女学生陈雨荷回乡探望生病的母亲,不料途中遭土匪劫持,在解放军侦察员刘长顺帮助下得以保全。剧中有“回春堂上认干爹”“匪首护佑习枪法”等,情节峰回路转,一波三折,待军号响起,解放军驰援来到,李善长毙命,刘长顺指路,陈雨荷率众投奔解放军。司鼓该剧目以来,笔者主要有四点体会:一是把握戏剧主题,进入戏境。在反复阅读剧本后,在字里行间寻找人物特征及情感节点,捕捉情节起承转合,用板鼓的曲折迂回、击打缓急,深化主题表现,把观众带入规定戏剧情境。二是把握音乐灵魂,烘托气氛。对全部乐曲进行深入研究,主动与导演、演员进行音乐节奏、锣鼓运用沟通,聆听作曲、配器对音乐的设计阐述和对司鼓的要求,同时提出自己的设想、方案,突出音乐亮点,让鼓点适时迸发,让板鼓出神入化地演绎剧情,引领音乐,从而使演出达到最佳效果。三是把握演奏技巧,服从艺术。在司鼓过程中,始终技术服从艺术,技术演绎艺术,让鼓点、鼓声成为艺术地表达人物心声的手段。《浪起宝应湖》最后一场女主角陈雨荷核心唱段,我根据唱词、音乐和演员演唱,时而打在鼓心,时而打在鼓边,时而点楗,时而满楗,时而鼓楗单打,时而鼓楗双打,时而右手楗单打击鼓、左手楗拍板敲击,运用多种击鼓手势指挥乐队,为演员演唱伴奏,烘托气氛,展示人物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创造条件,这样的演奏效果绝佳,赢得满堂掌声。《浪起宝应湖》小武戏开打场面,按照导演要求,我精心设计了锣鼓,恰到好处地进行处理和运用,整个开打场面锣鼓与演员配合默契,珠联璧合。四是把握乐队整体,操控全局。笔者长期与乐队同志合作,熟悉各自特点,能够根据剧情需要和音乐设计,发挥他们的特色和作用。平时则注意加强练习,反复磨合,逐步做到配合默契,在演奏过程中,笔者一个细微动作、一个眼神大家都知道做什么,彼此合作非常协调,笔者起到了组织者、指挥者的应有作用。该剧多次参加省里调演、展演,荣获很高奖项,其中也有笔者司鼓的一份辛劳。

总之,司鼓对于戏曲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作为司鼓者要坚持不懈地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大胆实践,真正达到“打戏打人”的最高境界,打出剧情,打出人物。由于司鼓在戏曲演出中的特殊地位,是戏曲表演中的核心,集指挥、演奏和伴奏于一体。因此,戏曲表演中各个演出者必须在司鼓的指导下相互配合,在理解剧目内容和内涵的基础上,表达各自的情感。同时,司鼓在戏曲表演中还起到协调各个部门工作的作用,连接戏曲表演者和乐队演奏者,使整个戏曲表演更加完整。中国的戏曲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而淮剧锣鼓在戏曲音乐中又以它独特的风格成为淮剧音乐的主要标志。淮剧打击乐最初是为配合演员的表演而设置的,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经过无数前辈艺术家的辛勤劳动和创造,淮剧打击乐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遂形成一整套的艺术体系,司鼓者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司鼓工作。作为淮剧司鼓,必须加强文化修养、广泛学习文化知识,有了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舞台演出,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的人,就不大可能有独到的审美眼光和艺术判断力。因此,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缺乏文化素养的人,不可能真正地领会剧情的内涵,不可能吃透剧本的艺术形象,从而不能胜任司鼓作为乐队重要角色的工作。

猜你喜欢
司鼓淮剧锣鼓
淮剧小镇:古韵悠悠淮乡情
邵伯锣鼓小牌子
传承淮剧国粹 丰厚人生底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文化项目掠影
第七届江西艺术节·2019年江西省优秀青年戏曲演奏员展演剧照(一)
戏曲司鼓在演出中的作用探讨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
戏曲司鼓在演出中的作用分析
司鼓在戏曲乐队中的作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