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戏剧元素在高校艺术专业课程中的运用

2023-12-12 08:43鲁怡杉张乃楠刘建霞
剧影月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戏剧艺术

鲁怡杉 张乃楠 刘建霞

在艺术类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专业课程的思想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根据指导思想:全面推进课程思想教育的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各专业的课程思想教育已不仅仅是思政类课程的要求,而是进一步融入专业课程,在教学的各门课程当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影响学生。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融合,高校学生受各类影视资料、网络游戏、音乐潮流等影响,不断接受吸收各类思想文化,在此过程当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这也使得高校的课程教育更加紧迫,在相对复杂的思想环境当中,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简单的说书式的教育已经不能打动学生,急需更加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推进课程教育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的完善[1]。在此前提下,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新的元素引入课程教育。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的魅力在于它不仅给人审美的体验,还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它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一些抽象概念,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通过大家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给更多人。在戏剧艺术中,有着鲜活的人物形象、激荡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复杂的生活环境等,这些展示,可以将人物思想、社会文化、精神文明、历史脉络、品德情怀等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正是戏剧的这种特质,才使它可以与课程教育紧密结合,通过不同的戏剧元素丰富课程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戏剧,以文化人、以艺育人,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拓展实践育人的载体,提升实践育人的生动性,进一步与专业知识结合,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人文涵养和审美能力。

一、高校艺术专业课程特点分析

训练的反复性。艺术专业课程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研究、不断训练、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需要反复学习的课程,每个阶段的心态不同、能力不同、领悟不同,收获也不同。例如舞蹈专业,基本功训练的课程就反复出现在各个学习阶段,但是每个阶段学生的成长经历和理解能力不同,对同一动作的感受力和表达力也不同,也正是这种不断反复训练,保证了学生的基本技能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创作和表演作品中游刃有余。

丰富的情感性。艺术专业课程主要是艺术知识的传播、艺术技能的训练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在此过程中,艺术教育的表达需要更丰富的情感投入,只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带动学生体验,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感受力,更高效地接受艺术教育。如表演专业,学生塑造人物,演绎故事情节,需要投入大量的真情实感,将自己的情感代入角色,通过表演传达给观众,只有具备丰富的情感和表达,才能演绎更好的人物角色。

教学的即时性。艺术专业课程的实施是即时教授和即时反馈的过程,学生对学习的专业知识即时领悟并做出反应,教师通过学生的反应即时做出判断并给予更正,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尽快掌握专业知识,教师能直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舞蹈专业,教师教授舞蹈动作时,通过示范或启发使学生领悟动作要素,通过学生理解和模仿展示动作,教师能清楚地观察学生的动作状态,并给予判断更正,正是因为这样的即时性,才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时给予反馈,提高课堂效率。

二、戏剧元素在高校艺术专业课程中运用的理论分析

戏剧是综合文学、音乐、美术、表演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体现人们的认知、情感、体验等抽象概念,表现世界、宇宙、历史等宏观概念,也可以表现人物、动物、植物等生命形象。戏剧是一种贴近生活、再现生活的艺术形式,以这种形式和教育结合,可进一步推进学生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戏剧与教育的融合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推进,也进一步提高了戏剧的教育价值。现阶段,艺术专业课程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学生的个性化和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在教育过程中面临着教学环节设计、学生数量、教学环境、教学资金等问题,而戏剧与课程教育的集合,可以把教学环境营造成戏剧环境,用戏剧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规定情境想象,进一步塑造学生的性格,以戏剧中事件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同时获得学习经验,这些经验能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并发掘探索自身潜力,在戏剧体验过程中,感受戏剧的张力,从中捕捉思想教育要素,增强学生的自我理解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平衡,以求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课程教育的目的,提升学生的人格素质。

三、戏剧元素在高校艺术专业课程中运用的方法

(一)人物塑造演绎法

在戏剧艺术中,演员是戏剧最直接的展现者,剧中角色与演员有着密切关系。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需要演员结合自身条件与角色个性,根据周围环境的理解,激发自身的理解与感受,通过不同角色的塑造体验不同的人物性格、事件脉络、情绪发展、思想精神等。在艺术专业课程的实施当中,就是要利用戏剧的这一特点,让学生通过戏剧的方式体验不同的人物,领悟其中的思想内涵。艺术类学生情感丰富且善于表现,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传统的思想教育内容与相关的人物角色联系起来,例如在一些重复且枯燥的专业训练课程当中,学生往往会抱怨训练内容的单一和乏味。在此情况下,一味地口头输出教育内容,只会让学生更加反感和抗拒,但是运用戏剧手段就可以化解这一问题。在课程实施中,让学生扮演有成就的艺术家们,引导学生去挖掘艺术家成功背后的励志故事,并通过自身演绎展现出来,在演绎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去感受人物传递的精神内涵,真正体验一下成功背后需要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等精神。类似的人物塑造演绎的方法既输出了课程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且学生更容易记忆和领悟[2]。

(二)规定情境实践法

在戏剧艺术中,规定情境是指剧本的事实和条件,包括角色的精神生活,主要表现为角色的生活环境、人物关系、人生境遇,它是戏剧表演得以开展的依据。在艺术专业课程的实施当中,设置有实践、考察、实习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理论课程而言,学生的能动性更强,所展现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也最全面。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所展现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动态来融入教育内容,可把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为戏剧情节,把教学环境设置为戏剧环境,让学生自己设定情节和人物,自由融入规定好的情境,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行为可以折射出其对社会的认知、对事物的态度、对事件的处理等,反映出的内容也是學生学习和生活的再现,从中可以观察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面貌,针对这些表现和展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变规定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的认知和行为,通过戏剧的手段让学生认识到思想行为的统一性和思想道德的标准性,同时也启发学生学会对生活、生命、社会的反思,从规定情境的表现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有意识地完善和改进。通过这样规定情境的实践法,可以最直观地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改正,使学生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并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社会行为。

(三)经典戏剧观摩法

经典戏剧是一定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写照,是集思想内涵与专业技能为一体的艺术,它不仅能给人审美的享受,也能引人深刻思考。在艺术专业课程的实施当中,有一些艺术理论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也是学生艺术作品的思想基础,但在该类课程的教學当中,由于理论知识的体系庞杂和逻辑性较强,学生往往觉得课堂单调乏味,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较差,更多的只是应付考试并不能运用于艺术作品当中,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理论知识的内容寻找相关的戏剧作品进行赏析观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重视。在确定戏剧作品时,可以着重寻找主旋律方向的作品,让学生在观摩的过程中将主旋律精神自然而然地融入学习内容。通过类似戏剧作品观摩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课堂枯燥的问题,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戏剧作品当中的思想内涵、精神文化、家国情怀等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四、拓宽戏剧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运用途径

戏剧元素与艺术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不只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更重要的是运用戏剧的手段碰撞出不同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感受力,享受戏剧与专业知识融合的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3]。为进一步拓宽戏剧元素与艺术专业课程教育融合的发展途径,更好地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可以进行以下探索。

首先,建立校园戏剧教育实践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打造精品校园戏剧作品,以社团或是班级为主体单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将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其中,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思考问题的独立性、团结协作的自主性,同时可以及时发现教学成果中的不足,及时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并反向推动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最后,加强对红色戏剧的教学研究,以教师为主体,以红色戏剧作品为基础,打造精品戏剧教学案例。红色教育一直是高校课程教育的主旋律元素,在戏剧作品当中有很多展现红色精神的片段,将这些片段的内容结合专业知识,以讲述或者观摩的方式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感悟,激发学生对红色精神的学习热情,使其从中获得精神依靠、铭记奋斗历史、不忘伟人形象,进而丰富课程教育的内容。

再次,建立专业融合的戏剧平台,以不同的艺术专业学生为主体,以共同的主题或内容为基础,各个专业的学生发挥各自优长,将专业技能有机融入戏剧创作之中,在此过程中,各专业知识交叉融合,学生能学习和见识其他专业的知识技能,有效提高学生自我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不同专业的学生相互磨合创作,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将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意识融入其中。

总之,高校艺术专业的课程教育有着其独特的实施办法,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在课程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将戏剧元素融入其中,可以实现素质教育和全面育人的要求,在转型发展的环境背景下,该实践探究为艺术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本文系河北北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GJ202169)

参考文献:

[1]郑欣:《高校“戏剧思政”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路径探究》,《当代戏剧》,2021年第5期。

[2]李浩:《提升高校音乐教育水平的有效管理策略》,《音乐生活》,2021年第11期。

[3]王辉,周建社,李先雄:《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军事体育学报》,2017年第3期。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戏剧艺术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纸的艺术
戏剧类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