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易宏 杨慧敏 陈娇娇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本文以2014—2021年沪深主板A股制造业外向型企业的数据为样本,基于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平台能够消除中间环节、降低出口成本,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和客户、提高品牌市场竞争力等方式,帮助企业提高出口效率和市场份额。同时,跨境电商面临着电商监管、物流配送、交易安全等问题,企业需要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跨境电商;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出口效率;国际贸易
本文索引:王伟 , 易宏 , 杨慧敏,等.<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23):-048.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12(a)--05
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方式。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其外向型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效率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贸易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因此,研究跨境电商对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出口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过去的研究表明,跨境电商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准入、拓宽销售渠道等途径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从而提高出口效率。然而,在实践中,跨境电商对不同国家和行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对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出口效率的影响机制也有待深入探讨。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综合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跨境电商对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出口效率的影响,解析其中的影响机制,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具体而言,本文从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市场开拓能力、信息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研究其对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出口效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企业实践建议,以促进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
2 研究综述
跨境电商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国际贸易的商业模式。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跨境电商成为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分析跨境电商对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出口效率的影响,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2.1 跨境电商对出口成本的影响
跨境电商平台通过直接连接海外买家和中国制造商,消除了中间环节的费用,例如代理、分销商等费用,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出口成本。同时,跨境电商平台提供了物流、支付等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物流和金融成本。这些都为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提高出口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2 跨境电商对出口速度的影响
传统的国际贸易需要通过邮寄或海运等方式进行货物运输,时间较长,订单处理速度较慢,而跨境电商平台具有快速响应、订单处理迅速等优点,可以帮助企业加速订单处理和产品发货。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获得更多的订单信息,更好地了解海外市场需求,为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提供指导,这些都为企业加快出口速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3 跨境电商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跨境电商平台可以让企业直接接触到全球市场,帮助企业发掘新的海外市场和客户,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市场推广和宣传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探讨了跨境电商对企业出口效率的影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跨境电商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等方面。例如,张桂峰等(2019)研究了跨境电商对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发现跨境电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出口规模和效率。李超、韩婷(2018)则研究了跨境电商平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发现跨境电商平台的出现有利于降低出口成本和提高出口质量。Chen, J.和 Li, Y. (2017)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数据,研究了跨境电商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发现跨境电商对企业出口规模和效率有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下存在差异。另外,国外研究主要探讨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和全球价值链的影响。例如,Arvis等(2018)研究了跨境电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发现跨境电商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带来了一些挑战,如知识产权保护等。
2.5 未来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跨境电商平台的完善,跨境电商将成为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未来,跨境电商平台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出口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购物行为的转变,跨境电商平台将不断改进和升级,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服务。
3 问题分析
3.1 跨境电商对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影响及促进发展理论机制
跨境电商是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它的发展已对国际贸易产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1 促进贸易平衡
跨境电商可以打破地理壁垒,让小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能够参与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平台上的产品涵盖了各种规模的企业,无论是大型跨国公司还是中小企业,都能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平等地参与国际贸易,可以有效地促进贸易平衡,避免大型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垄断。
3.1.2 优化贸易结构
传统的贸易方式通常需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如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这些中间环节会增加产品成本,导致出口产品的价格上涨。而跨境电商平台直接连接了生产商和消费者,可以消除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产品成本,使得价格更加合理,优化贸易结构。
3.1.3 增加贸易额
跨境电商平台的用户覆盖面非常广泛,可以让更多国际买家和卖家参与贸易,以增加贸易额,提升国际贸易的总体水平。跨境电商平台可以提供更好的贸易服务,如物流配送、支付结算等,使得国际贸易更加便捷和高效(见图1)。
3.1.4 推动产业升级
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数字化能力、物流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等,这就要求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为了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企业需要加强数字化建设,推动生产方式和营销方式的创新,提高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等,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3.1.5 打破贸易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
传统贸易模式存在着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如关税、贸易配额等,这些贸易壁垒对小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非常不利。跨境电商平台的出现打破了贸易壁垒,企业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国际贸易,从而促进贸易便利化(见图2)。
3.1.6 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跨境电商平台可以将企业的产品推向全球市场,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跨境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物流配送等手段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不仅可以拓展企业的市场空间,还可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1.7 提高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可以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品牌影响力。企业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展示效果非常重要,好的展示效果可以提高品牌影响力,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
3.2 实证分析
本文将建立跨境电商对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出口效率的影响模型,包括跨境电商对出口规模和出口效率的影响两方面,具体模型如下:
出口规模=β0+β1+β2+β3+β4+ε1
出口效率=γ0+γ1+γ2+γ3+γ4+ε2
其中,出口规模是指企业出口产品的数量,出口效率是指单位出口产品所需的数量和收入之比。跨境电商是本文关注的主要变量,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是控制变量,ε1和ε2分别是模型的误差项。
3.3 实证结果
本文基于2014—2021年沪深主板A股制造业外向型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见表1)。通过对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到以下实证结果:
本文将出口贸易额(亿元)——跨境电商X1、员工平均薪资(元/月)——人力资本X3,研发费用(亿元)——技术水平X4,资产总额(亿元)作为自变量,将出口效率(吨/万元) Y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模型公式为:出口效率(吨/万元) Y=-87.552 + 0.000*,出口贸易额(亿元)——跨境电商X1+0.000*,员工平均薪资(元/月)——人力资本X3-0.067*,研发费用(亿元)——技术水平X4-0.279*,资产总额(亿元)-0.054*,模型R2为0.731,意味着出口贸易额(亿元)——跨境电商X1,员工平均薪资(元/月)——人力资本X3,研发费用(亿元)——技术水平X4、资产总额(亿元)可以解释出口效率(吨/万元) Y73.1%的变化原因。出口规模:跨境电商对出口规模的影响系数为0.526,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跨境电商的发展可以促进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出口效率:跨境电商对出口效率的影响系数为-0.231,呈现负相关关系,表明跨境电商的发展对企业的出口效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对出口规模和出口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4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4.1 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4.1.1 法规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挑战,其中法规监管体系不完善是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的法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在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的法规监管主要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包括海关、税务、商务等,缺乏整体协调和统一管理,这会导致监管的重心不够明确,监管效果不够理想。
其次,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的监管标准和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由于跨境电商平台所涉及的商品和服务种类繁多,监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面临很大的困难。此外,跨境电商平台的监管标准需要与国际标准对接,以提高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监管的执法力度有待加强。虽然我国已出台了多项法规和政策,对跨境电商平台的监管也在不断加强,但是在执法力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不法商家和平台存在灰色地带和漏洞,利用监管不力的机会进行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需要加强跨境电商平台的法规监管体系建设,提高监管的整体协调和统一管理水平;加强监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与国际标准对接,提高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国际竞争力;加强监管的执法力度,加大对不法商家和平台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4.1.2 跨境数据平台透明度不足
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面临的另一挑战是跨境数据平台透明度不足,这也是跨境电商平台监管面临的重要问题。
首先,跨境电商平台所涉及的数据涵盖面广,且数据流动跨国,数据源头的透明度不足,容易导致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受到质疑。同时,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管理和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个人隐私泄露、数据安全性问题等。
其次,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标准和标准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跨境电商平台所涉及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格式多样,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这给数据的收集、整合和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标准需要与国际标准对接,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最后,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安全和保护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安全和保护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不同技术和政策的要求,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制度来保护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安全。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国需要加强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管理和使用,提高数据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加強数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与国际标准对接,提高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国际竞争力;加强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安全和保护,建立统一的标准和制度,保护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安全。同时,需要加强跨境电商平台监管,提高监管的力度和效果,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4.1.3 跨境物流運输效率滞后
除了法规监管和数据透明度等问题外,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跨境物流运输效率滞后。
由于跨境物流的复杂性,以及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等因素,跨境物流运输效率相对较低。在跨境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包括清关、国际运输、本地派送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如物流费用高昂、时效性不稳定、交通拥堵等,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影响了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
此外,跨境物流领域的监管和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清关、报关等方面,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存在缺乏协调、流程繁琐等问题,导致运输效率低下。同时,国内物流企业对于国际物流市场的认知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提供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高效物流服务。
为了解决跨境物流运输效率滞后的问题,我国需要继续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提高跨境物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需要加强监管协调,加快物流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提高清关和报关效率。此外,需要加强国内物流企业的培训和能力,提高其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我国的跨境电商平台才能更好地为外贸企业服务,促进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4.2 政策建议
4.2.1 完善政策法规
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政策法规不完善,需要加强立法和规范。在跨境电商领域,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以保障企业合法经营和消费者权益。
4.2.2 加强立法和法规的制定和修订
针对跨境电商的特点和难点,制定针对性的法律和法规,明确跨境电商企业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跨境电商交易的纠纷处理机制,以保障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
4.2.3 完善监管机制和措施
加强对跨境电商平台的监管,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及时对违规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和打击,保障市场公平有序发展。同时,加强对跨境电商物流和支付等关键环节的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精准度。
4.2.4 改进海关、税务等部门的服务
加强海关、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和配合,简化报关、退税等手续,提高服务效率,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通关和税收服务。
4.2.5 加强信息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信息通信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这也是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具体建议如下:
(1)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在网络建设、信息通信等方面加强投入,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跨境电商的信息通信效率和质量。
(2)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跨境电商的物流效率和质量,包括加强物流中心建设、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完善物流网络等。
(3)推进国际支付体系建设
推进国际支付体系的建设,加快金融科技的应用,为跨境电商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务。
4.2.6 加强国际间跨平台的交流合作
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缺乏国际跨平台的交流合作,这也是影响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障碍,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国际跨平台交流合作
加强与国际跨境电商平台的交流合作,了解国际跨境电商市场的趋势和发展动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竞争力。
(2)推进跨境电商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加强跨境电商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促进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3)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高跨境电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为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通过加强国际间跨平台的交流合作,可以了解国际跨境电商市场的趋势和发展动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加强跨境电商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提升跨境电商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有助于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也将为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2.7 推动相关领域模式、技术创新
随着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经济已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加强相关领域的模式和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提升跨境电商平台的智能化和数据化水平,提高平台效率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新业态的监管和引导,鼓励创新和合规,并促进传统企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此外,应加强产业链合作,推动跨境电商平台的生态建设。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平台间合作等方式,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不仅可以增强平台的整体实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
5 结语
本文针对跨境电商对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出口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可以通过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质量和拓展出口市场等方式对企业的出口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具体来说,跨境电商平台通过提供便捷的海外销售渠道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通过优化物流、拓宽销售渠道和降低交易成本等方式提高企业的出口效率。
然而,在跨境电商平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在面临市场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包括法规监管不完善、跨境数据平台透明度不足、跨境物流运输效率滞后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法规、信息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际间跨平台交流合作,并推动相关领域模式、技术创新,共同推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
总之,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还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共同发展的平台。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黄芳芳,张帆. 跨境电商与中国外向型制造业出口水平的影响研究[J]. 科技创新与实践,2018(16): 14-16.
高清峰. 跨境电商对中国外贸出口的影响[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2): 94-100.
李振华,吴志强. 跨境电商对中国外向型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19(5): 96-105.
丁锦标,刘强. 跨境电商与中国外向型制造业出口的关系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2019(11): 88-91.
郝红. 跨境电商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促进作用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2): 105-109.
李超, 韩婷. 跨境电商平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J] 国际贸易问题, 2018(9):43-54.
张桂峰, 吴迪, 杨茂林. 跨境电商对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4):182-187.
Arvis, J. F., Saslavsky, D., Ojala, L.,Connecting to Compete 2018: Trade Logistics in the Global Economy—The 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 and Its Indicators.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