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战略视域下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的审思

2023-12-12 16:27史秋衡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研究所所长教授
教育家 2023年40期
关键词:专业型导师研究生

史秋衡 |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研究所所长、教授

研究生教育体系作为构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一方面,研究生报考与招生人数逐年激增,引发公众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担忧;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体系正在进行深化改革,学硕缩招停招、专硕大幅扩招、博士修读年限拉长等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将研究生教育置于公众视野。基于此,有必要深入把握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的时代需求、发展困境和改革路向,从而发挥研究生教育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反哺与支撑作用。

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的时代命题

研究生教育体系深化改革是回应党中央“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重要关切以及落实科教融合、产教融通的重要抓手。作为创新型、研究型、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高地,研究生教育体系必须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超前性,从而支撑经济社会全链条、全周期改革。

现代化产业体系呼吁研究生教育体系突显先进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建设具备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尽管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但在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零部件、关键设备等问题上仍面临着西方的技术制裁、遏制乃至欺诈等风险,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发展空间。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进行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服务现代化为一体的系统性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必然要求研究生教育体系坚持“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四大改革方向,通过课程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资源投入机制、学科与人才类型结构等多方面的改革,在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的基础上强化高层次人才的供给能力,从而助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个面向”发展要求研究生教育体系突显拔尖性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是国家在全面深化经济社会改革关键期对教育科技体系提出的深层次要求。过去,在“高教六十条”等政策的长期影响下,我国存在科学院体系与高等教育体系、产业界与高等教育体系“双分离”的现象,我国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在高层次、研究型与创新型人才的供给上无法支撑产业发展的需求。当前,研究生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在科研活动、产学结合中增强对研究生在德与智两方面的涵养,这与坚持“四个面向”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具有内在一致性。一方面,研究生培养有赖于大课题、大项目、大平台与大设施的建设,要通过“做中学”为研究生的知识创新、成果转化等提供发展指向;另一方面,“四个面向”具备浓厚的科技人文色彩,强调生命至上、可持续发展等“人民至上”的发展导向,为研究生在从事重大科技攻关工作过程中提升思想觉悟以及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提供了价值基础。

人才高地建设强调研究生教育体系突显战略性

研究生具备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本,在国家间、区域间等不同层次的竞合行为中具备较强的战略意义。在严令禁止异地校区无序扩张的前提下,国家通过制定《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异地培养研究生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异地研究生培养的意见》等一系列措施,规范、引导异地研究生培养与地方提振创新实力相结合。一方面,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和创新实力较强的地区,以研究院的形式吸引各高校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另一方面,重庆、河南等高等教育资源匮乏和创新能力较弱的区域在“强省会”等战略下进一步引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设立研究院,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研发平台开发、研究生培养以及引入高层次科技人才扎根落地等方面发挥重大功能。不难发现,研究生教育体系正在通过政、产、学、研多方主体的共建共享汇聚大量高层次人才,使高精尖知识得到充分的交融与共享,从而提升区域创新创造能力和知识生产水平。

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的实践问题

当前,轻“研”弱“用”、“类同发展”等问题突显,使研究生教育体系在资源配置、课程教学、评价考核、服务终身学习等方面面临发展瓶颈。因此,必须打破同质化、功利化、单一化培养的发展桎梏,增强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活力与创新力。

“研”的本义忽视与研究生“同质化”培养

基于学术型、专业型两类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差异,从应然层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应当注重基础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以科教融合推动学生成长为学术职业的后备人才;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则应侧重应用研究领域,以产教融合推动学生解决生活生产一线的疑难杂症。然而,在实践层面,或是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过于强调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往往停留在“找出现象”层面而很少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科学问题”;或是在课程设置、培养过程、考评机制等方面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实施类同的资源供给与评价标准,导致双方的差异性不明显。这些问题,体现了研究生教育体系对“研究”定义的忽视。因而,必须突显专业型研究生“应用”的本质,用技术、工艺、研究方法解决来自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实践性问题,通过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结果以及研究评价的应用,促使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实现本质上的分离。

“用”的内涵曲解与研究生“功利化”培养

研究生教育体系本质上存在经济性的一面——于研究生个人而言,提高学历层次是其对自身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系统性的投资;于研究生培养而言,研究生可通过特定领域的知识生产与创新活动,以论文、研究报告等智力型生产成果和以专利等经济型生产成果推动知识密集型经济的不竭发展。然而,一方面,出于“找不到心仪职业”“渴望更换职业生涯路径”等现实原因,近年来研究生报考群体规模不断激增,但“上岸”后,很多人马不停蹄地将精力投入找工作、实习等环节,忽视了对科研的积极探索,导致导师、科研经费、培养经费等科研资源供给遭受浪费;另一方面,在实际运行中,硕博研究生承担着一定的基础性科研活动,但研究生的“学生身份”与“劳动者权益”并未在法理上得到明确划分,部分导师因过于追逐经济利益而私自截留研究生的时间、精力,限制其个人选择,导致导学关系存在一定的异化。

“类”的行动缺乏与研究生“单一化”培养

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始设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以来,陆续形成了硕博两层次、学专两型的四种研究生培养定位,分别面向学术职业、应用职业以及部分技术职业。随着“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成为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之一,研究生教育体系将在质量、规模等方面迎来进一步的提升和扩张,从而对研究生教育的供给侧提出新的要求。

当前,一方面,全球学术市场趋于饱和,学术职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因此,一直以学术职业规训为核心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需要根据多元化的就业态势进行先兆性变革,方能使人才培养尽量规避滞后性所带来的“供给失衡”。另一方面,专业学位强调复合型、专业型、应用型人才供给,为国家产业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虽然我国企业R&D人员(单位内部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人员)从2016年的54.2万人增长至2022年的382.7万人,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面对我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需求,仍有较大的人才缺口。尽管专业型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等形式转入学术轨,但学术型研究生在从事应用职业时难免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在传统分层分型的基础上,研究生教育体系必须依据就业结构与需求的变化实施“类”的变革。如何在“两层四型”框架下进一步增强研究生体系的灵活、多元性,使高层次人才这一创新要素得以充分流动,应成为研究生教育体系深化改革的重点。

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议题

作为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研究生教育体系必然要通过培养过程的完善、培养机制的健全、培养主体的多元人才供给侧改革,以及提高知识供给在内容和路径上的创新性、丰富育人组织形态等方面,进一步实现该体系对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全方位支撑。

深化研究生导师培育机制,增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专”

完善导师的能力与素养结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首先,要强化导师的综合指导能力。导师除应具备前沿的学科知识与先进的研究技能,还应精通心理学、组织管理学、思政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高校应通过系统化、专题式、渐进性的培训,强化导师对“指导”的意义理解与实践效能。其次,要强化导师的专业化指导能力。我国导师可同时指导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但由于我国大多数导师通过学术路径成长,缺少应用实践,其必须深入了解或真正从事一线工作,方能具备专业性、应用性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方能在育人过程中有的放矢促进“两层四型”研究生更有针对性地发展。最后,完善校外导师的管聘机制。坚持推进校外导师动态管理机制建设,通过进一步提高周期评价、职责权利、资源配置、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科学性、精细性,实现校外导师从“身份象征”到“真岗实操”的转变。

健全研究生分类管理制度,增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精”

研究生分类管理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研究生教育体系结构优化以及个体终身学习需求等多重逻辑下的必然发展路径,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分流”机制。当前我国研究生“分流”机制多体现在从博士层次分流至硕士层次,如何在同一培养层次内部基于个体生涯规划进行精细化管理值得深入探讨。一方面,坚持分流的“人本性”原则。在导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业进度、科研能力及其个人生涯意愿的基础上,侧重让学生根据不同就业方向展开特色研究,同幅发展学科专业能力与就业通用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分流的“系统性”原则。通过在课程体系上按照“宽基础—专方向—精领域”的思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实用性、丰富性;通过在学科专业体系方面发挥高校办学自主性,以合并、裁撤、新设等方式,进一步调整与盘活高校办学资源;通过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按照“着眼目标—注重过程—突出反馈调整”的思路,对研究生科研成果认定、毕业条件设置等方面进行调整。

完善研究生多元共治机制,增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博”

研究生教育体系作为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抓手,需要通过完善多元共治的机制、加大丰富的科研资源投入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方面,立足“校区—园区—社区”一体化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的需求,鼓励高校协同产业、政府等主体共建科技园区、先进科研基地和公共科研平台等创新平台,通过“开门办学”,利用社会资金、设备、师资等优质教育资源,提高研究生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以“产教融合共同体”“国优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为引导,通过创新订单式、共同体式等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在学术型与专业型人才之间构建生涯发展的“立交桥”,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在理论基础、实践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专业型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V eraW an g
导师榜
分析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DSK—1500CT专业型直喷烟机
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