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落实路径思考

2023-12-12 13:32文|吴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10期
关键词:梳理分享学习

文|吴 婷

2022 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关于“整本书阅读”的阐释是“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这是基于2011 年版课标中“课程实施具体建议”里的相关内容整合、提炼而来的,其语言更加简洁,目标更加聚焦。同时,它又在新设置的“整本书阅读”这一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突出强调了对学生选择图书能力的培养、制订读书计划能力的培养、综合运用多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倡导我们教师要积极借助分享心得、交流问题等方式,推动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进程。在日常阅读指导中,我们教师要将课内外“整本书阅读”有机融合,深化落实该学习任务群,明晰方向,把准策略,在有效的活动任务驱动中,实现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养成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的素养目标。

一、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开展读书实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实践,良好的阅读兴趣是基础,也是保证。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无论是哪一种“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启,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即将阅读的书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努力让他们在持久性的保持中,让这种兴趣渐渐成为志趣。

如四年级下册《短诗三首》选取了冰心《繁星》诗集中的三首小诗,这三首诗里有美丽的大自然,有温柔的母亲,有稚朴的儿童,具备了这部诗集的典型特点:围绕“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的主题,歌颂自然、母爱与童真。教学时,我们可以从冰心创作的意图(记录生活中的情境和神趣,倾吐零碎的思想)、他人对冰心艺术表现“爱的哲学”的概括,以及巴金曾对她作出的评价(“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入手,为学生奠定阅读三首短诗甚至整本诗集的“爱”的基调;而后,让学生通过文字去想象、感受诗人彼时所处的境界和心中荡漾的爱的情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诗所描绘的温馨氛围。同时,也提醒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诗人笔下的母爱,有着化解生活中任何不顺心的神奇魅力。

有了这样的课内阅读指导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先交流:“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去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这个整本的诗集?”学生在思考之后,纷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视角展开个性化的交流,他们有的选择“分类别阅读”,即对诗集中关于自然、母亲或者其他主题的短诗进行分类,而后在一段时间里开展主题性阅读;有的打算寻找诗集中关于“爱”这一“人类最美的语言”的所有关键句段加以品味、背诵;有的则选择了“诗人是怎样把生活过成诗的”这一人文视角,去探究冰心的快意人生……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在“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可以说,以上无论是学生做出哪一种选择,都体现了他们阅读的积极需求,也保证了他们在阅读诗集时不再会走马观花式地泛泛而读,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深度研读,并不断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愉悦。

二、注重课内阅读方法的迁移和融会贯通

畅通课内外阅读的渠道,搭建课内外阅读能力融合的桥梁,让学生阅读有法,读有所依,课内阅读实践和课外阅读实践互相促进,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才能整体协调地发展和提升。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和“学习写读后感”,在《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中,分别提出了“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说说给你留下的大体印象”“学习猜读、不求甚解地读”等具体方法要求,而后的口语交际和读后感写作以及“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中,又提出了编排课本剧、写读后感和启发、体会作者写作意图等要求。

根据以上单元编者意图,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关于《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时,就要从学生的认知和阅读能力实际出发,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去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指导、交流、展示等阅读实践活动。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西游记》一书的阅读时,设计了“结合回目名称,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你最喜欢的故事”“给孙悟空、唐三藏、猪八戒、沙僧绘制行动路线变化图”“为师徒四人分别制作个人名片”等探究性阅读项目,鼓励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联系上下文猜测词句意思”“含糊理解陌生化的词句”“查阅资料、观看影视助理解”的方法,去独立阅读古典名著。这样,课外整本书的阅读就成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实践基地和操练场,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既检验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弥补了课内“纸上谈兵”的仓促,又让他们的阅读策略趋于完善和个性化。

当然,在不同学段,我们的整本书阅读有着各自不同的具体要求。我们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实践,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从主要内容的概括到人物形象、精神品质的品悟,从细节的鉴赏到表达形式的迁移,要紧扣学段要求、单元人文和语文要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某一方面的重点指导。

三、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学生阅读展示方式

从语文阅读素养发展视角来看,课外整本书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爱上读书,学会读书,丰富“把握主要内容、进行指向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评价”的阅读经验,发展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2022年版课标在对“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第一到第三学段的学习内容陈述中提到最多的,首先就是“讲述”一词,先后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是讲述书中的故事、讲述英雄模范的故事、讲述故事大意、讲述感受到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其次就是“分享”,包括分享获得的启示、阅读的经历、阅读的体会、阅读的方法;其他关键词就是学习中华智慧、梳理基本内容、对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能力发展关键词为“讲述、分享、学习、梳理、交流”。

如在四年级《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围绕学生讲述能力的发展,设计讲故事比赛、小组分角色讲读故事、编排课本剧等活动,让学生在讲述中发展和提升复述故事的能力;结合神话传说这一文体自身“传达真善美”的特点,组织学生分享获得的启示和悟得的中华智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平台,我们可以从组内讲述推进到班内讲述,从线下讲述发展到线上讲述,观众从学习同伴拓宽到全体家长,这样,就给学生搭建起多样化的展示平台,让他们在反复、多形式的讲述中,渐渐熟悉文本,深度阅读文本,生发探究和创意表达的愿望。同时,来自学习伙伴、老师以及家长的反馈和评价,又会让学生萌发自信,弥补不足,让阅读能力不断向纵深发展。

到了五、六年级,我们就要让学生在讲述的基础上,尝试融入自己的观点、见解、判断、思考甚至质疑,进行创造性的复述,让原来的作品染上读者自身的色彩,赋予它新的生命。在学生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我们还要引导他们对所读的内容借助思维导图、表格等进行梳理、概括,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同时,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态度、方法、习惯、收获等多方面进行反思、自评和互评,以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阅读的经验和策略。如在阅读《海底两万里》这样一部科普作品时,我们就要紧紧跟踪学生阅读的过程,不断让他们的阅读思维从隐性走向显性。笔者从说明文单元的阅读方法迁移入手,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抓信息要点,知说明方法,学“说明白了”的表达。如此一读一得、一读一思、一读一品,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经验必然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还突出强调了对学生选择图书的能力、制订读书计划的能力、综合运用多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倡导我们要积极借助分享心得、交流问题等方式,推动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发展的进程。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提醒他们读书有计划,并对制订好的计划具有良好的执行力,如此,学生的习惯、态度、意志力等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总之,“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目标指向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策略的丰富、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素养的发展。走出休闲型阅读和敷衍式阅读,紧扣“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核心目标,思考和构建适合学生阅读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策略,应当成为我们不断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实践的持续性追求。

猜你喜欢
梳理分享学习
孩子,我们慢慢来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一部由点及面、纲举目张的语言学流派专著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