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晓红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现今的教材中有许多体现革命文化的经典作品,以此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为此,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传承革命精神的信念。本文以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一课为例,探究教师应如何对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进行教学。
革命故事虽然真切感人,但这些革命历史背景离学生现在的生活较为遥远,教学易空洞、模式化,学生也很难真正理解革命故事,对革命文化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表面,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和挖掘课文里的革命精神,将文本视为重中之重。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件发生在长征途中感人的故事。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了党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终,为了顺利完成任务而牺牲了自己。文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塑造人物,其中也穿插着一些环境描写,让场景更加生动可感。老班长努力地找着野菜,将食物都留给了三个病人,把好不容易得到的鱼让给他们吃,自己却“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从这些细节中,让学生体会老班长的舍己为人以及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老班长是本文的主角,“我”作为配角,对“我”的描写,也为塑造老班长的形象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当“我”知道了鱼来之不易,而老班长把仅有的那么一点食物都让给了“我们”三个伤员,自己却硬咽草根、用鱼骨充饥时,内心极为沉重,所以“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在课文的最后“我”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鱼钩记录了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这样的细节描写,让老班长的英雄形象更加突出,既展示了红军战士之间超越一切的团结友爱精神,也体现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高度责任感。字里行间所流露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读者。文字虽然简单朴实,但读者依旧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老班长的敬佩。这些是学生对革命精神最直接感触的来源,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揣摩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字运用,深入学习革命精神。
革命文化内涵丰富,包括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无畏精神、牺牲和奉献精神等。一篇文章不可能将这意蕴丰富的革命文化全部包含在内,教师需要进行拓展延伸,无论是写作背景,还是其他内容,都可以让学生产生联想,从而更加深刻地感悟革命文化的深刻内涵。
《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松潘草原。过草地在长征途中是极为险要的一关。文中已经写到草原上极难找到食物,“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 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老班长的形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显得更加高大。文中对于环境的恶劣并没有进行过多详细的描述,想要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起教师一味地讲解,自行学习让学生保留了一定的好奇心去探索,那么随着探究的深入,必将有不一样的体验。写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文章并不少,但每篇文章的描写都各有侧重,通过拓展延伸和文章的相互印证,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长征路途的艰难,从内心生发出对这些红军战士的钦佩和敬畏之情。在拓展时,学生可以联系其他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事,将长征这一伟大事件串联起来学习就不会产生割裂感。通过多方位的全面阅读,学生真正受到触动,从内心生发出学习前辈、传承革命精神的信念。同时,教师运用图片、音乐、影视纪录片等多媒体资源,唤醒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变得有生机活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拓展延伸涉及各个方面,这需要开展多个相互联系的学习任务。拓展延伸不仅是教师为了拓宽教学内容和深度,也是为了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能够在把握革命英雄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或某一个革命文化的具体细节中深化理解,感悟革命文化深沉的内涵,生发民族自豪感,坚定理想信念。
语文学习的实质是真实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对革命文化的体悟会在实践中历久弥新。无论是课文的学习还是拓展延伸,对革命文化的教学还是仅仅停留在一个方面,深度和广度都没有体现到应有的地步。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综合实践,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革命文化的浸染,更加感受到身为青少年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坚定传承之心。
学习《金色的鱼钩》一文后,学生一定会对老班长感到惋惜和痛心。“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老班长临终前的话触动了多少人的心扉;“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样的举动,不知感染了多少读者。教师可以以此让学生开展模拟写作,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就是故事里的“我”,会怎样向后人讲述老班长的事迹?如果自己是被救助的另外两个小战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对老班长的感激?如果自己只是读到这个故事的读者,被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又想和老班长交流些什么?在这些场景的模拟下,学生进一步融入自己的情感,把自己代入文中,与人物近距离接触,将老班长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心中。这样的写作练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将学到的写作方法应用到实际,也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从中领悟革命精神,锻炼思辨能力。文本的价值也就超越了本身,有了更深的学习和借鉴意义。除模拟写作外,其他一些课外活动如参观纪念馆、演绎课本剧、合理创作或改写文章、举办相关主题的演讲和辩论赛等课外活动,都是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从生活中去感悟。
语文的学习从来不是只停留于文字,只有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学生才会真正热爱、崇敬、向往革命文化。所以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这个时代也能得到革命文化的滋养和陶冶。
教师在进行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时要多方面地进行教学研究,丰富课堂内容,充实教学活动,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千篇一律、枯燥乏味、模式固定的现象。教师要将革命文化渗透到学生内心,让学生深刻发掘革命文化的意蕴,以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