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是指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那么,关于科举考试中的名次你了解多少呢?本期“百科·发现”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古时人们将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第三名称为榜眼。原因是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如其两眼。到北宋末年,只以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称为探花。
“探花”一词比“榜眼”出现得早,在唐代便有,原意并非进士第三名的意思。唐代中进士的人会游园庆祝,并举行“探花宴”。由进士中年龄最小者作为“探花使”,到各名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这本是一种娱乐。至北宋末年,探花则成为进士第三名的专门称呼。
状元、榜眼、探花都只是一种俗称,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會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