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原因探析

2023-12-11 13:13屈岳红蒋倩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高等教育

屈岳红 蒋倩

摘 要:纵观学界对20世纪50年代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研究,对其影响评价褒贬不一。但很少有学者系统分析院系调整产生的原因,未曾从原因入手对院系调整的得失进行评价与反思。本文重点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的原因,认为院系调整是出于满足国家经济建设所需、实现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统一和集中的领导,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和解决高等教育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因此,院系调整的最终效果是符合原有预期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环节。

关键词:高等教育;院系调整;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4.065

20世纪50年代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影响。梳理既有研究,发现学者们已经对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的过程及其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评价与论述,但大部分的评价都是从院系调整的结果入手,“倒放电影”式地去回溯其过程并研究其影响。学者对于院系调整提出的相关因素进行简单分析总结,部分学者对院系调整的政治、教育、经济、文化背景进行简要分析,部分学者从院系调整的某些历史动因进行分析,还有部分学者探究了院系调整的提出是为解决当时社会某一方面的矛盾。综合来看,学者相关研究没有全面深入地从院系调整的原因出发对此事件进行探索和评价,所以对院系调整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索有其必要性,基于此,本文对院系调整政策制定的原因进行探索。

1 经济方面,培养专门人才以服務经济建设

生产力对于社会存在和发展起到决定作用,能够推动并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必然被其推动和制约。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与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具体而言:

第一,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专门人才。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生产力发展水平之所以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方式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决定了教育所培养人的规格,尤其是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规格。总之,教育目的必定反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受其制约,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新政权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就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专门人才。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基础是工业人才的缺乏。因此,在1950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就确定了高等教育工作的总原则“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真才实学的、富有分析力和创造力的专门人才”。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经济上,胜利地完成了全国经济的恢复工作,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物质前提,全国人民正“准备迎接具有历史意义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于是,教育部于1952年提出“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从政策上确定了培养专门人才以服务经济建设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整个高等教育的调整和改革都是围绕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的。过去的高等教育更多的是“为学术而学术”,无法与培养大批经济建设人才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在院系调整中对众多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的调整正是出于这一原因。

第二,民国时期工科院校少,无法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加之由于常年军阀混战,政府无暇顾及教育,教育经费无法得到保障。教育部门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计划却难以实现,难以保证整个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行。这都导致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严重失衡——文科畸形发展,理科严重不足,尤其是工科院校的建设始终滞后。按照院校性质来分,民国时期的综合大学有49所,工业院校28所,农业院校18所,医药院校22所,师范院校12所,语文院校11所,财经院校11所,体育、艺术院校18所,其他院校29所。尚有7所学校难以分类。由此数据可见,民国时期的工科院校较少,而工科院校在国家工业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建设对建设人才的需要。因此,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角度考虑,工科院校的调整是20世纪50年代重要的内容之一。

2 政治方面,实现统一和集中的领导,彻底肃清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政治经济制度的调整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上层建筑就会发生变化,否则便无法适应改变了的经济基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宗旨和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并制约着教育管理体制的特性。1949年,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反帝反封的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开启历史新纪元。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院系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

第一,实现统一和集中的领导。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曾提到:“中国过去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经济政治的不统一,反映到高等教育方面,就是极端的无政府状态,各立门户,各自为政。现在新中国已经有了坚强的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应该以此为基础,在统一的方针下,逐渐作有计划的布置和开展”。在此思想的指导下,马叙伦部长强调要“逐步实现统一和集中的领导”、指出“随着必要与可能,中央将逐步地实行对全国高等学校的直接管理”。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对各类高等教育的一系列调整,包括:对公立学校的接管、对私立学校进行接办与整顿、对教会大学管理权的收回。具体而言,在公立学校的管理上,“中央人民政治教育部对全国公立的高等学校,在方针、制度、设置计划、负责人任免、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该负有领导的责任”。在私立学校的整顿与接办的过程中,初期采用的是“积极支持、逐步改造、重点补助”的方针,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到1952年年底我国私立学校全部转为公立,对私立学校的接办与整顿的过程正是“逐步实现统一和集中的领导”这一政策的践行。

第二,彻底清除资本主义的文化侵略。教会学校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产物,以宗教教育为目的,极具殖民主义性质,是“在中国布置的文化侵略的基地网”,对国家政权具有威胁。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就曾兴起轰轰烈烈的收回教育权运动和非基督教运动,明确反对以教会学校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入侵,加强中国人对教会学校的领导和管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教会大学的宗教色彩日渐淡化,日益走向本土化、世俗化。

新中国成立后,对教会大学,政府初期采取的是“维持现状”的做法,而出于巩固政权的考虑,实现统一和集中的领导,对教会大学的进一步的调整,这是改造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处于严重对立状态,这对与美国有密切联系的教会大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加速了人民政府对教会大学的接收。马叙伦部长在接办辅仁大学招待记者的书面谈话中指出:“在一个独立民主的国家里,不允许外国人办学校,除非是他们的侨民自己设立而为教育他们的子女的学校,这是世界通例。外国人在旧中国所办的教会学校,因为它已经办了多年,所以必须在它真实地遵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教育方针与法令的条件下,可以暂时允许它继续办,但中央人民政府保有根据需要以命令收回自办的权利,更绝对不允许新设这类性质的学校”。可见中央政府想要接收教会大学以巩固政权的决心。马叙伦部长在1951年全国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的报告中指出要“彻底肃清帝国主义,首先是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文化侵略影响”。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等教会学校的院系都调整合并到其他院校之中,并最终被取消。

3 政策方面,以俄为师,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

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為榜样建设新中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这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战争的重创,百废待兴,且缺乏理论指导、建设经验等,同时我国还面临以美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而苏联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是建立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典范。因此,我国提出了在社会各个方面向苏联学习,借鉴苏联经验。1949年10月5日,刘少奇在中苏友好成立大会讲话中说:“我们要建国,同样也必须以俄为师,学习苏联人民的建国经验”。

在全国“以俄为师”的热潮中,高等教育界也提出了“借用苏联教育经验”的口号。苏联在改变过去俄国落后的教育方面也作了很多努力:第一,实现高等教育的民主化,扩大高等教育的对象,使工农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第二,大力发展工科类院校,将培养“具有现代技术水平的高等专门技术专家和人才”作为当时高等学校的根本性任务;第三,政府部门直接管理高等教育;第四,对综合大学进行改造,使综合性大学中与经济建设发展相关的专业学院独立;第五,重视师范教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师范教育体系。经过这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改革,苏联“从本质上改变了沙皇俄国遗留的旧教育和旧学校,建立了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新教育和新学校”。

在“以俄为师”的政策指导下,我国开始了院系调整,改革高等教育。最初,学习苏联经验并未在全国范围内的院校进行,而只是涉及个别单位。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当时按照苏联模式创办并在众多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教学改革的典范。而此时全国大部分的高校还是沿用旧式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调整,借鉴苏联高等教育经验对中国旧式高等教育进行改造。在1952年的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座谈会上,苏联教育专家A·A·福民就苏联高等教育的改革经验进行了深入系统的介绍,包括综合大学改为单一独立学院、将各校相同的专业合并、按照国家建设的需要,把原有空泛的专业划分成若干具体的专业等,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正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的。综上所述,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的院系调整正是出于“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政策的进一步行动。

4 高等教育方面,改造旧教育

前文从教育体系外部政治、经济及政策的需要出发进行论述,而20世纪50年代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还有出于高等学校本身的原因。原有的高等教育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从旧有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状况来看,高等学校大多数设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根据1947年的统计,全国各类大学及独立学院共129所,华北地区29所,华东地区73所,中南地区35所,东北地区29所,西北地区9所,西南地区42所。其中,工科大学主要集中于工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内地和边远地区较少。教育部部长马叙伦1950年曾说;“华东地区就有高等学校85所,占总数的37.4%。单单上海一地就有43所,几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1/5。”从高校种类和数量来看,各类型的高等学校设置数量不均衡,工业、农业和师资类高等学校数量少,占比轻。1952年院系调整前,全国211所高等学校中,高等工业学校和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只有33所,仅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15%;高等农林学校和高等农林专科学校只有17所,仅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8%;高等师范学校仅有12所,1952年初才增加到了32所。按院校性质来分,综合大学49所,工业院校28所,农业院校18所,医药院校22所,师范院校12所,语文院校11所,财经院校11所,体育、艺术院校18所,其他院校29所。可见,当时院校设置的不平衡。同时还存在院系设置杂乱,过于细化,过于重叠的问题。

由于国民党政府财政问题,高等教育未能得到充足的财政支持,经费匮乏,高校组织建设所需的校舍、图书、教学设备等严重不足。高校教师的待遇低下,常有拖薪、欠薪的情况发生,导致大部分教师同时要兼职好几个学校的课,甚至有些教师离职从事其他行业,师资力量不足。从生源来看,学生人数少,工科类学生更少生源匮乏。民国以来高等数量发展水平最高的1947年,大学和独立学院学生总数为135738人,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3000人。其中,文类(文、法、商、教育)的学生总数为79472人,实类(理、工、医、农)的学生数59673人,其中法律类学生19803人,而工科类学生只有4955人。

例如,有学者认为“农业生产建设是经济建设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而当时“我们全国农业学院的情况是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上的要求的”,具体表现在:全国有高等农业学校43所,在校学生13000名,教师2140名,有182个系科,这些学校的数量分布是极不平衡的,例如华东地区有14所,而东北只有3所,前者是后者的四倍多;有的城市有多个农学院,而有的省份连一个农业专科学校都没有,至于系科的设置,更是重重叠叠,分得过细过碎,过分专门,教师、设备也极为分散。所以摊子摆得不少,条件好的却不多,形成很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针对当时农业学院存在的问题,在会议上提出“必须对全国农学院作一个适当的必要的调整,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否则,就不能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切合实际需要的农业技术干部”。可见,农业学院的院系调整,正是由于旧教育体系存在分布不平衡、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设备分散等问题而进行的。

农学院的问题,在其他各类院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清华大学航空学院院系调整的经验》中指出:“调整前的四校航空工程系,表现着程度不同的共同特征:系科的专业目标不明确,特别欠缺的是有关制造方面的课程,设备一般是因陋就简,在造就人才方面当然更谈不到彼此配合;有的学校有教授没有教学设备,不能开课,也有的有教学设备没有教授,同样也开不了课”。鉴于此,中央政府和教育部对旧式落后的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因此,在《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中针对地区数量分布不合理、师资设备分配不经济、系科设置庞杂、教学目标及内容不切实际、培养人才数量较少且不够专精,难以满足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等问题,中央教育部制定了详细且有针对性的院系调整的方案。

5 结语

综上所述,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不是凭空发生的偶然性事件,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正是出于新中国在经济上需要培养专门人才,尤其是工业人才,以适应国家建设发展;政治上需要清除资本主义的文化侵略,夺回教育主权;政策上结合当时国情“以俄为师”学习苏联的政策和经验;以及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出发,提出院系调整的政策,这些原因不是孤立的,而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决定了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的发生和发展。正是由于院系调整的提出不仅是基于某一方面的考虑,而是综合考虑国家建设发展所需的全方位因素。因此,我们在考察和评价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时,不能孤立地从某一方面进行片面的评价,比如一些学者在评价院系调整时将其认为是照搬苏联教育的结果,对其进行完全否定,忽略了其他几个方面的因素,是不全面的。许多学者倾向于从院系调整所带来的后果出发来评价此事,也是片面的。因此我们要探索重大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回归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考察,因此,院系调整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样,有的学者倾向于站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去评价院系调整的得失,忽略了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也是片面的。当然,院系调整作为一次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其中有一定的不合理因素,但从整体上来讲其结果大致都符合原有政策制定时期的预期:改变了原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院系设置杂乱、重叠、过细等情况,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工业人才,实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集中統一领导,总体来说是得大于失。

参考文献

[1]陈晨,高梅.对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4,(15):8991.

[2]包丹丹.1952年院系调整再解读[J].教育学报,2013,9(02):113120.

[3]欧阳雪梅.1952年院系调整: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J].中国人才,2022,(07):6263.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七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01.

[5]王久长.50年代院系调整的得与失[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02):2226.

[6]高等教育部办公厅编.高等教育文献法令彚编(1949年-1952年)[M].1958.02.

[7]王红岩著.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历史考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

[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1:04.

[9]A·A·福民,李敬永.苏联高等教育的改革——在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座谈会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1952,(09):1011.

[10]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1]郝维谦,龙正中主编.高等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07.

[12]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高等教育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