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越
摘 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宝藏,然而随着城市化发展,部分农业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逐渐面临困境。本文以湖北恩施玉露茶研究为切入点,针对该农业遗产项目所面临的因保护不当导致发展受阻等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时代发展背景探索保护与开发策略,加强恩施玉露茶文化的宣传和保护、积极拓宽网络传播渠道、大力培育茶文化传承人才、营造特色化品牌形象、延长产业链等创新发展路径。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为茶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恩施玉露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4.006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跨越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今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上,又高度评价了农业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独特价值。自2012年农业部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以来,截止到2022年,我国拥有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38项,保护与发掘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茶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供利用的现实资源,在这138项中,以茶为文明主体共有16个。茶类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农耕文化的重要见证,在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湖北是茶文化的發祥地,优良的地理环境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种植面积与产量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其中,“湖北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等14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中国茶文明的杰出代表。恩施玉露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具有重要的传承与利用价值。当前恩施市针对该遗产项目的保护与开发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其保护工作开展较晚,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恩施玉露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保护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时代特征,针对性提出其保护发展对策,为恩施玉露及其他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创新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1 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及遗产地概况
1.1 恩施玉露茶文化概况
产于湖北恩施的名茶“恩施玉露”起源于唐朝,兴于清代。作为中国传统蒸青绿茶,其制作技法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因获当地土司和当朝皇帝 “胜似玉露琼浆”的盛赞而得名,在《中国茶经》中位列清代名茶。恩施玉露的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延续了唐朝陆羽《茶经》中的“蒸之、焙之……”工艺,并创新了特殊的搓制手法。1965年,恩施玉露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不仅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其种植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恩施拥有本地茶园170万亩,年产干茶约12万吨,茶叶基地总规模居湖北首位,是全国最大的富硒茶基地,也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茶业是恩施市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恩施“茶+”理念已深入人心,茶产业率先步入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通道。恩施积极推进茶产业与生态文化旅游业等融合,逐步走向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发展道路,成为恩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1.2 恩施玉露茶文化保护模式的建构
1.2.1 法律保护模式
恩施根据《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制定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茶产业发展条例》,从政策法规的角度为茶文化营造有力的发展方向。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促进立法民主化、科学化,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此外,州政府还下发了《恩施硒茶(恩施玉露、利川红)宣传推介行动方案》《恩施州茶文化建设推进方案》等文件,对“恩施玉露”商标使用进行严格授权和市场监管,加强商标管理与保护。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交流与合作,提升恩施玉露茶文化知名度。
1.2.2 遗产数字化保护模式
利用数字化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是如今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一种新兴方法。数字化体现在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恩施大力推进茶园农业技术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推进数字茶园建设。在该市建成的标准化的恩施玉露数字化博物馆中,全方位展示茶产业创新的数字化成果,使游客详细了解到恩施玉露的环境特征、历史渊源、传承脉络、采制工艺、主要特征、冲泡方法、养生功效等,全面打造茶旅融合的文化名片。
1.2.3 文化生态园区保护模式
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使文化遗产在特定区域中得到合理保护与利用,是另一种保护文化生态的有效途径。2022年初,恩施启动了“恩施玉露古茶园建设项目”,重点打造茶旅融合景区,在科普研学、茶俗体验、设置茶博园等方面进行合作开发,使公众全面感受玉露茶文化。硒茶小镇是该市重点打造的恩施玉露文化生态产业园之一,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与农业资源,打造有机茶基地,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强化恩施玉露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
2 恩施玉露茶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宣传重视力度不够、认识不足
目前,公众对恩施玉露茶文化的认识相对滞后,对其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当地政府和单位对农业遗产保护投入不充分、重视力度不够,发展过程中出现形式大于实际等问题。因农业保护的经费开支主要依靠国家拨款,但由于基层经费有限,实际保护开发工作效率不高,其经费存在总体不足且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此外,部分偏远山区互联网基础建设薄弱、资金与技术投入不够、技术人才缺乏、信息技术运用不足等都是影响其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农业遗产保护宣传落实不充分,恩施玉露茶文化保护存在不同程度的职责不明晰、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现象。没有群众基础的农业遗产项目想要传承发扬,仅靠政策支持和传承人的坚守是远远不够的,若政府不加大宣传力度,人们不提高保护意识,很少有其他人会关注甚至参与进来,就更无保护与开发之说,最终将导致农业遗产文化逐渐没落甚至走向灭绝。
2.2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播手段陈旧
目前恩施玉露茶文化的传承媒介较为单一,制作技艺大多依靠传统的言传身教、口传心教的方法。师徒传承虽保证了非遗的真实性,但效率极为低下。线下也缺少对该非遗传承技艺的现场体验,使得居民日常生活中少有机会直接接触,无法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对于线上宣传主要则通过电视媒体、报纸期刊等较为落后的形式,在新媒体时代冲击下,网络宣传不到位,传播范围有局限,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宣传效果。总体来说,恩施推广玉露茶文化的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通过博物馆展示,多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呈现为主;二是将恩施玉露农业遗产设置在各种旅游景观体验中心;此外,城内还有不少商家从事与恩施玉露相关的茶铺、恩施土特产等商业活动。通过梳理得出,当地茶文化宣传方式较为陈旧,在移动互联网传播和交易场景构建方面缺乏创新,未依托大数据和数字化资源深入发掘其巨大潜力,想实现“互联网+”文化遗产发展道路任重道远。
2.3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传统手工技艺丢失
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对手艺人的专业性和艺术感悟有很高的要求,而恩施玉露技艺传承人多为教育水平较低的老年群体,年龄趋于老化而数量稀少,这对于该手艺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年轻人对此只是秉持着一种观望态度,少有人愿意去亲自了解与学习,导致即将面临传承手艺人才流失,后续人缺乏的问题。正如我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所言:“我国文物资源的结构是一个正金字塔形,而文物管理技术队伍的结构却是一个倒金字塔形。”显然这种结构就会导致一些具有一定价值但等级相对较低的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这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恩施玉露的保护中来。我省在文物保护工作的起步较晚,仍在探索并逐步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合力保护利用文化遗产的形势。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完善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保障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利,同时加强这一过程的科学指导与监督检查。
2.4 产业链不够完善,茶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
一是茶旅融合拓展力度不够。大部分恩施市在资源要素、空间格局、市场等方面未进行系统规划,未能将茶文化融入到地方景点、旅游线路,及其衍生工艺品中,更好地实现对茶文化旅游准确的定位。目前已有的茶旅精品线路开发水平较低,需进一步完善围绕恩施玉露茶文化的休闲旅游、体验式购物等旅游项目。二是民族茶文化的挖掘不足。恩施州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9个民族聚居的多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茶文化资源。但该省目前尚未制定相关茶文化体系发展规划,茶文化和茶事活动还没有与浓郁的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导致茶文化内涵未能等到充分挖掘。三是茶叶多元化开发不够。恩施生产的玉露茶叶停留在茶的物质形态上,对于茶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从单一的茶产品向多元化的发展还处于转变与延伸过程中。茶产业形式和运营模式较为单一,创新创意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未能真正地与文化消费市场接轨。
3 乡村振兴背景下恩施玉露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建议
3.1 增强保护意识,提升社会认知
树立恩施玉露茶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高全社会保护感知。一方面,要向农户普及茶文化历史,加强文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农民只有认识到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身责任意识,才能对茶园实行科学管理,进而实现茶文化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及相关人员也要加强对恩施玉露茶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加强茶文化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与监管体系,将茶叶种植管理与保护开发纳入到当地法律法规之中,做到有法可依,从源头上保证生长环境质量,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创新利用。此外保障恩施玉露发展的资金支持,完善社会资助体系,建立由政府主导的专业茶文化保护机构,承担起茶文化保护与发展责任。同时要提高全社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和参与到恩施玉露的保护和发展中来。
3.2 加大教育宣传,拓展传播渠道
我国著名非遗保护学者刘魁立先生曾说过:“文明的推广、文化的赓续,靠传承,也靠传播。”在当前互联网发展趋势下,运用“互联网+”农业文化传承模式,让传承人依托数字技术媒介作为传播渠道,实现线上与线下传播相结合。线上即打造恩施玉露数字化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关于恩施玉露的公众号、视频号等网络学习软件,并考虑设置如“名家讲堂”“茶文化教学”等固定栏目。进行平台宣传时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为恩施玉露文化传承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线下则充分利用当下流行的高新科技,例如,结合VR/AR技术,打造一个可以体验虚拟实践的仿真系统,通过场景重构,高度还原恩施玉露的采摘与制作过程,使用户沉浸式体验农业遗产的魅力。湖北是文艺强省,也是动漫大省,可以尝试将恩施玉露与湖北影视、动漫业进行对接,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和數字化技术,制作恩施玉露的宣传短视频,推出优秀作品向社会宣传展示。
3.3 培育传承人才,扩充遗产保护队伍
恩施玉露茶制作技艺作为一门非遗项目,其传承是关键,而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核心要素在“人”。在恩施经济发展崛起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茶文化手艺人的扶持、引导和培训工作。积极发挥社会各界作用,加强非遗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工作创新。例如,湖北省在去年举办的非遗电商运营培训班上,电商平台业务负责人围绕“非遗+电商”等培训内容,重点对非遗传承人进行知识教育,包括如何进行内容策划、拍摄剪辑、获取更多的流量等方面。帮助其更好地对接电商平台,让本地技艺人也能实现云授课,助力当地茶文化传承。除此之外,恩施可以根据非遗工坊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场地条件,在开展恩施玉露茶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带动当地居民就近就业。持续做好脱贫人口以及低收入对象的后续帮扶工作,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3.4 实施品牌战略,延长文化产业链
3.4.1 发展茶旅融合,深化旅游业态开发
在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路下,恩施可以打造茶旅融合精品线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强化体验营销来弘扬茶文化。例如建立农家乐集群、打造茶叶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也可以配合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一个服务功能齐全、资源平台共享、产业结构合理的农业产业基地,帮助当地农民参与旅游服务,增加旅游综合收入。此外,扩大民俗活动影响力,促进茶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适度发展非遗类民俗项目,以节庆促发展,开展景区民俗表演、建立民宿,延伸产业链条,让游客们能留下来深入了解和体验农业遗产文化。茶旅融合这一措施充分发挥了乡村的多元价值,助力该地农产品加工、发展乡村旅游及农村电商等产业,从而延长茶文化产业链。
3.4.2 开发民族工艺品,营造特色化品牌形象
加强品牌形象更能对农业遗产的开发带来长远影响,让文化遗产资源“潮”起来、火起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又一发力点。这就需要将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结合,注重恩施玉露的创新开发,考虑到当地地域特征与文化发展潜力,积极设计开发文创产品,开拓特色农业产品品牌。许多地方政府及其继承人意识到市场化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线上社交媒体和开展电商贸易等平台与举措,帮助中国手工艺人发展和推广自身的手工艺品牌,可以利用淘宝、小红书等年轻人喜欢的购物平台,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加强大众对这一文化的感知。进一步加强文创产品的设计水平,着力打造优质品牌,营造属于自己的IP符号,发掘恩施玉露的独特魅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4 结语
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强国建设而言有着重要意义。恩施玉露作为湖北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其文化价值与传承价值不容置疑,但其保护现状与创新开发却不容乐观。这要求我们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项目的线上沟通交流;加强非遗传承人的技能培养,提高自身技艺的同时注重创新;拓展多元传播途径,实现线上与线下传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打造非遗的特色化品牌形象,丰富恩施玉露茶产品的营销手段,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实现农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留住历史根脉,传承荆楚文明。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瑰宝,要坚定文化自信,延续历史文脉,加强保护与传承。在保护的基础上,以开放创新的思维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使农业遗产全面“活起来”。除此之外,还要让我国优秀的农业遗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农业文化以一种交流符号来呈现,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实现我国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奋进。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若干重大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20,(01):216.
[2]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中國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J].世界农业,2022,(06):133.
[3]杨军昌,颜全己.非遗茶文化特征与茶文化产业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12):131138.
[4]闵庆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发掘与保护[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12(03):116127.
[5]岳斌.恩施玉露茶叶品牌建设问题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6]李华丽.茶旅融合与精准扶贫策略——以海南省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9,(06):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