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3-12-11 01:32付锐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院校培训高职

付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部分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面临种种问题,如办学定位模糊、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不匹配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这些问题制约了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系列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路径策略,旨在促进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地方经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4.0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日趋重要,而作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其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凸显。因此,探讨并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更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路径,对于促进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当前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1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现状

1.1 办学定位不够准确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本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需求,将培养目标、专业内容及教学方法与之高度一致。但现实情况却显示,众多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仍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教育观念影响,致使其办学定位显得不够精准。尽管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明确,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目标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一方面,其培养目标仍停留在传统的“专业知识+技能证书”的简单组合阶段;另一方面,尽管院校从师范类教育向职业类教育转型,但在办学理念上,仍然难以完全摆脱师范教育的束缚。这种思维模式使得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与地方经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难以实现与企业、社会的深度融合。

1.2 专业布局特色不明显

专业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其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高职教育的品质。专业设置应当高度匹配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趋势,以满足各行各业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然而,受制于多种因素,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表现出不适应地方经济结构变迁的趋势。其专业设置中所体现的特色不足,更多的是遵循传统模式,缺少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显得陈旧,与当前地方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的需求相去甚远,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的过剩。此外,部分学校的培养规格过于单一,缺乏层次感,使得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途径受到限制。在实际的学校运作中,应当重视地方产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及时的专业调整和更新,确保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同步。

1.3 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旨在确保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能够满足社会和工业的需要。然而,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固守传统,未能切实应对地方经济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这种固守往往体现在未充分整合地方行业资源、未与当地企业达成有效合作等方面。这导致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地方经济的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鸿沟。而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为社会和经济培训合格的人才。若高职院校不能及时调整与更新其培养模式,学生很可能会在毕业后面临更大的就业挑战。

1.4 建设内容和方式过于单一

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高职院校在为地方经济服务时往往表现出较为单一和有限的策略。当前,多数学校仍以传统的方式,如输送毕业生、提供专业培训等来回应地方经济的需求。这种单一模式在短期内或许能够带来一定效果,但长远来看,其对于地方经济的实际贡献有限。此外,为了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职院校需要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如员工的专业知识培训、持续教育等,以满足地方企业和行业的深度需求。

1.5 忽视地方产业的需求

尽管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许多值得骄傲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在实际应用和转化上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当前的研究环境过于强调成果的产生,而忽视了其与地方产业的实际连接。此外,很多教师和研究人员更注重论文发表、著作出版和奖项申报,而忽视了科研成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这种倾向导致了高职院校在科研上的努力与地方经济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为了真正做到科研与经济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需要更加关心地方产业的需求,并努力实现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2 高等职业教育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路径

2.1 明确高职教育目标,塑造独特职教特点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职院校应明确其培养目标并强化自身独特的教育特色。高职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提高生产实践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更应注重对组织领导及执行者的全面培训。这要求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综合技能,还要具有实践经验,以适应地方经济的真实需求。因此,高职学校应秉承“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办出特色”的教育理念,确保教育目标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教育卓越并助力地方经济,高职院校需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优势,确立其教育特色。这包括在招生宣传、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架构和职业发展指导等多方面,充分展现学校的特点和优势,以增加学校的影响力。另外,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关系,也是确定培训目标和塑造教育特色的关键。地方政府和企业作为直接受益者,对学生的培训需求有着深入了解。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与之合作,如邀请企业参与课程设计,理解企業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或邀请行业专家为学生设计技能培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提升水平,还能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

2.2 根据地方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地方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特色决定了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必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确保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地方企业和产业的实际需求。首先,针对地方经济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应主动开设与之匹配的特色专业。例如,当地若以眼视光技术产业为主导,则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技术专业,如眼视光技术、物流管理等,为相关企业输送合格人才。此外,对于已有的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铜加工等关键专业,也应根据地方政府的产业战略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这些专业能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其次,传统学科的升级改造也是专业设置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不能单纯地依赖新专业的开设,而应将重点放在对现有学科专业的升级和改造上。例如,可以在商务英语专业中融入地区的旅游文化知识,确保学生在学习传统学科的同时,也能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最后,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紧密合作是确保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需求匹配的关键。企业不仅可以为学校提供关于市场人才需求的宝贵信息,还可以直接参与到专业设置的过程中,确保学校的教育培训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完全匹配。例如,上海雄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与鹰潭市政府合作,在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眼视光技术专业,为公司输送了大量合格人才。

2.3 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策略

2.3.1 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

“2+1”模式明确了高职学生的培训和实习路径。前两年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知识学习,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第三年则进入企业,进行实际操作与实践,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这种模式不仅让学生在实际生产中运用所学知识,更有助于他们更快地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对于企业而言,也有机会对人才进行提前培育和观察,确保其后续投入的员工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

2.3.2 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提供了更加紧密的合作机会。此模式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由用人单位明确提出所需人才的技能和知识要求,与高职院校共同设计培训方案。该模式既提供了明确的培养方向,又确保了人才培训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比如,某学院与移动公司合作,为其定制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方案,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投入到移动公司的工作中,实现了教育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2.3.3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模式强调的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这不仅仅是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还包括企业直接参与教学,或者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项目研究。这种模式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如工业园区附近的学院,可利用地理位置优势,与园区内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比如短期的实习、共同研究、项目开发等,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就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了解最新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为其后续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拓展合作领域,提供多维度的服务支持

2.4.1 为企业进行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员工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在不断更新。因此,定期为员工提供培训变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经验,为地方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员工培训服务。例如,针对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发展,高职院校可以提供专门的短期培训课程,帮助企业员工快速掌握关键技能。此外,针对企业的特定需求,学校还可以提供定制化的培训课程,确保培训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此外,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了解其实际需求,定期更新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始终与时俱进。通过与企业的深入合作,高职院校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实用的培训服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2.4.2 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及学历提升教育

为满足企业和员工对于持续教育的需求,高职院校应提供学历提升教育服务。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员工提升自己的学历,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此外,随着职业资格认证在招聘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高职院校应加强职业资格考证培训。这不仅可以为学生和企业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还可以为地方经济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与地方企业合作,提供专门的资格考证培训课程,帮助员工快速掌握考试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企业员工提供学历提升教育服务,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职业能力。

2.5 加强科研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高等学校具备丰富的人力和技术资源,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能够助力自身的科研工作和教育进程。为应对当前高等学校科研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首先应确立科研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理念。该观点主张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相结合,确保研究内容既与学校的学术发展相符,又能满足地方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此為出发点,不仅能促进学校科研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还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背景。高等学校应深挖这些特色,结合地方的经济社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科研活动。例如,地处山区的学校可开展与生态旅游或农业相关的研究,而工业发达地区的学校则可致力于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此外,学校也应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村和社区的合作,深入了解其需求,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高等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师资队伍开展与地方经济紧密相关的研究。同时,加强各类创新平台如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确保科研活动得到充分的支持和资源保障。例如,学校可以考虑与企业共建研究中心,旨在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策略和建议,助力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通过明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确保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紧密对接、采取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法,可以进一步强化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这不仅对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更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未来,期望高职教育能够持续地创新与完善,进一步加强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共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莉娜,蒋珏.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路径——以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23(08):184186.

[2]沈霞,范尧明.服务地方经济视角下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以高职院校纺织专业为例[J].纺织报告,2020,39(05):5456.

[3]陈亚军.陕西省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11):2326.

[4]涂清芳,程震,姜自红,等.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7(01):281282+286.

[5]薛亨微.高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5(06):7374.

[6]向彦.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15,15(01):3134.

[7]周蓼蓼.地方院校科研与地方经济共生发展研究——以高职为例[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01):1418.

猜你喜欢
院校培训高职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