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生态意境

2023-12-10 11:23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3年11期
关键词:王维陶渊明生态

陈清华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重要讲话,不仅对过去五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及其实施作了系统全面的总结,而且对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这五个重大关系。这一深刻阐述,既具有强烈的世界观方法论意蕴,也充分展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唯物辩证法意涵及丰富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态历史观为基础,以“公平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价值论为旨向,以“坚持问题导向”的生态认识论为指引,以“坚持系统观念”的生态方法论为支撑,科学诠释了人类生态文明现代化的基本要义,不仅阐明了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应有之义,而且从生态特色上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差别。

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6月28日表决通过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决定指出,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有人说,设立全国生态日,不仅是一种标志,更是一种动力。诚如斯言,全国生态日的应运而生,标志着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激励我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关注生态环境,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设立全国生态日,有利于我们深化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

“设立全国生态日,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设立全国生态日,将更深入唤醒全民的环保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其中,有我们每个人的一份功劳。但是,不能看到环境改善就淡化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只要我们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就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拥有强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今天,我们有责任、有动力也有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以设立全国环保日为契机,争做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则生态文明将更有生机,美丽中国将更有魅力。”[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繁荣生态文学,弘扬生态文化,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今年六五环境日前夕,生态环境部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发动更多作家聚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传播中国生态文明好声音,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夯实思想基础、凝聚奋进力量。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就为生态文学蓬勃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生态文学的踊跃书写也有力传播着生态文明理念。这场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学创作的双向互动,进一步鼓舞人心、激励士气,增强人们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可供生态人文研究发掘的理论资源。从气本体哲学到天人合一理论,从阴阳五行学说到富有有机论色彩的诗学话语,其中都包含着迥异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传统的宏阔深厚的生命观。中国古代诗词所讲意境,在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环境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诗词可以起到宣传保护环境的效果,环境保护也可以促进诗词的发展,这就是诗词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恩格斯曾把中国古典文学喻为“地球上最灿烂的花朵”。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白居易《江南好》中的“日出江花紅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均以鲜丽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原生态的绿色春景。春天孕育着希望,绿色象征着生命。对“春”“绿”的向往不正是我们如今环境保护所倡导、所追求的生态家园吗?

古诗词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对于我们当今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值得珍视和借鉴。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古诗词作为独特而重要的文化载体,用最精练的语言抒发着最深沉的情感,是中国文学的灵魂,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中关注自然环境、反映生态伦理、体察生存哲理的作品篇目众多,如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吟咏。

在我们的古诗词中,关注自然环境、反映生态伦理、体察生存哲理的作品篇目众多,底蕴深厚,闪耀着古圣先贤的生态智慧。从《诗经》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从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再到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从辛弃疾的“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到无门慧开禅师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花鸟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在古诗词中都显示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这些对大自然的赞美吟咏都成为人们剪不断的乡愁的记忆,代代相传、令人念念不忘。

本文以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例,谈谈古典诗词中的生态意境。

——题记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可供生态人文研究发掘的理论资源。从气本体哲学到天人合一理论,从阴阳五行学说到富有有机论色彩的诗学话语,其中都包含着迥异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传统的宏阔深厚的生命观。中国古代诗词所讲意境,在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环境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诗词可以起到宣传保护环境的效果,环境保护也可以促进诗词的发展,这就是诗词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恩格斯曾把中国古典文学喻为“地球上最灿烂的花朵”。

中国古诗词中对春光绿色的留恋、赞美可谓比比皆是。比如唐代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万物复苏、绿叶满眼的春天景色。诗篇着墨不多,却清丽淡雅,曲尽其妙。贺知章的诗纯真灵动,自然和谐。诗是文字的宝石,是心灵的花朵,是从灵魂的泉眼中涌出的汩汩清泉。把语言变成音乐,用独特的旋律和感受,真诚地倾吐一颗敏感的心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爱。

世间多美好,唯有诗歌,是我情之所钟。

有必要了解一下贺知章其人。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青年时期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他为人狂放,与李白、张旭等合称“饮中八仙”。他的诗清新疏朗而富有机趣,以《回乡偶书》《咏柳》等传诵最广。

“吹面不寒杨柳风”,风吹在脸上,凉凉的,没有了寒意,这时候我们才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垂柳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

更妙的是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关于春风,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自题厅堂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让人回味无穷。

贺知章以鲜丽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原生态的绿色春景。只要在春天里洒下了汗水,就不会在秋日满园的果实面前害羞。春天孕育着希望,绿色象征着生命。对“春”“绿”的向往不正是我们如今环境保护所倡导、所追求的生态家园吗?

有人曾说:“如果把诗歌的‘诗字拆开来看,就是一个言,一个寺,即寺庙里的语言。在这个世界上,千年古寺的钟声最具有穿透力,可以洞穿尘世风雨,可以在历史的风云中穿行,一切痴言妄语,尘世荒唐,甚至一切腥风血雨,都可以在这里涣然冰释、悄然消融。在繁忙纷扰的间隙,在这个甚嚣尘上的所在,期望与一切干净简单的诗歌不期而遇,期待一次次神性的莅临,让简陋的思想蓬荜生辉。”诗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诗人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贺知章描写早春的风景,而韩愈则描写晚春的美好。韩愈在《晚春》中写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因其常据郡望自称昌黎韩愈,故后世称之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世称韩文公。

韩愈怎么描写晚春呢?他说,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于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荚,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在诗中,花草树木仿佛也有了灵性,知道明媚的春光即将离去,便以姹紫嫣红的繁花来留住春天。而相貌普通的杨花、榆荚没有绚丽的色彩,只能如白雪般漫天飞舞。韩愈渴望留住春天以及留恋春光的心情跃然纸上。

城市中的桃花李花虽则华丽,但害怕风吹雨打,只有溪边长满了荠菜花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春天。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描写的春天。辛弃疾在《鹧鸪天·代人赋》中这样写道:“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淳熙八年(1181年)冬,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于上饶带湖。题目中的“代人赋”,表明集会时有人不善诗词,请他代作。

若是按所赋的内容,此篇写的应当是“春日即事”或者“乡间所见”,为辛弃疾寓居带湖时期的作品。

随着退闲时间的推移,辛弃疾对农村的观察体驗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都在慢慢加深,他已经习惯了乡居生活的恬淡,把自己渐渐融入淳朴的农民中,同时更加感到城市生活尤其是官场生涯的纷扰与嚣乱,《鹧鸪天·代人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

上阕写近景,下阕写远景,借景抒情,流露了辛弃疾对城市喧嚣的厌弃、对乡野生活的向往,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动静相生、有声有色、情致盎然的田园早春图,反映了他沉醉于农村优美景色的心情。

上阕,前两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用“破”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慢慢萌发、膨胀。

第三句,“平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黄犊被关在牛栏里一整个冬天,当它被放牧在平坡上,乍见春草,欢快无比。“鸣”字,虽然是描写声音,但是把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四句,早春的寒林还没有长出树叶,因此黑色的乌鸦在林中清晰可见,而辛弃疾却像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

接下来,推远一层看,由平冈望到远山,看到横斜的路所通到的酒馆,由乡村推远到城里。“青旗”一句看起来非常平常,全词都在描写自然景色,只有这句才写到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

这是写景诗的一个诀窍。尽管是在写景,却不能一味渲染景致,还要加入一些人的情调,有人的活动,诗才显得有生气。

最后两句,画龙点睛,它像是在写景,又像是在议论,决定了全词的情调。如果单从开头三句跟“青旗”句来看,这首词的情调是非常愉快的。

但辛棄疾是一位忠义之士,想到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掳去了徽宗、钦宗,在南宋节节败退的情势下,他想报效祖国,而南宋朝中大多都是昏愦无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非常烦恼。

也就是这种心情,形成他许多词的基本情调。这首词实则是愁苦之音。“斜日”一句已透露出这一点,到了“桃李”句更明显了。

从前辛弃疾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借助自然界事物象征性表达出来。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之处,大都是隐喻南宋被金兵逼退的局面。这里的“桃李”一句也是在慨叹南宋受到金兵的欺侮。

辛弃疾用了反衬手法,也就是欲擒先纵。从愉快的景象说起,然后转至悲苦的心境,互相衬托,悲苦的心情,就显得更加悲苦。

前人谈辛弃疾的词一般用“沉痛”来形容,他的沉痛就在这个地方,但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南宋偏安的局面还寄寓了很大的希望。上句说明“诗可以怨”,下句说明“诗可以兴”。

辛弃疾善于发现和捕捉农村中最普通也最典型的风光景物与生活情境,运用了清新明快的笔调、素净淡雅的色彩,勾勒了一幅幅意象鲜活、层次清晰、生机盎然的图画,画面优美,情趣盎然,富有生态美。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古诗词作为独特而重要的文化载体,诗人用最精练的语言抒发着最深沉的情感,是中国文学的灵魂,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中关注自然环境、反映生态伦理、体察生存哲理的作品篇目非常多,比如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吟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而今,抬头看月,看着曾经照耀一辈辈古人的明月,如今又在照耀着我们。古人今人不断更迭,而月仍旧不变守候。李白的诗,是对“天人合一”的追索。中医在讲整体观念时,强调“天人合一”,即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点正如在生态文明理念中,人对待自然的三个态度——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对天地人的关系,老子在《道德经》里始终把“道法自然”归为行为的最高境界和最高法则。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因为自然界存在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比如说:阳光、空 气、水、温度、磁场、引力、生物圈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构成我们人类得以生存的安全环境。但是与此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们人类的生命健康。比如说关节炎,在冬天的时候寒气太重,患者是非常难熬的,这个时候就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人生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类必须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维持着生命活动。所以说人和大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医整体观里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制化学说,把复杂的世界万事万物看成一个整体,只是不同的事物之间既有生的关系,也有克的关系,更有制的关系。五行“生克制化”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交互过程,三者通过交互形成世界万物的稳态结构。中医的治病思路叫做扶正祛邪,所谓扶正就是扶持人的正气,所谓正气指的是正常的气化规律,而祛邪就是把影响人体正常气化规律的有害因素通过中药中和掉。按照中医的哲学思想,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禀天地合气而生,人禀天地正气而生,所以人的体内也有同外界大自然相同的能量变化,而阴阳五行理论便是对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规律的哲学化表达,所以人体和地球一样,都是一个生态系统。中医治病坚持“三因制宜”。哪三因呢?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给不同所属环境的人以不同治疗方法的辨证论治思想。然后用生长在大自然中的中草药的偏性,来改善人体的气化规律,使人体的生态系统恢复正常,达到让疾病痊愈的目的。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朱熹的诗《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形的池塘像一面镜子展开,天空云彩的影子在水面浮动闪耀。要问里面的水为何如此干净清澈,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输送活水。除了这首诗作之外,朱熹还有另外一首:“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从诗文蕴意来讲,《观书有感二首》借观书体会谈论哲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把清澈的“方塘”比喻成“鉴”(镜子),照见天空万象,自身却清澈明净;正如《传习录》中陆澄询问“圣人应变不穷”的原因,王阳明回答:“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于是,区区半亩方塘,也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湖海气派,让人心胸澄明与开阔。后两句格局打开,由于“方塘”有“源头”,才能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以至于永不枯竭,也不会污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可谓意蕴深刻,其暗喻我们姑且不论,单从字面上理解,其内容与我们如今强调的水源地保护理念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和中医的整体观念有相似之处。

所谓诗以言志,歌以咏怀,“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不管环境如何变化,爱恨离愁,羁旅忧思,家国情怀……我们和古人的这些共有情感始终是相通的。诗词给我们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多得多。我们不曾见的人,可以在诗中见;没有经历过的事,可以透过诗歌去想象。

我们需要食物,需要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这是物质需求,可以让我们生存;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精神的支撑,诗歌让我们跳出生活,去安静地回想、反思,确立自己内心的声音。诗人博尔赫斯说:“诗就埋伏在街角那头,诗随时都可以扑向我们。”读诗,可以是人生中的一种无穷的安慰,而我们也需要一颗诗意的心。“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往往是随着自身经历的增长,才愈发能理解其中的深意。从前学诗不解其意,是因为时节不对,我们还没有经历生命的沉重。

在我们的古诗词中,关注自然环境、反映生态伦理、体察生存哲理的作品篇目众多,底蕴深厚,闪耀着古圣先贤的生态智慧。从《诗经》里“关關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从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再到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从辛弃疾的“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到无门慧开禅师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花鸟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在古诗词中都显示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这些对大自然的赞美吟咏都成为人们剪不断的乡愁记忆,代代相传、令人念念不忘。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只有一个上帝能救度我们,就是诗与艺术。现在唯有诗与艺术视自然有生命,能够通过让物化的世界讲话、唱歌、起舞,来同物化本身作斗争。他希望人性与“物性”能够经由诗与艺术作交流对话。海德格尔与我们千年前的陶渊明之间的心灵是相通的。他们是古今中外诗性哲学、诗意栖居的代表性人物。

我们古代的诗人大多喜欢亲近自然,吟咏山水。比如,唐代孟浩然的名诗《过故人庄》里这样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山水,村居,农事,友谊,邀约,还有青山绿水和淡淡的酒香,在一种恬静素淡之美中,展开了农耕文明时代理想生活的画卷,这不也就是生态生存、绿色生存的画卷吗?

孟浩然与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一样,明确把生态生存作为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幸福安宁的至境。

青山绿水,谁不向往呢?绿色代表希望、代表和谐。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凡中国古代诗词的内容多半是与自然山水有着密切关联的。

中国古代早有了自己的绿色文化观,且具有一定的体系性。天下,人在天之下;环境,人为境所环。英语生态学ecology的字头eco,希腊原文的意思就是“居所”“家园”。可见生态和家园不可分,乃是人类的共识。

笔者曾在一个小学生的作业中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游客来到了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旅行。光秃秃的山顶上,长着一些野生薰衣草。他渴急了,忽然看见一个牧羊人懒懒地躺在山地上。牧羊人带他回了家,从一口深井里给他打了一些甜丝丝的水。第2天,他看到牧羊人沿着山路,用铁棍戳出一个小坑,往里放一颗橡子,再盖上泥土。牧羊人在种树,他说,这块地是公家的,他已经种了3年,10万颗橡子只有1万颗可以发芽。

在牧羊人87岁那年,他俩再次相见,昔日荒地如今生机勃勃。一个孤独的牧羊人,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双手和毅力,把荒凉的山地变成流着奶和蜜的田园。

曾经看过一本关于牧羊人的书,书名和作者都记不清了,但书中关于牧羊人生活的描写至今仍难以忘记。大意是说:牧羊是一个艰苦的职业。大多数牧场都寒冷而荒凉,尽管有牧羊犬的帮助,为了追随和保护羊群,传统的牧羊人往往一天要在荒无人烟的草场上行走数十英里。牧羊人的最重要的职责是保证羊群的完整和羊的健康,让羊群顺利在草地和羊圈之间迁移,同时保护牧草的正常生长。这项工作对人和牧羊犬来说都费时费力。牧羊人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风餐露宿不说,还可能连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都见不到一个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健康状况整体很差。而糟糕的健康状况又会逐渐影响到他们的精神状态。缪尔曾经在他的《牧羊日记》中说:“据我了解,加州的牧羊人没有一个是神智正常的。”此外,对于把牧羊当作一份合约工作的加州牧羊人而言,他们对大自然之美熟视无睹,“完全就像在火里不会融化的雪一样……我曾经试图劝说他(指牧羊人)到约塞米蒂峡谷的边缘去看看风景……他却拒绝了我的提议……我认为,这样的灵魂是在沉睡中,或者是在卑下的快乐与忧愁下被窒息了。”牧羊人对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也是麻木不仁,“他们听所有的声音都是透过羊毛和羊肉的,外面再美好的大自然之声,对他们来说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既然对大自然之声无感,自然也就不会有牧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铁蹄”声越来越响,牧歌的声音则越来越弱,直至最后完全消逝。

1735年4月16日,伏尔泰在《致西德维尔的信》中说:“诗歌很难再流行。每个人都已经开始假装是几何学家和物理学家。情绪、想象以及风度已经被流放……文学正在我们眼前消失。”事实上,随文学一起消失的,还有文学的一个重要叙述或者叙事对象: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是一场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革命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工业革命开始之后,人们坚信技术的进步将帮助我们逐步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工业革命确实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种机械设备的发明和创造,使得人们逐渐从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在很大程度上真正实现了“身体解放”,但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如果说竭泽而渔必然给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话,那么,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则可以说是对于当前人类的存在造成了直接的威胁。此所谓“福之祸所伏,祸之福所倚”。

在工业革命之前传统农耕时代,睡眠没有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在现代社会,睡眠却成为一个重要甚至严峻的问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睡眠环境在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平均睡眠时间在减少,睡眠障碍患者在增多。

人的一生约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人的生命再生产的过程;没有良好的睡眠,就没有清醒的头脑和健康的体魄。睡眠质量关乎健康,有研究显示,长期睡眠不足会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的风险,损害认知功能、记忆力和免疫系统。所以,“健康中国”行动提出倡导性目标:从2022年到2030年,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要保持7—8个小时。然而,很多人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均不理想。

影响人们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环境因素,如噪声、强光线、空气流通性差等;心理及情绪因素,如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压力传导在心理层面造成的焦虑、压抑、烦躁等;习惯因素,如追剧、玩游戏、刷视频等,导致气的升降聚散出了问题。中医升降理论认为,气的升降聚散运动推动和调控宇宙万物运行不息和发生、发展变化。《黄帝内经》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意思就是升降出入没了,这个世界就会归于沉寂。现在人喝冷饮、吃烧烤、吹空调,影响了身体的“气”,进一步影响了胃气。中医认为,食物与气相关,有寒、热之分,饮食不当会导致“食伤”。因此,传统中医在热病患者的饮食上有诸多禁忌。例如不能吃肉食,因为会使体内产生过多热气;不能过食,因为胃气还未完全恢复,不利病后调理。

如今,“睡得好吗”正取代“吃了吗”成为不少朋友间见面的开场白。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料想到,再日常不过的睡觉在今天会成为一个问题。

名画《夜与眠》中,希腊夜神尼克斯盘旋在灰蒙蒙的天空,手挽着儿子睡眠之神许普诺斯,那是人类进入睡眠的时刻。睡眠,是一种医学现象,但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相较于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并非线性的“与时作息”。环境因素对人们睡眠是有影响的,说心里话,谁不向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呢?如果你非要寻找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目前到农村肯定找不到了,到哪里去找呢?这个要到古典诗词里去找,比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中就是你要找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古诗词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对于我们当今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值得珍视和借鉴的。

苏轼在赞美西湖景色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就像一幅朦胧的山水画,读来让人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

辛弃疾在《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这样写道:“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他说,我感到人老了,早年的情怀、趣味全减,面对着送别酒,怯惧年华流变。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不知不觉,60岁了。好好珍惜生命、赞美生命吧!感恩生命,为了报答生命的给予,我们实在不应该轻视和浪费每人仅有的一次生命历程。人类来到世界,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分子,向往自然、回归自然是人类内心深处埋藏着的本性。生如夏花,绚烂而美好,短暂而精彩。请永远记得:珍爱生命,崇敬生命。生命,是一路奔波流下的汗水与泪水浇灌出的奇迹。

古人开明的生态意识不仅仅表现在对青山绿水的赞誉与亲近上,还包含着对自然界各种动物的亲昵与关爱之情。在心里种花,蝴蝶自会飞来;向着阳光生长,阴霾自会散开。即使无人看好,即使一路险阻,也要发最壮的芽,开最美的花,结最好的果,活出最美丽的人生。

我们从古诗词中享受烂漫的春天,缤纷的夏天,灿烂的秋天,洁净的冬天,唤起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们从古诗词中欣赏众兽之欢跑,百鸟之啁鸣,千树之摇曳,万花之竞艳,唤起我们对一切生命的赞美和呵护。比如辛弃疾,他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寥寥几句,即把枝头的鹊儿、鸣唱的知了以及稻田里的青蛙描述得鲜活而又灵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共生的和谐与活力。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过“天倪”(人和万物从分界线的开端,就要和谐、协调)、“天钧”(万物万象皆生于必然,人权天权皆应该均平)的概念。孟子提出“仁民爱物”,北宋的张载提出“民胞物与”(人与自然是同胞,要同样爱护)的主张,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愿望。

其实,早在《诗经》中就有吟诵人爱护自然的君子风度。比如《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里面讲不要剪伐树木,那是周召伯居住过的地方啊。后面几段又反复吟唱,勿翦,勿败,勿翦,勿拜,要爱护树木。像爱护树一样爱护人,这不就是张载所说的“民胞物与”吗?

这是较早体现了生态思想的古诗了。

中華传统文化向来主张“气韵生动”,无论是绘画留白处的活力氤氲、书法线条之间的腾挪跌宕,还是诗歌意象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都散发着生机弥漫的灵动之感,在呈现可见之物的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围绕着事物、有如袅袅钟声般远逝而不绝的空间。

写诗有两种感觉,有的人喜欢从大处着眼,写的是胸有丘壑的气势;有的人则是从细处着笔,挖掘生活细节的美。不管笔下世界是大是小,诗总具有美的力量,最富有张力的感受,不但展现了文字本身的建筑美,更有意义的是对一切自然存在的灵性呼应与激情迸发。生活本来就是艺术,就是创作。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就充满灵性呼应。这两句诗上句写莺,下句写燕,正可谓莺歌燕舞。一个“争”字将初春时节鸟儿唧唧喳喳、争抢向阳高枝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已成千古名句。它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象:你看,夕阳西下时分,把她那五彩斑斓的光芒像成千上万束光柱般由下而上地反射到天空,把点缀在西天上的千姿百态的云朵装扮得光彩夺目。那美丽的彩霞给展翅飞翔的孤独的野鸭(水鸭子)披上了华丽的外衣,放眼望去,那光束般的落霞与奋飞的孤鹜就犹如比翼齐飞的伴侣。“齐飞”就赋予“落霞”以生命;以动写静,描绘出西天之下灿烂辉煌而有生命活力的朝气蓬勃的图景。再眺望那秋季的长江之水,漫江碧透,彩霞辉映;举目天空,一碧如洗,落霞点缀——万里碧空倒映在一碧万顷的江水中,江水映着蓝天,蓝天衬着江水,那长天与秋水之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蓝上加蓝,碧上加碧,霞光涂抹,怎叫人分辨得出哪是天空,哪是江水?原本天与地的偌大空间就被这“一色”填补起来了——如此景象,何其博大壮阔!何其美丽诱人!眼前整个世界简直就是一色了。就这样,作者通过“落霞”与“孤鹜”、“秋水”与“长天”这四个意象的巧妙组合,描绘出了一幅秋天壮观的图画!意境高远、壮美、辽阔、激越。读之,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拍案叫绝!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陶渊明的诗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正是对自然节律的启悟感应。快乐没有常性,唯其如此,真爱才无比珍贵。正如水木年华在《一生有你》中所唱的那样,“因为梦见你离开,我从哭泣中醒来。看夜风吹过窗台,你能否感受我的爱。等到老去那一天,你是否还在我身边。看那些誓言谎言,随往事慢慢飘散。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美丽的恋人也会衰老,亲爱的朋友也会老去,这时候你会不会对她(他)依旧那么好。

永远快乐,这只是个美好的祝福。快乐会变的,不是恒常的,世间乐的本质是苦性,也就是说快乐没有常性,没有固定不变性。人间一趟,如梦一场。快乐其实与不快乐等同的,只是我们自己把它弄失衡了。如果把快乐看成多巴胺的分泌,那么快乐本来就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不持久才是常态。没有永恒的快乐 ,只有长久的悲伤。因此,生活常常一地鸡毛。

生活虽然一地鸡毛,但仍然要欢歌高进。成长之路虽有玫瑰有荆棘,但,什么都不能阻挡我们坚强的心。

俗话说:“直道可距马,曲径能通幽。”人生并不只有一个奋斗方向,与其固守执念,一条路走到黑,不如另辟蹊径,也许能收获别样风景。能激流勇进者,为强者;能急流勇退者,亦有智者。人生,从来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拐不过去的弯。生活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路走下去,总会有惊喜。

夏天过了,还有秋天。感谢所有离开的美好,期待一切将来的未知。生活中,太多的烦恼和忧愁,都是因为过于眷恋,不肯承认已经离开的人和物,而独自伤神。让遗憾好好地走,快乐才能快快地来。淡然地面对生活,释然地放下所有。学会好好告别,是成长,亦是新生。世事难圆满,生活也总是悲欣交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一颗豁达、知足的心热爱这个世界。季节的成熟是丰收,人生的成熟则是内心的强大。季节的魅力在于各有不同,人生的魅力在于獨一无二。

唐代诗人王维在《桃源行》中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

盛世读王维,此言不虚。后世提及盛唐之音,常以李白为代表,这是就精神气象而言。若以中国诗歌传统作风论,王维则更具代表性。而且,王维在唐代的宗师地位,与其绘画和音乐成就,与他高深的佛禅修养及表现也有关。王维在世时,诗名甚大。盛唐殷璠的《河岳英灵集》选了王维十五首诗,却没选一首杜诗,说明盛唐的诗歌审美是趋向于王维那样的空灵优美的。与王维同龄的李白,虽也名满天下,但他主要以“谪仙人”的天才风度耸动世人,其诗歌地位在盛唐低于王维。

虽然,李白、杜甫的诗歌在盛唐的影响或者说名气,不及王维,但其与王、孟不同的诗歌风貌已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只不过有待于世人的逐渐领受。可以说,盛唐诗坛王、孟是一种范式,李、杜是一种范式。后世中国诗歌,大体不出这两种作风。王维的出现,使中国古诗实现由质实转向空灵的美丽转身。顾随先生说:“欲了解唐诗、盛唐诗,当参考王维、老杜,几时参出这俩人异同,则于中国之旧诗懂过半矣。”言外之意,王维与杜甫分别代表了两种诗体,代表了两个时代。元稹奉杜甫为诗之“集大成”者,而晚唐司空图提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又以王维为宗师。至宋代,杜甫成为第一诗人,王维的风光大不如前。与王维同属隐逸诗人的陶渊明的地位却空前提高,与杜甫相并列。

王维生于世家,自幼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诗书乐画无一不通,又受其母影响,性好参禅悟理。这些早年的生活经历,都在王维山水诗中留下鲜明的印记。北宋苏东坡盛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便是对其诗画造诣的充分肯定。

作为古代山水诗的高峰,盛唐诗人王维传达的空灵、邈远而又独具情致的意境,及其外在超逸的气韵和情志上的“仕隐两得”,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具有代表性。王维的诗有“和”的味道,自带和谐美。当然,王维的诗也充满了静气、清气与灵气。诗教的精髓就是一个“和”字。孔安国注曰:“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胡应麟说王维诗:“和平而不累气,深厚而不伤格,浓丽而不乏情。”这才是风雅极致。而这种“和”气,正是真正的盛唐气象。

王维喜以“闲适”入诗,其山水诗所透露的“闲适”与“超逸”气象,既反映了诗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也是他体认人情世态的投射。《鸟鸣涧》着眼于山间花鸟,夜静山空,却在“人闲”与“夜静”中暗藏道心与天机,言尽却意不终,余味绵长。

王维最能体现自己特色的诗有《终南山》《鹿柴》《辛夷坞》《竹里馆》等。这里,我们一起品读一下王维的另一首诗《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人之地。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王维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沙漠上升起烽烟,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你看,从天边的落日,再到空中的烽烟,一直到地上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再到远处的夕阳,最后是绵延无边的大漠。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横交错,纵的是炊烟,横的是大河,圆的是徐徐落日。

“孤烟”一词,说明王维不仅要表现边塞风光的雄浑壮美,也要用这种寥廓苍茫的景象烘托自己出使边疆的孤独茫然。面对这样的景象,也让读者感受到宇宙的浩瀚无垠和自身的无比渺小。朱自清说:“诗也许比别的文艺形式更依靠想象。所谓远,所谓深,所谓近,所谓妙,都是就想象的范围和程度而言。”

针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红楼梦》里香菱这样评价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字,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香菱虽然不能够清楚地说出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王维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苏轼评价王维,这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真是非常恰当啊!香菱所生活的时代, 距离王维生活的年代,有900多年了,跨越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可诗却牵动了她记忆的长线,让她在怅惘和欣慰中做了一次故地重游。这就是古诗“境外之境”的魅力。

《红楼梦》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香菱拜黛玉为师,在读诗时,有这样一段对话:香菱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得真切有趣。”黛玉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诗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香菱最喜欢的这两句诗,出自陆游的《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其二),全诗为:“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在这首诗中,颔联无疑是最美的,画面感很强。读诗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陆游闲居家中,帘幕低垂,篆香幽微,案头古砚中聚著新研的墨汁。诗人挥毫作诗,兴致盎然。它美则美矣, 却也仅此而已。它构筑了意境,却也只是眼前的情景,黛玉说它“浅近”,怕香菱“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

“这个格局”,大概就是指那种字句优美、情景精致却无法带给人深刻的回味和体验的状态。换句话说,这类诗,也许入眼,但不入心,更不能入魂。

黛玉为什么要香菱先读王维的诗,并且要她“细心揣摩熟透”呢?

我们先看看王维其人其事。王维,字摩诘,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自幼聪颖,饱读诗书,9岁便能作诗写文章,17岁写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工草书、隶书,擅长绘画,熟谙丝竹音律。同时,他参禅悟理、精通佛学,有“诗佛”的美称,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王维现存诗约400首,主要是描绘山水田园、歌咏隐居生活,并有意识地把诗歌、绘画、音乐等进行沟通。文学史家大多认为,王维是在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之后才成就了自己。《说诗蒣语》中记载:王右丞(王维)从陶渊明那里学到了“清腴”,也就是清新美丽的一面。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就写得非常“清腴”,完全可以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媲美。

王维描写辋川秋景的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颇有陶渊明的味道:“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音为yuán)。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值,是遇到的意思。复,说明不止一次遇到。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又一次遇到裴迪喝醉了,在王维家门前狂歌。接舆:春秋时楚国狂士陆通先生的字。他为了不去做官,故意装疯卖傻,还笑话孔子积极从政。李白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说的就是接舆。其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五柳,源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在古代,“五柳”被认为是陶渊明的代称。这里王维以“五柳先生”自比。末尾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接舆和陶渊明都是不愿当官的,这是他们的共同点。

王维,这位盛唐时期的大诗人,中晚年在蓝田县南边的辋川这个地方建了一个园林,名为“辋川别业”,类似今人所说的“别墅”吧,斤竹岭、鹿柴、辛夷坞等名胜都在此处。王维曾隐居在这个“别墅”,同秀才裴迪来往频繁,唱和甚多。他们两个游辋川、写辋川景色的诗,被编成一部《辋川集》。著名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诗句,就出自这部《辋川集》。

辋川的深秋晚景,令人陶醉。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

真正的好诗,当如禅意中一叶落,预示秋之将至,如绘画中“咫尺有万里之势”,也就是具有“境外之境”,能调动人生的体验和审美的趣味。王维的诗,极少运用险字险韵,就是最平常的词语,最平常的意象,经过他用心的构思,平中见奇,淡而有味,重要的是,他的诗,能和读者的感受相契合。

“渡头馀落日”,好似一幅寂寥的渡头斜照图。没有过客,甚至连摆渡人也没有,只有一抹夕阳无精打采地挂在天边,一条渡船孤零零地停泊在岸边,像极了韦应物《滁州西涧》里那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好的诗句,不仅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已经呈现的画面如在目前,而且还能让读者联想到那没有写出而又确实存在的画面。王维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交集的一瞬间,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同样一个“上”字,在杜甫“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是说一行白鹭从天空高处斜斜地向更高处飞去,而在“墟里上孤烟”中,则是说村落中的股股炊烟直直地向天空冒去。王维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其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读了这句“渡头馀落日”,便不禁让人想起此前渡头争渡时的热闹画面,恰如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中那句“渔梁渡头争渡喧”。而此刻,则由喧闹复归于宁静矣。

在《红楼梦》里,黛玉指点香菱:先读王维的五律一百首,次读杜甫的七律一二百首,再读李白的绝句一二百首。读完王维的一百首五律,黛玉问她:“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说完,她就举了王维的三联为例。其中一联,便是“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她道:“这‘馀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晚乘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墟里上孤烟”承接上句“渡头馀落日”而来,正因渡客各自归家,此刻村落中才升起袅袅炊烟。此句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化来。然而,两者相较,陶诗更觉“淡而有味”。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人生最多“三晃”,从不没完没了。“一晃”已经长大,“再晃”突然变老。最怕还是“三晃”,“再晃”就要和这个世界告别了。这个时候的王维,已经差不多到了“再晃”的年纪,老了,早已过了黄庭坚诗句中“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的豪爽年龄,如今他学会了用禅心观世界,看眼前的风景。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的陶渊明有几分相似。

事实上,王维对那位“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是十分仰慕的,就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中,不仅仿效了陶的诗句,而且在尾联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五柳先生传》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正是陶渊明的自我写照;而王维自称五柳,说明,他就是以陶渊明自况的。

那么,陶渊明究竟是个啥样的人呢?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为“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不久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园田——园田居是陶渊明童年的故居,在庐山(南山)脚下。

人们对陶渊明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推崇他百代流芳的德才地位,褒奖他坚贞的操守;有人说他的性格“任真自得”,认可他超然物外的道学气,欣赏他清澄率真的文学特质;也有人说他是靠自我麻醉来填补灵魂的空虚,完全失掉了一個人生活的意义。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一自陶公寻源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陶渊明的传世名篇《桃花源记》,生成中国人的“桃源情结”。寥寥数百字,描画出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没有污染、平等谐和、怡然自乐的天地,令人向往。“桃花源”有着仙境的特质,会神秘消失不再轻易被找到,一旦进入却尽是人间烟火。它是以审美并充满哲思的形式,为人类找到的一个完满的栖息之所。

406年,也就是东晋安帝义熙二年(一说是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80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辞去彭泽县令一职,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一门心思做隐士去了,直至20余年后离世。同样是在这一年,他写出了《归去来兮辞并序》,言外之意,这个破班不上也罢,远离那些许久不懂的悲哀。人到中年最缺的不是财富而是时间,因其大部分时间都不受自己支配。夜深人静时、牺牲睡眠才能稍稍满足一下爱好、填补一下饥饿的灵魂。

陶渊明挂印回家时大约41岁,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展示了一幅新鲜活泼、亲切自然的乡土诗歌画卷,对中国传统乡村美学的主题和意象作了奠基性营造。

《归园田居》包含5首诗,可分为三组,《其一》一组,《其二》《其三》一组,《其四》《其五》一组。第一组是表达回归田园的愿望和描绘田园生活的景象;第二组是写田园生活的隐逸情趣和农作心绪;第三组,写从感怀历史而回归于当下田园生活。

诗题有“园田”两个字,与后人习惯用的“田园”一词不同。中文之美,需要细细品味方可明白,比如“似水流年”,这一中文词语所包含的韵味远不是相应的英文名“Homecoming”可比的。就像斯琴高娃主演经典老片《似水流年》一样,如今隔着半个人生的岁月和一个大洋的距离,再看一遍,却是颇有触动。影片中展现的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沿海闽南语文化的情味,伴着莫名乡愁,惆怅人生和悠悠岁月,流过心底。

中国的古汉语,大多是单音词,所以,“园”与“田”意义分明,“园”是“园”,“田”是“田”,不像我们现在,把“田园”作为一个固定的词,囊括了古人关于两者的不同意义。陶渊明置“园”于“田”之前,或许只是当时人的用语习惯,或许其中有他自己的用意、并与他的生活内容相关。

陶渊明在自己的诗中说:“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并没说过“静念田亩好,人间良可辞”。通览他的诗,从描述内容看,“园”多而“田”少,而且,前者具体,后者则多从农耕角度作泛泛谈。“园”是他的生活环境,“田”是他的谋生之道。在文人与农夫之间,陶渊明无疑仍然属于前者。这没什么可奇怪的,中国的隐士,从来只是一些文化人,“园”在他们的生活乃至精神上的意义,要远远大于“田”。

下面,我们来看看陶渊明写的五首《归园田居》诗。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其一》这首诗,可以看作开场白,写初归园田的欢乐,或者说,这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导言式的诗篇。摆脱了“尘网”束缚,乡村田园,所见所闻,均让他心旷神怡,不禁感慨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的诗,非常平白,看上去不高深,丝毫没有掉书袋,也没有佶屈聱牙。其实,平白并非易事。真正的高手,是用通俗平白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和好的意象、意境。其間有生活的积累,更须创新和磨练的功夫。

在陶渊明的笔下,农村是那么恬静、安宁:几间茅舍在桃李榆柳的环绕中坐落着,轻烟袅袅,依稀可见远处的村庄;鸡鸣狗吠的声音从幽深的小巷中偶尔传来……这里的一切与终日喧嚣、凶险四伏的官场是那样的不同。难怪诗人像“池中鱼”“笼中鸟”一样庆幸着自己“复得返自然”。这种生活虽然清贫,寂寞,但经历过官场的不适应之后,他很陶醉于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陶渊明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他说自己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尘网:尘世的罗网。“三十年”应该是“十三年”,他从开始作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前后一共十三年。所以“一去三十年”是“一去十三年”之误。这两句是说,自己不得已出去做官,一去就是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被束缚的鸟。池鱼:水池里养的鱼。故渊:指鱼儿原先生活的水潭。这两句是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总之,他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诗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二句诗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以今人的视野观之,陶渊明多少对曾经的往来应酬、有些厌烦,甚至怨气,在潜意识中,他宁愿回到农村,听狗叫声、鸡鸣声,也不愿意再听那些所谓专家、所谓名作家、所谓名诗人、所谓名学者的讲座了,更不愿意再参加他们在场的酒局了,因为,那真的是个“局”。

不由想起辛弃疾的诗:“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辛弃疾意托于松竹花鸟,守君子之志的意向自不待言,似乎也在说,人世无君子可处,只好以松竹花鸟为友。“诗佛”王维更直接,他说:“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仿佛与鸟兽林泉同类,与天地万物相通,在物我同一的境界找到了一种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所以,王维宁愿一个人在空旷的原野参禅悟道,他这样写自己的感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陶渊明和王维,两位顶级的大诗人,一个活在晋宋,一个生在唐代,其间隔了300多年。有人说,王维是陶渊明在唐代的学生,这话是否有道理呢?

同样是隐者,王维和陶渊明,一个“富隐”,一个“穷隐”。王维少年得志,中了状元后官做得挺好,只是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被谪为济州司法参军。受到一些挫折,王维就想到了隐居,但并没有辞职,后来继续担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史之乱后,授太子中允;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旧唐书·王维传》云:“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疾。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王维在安史之乱中被迫出任叛军伪职,忠诚与名节受到影响,这一经历成为他终生挥之不去的“创伤记忆”,最后竟至于舍家归佛、归隐。这些创伤记忆也在王维诗文中反复出现,如《与魏居士书》云:“偷禄苟活,诚罪人也。”《责躬荐弟表》云:“没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以至今日。”凯茜·卡鲁斯(Cathy Caruth)说,创伤记忆会通过幻觉等方式反复出现。所谓“创伤记忆”,“是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的一种无法回避的经历,其中对于这一事件的反应往往是延宕的、无法控制的,并且通过幻觉或其他侵入的方式反复出现。”

而陶渊明呢,当的都是参军、县令等小官,不是当人家的幕僚,就是在基层就职。王维一生最小的官是参军,陶渊明一生最大的官也是参军。陶渊明穷,穷到“乞食”的程度,他在《乞食》中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这种穷困,王维根本体验不到。

王维隐居在长安南蓝田山麓的辋川,住的是别墅,有山有谷、有湖有溪;陶渊明则是隐居在自己的家乡,还搬过两次家,一次搬到“颇多素心人”的南村。王维很长时间是“半官半隐”,是“带薪隐居”,没怎么过苦日子。陶渊明的常态是隐居,做官也是因为“亲老家贫”“母老子幼”。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去当小官,挣一点儿生活费;一旦形势险恶,立马就辞职。

王维潜心修佛,堪称“贵族诗人”,而在贫困线上挣扎的陶渊明就相当于“乡村诗人”,或者说“草根诗人”。

王维和陶渊明,两个人交往的朋友圈,层次也不一样。王维经常和裴秀才等朋友来往,陶渊明的朋友,则多是南村的“素心人”、农民,彼此之间没有诗歌方面的交流,他们的交流最多是聊聊“我家的小猪下了12只猪仔”之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又比如,陶渊明写《移居》说:“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所以,陶渊明的孤独,是远超王维的。

王维有“忍”的思想,所以当了安禄山的“给事中”,被秋后算账的唐肃宗当作叛国的典型。而陶渊明更多的是“不忍”。从诗人的风格来说,陶渊明的诗风清腴闲远、清新醇厚,是低调的奢华,在他的诗中,树木、飞鸟、桑麻会说话,都有温度,这些都是王维不具备的。苏轼这样评价:“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意思是说,陶渊明的诗,曹植、刘桢、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都无法比,“皆莫及也”。当然,苏轼对王维的诗评价也很高,他说王维“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更可证明这一点。

苏轼所说的韦苏州是谁呢?就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诗人韦应物。

韦应物(737—约792)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著有《韦苏州集》。

滁州城西郊里有一条小水流,唐代称为“西涧”。盛中唐之交,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有《滁州西涧》一绝:“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时间、地点、人物。首先,时间是在春天的傍晚。季节可以从诗中的“春潮”一词看出,是春天的潮汐。其次,“晚来急”也就是说这时候已经是傍晚。地点非常明确,也就是题目交代的四个字:滁州西涧。

滁州,这个地方因为欧阳修《醉翁亭记》而广为人知,“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滁州西涧》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现,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

山水诗人韦应物出身“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韦氏,祖上贵宦辈出,他的曾祖父韦待价,做过武则天时期的宰相,父亲在当时也颇具声望。出生在这样的家族,是不需要通过科考来进入仕途的。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青春少年郎,做了天子的贴身侍卫,出入宫闱,扈从游幸。他就像唐代“贾宝玉”,至少也像唐代的“纳兰性德”。

韦应物说自己少年时代实在不像话,整天饮酒闹事,他写了一首自嘲式的自传诗:“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少年的时候,倚仗着皇帝的恩宠,简直就是一个无赖。在外面横行霸道,家里还藏着亡命之徒。白天赌博,夜里偷情,可官家却不敢抓,因他负责保卫皇帝。

韦应物的变化源于安史之乱。他18岁那年,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发生后,整个长安城一夕之间,安稳富足的生活不再,大唐摇摇欲坠,唐玄宗出逃,杨玉环魂断马嵬坡。在那样战火纷飞的日子里,祖上的荫庇和皇帝的恩宠又算得了什么,又有谁会在意呢?没有了靠山的韦应物,再也不敢胡作非为。“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不仅不能再猖狂了,还常被人欺负。大起大落的世态炎凉,刺激了韦应物,这个纨绔子弟幡然觉醒。当然,还有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以后的生活,这个人就是他的妻子元苹。元苹,虽世家贵女,甘愿陪他尝尽人间疾苦。元苹的坚韧,让韦应物这个浪子回头。在妻子元苹的鼓励和陪伴下,始立志读书,少私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也许,他真的有写诗的天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诗可谓大名鼎鼎。

时下网络有一句被大众追捧并流传甚广的话:“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就是源自韦应物写给外甥的一首《简卢陟》,最末一联即:“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这句话也曾在网络戳中了无数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命运没有优待韦应物多久,韦应物失去了他的精神支柱,他的妻子元苹离开人世。韦应物悲痛不已,写了很多悼念亡妻的诗作,也为元苹写了墓志铭:“少陵原上兮霜断肌,晨起践之兮送长归。释空庄梦兮心所知,百年同穴兮当何悲。”韦应物心常挂念,始终没有再娶。此时鳏夫已老,疾病在身,然而,“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此为韦应物写在苏州官舍的诗句,这是怎样一颗拳拳爱民之心,后世范仲淹也盛赞这两句是“仁者之言”。后世苏州人将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三位苏州刺史并称“三贤”,予以纪念。

我们把话题拉回陶渊明,继续说他的《归园田居》诗《其一》。

陶渊明笔下的农村生活,孤寂中见生气,恍惚处示真意,一片和平,沒有喧嚣和烦躁之感。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乡村生活铸就了一种“乡土本色”,“农业和游牧业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所谓“土气”是城里人对乡下人的传统看法,它所表示的正是农民对土地的基本依靠关系和深厚的情感特色。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门外没有世上那些乱糟糟的事,住在陈设简陋的屋子里,觉得颇清闲。最愉快的,倒不在这儿感觉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个时候的陶渊明,无官一身轻,悠闲自在。之前睡眠不太好的情况完全改观,一觉睡到天大亮。此所谓“心头若是无烦忧,便能睡个好觉头”。

《归园田居》五首,两用“虚室”一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道家为申达“自然”之理,讲“无”、讲“虚”。老子讲:“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当其无,有器之用。”庄子讲:“气也者,虚无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在《归园田居》中,“虚室”当兼有乡居的清净和内心空灵双重意义,所以称“有余闲”“绝尘想”。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身不由己的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作者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虚室”一语即出于《庄子》。

“‘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室生白中的‘白是归于大道之‘无,是‘万物之化,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无限境界。所以,乡居的‘余闲和‘绝尘想,不是生命的消极困守,而是‘课虚无以责有。”[2]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表示了以脱离官场、回归田园故土为自我人生返璞归真、身心释放之道的心志。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二》写归隐生活的隐居境况。“绝尘想”三个字为这首诗的关键词。因为“绝尘想”,所以“罕人事”,虽说“罕人事”,又非无人交往,然而,此人事已非彼人事。“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农村生活简单、纯朴,与外界人事无涉(“罕人事”),与官贾不相交往(“寡轮鞅”),因而得到清静自在的居处(“白日掩荆扉”),空灵纯粹而不作世俗之想(“虚室绝尘想”)。在农村,与披草衣者往来,其情其景,自然与乘车者往来迥异,言谈内容,也从官场的折腰、应酬,转为“但道桑麻长”了。在这样的境况下,别无忧虑,只是担忧冰雹降临,将桑麻摧折了。有人看宏图霸业是正事,有人看花开花落是大事,有什么高下之别吗?不同的人生追求难免有不同的视角。歌德说不是你自己灵魂的源泉,不会使你得到精神爽适,保持本心,成其自然的人生也不是无意义的人生。

《其三》写隐居生活的劳作,写农耕之艰辛。早出晚归,唯一的愿望是得个好收成。“草盛豆苗稀”,这预示了收成不好。农人在土地上“侍候庄稼”,他的基本愿望,就是春播、夏作、秋收和冬藏,一年有好收成。“但使愿无违”,这是最素朴的愿望。

《其三》化用了前人之典。《汉书·杨恽传》云:“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有了更多生活阅历后,才明白顾随先生对这首诗的解读更好,他说渊明“种豆”一事,不只是种粮食、追求理想的事情,而是象征整个人生所有的事、所有的人,講的是我们整个生命,在自然中感受那种生命的节律、生命的顽强、生命的不可控制和生命丰富的乐趣。我们可以用“人生如植”来形容,就是我把我的人生当作植物,浇灌它,去欣赏它既可能繁荣也可能不繁荣,可能“草盛豆苗稀”的结果。“人生如植”,我们的未来就是零落同草莽,但在凋零的时刻到来之前,我们还有时间去种植自己。种自己的豆吧,浇灌它,哪怕草盛豆苗稀!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陶渊明写田园生活,往往亦实亦虚,看似寻常事,寻常景,简单平白的话语却别有情怀,兼具历史文化之积淀与悠扬之诗意。其一的“虚室有余闲”,以及此诗的“虚室绝尘想”,借用了庄子“虚室生白”之意,《饮酒》诗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源自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其四》写一次“山泽游”。“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农作之余,作山水游,是脱身官场之闲暇,也是隐士之风范。与耕作相比,它是隐士们更为重要的生活内容。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本应是欢乐游,却因行至墓地而让陶渊明的情绪陡然落入低谷。“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丘垄”,即坟墓。在坟墓间徘徊,还可依稀见到昔人居所的遗迹,桑竹枯朽,井灶残破。陶渊明从遗迹中辨出,此处先前为人之生活场所,让他生出无限感慨:原来无常之人生的最终归宿,只是一个“空无”。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30年为“一世”。30年,要经过多少个春夏秋冬。著名诗人济慈有一首诗叫《人生的四季》,里面这样写:“四个季节把一年的时间填满,人的心灵也包含着四个季节。”春,百花初放,是绵延的爱恋;夏,万物蓬勃,是火热的期盼;秋,天高水阔,是疏阔的心境;冬,银装素裹,是静默的沉淀。人生四季,各有美丽;人生四季,各有诗情。一年四季,不同的光阴,都有独特的色彩。人生短暂,但生命轮回不止。

30年间,朝廷与街市都将变换。“人居”变“丘垄”,正如朝市之变,是自然运化的必然结果。人生在世,不过一次山泽之游,始于人居,归于坟墓。“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这是一场幻化,本质是“空无”。

王羲之《兰亭诗》写道:“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陶渊明完全承继了庄子的生命观。“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大宗师》)在这样的命运观下,生死不仅是自然之常态,而且根本的“幻化”和终归于“空无”并不是自我存在的悲剧,相反自我在自然造化运行中获得了无限的意义。“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庄子·大宗师》)

《其五》写山泽游归来。“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人居”化成“丘垄”的感怀,依然惆怅于心。游兴顿无,诗人独自归还,人生如此短暂,如今,自己独自拄着拐杖走向归途,在崎岖的荒径上穿越曲折的丛林,更添一份人生艰辛感慨。“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穿越丛林,一条山溪“可以濯吾足”,又岂止于足?在清流濯足之后,尘虑尽消,忧心澄明。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他用“荆薪”取代“明烛”,已然表现出诗人此刻已无侧身庙堂之念想(绝尘想),唯有相忘于江湖之意愿(返自然)了。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家之后,邀请邻居宴聚。既然人生无常,何不与朋友一起通宵达旦、尽一时之欢,一如陶渊明在另一首诗中寫到的:“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再怎么隐居,毕竟是住在农村老家,邻里之间还是要来往的——无论是否愿意。在生活中,无论一个人是否愿意,他都不可避免地会与周围的人打交道,因为一个人不能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咱接着说陶渊明的田园诗。田园因其贴近自然,与世俗社会有了对应——田园之意义,乃在于自然之意义。“自然”是老子哲学乃至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

胡伟希先生在《中国哲学概论》中指出:“‘自然一词,英文为‘nature,它的基本含义有两种,一是指自然界,二是指‘自然而然。老子五论“自然”,讲到“百姓谓我自然”“希言自然”“道法自然”“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家以道为根本,而道不可言,于是有“自然”。

“自”的本义是鼻。《说文解字》:“自,鼻也,象鼻形。”人们在称呼自己时,往往以手指鼻,于是以鼻指称自己。“自”和“己”是不同的。《说文解字》:“己,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己,是指人的腹部,更切近于人身之我。“然”是“燃”的本字。《说文解字》:“然,烧也。”然,本义是火焰燃烧。从燃烧的火光,又引申出“照耀”之义。进而,又引申出“如此”之义,因为有了火光照耀,事物就如其所是地显明于此了。“自”与“然”联合而为“自然”。自的“自己”与然的“如此”,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己如此”。“自然”一定是“非为”的。为,可以为外力所驱使,因“他”而为;也可以为内在意志驱使,因“我”而为。“自然”之“自”,不是“他”,也不是“己”、不是“我”。

“自然”之“然”,不是“是”,也不是“为”、不是“执”。“自然”是无意、无愿、无求,是无思、无虑、无念。例如,睡觉就睡觉,有意睡觉、着急睡觉却失眠,就不是睡觉。有意进入无念,仍然是有念;求自然也不是“自然”,而是“不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道自己而然,不效法在其之外的任何对象。王弼曾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

在中国文化里,“自然”概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自然界的活动与变化,二是指(出于“本性”的“自然而然”的)自然界和人类的活动与变化。我们古代的文人为何如此钟爱大自然,在官场失意之余,纷纷把目光投向自然山水?也许,大自然能让他们“忘忧”,其中,既有形而下的“忘忧”,也有形而上的“忘忧”。在他们看来,与“一世异朝市”的人世相比,自然山水更具有高远之情趣与永恒之价值。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读到被王国维誉为“无我之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类的永恒绝唱。所谓“无我之境”,即物我两忘之境,诗人沉浸于大自然,身心与之融合为一。而这正是生态美学的恒久意义和价值。

陶渊明写《归园田居》也罢,写《归去来兮辞并序》也罢,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现象,归隐田园的也并非他一人。然而他的归隐造就了一个文学家,形成一种文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光照千秋。欧阳修认为《归去来兮辞》是晋代唯一好文:“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辞体抒情诗。辞体源头是《楚辞》,尤其是《离骚》。《楚辞》的境界,是热心用世的悲剧境界。《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境界,则是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

《归去来兮辞并序》,语言十分精美。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句中衬以“之”“以”“而”等字,舒缓雅致。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恰到好处。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

《归去来兮辞并序》,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我们来看看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序言开篇即交代做官原因: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从其叙述可以看出物质生活的匮乏是为官的主要原因,而陶渊明自己是否有为官意愿文中并未提及。最初陶渊明是有美好愿景的:脱然有怀,求之靡途。最终彭泽因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作者说得含蓄,將维持生计的差使美化为足以为酒。接下来文笔一转,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陶渊明并未直接将辞官归家的原因写明,而是上升到性格、天性角度分析认为是禀赋与官场现状不合,又进一步认为从前为官是被身体(生计)挟持。在这样的思想和矛盾之中,陶渊明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因理想与现实、为官与归隐的矛盾终未解决。这也像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虽然获得了片刻的安宁,但现实的烦恼还要继续。

接下来,进入正文,全部是陶渊明的自说自话,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其中有对自己官场生活的怀疑: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有对自己选择的悔恨: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两句诗是对自己的当头棒喝,正表现人生之大彻大悟。在陶渊明的深层意识中,田园,是人类生命的根,自由生活的象征。田园将芜,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归去来兮,是田园的召唤。也是陶渊明本性的召唤。他说,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回去干什么呢?从健康的角度来说,省去不必要的应酬,借自然之“势”,让自己身体的生态系统更健康。

自然之“势”,是什么意思呢?《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这叫借自然之“势”。

“势”来则气随之而来,“势”强大则气亦深厚,“势”不分则气亦不散。在先秦哲学文献中,“势”字颇占一席之地,然随着历史推进,尤其随着法家之“退隐”,“势”渐失势,但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仍不可小觑。

“即将滚落之态”,称为“势”,引申为态势、形势或趋势。该态势或趋势又表征某潜在“能量”——物理学以“势能”或“位能”称之。

《周易》《老子》,尝言客观之“势”。《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势”,则取“趋向”或“取法”之客观义;老子言“抱一为天下式”,其中“式”通“势”,描述的是“浑元如一”之客观态势。又,老子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其中“势成之”主要指客观状态。

《说文解字》曰:“势:盛力,权也。”“势”为盛力、权势。权势之义实从客观“高位”(盛力)引申而出。韩非子言:“势必于自然,则无为言于势矣。吾所为言势者,言人之所设也。”(《难势》)其中,“人之所设”即为主观之权势。主观之势意味着权力、威势,故引起人们的疯狂追逐,历代帝王之争、诸侯混战,无非求“势”而已。世俗社会,亦然!有势者谋高势;不得势者,则绞尽脑汁拉关系、傍高官,试图“借势”达其目的。

庄子持“齐物”之论将一切“势”切掉,归于平等,受老庄影响的隐士亦自愿避“势”于山林或社会底层(物理学认为,底层为平衡状态)。真儒对“势”亦保持冷静,乃至孤傲的心态,绝不趋炎附“势”。陶渊明正是这样的人。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出仕已错,归隐未晚。这一“悟”、一“知”、一“觉”,显示着陶渊明把握了自己,获得了新生。“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此四句写诗人想象取道水陆,日夜兼程归去时的满心喜悦。舟之轻飏,风之吹衣,见得弃官之如释重负。晨光熹微,恨不见路,则见还家之归心似箭。这是出了樊笼向自由的奔赴呵。连陆行问道于行人,那小事也真实可喜。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一望见家门,高兴得奔跑,41岁左右的陶渊明,仍是这样的天真。僮仆欢喜地相迎,那是因为诗人视之为“人子”而“善遇之”(萧统《陶渊明传》)。孩儿们迎候于门,那是因为爹爹从此与他们在一起。从这番隆重欢迎的安排中,已隐然可见诗人妻子之形象。“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萧统《陶渊明传》)在欢呼雀跃的孩子们的背后,是陶渊明妻子怡静喜悦的微笑。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三径,院中小路。汉代蒋诩[xǔ]隐居之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友人来往。后人以“三径”代指隐士所居。“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携幼入室,见得妻子理家抚幼,能干贤淑。那有酒盈樽,分明是妻子之一片温情。多么温馨的家庭(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幼儿们守候在门庭等待),这是归隐的保证。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饮酒开怀,陋室易安,写出诗人之知足常乐。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诗人的心灵与生活,已与世俗隔绝,而向自然开放。日日园中散步,其乐无穷。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也只有高天阔地的大自然,才容得下陶渊明的傲岸呵。“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此四句之描写,显然寄托深远。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评上两句:“此陶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云“无心”而“出”,鸟“倦飞”“知还”,确乎说出了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

白云无意间从山穴里悠然飘出,鸟儿飞倦了自然知道返回山林。这是陶渊明初归田园怀着喜悦心情所看到的自然景物,表现了他淡泊闲逸的心境和清静恬适的生活情趣。

归隐自然远离世俗,于是吟诗作文,以抒写情志。陶渊明因此赢得了隐逸诗人的称号。他用一个个文字精心搭配,构筑出一个颇为独特个体的精神世界。我们理解陶渊明,是通过他的作品,以意逆志,重塑其人格形象。后人心中的陶渊明,是代代相传的那些归于其名下之诗文中的陶渊明。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既然与世俗格格不入,还有必要应酬、参加各种饭局吗?“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亲人之情话,农人谈庄稼,是多么悦耳,多么真实。像什么“应束带见”之类的官场客套话,再也听不见啦。除了琴,大自然也是一部读不尽的奇书,何况正逢上充满希望的春天。“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驾车乘舟,深入山水,山道深幽,山路崎岖,皆使人兴致盎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大自然充满了生机、韵律,令人欢欣鼓舞,亦令人低徊感慨。万物畅育,正当青春,而自己呢,已近老年。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省察生命之有限,愈觉自由之可贵。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又何须汲汲外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帝乡即仙乡,指道教所说神仙世界,其实亦可兼指佛教所说西方净土。富贵功名非我心愿,彼岸世界也不可信。由此即可透视渊明的人生哲学。他既否定了世俗政治社会,亦摒弃了宗教彼岸世界。

在士风热衷官职、同时佛老盛行的东晋时代,其境界不可谓不高明。他的人生态度是认真的、现世的。他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求得人生之意義,实现人生之价值。“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此四句是诗人理想人生的集中描写。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登高则长啸,临水则赋诗。劳动、自然、人文,构成诗人充实的全幅生命。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二句诗是陶渊明人生哲学的高度概括。《周易·系辞》云:“乐天知命故不忧。”化、天命,皆指自然之道。让自己的生命始终顺应自然之道,即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此足可快乐,此即为快乐,还有何疑虑呢!这是超越的境界,同时又是脚踏实地的。

“斜视庭柯,傲倚南窗。”则写陶渊明之孤介傲岸。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托悠然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种乐趣。院子的门经常关闭,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头望着远方。云气自然而然地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独自徘徊。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然自己的心灵受到形体奴役,那为什么悲愁失意?我知道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我确实入了迷途,幸好,还能回头,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轻快前行,风轻飘飞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恨天亮得太慢。

回去吧!我要跟外界断绝交游。你看看那些俗不可耐的所谓现代诗人写的什么诗呀,“宁静志远当自强,天道酬勤业兴旺”,没啥韵味,也谈不上境界。没法和他们交流。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努力探求什么呢?亲戚的知心话儿已使我愉悦,完全可以在弹琴读书中排解忧愁;农夫告诉了我春天已到,我将要去耕作西边的田。有时叫上一辆有帷的小车,有时划过一艘小船。有时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有时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草木茂盛,水流细微。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

算了吧!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放下心来任其自然地生死?为什么还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呢?富贵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没有希望的。趁着春天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放下手杖,拿起农具除草培土;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傍着清清的溪流吟诵诗篇。姑且顺其自然走完人生下半场的路程,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陶渊明看似逍遥的背后,其实藏着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还是想做点儿事的,只是人生太无奈,人际关系太复杂。历经沧海桑田、人世忧患之后,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也始终未曾松懈。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地飘飘然。”(《题未定草》)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

《归去来兮辞》的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钱钟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3]

如此说来,本文第一大写作特色就是想象。

陶渊明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心中之景。那么,写心中之景与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吗?眼前之景,为目之所见,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写真;心中之景,为创造之景,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至,心到景到,未必有其景,有其景则未必符其实,抒情表意而已。

“宁坐窗前听虫语,不与他人论是非。”真实的农村生活没有作者笔下描写的那么美好。我们只有带着审美的情趣来关照现实,才能将普通、平凡的生活写出陶渊明般诗意的化境。在这里没有农事的艰辛,有的是有闲的潇洒: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没有生计的烦恼,有的是物我合一的通达: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尽管这只是片刻的偷闲,但对于生命和人性,这才是最宝贵的回归。

田园在陶渊明眼里,无疑是个人化的自然,他之“归园田居”,也就是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这符合他的天性——“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田园与官场,在人类语词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在中华的传统文化里,更有着意义相反的内涵;落实到现实,则是两个不同的生活空间。

陶渊明的前半生徘徊于两者之间,内心充满矛盾。他在《杂诗》(其四)中说: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其八)又说: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一方面是社会之担当与生活之责任,另一方面则是一己之天性,两者互相抵牾,激烈冲突。他最终决定顺应自己内心的呼唤,放弃前者,选择后者,即所谓的“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从此,他如释重负,心平气和地步入作为隐士的后半生。他称自己的选择为“守拙归园田”,并在《感士不遇赋》中重申:“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此处一个“拙”字意味深长,它意指本分,“守拙”,即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在《和郭主簿二首》中,陶渊明这样描写自己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多么舒服的农家小院啊。在古代,堂前空地一般都会种植高大的树木。效果怎么样?“中夏贮清阴”,树木浓荫仿佛清冽的山泉,养眼又养生,这是最具环保生态的空调,同时释放出大量负氧离子,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陶渊明写的诗,其实是散文诗,或者说是诗意的散文。你看他平平淡淡地叙事,却直戳你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这是我五柳先生离开“体制”的第一个仲夏,心情如同逃开牢笼的鸟儿、归到山林的虎豹。堂前树木蔼蔼,这是夏日小森林。南风吹来,直入我袒露的胸襟。一手摇扇、一手执书,有时弹琴、有时长啸。谷仓里还有余粮,可以舂来做酒;菜园里有些果蔬,可以采来下酒。三岁小孩牙牙学语,绕着我的躺椅躲猫猫。“此事真夏乐,聊用忘华簪”,开心,真开心!这正是我想要的仲夏田园梦。

诗中一派田园风光,凉风习习,耕作之余,在衣食无虞的情况下,看看书,弹弹琴,自斟自酌,享受天伦之乐,悠闲而逍遥,自由自在。除了与邻人交往,此诗几乎囊括陶渊明诗歌表现的田园生活的所有乐趣。如果仅就物质层面而言,过上类似的生活对于大多数中国文人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历史上真正能够享受如此生活的文人却不多。关于此诗的末尾两句,朱自清先生的理解是:按《庄子·天地篇》,“华封人谓尧曰,‘夫圣人鹑居而鷇饮,鸟行而无章。天下有道,与物皆昌。千载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无常殃,则何辱之有。”怀古,也许怀的是这种乘白云至帝乡的人。

纵观全诗,朱先生的理解大致不会错。陶诗写的,正是自然状态下的生活乐趣,与典故内容吻合,所以,诗人会遥望白云而“怀古一何深”。从官场回到田园,陶渊明摆脱了违背一己之天性的人为束缚,步入人生的自然状态。人本来就是自然之子,这一回,“久在樊笼里”的陶渊明终于如愿以偿,“复得返自然”了,如同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进入“内卷”的时代,生活一地鸡毛,或者处处煎熬,我们要克服的困难很多,尤其是要面对那些让我们精神产生无穷内耗的困难。谈陶渊明是希望我们能从被“卷”得仿佛不能呼吸的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史铁生曾说,人不是苟死苟活的物类,不是以过程的漫长为自豪,而是以过程的精彩、尊贵和独具爱愿为骄傲的。与其患得患失,不如就全身心投入地做现在有机缘做的这件事,享受这个过程。所谓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在陶渊明的诗文中,“鸟”之意象频繁出现。据统计,他留传至今的百来首诗,数篇文章,总共出现三十余次。陶渊明是擅长写自己心灵的抒情诗人,至于写景,则属顺势而为,或触目所见,随意道来,或比兴寓意,寄深情于平常话语。朱光潜说:“自然景物在渊明诗中向来不是一种点缀或陪衬,而是在情趣的戏剧中扮演极生动的角色。”朱先生所言极是。他的作品中,有几个常用的自然意象,它们大多与比兴相关,“鸟”即为其中之一。

我们来看陶渊明的《饮酒》(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鸟筑巢于林,朝出暮归是它的习性,林子则是它的归宿。陶渊明在自己诗里反复吟咏鸟的这一生活习性。

失群之鸟孤独地飞翔在苍茫空间,无处可依,鸣声凄厉。它发现远处有一棵与自己同样孤独的松树,于是飞过去,栖息于它的枝头,并且发誓,从此不再分离。

鸟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能翱翔天宇,能潜游水中,亦能跳跃枝头,是倏忽之间划过眼前的掠影。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爱鸟就是爱人类自己。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确定了国鸟,确定了爱鸟周和爱鸟日,还把鸟儿写入诗歌谱入乐曲。历代以鸟为题的词曲、器乐、民歌层出不穷。唐宋就有词曲《黄莺儿》《鹊踏枝》《鹊桥仙》《鹧鸪天》《凤栖梧》《钗头凤》《鹤冲天》等。

人类与鸟虽有深厚的感情,但人鸟之间很难沟通。孔子的弟子公冶长因为懂鸟语,孔子引以为荣,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它。人因懂鸟语而名扬史册的,恐怕这是唯一的事例。

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开篇《关雎》就是以鸟鸣起兴,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开创诗歌比興手法之先河。《诗经》305篇写到77种鸟,且许多鸟名沿袭至今。历代咏鸟名篇还有贾谊的《鹏鸟赋》、汉昭帝的《黄鹄赋》、曹丕的《燕歌行》、司马相如的《凤求凰》、梅圣俞的《四禽言》、苏东坡的《王禽言诗》等,以鸟为题,借鸟抒情。爱鸟诗中的千古名句洋洋洒洒,俯拾皆是。《孔雀东南飞》的结尾“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以忠贞爱情之代表——鸳鸯寄托了对刘兰芝和焦仲卿追求自由爱情的赞誉。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出了春晨百鸟争鸣、令人心情舒畅的优美环境。“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白居易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表达了爱鸟护鸟的殷切之情。欧阳修也在咏画眉鸟的诗中写道:“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由啼。”吐出了还鸟以自由的心声。

陶渊明对鸟的喜爱源于他对大自然的喜爱。自从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人类在观察外界的同时,开始面对自身。盲人头一回睁开眼睛,看见自己的手足,其惊异狂喜之状,与此类似。随着自我意识的日渐清晰与膨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渐疏离。老子要人们“弃圣绝智”,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庄子倡导“无功”“无名”“无己”。陶渊明则用自己的诗延续了前人的思索,他从鸟儿身上感受到自然的意义,并通过它们的踪影寻绎人类回归自然的轨迹。他把身在官场的自己比作“羁鸟”,而自己渴望回归田园的迫切心情,一如鸟儿依恋“旧林”。他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悠然兴会,鸟亦人,人亦鸟,人融入自然,物我两忘,人与鸟亦融为一体。

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并列举了陶渊明以菊为知己,周敦颐以莲为知己,屈原与香草、陆羽与茶、王羲之与鹅以及林和靖“梅妻鹤子”等互相成就的佳话典故,读来让人唏嘘感喟,心有戚戚。

纵观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诗词与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王维《鹿柴》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些经典诗词,都是诗意盎然的人与自然情景交融的古诗词。诗中的自然景观朴素、淡然、空旷、辽阔,仿佛空中流动着无声的音乐,那是天籁,那是福音,那是与自然同在的一种心境和情景的融合。像这样的环境诗歌、生态文学,俯拾皆是。

优美的生态环境促进了诗词文学的发展,同时,无数文人墨客、诗词大家也利用诗词呼吁公众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白居易写诗:“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杨柳枝词八首之七》)劝诫人们不要攀折柳枝,对一草一木的悲怜情怀跃然纸上。李商隐看到一些达官贵人饕餮终日,恣意破坏竹林生态,便写下了“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初食笋呈座中》),表达了对嫩弱春笋的惋惜。

《初食笋呈座中》这首诗为李商隐早年一首立意新警的咏物诗,时李商隐23岁,掌章奏之职。

首句的“嫩箨香苞初出林”乃是就笋的质感来切入,“箨”,音tuò,即竹笋的外壳。“香苞”,意谓鲜美的笋心。而所谓“初出林”者,是指笋刚刚破土透出于竹林中的状态。

“於陵论价重如金”,说的是珍贵不凡之行情。笋,在北方,成为豪宴贵席中脍炙人口的美馔佳肴。“於陵”一词中的“於”,音 wū,为兖州附近的地名,在今山东邹平东南,汉时置於陵县,唐代改设淄州长山县。

李商隐正是在追风猎奇的社会风潮中保持灵魂清醒的人。庄子曾提出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以寓言的方式谓:“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庄子·秋水篇》)基于同样的道理,笋若有知,究竟是会对其“死为留骨而贵”而心满意足,还是会选择“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的全身全性?

“初出林”的新笋,以其“嫩箨香苞”的嫩与香跃登于豪宴之上,成为“论价重如金”的珍馐美馔。“皇都陆海应无数”之后,李商隐当场令人扫兴地提出“忍剪凌云一寸心”的质疑。一如西方小说家加缪在其《鼠疫》一书中所说的:人们的爱与善意如果不包含了解与尊重,就会造成跟恶一样大的伤害。

不幸的是,李商隐那出于诗人的敏感多情所感慨的现象,竟成为先知式的预言。崔珏的《哭李商隐》曾形容李商隐的人生:“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李商隐从餐桌上的美食参透到的物情之悲,终究如实成为他个人存在之悲剧的印证,那凌云之心惨遭斫丧的嫩笋,正预告了李商隐奋力挣扎却一事无成的命运。

在古人的笔下,自然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整体。景与人不断心灵沟通,冬去春来,风花雪月,无不触景生情。

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白居易在《江南好》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均以鲜丽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原生态的绿色春景。

不负韶华乃“青”出于“蓝”。春天孕育着希望,绿色象征着生命。对“春”和“绿”的向往不正是我们如今环境保护所倡导、所追求的生态家园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的诗,是对天人合一的追索。

在我们的古诗词中,关注自然环境、反映生态伦理、体察生存哲理的作品篇目众多, 底蕴深厚,闪耀着古圣先贤的生态智慧,也包涵着美好意境。从《诗经》里“在河之洲,关关雎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从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再到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从辛弃疾的“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到无门慧开禅师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花鸟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在古詩词中都显示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这些对大自然的赞美吟咏都成为人们剪不断的乡愁的记忆,代代相传、令人念念不忘。

其实,中国古代诗词所讲的意境,在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环境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诗词可以起到宣传保护环境的效果,环境保护也可以促进诗词的发展,这就是诗词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石川.设立全国生态日,是标志更是动力[N].光明日报,2023-07-03.

[2] 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32.

[3] 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1225-1226.

责任编辑 饶丹华

猜你喜欢
王维陶渊明生态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你好,陶渊明
走哪条路好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不为五斗米折腰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