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重要手段,网络教学手段为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道德说教式教学手段,为信息化时代的道德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背景和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学习;小学教学;道德的法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8-0126-04
一、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网络环境的发展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新型资源平台,同时也拓展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新型的学习资源,拓宽教育的途径。但是,网络环境的发展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网络环境中各项复杂的因素影响学生发展,面对网络的冲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也面临着挑战。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网络环境的正能量价值,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技巧不仅是小学道德教学要求和重点,也是当前顺应时代发展,落实道德与法治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
二、 网络学习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不足
网络学习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同时具备了资源、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的支持,然而目前来看,诸多小学学校和道德与法治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实践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一)学科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目前来看,国内小学学校教育工作受到传统教育制度影响比较深,课程教育重点、核心都放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之上,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亦是如此。简单来说,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过程中,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优势并未有效利用起来。部分学校、教师虽然形式上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和互联网资源,但是整体并没有变化,依旧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导致网络与实践教学存在明显的脱节,小学生在适应原有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对创新应用的网络学习会产生不适应等情况,这不仅难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甚至还会出现一定的教学效果下降情况,网络学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深度也无法加深。
(二)资源整合效果不理想
在网络学习环境下,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多元,在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工作过程中,时事资讯、热点新闻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然而,就目前来看,网络学习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过程中,原有教学资源与网络资源的整合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如教师所采取和应用的网络教学资源的适用性不强,与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着明显的割裂问题,网络教学资源始终处于浅层应用层面。而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目前诸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网络资源的整合方面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然而实际的整合情况并不理想,甚至引入的一些网络教学资源会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依旧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应用形式相对单一
在现代社会,网络作为信息手段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活不断发生演变,引领各个行业领域不断的改革、创新与发展。网络信息作为教学的新型教学途径和手段,促进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引入网络教学,并把网络教学逐渐应用于新的教学模式中,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更好地联系社会实际,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很好地融合起来,达到智能高效的课堂效果,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
在现如今的网络学习环境下,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虽然对其进行了利用,但是所起到的作用和价值并不明显,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网络学习应用形式单一。例如,目前多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正常的教育工作过程中,习惯性将多媒体课件和互联网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实际的教学工作依旧未能脱离教材的限制,这是一种抛弃网络学习环境资源优势的行为。而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主要原因是教师对网络学习的认知并不全面,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学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简单来说就是不敢创新,只能使用传统的教学策略。
三、 网络学习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一)创设教学情境
网络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运用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成效,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真正提高教育质量。情景教学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手段,它是一种经过了大量实践和检验的教学手段,在设计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以缩短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更好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状态,对课堂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能得到较好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他们更有成就感。在实际的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播放图片和视频,使学生在一个很好的环境中更好地理解知识。部分教师的情境创设常常是基于自身的教学体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创设的形式与内容不协调,呈现出形式化的倾向,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现实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对教育的适应性,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比如,在《生命最宝贵》这一课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完全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知道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培养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获取更多的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目前一些小学生的睡眠时间较短,有的甚至睡得很晚,起得很早,这不但对身体的健康发展和生长不利,对白天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例如,睡眠不足的影响,睡眠不足对人体的伤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在《生活与法律》章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向学生播放有关升国旗的录像和材料,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回忆起升旗时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人知道在升旗过程中有什么法律规定?”学生都摇了摇头,于是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了解到有关国旗、国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高效教育目的。
(二)加强教学实践指导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除了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外,还要使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从思想、思维上去体会有关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在教学中,要把理论结合到实际中去,给予适当的激励,并利用网络手段,引用一些例子,为学生提供一个练习的平台。同时,教师还能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人生经历中了解到有关道德与法治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样,学生对新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学习也会更加得迫切。道德和法治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一些课堂教学无法触及的东西,这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一些限制。为使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学习,老师可以运用网络把课堂扩展到日常生活中。以都市儿童为例,他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很少,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大自然的美,老师们可以通过网络图片和录像来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生。
例如,在学习《交通与我们的生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网上的照片,把古代的交通工具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如何使用这些交通工具,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体会生活的丰富性。通过网络把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扩展学生的生活技能和人生感悟的目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应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征,运用网络手段,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使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更加充实。在指导学生学习“关心家庭”与“同伴”的内容时,可以通过网上查找有关的例子,并在学生观看时给予相应的提示,使他们能够从实际的例子中获得对教学内容的初步认识,培养一种关心别人的情感。同时,老师还可以选择具有较强时效性的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含义。比如,老师可以举出不同地区、不同人物在抗击疫情中的故事,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充分激发班级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实际学习兴趣。
四、 网络学习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内容解读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在自身的实践中逐步进行着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网络教学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系统。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应努力将道德与法治与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合理运用网络技术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优化,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成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将向学生讲授多个领域、多层次的知识,使其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所以在学习道德与法律知识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困难。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各个层面的知识,并掌握有关的重点和难点,使他们能更好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从网上收集和选择各种案例,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逐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我们生活的地球》时,可以通过网上收集有关的信息,指导学生深化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比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探月项目的相关影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一起欣赏。学生不但能领略到大自然的奇妙,还能开阔眼界,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真正地热爱这个美丽的地球。这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使学生主动地了解课堂上的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使用自己的课本授课,而能否扩大知识,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堂”的形式,利用一系列的短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将静态的知识转化成了动态的影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都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而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却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由于年纪尚小,对概念的认识程度也不高,在概念知识方面会产生一定的理解困难。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帮助他们了解这些知识。在正式开始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学生制作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微视频,并将教学方案和教学要点融入视频中,或安排一些预习作业,教师要让学生提前作好充分的预习,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同时,为他们的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道德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文字与图片等引入主题。例如,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脑筋急转弯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共鸣,还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连线,让视频中的动画故事与专业的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网络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单靠教师语言与板书讲课引起学生听课疲劳而产生思维分散的缺陷,同时能够很好地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由于动画视频对小学生来讲更加有兴趣和学习吸引力,会使学生产生更加兴奋的情绪,激发其对道德法治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引入视频,例如,教师在帮学生寻找自我,认知自我的过程中,可播放一个类似《小菊给老太引路》动画片中展现助人为乐的小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育学生发扬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
(二)加强网络教学交流和教学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授正确的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还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来思考和讨论,使他们在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同时,提高探索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评价中,要运用多样化评价方法,使家长和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建立学生评价网上平台,实行全过程监控,全面记录、评价,避免遗漏。同时,以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为标准,建立评价网站,引入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使得评价具有多样性。同时,老师也应该将日常的观察和评价,都纳入教学评价之中,全方位考量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师生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交流的范围和空间得到了拓展,德育的作用得到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另外,教师应该加强虚拟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素养与沟通能力。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注重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进行虚拟交际活动,通过虚拟沟通,引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社交和综合学习能力。在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时,必须将网络技术相结合,以便于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快速、全面地了解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加强学生的学习,促进其健康、积极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法治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未来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他们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和法治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将网络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一次新尝试,具有很好的效果。然而,教师也不能放松警惕,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优化,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胥傳红.网络环境技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8(13):68-69.
[2]任洪飞.小组学习模式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微[J].华夏教师,2017,51(2):67.
[3]邓美莲.让网络绽放德育之光:初谈网络时代的小学德育新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2):102.
[4]贾艳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探究[J].考试周刊,2017(52):113.
作者简介:陈新灿(1976~),男,汉族,福建宁德人,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狮城第一小学,研究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