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凯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初始阶段。小学体育教师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落实新课标要求,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将原本“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调动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知识,增强身体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许多小学生对体育运动并不了解,对体育运动的印象仅仅是“做游戏,做运动”,教师也总是单方面地要求学生“做动作,学动作”。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足,甚至有的学生开始出现不愿参与体育活动的现象。小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体育活动本是学生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使用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就容易使学生丧失运动兴趣,压力和情绪得不到有效释放。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再加上很多学生又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这使父母或者长辈对学生较为溺爱,什么事情都是帮忙解决,导致学生的意志力得不到锻炼,心理素质较差,在遇到困难时多选择逃避或者寻求帮助。然而,体育教学需要学生在不断试错、不断克服困难后增强体育技能,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一些学生受家庭教育影响,不具备优秀的意志品质,在体育学习中屡屡受挫,便对体育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放弃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小学生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甚至有的学生基本不运动。造成这样的不利局面,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和家长较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认识不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师和家长的影响下,学生无法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促进自身成长的重要性,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另一方面是因为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较单一,且不注重创新。教师在体育授课的过程中将本应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局限于“做热身运动”“跑圈”“自由活动”等,使体育课堂的有效性难以提升,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也难以养成。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适当引领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素质,自主学习体育知识,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1]。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严格遵守主体性原则,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困难时首先自己尝试完成,实在完成不了再去寻求同学或者教师的帮助,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更加牢固地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好动好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较低,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体会不到体育学习的魅力,参与体育活动不积极。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体育教学场地及设施,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体育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将游戏有效融入体育课堂可以使学生在更为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顺应学生“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将游戏化教学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并在一次次的游戏中爱上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2]。
例如,在田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上下肢力量及协调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撕名牌”游戏。教师首先为每名学生分发一个名牌卡片,贴在身后,并让学生通过“剪刀石头布”进行分组,赢的学生与赢的学生一组,输的学生与输的学生一组。接着,教师安排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撕名牌”活动,要求学生在守护好自己名牌的同时,撕掉其他同学的名牌,被撕掉名牌的学生淘汰,最终剩下的唯一一名学生获胜。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围成一个圈,两个剩下的学生在圈里进行“撕名牌”游戏,其他学生在旁边为他们加油打气,整个课堂十分欢乐。
学生在快乐的运动氛围中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一方面不断积累了体育知识,在亲身实践中逐步掌握了体育技能;另一方面在充满趣味的体育活动中增强了身体素质,提高了体育运动能力。教师将游戏融入体育课堂,营造快乐运动氛围,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育知识、增强身体素质。
小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的积极程度决定着体育课堂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实施引趣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专注度,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动作进行表达,使学生对接下来的体育活动充满好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蛙跳”这项运动练习时,教师首先分析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掌握蛙跳的具体动作规范。在活动开始前,教师首先对学生说:“你们知道青蛙怎么前进吗?这节课我们要模仿青蛙前进方式,学习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接着,教师在原地进行蛙跳,并模仿青蛙发出“呱呱呱”的声音。学生看到教师这一举动纷纷笑得前俯后仰。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蛙跳练习,即跟随教师的口令,在教师喊1 时进行蛙跳,喊2 时要原地不动。教师在喊数时,可以故意连着喊1 或者喊2 等,利用有趣的语言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体育活动上。
这样,学生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蛙跳的动作规范,对起跳前、起跳后及落地的姿势掌握得更加牢固。学生在进行蛙跳时会更加专注于教师的口令。这是教师在通过视觉冲击和听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渐渐爱上体育运动[3]。
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影响,很多体育教师已然习惯于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体育运动,学习体育动作,但忽视了学生的运动体验。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投入体育运动中,增强学生的运动体验。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篮球体育活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逐步学习与掌握相关篮球技能。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首先提问:“同学们,篮球的运球方式主要有哪些?”平时爱打篮球的学生首先回答:“胯下运球、背后运球、变向运球等都是篮球的运球方式。”教师回应道:“那么你们会这几种运球方式吗?”学生纷纷摇头,教师接着说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几种基础的运球方式吧。”学生课堂上练习胯下运球时,教师每当看到学生的动作并不规范,便以提问的方式进行相关指导。如“同学们,胯下运球需要注重哪些动作要领?”学生边做边回答:“需要注意前后脚的距离,身体的控制等。”“那么你们看看自己的动作以及身边同学的动作正确吗?”教师这样问道。学生看了看彼此的动作,一下子发现了自己动作上的不足,并加以调整。这样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将学生的思绪集中于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无限动力,使学生在接下来的体育活动中表现更积极。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好的运动体验,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运动心理。
体育学科有独有的竞技特征,学生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可以激发争强好胜的心理,渐渐形成相互比较、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教师应积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组织体育竞赛,为学生创设一个公平、公正的竞技平台,引导学生把内在的攀比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力量。
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30 米快速跑”这一活动时,基于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教师明确了这样的运动训练目标:锻炼学生的爆发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奔跑姿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开展30 米跑竞赛,即每6 个人分为一个小组,每个人站在不同的塑胶跑道道次上。教师喊“跑”后开始计时,记录每名学生的奔跑时间,跑得最快的学生获得最终胜利。教师在安排学生比赛的同时,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跑错道及注意重心控制等。学生为了争夺第一,在比赛时都倾尽全力,快速奔跑。学生在完成奔跑后,都纷纷跑来查看自己的成绩,有的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请求重新跑,甚至还有的学生为了跑第一,要求与第一名再比一次。
这样,学生在积极参与竞赛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心理素质也得以提升。此时,教师要记得适时提醒学生不要过度攀比,对学生不好的竞争现象需进行及时干预,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可以发展[4]。
很多小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社交能力不强,性格较为内向且不愿与人交流,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表现不积极,无法全身心地投入体育活动中,这使课堂教学节奏变得缓慢,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低下。基于此,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彼此帮助、彼此配合中练习体育动作,为学生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逐渐理解团队荣誉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可以更好、更有效地进行体育学习,提高体育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跳大绳”活动教学时,教师首先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将学生分为几个四人小组。小组内,两名学生先负责摇绳,剩余两名进行跳绳,然后再轮换位置。在开始练习阶段,学生经常因为掌握不好彼此的节奏,无法有效配合,出现跳绳跳几下终止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终止练习,并引导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在探讨中找到问题所在。经过激烈的探讨过后,最终学生都统一了意见,并投入新一轮练习中。久而久之,学生彼此之间配合得越来越好,跳绳也一个接着一个不中断,学生的跳绳水平及配合水平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像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断交流与学习体育知识,时刻因团队荣誉进行活动,学习氛围会更浓厚,体育知识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生在互帮互助的合作中,彼此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相互之间的信任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发展。体育教师要时刻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课堂的魅力,使学生可以在舒适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体育知识,增强体育学习体验,为培养我国新时代新型人才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