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夜食记》系列:中国小城中的“夜宵宝典”

2023-12-09 08:11掉线图片来源网络
餐饮世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藕粉肠子圆子

文/掉线 图片来源/网络

近年来,美食纪录片可谓层见叠出,如《风味人间》系列、《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等最为出彩的相信各位已经反复观看过好几遍,但如果要找出一部“夜宵宝典”,那这个头衔非《小城夜食记》莫属。

《小城夜食记》系列不同于以往单纯用镜头画面+旁白的表述形式,该片不仅有“主持人”出镜,还穿插了大量“主持人”与“美食创作者”的“唠嗑”,可谓新颖独到,令观众“大快朵颐”美食的同时品味人生冷暖,更增加了食物的内涵。

剧情简介:

九方神州地大物博,从一线城市到边境小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景。当然,美食也是各个城市别样的风情。《小城夜食记》系列通过“吃”这个亘古的话题,探寻中国各小城独有的夜间美食,解锁独特的地域密码,去认知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展现这个时代里中国人生机勃勃的活法。

提起《小城夜食记》系列,就必须先介绍一下本片的出镜主持人——“饼叔”。“饼叔”原名张竣,曾在俄罗斯做过央视战地记者,经历过枪林弹雨,探访过切尔诺贝利,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实实在在的美食博主。

这部小众美食片之所以会被粉丝追捧,与身兼导演编剧的“饼叔”不无关系。常规认知里,美食主播但凡出境的大多是时尚养眼的帅哥美女,而“饼叔”却是个其貌不扬,臃肿驼背,声线粗犷,看着镜头一边儿说话,一边儿面不改色撸完三十根肉串的魔性大叔。摄像经常给他塞满食物快速咀嚼的嘴部做特写镜头,简直是美食界的泥石流。习惯之后,看他吃东西时的样子反而成了一种娱乐,大家都在从他的表情里鉴定食物的美味等级。

除了品尝美食,每集也会简单描述一个城市,采访两个店主。虽然每个城市的气质风格迥异,但它们都同样充满烟火气息,每个经营者的价值追求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一样辛勤奋斗,努力坚持,在生存与生活间探寻自己的平衡。

从四川泸州的藤椒鱼米线、爆炒黄辣丁到甘肃张掖的手抓羊肉、炒拨拉,从云南芒市的涮牛肉、绿叶宴到海南的打边炉、海鲜粥,从山东枣庄的菜煎饼、羊汤到西藏墨脱的石锅火锅、门巴菜,观众跟随着“饼叔”的脚步,继续深入中国三、四线小城,在海岛、高原、边境等各地的小城中寻找饱含地域特色的美食。

喀什米肠子

米肠子是用羊下水做的一道名馔。新疆盛产牛羊,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新疆饮食以牛羊肉为主,烤羊肉串、架子肉、烤全羊等各种以牛羊肉为食材的美食种类繁多、驰名中外,就是以羊的内脏作原料,也能烹制出鲜香异常的美味来,其中米肠子便是其中的代表。

用大米和杂碎来招待客人,被维吾尔人认为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原因是他们做的杂碎味道好,风味独特,做工讲究,富有营养,米肠子便是其中之一。米肠子肠糯鲜、肺软美,羊肚、面筋有嚼劲,香喷可口,是新疆民族风味之佳品。

△喀什米肠子

张掖炒拨拉

炒拨拉是山丹县最有名的一种地方小吃,“拨拉”在西北方言中和“炒”同义。炒拨拉将炒菜和烧烤二者结合起来,避免了烧烤的单调,保留了热炒的温度,还增加了丰富性、多变性。

山丹人不仅炒红了炒拨拉,而且试图让炒拨拉这种美食更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在当地,有着这样的传说:古时候的山丹是兵家必争之地,扼守着河西走廊的咽喉。公元前121 年,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在那里创建了军马场,并逐渐发展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军马场之一。

△张掖炒拨拉

战时食物短缺,战马死后,马肉都给军官吃了,剩下的内脏就分给士兵们。在烹饪时就地取材,用几块石头垒个灶,盾牌放在上面就是锅,战士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吃。后来这种吃饭方式渐渐被当地百姓学会并加以改良,以牛羊杂为主要食材,再加入洋葱、番茄等配菜,放在铁鏊子上炒制,制作成今天的炒拨拉。

枣庄辣子鸡

枣庄辣子鸡的由来,相传在清朝晚期,临城县(现枣庄薛城区)北一个叫徐子华的厨师,曾是清皇宫中御厨,晚年告老在此地开了一家饭馆,根据自己多年御厨的经验心得创造出“辣子鸡”这道菜。

枣庄人食鸡的历史悠久,而且较山东其他地区的人嗜辣味,普遍喜食辣子鸡。据《史记》描述,远古时期,鲁南苏北一带气温较高,雨量充沛,长年湿润,草茂林丰,这里不仅繁衍了大量的野生动物,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成书于明代清代重修的《峄县志》对鸡的记载在物产略记有:“羽之属,首家禽,其属三:鸡、鸭、鹅。”《枣庄市志》行业风俗条载:“养鸡:主要是主妇的事情。”证实枣庄人普遍养鸡的事实古今是存在的。山东人口味虽以咸鲜为主,但枣庄为食辣区。枣庄十菜九辣,辣咸鲜是枣庄菜的灵魂。

凉山坨坨肉

坨坨肉是一道彝族居住地区传统的美食,彝语称“乌色色脚”,意思是猪肉块块。因其每一块肉的重量均在二三两上下,成“坨”状,故名。彝家人吃肉常以大块肉为快,通过精心烹调后食用。趁肉热时拌以食盐,使肉入味。坨坨肉味醇厚、肉质细嫩且鲜美、脆而不绵、肥而不腻,颇有民族之味。

△凉山坨坨肉

彝家有这样的饮食习俗,大凡有客人到来,主人须让砧板沾血,现杀牲畜待客方为好客的表现。在他们的饮食观念中认为,请客人吃饭,用野生动物肉款待,不为请客招待,只属吃便饭。招待贵客时,主人须以牛、羊板(牛、羊肩骨成扇状有许多瘦肉的部分)敬赠客人;杀猪者须以半边猪头赠送客人;杀鸡者就餐时以鸡头敬客(当众食之)。客人所得牛、羊板等可以带回去,也可由客人转赠他人。

盐城藕粉圆子

藕粉圆子,是江苏盐城传统美食,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传统的汤圆都以糯米粉作原料,而藕粉圆的制作可谓独具匠心。清朝中叶,有位湖垛(今建湖县城所在地)出身的御厨,精心制作一种带有民间独特风味的宫廷点心——藕粉圆子,皇帝吃后大为赞赏。数年后,这位厨师告老还乡,便将制作藕粉圆子的方法带回家乡湖垛一带,随之这宫廷点心便在湖垛传开。

藕粉圆子圆滑透明,富有弹性,柔软细嫩,呈咖啡色。馅心用藕粉和含甘果肉五仁(桃、杏、枣、瓜子等)为原料,清甜爽口,沁人肺腑。细嚼余香不绝,避肥腻之讳。营养丰富,有健骨益血之功能。建湖、阜宁、罗桥等地办筵席宴请亲朋,常不缺此点。途经建湖的客人,赴宴时,总盼有缘品尝以饱口福。著名作家巴金率访问团莅临建湖城时,曾品尝其味,交口称赞。1958 年江苏省名菜名点评比中享誉全省。经济学家费孝通品尝后,在报刊上撰文评价,称之为“珍品”。

每天,有接近300 万餐饮业从业者在为广大食客服务。每一场的美食盛宴,都是这个伟大时代里的一场奋斗。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喀什的天空炊烟袅袅,潮州的街头搭起炉灶,霞浦就像是刚刚苏醒,大凉山的空气中都是辣椒的味道。这些美丽的小城,构成了奋斗中国的脉络。这里我们能看到最真实的人们,最真实的故事。这是每一个小城奋斗者的故事。这就是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盐城藕粉圆子

猜你喜欢
藕粉肠子圆子
这样运动直接进了抢救室,还要切肠子,必须警惕
泡藕粉
泡藕粉
“海肠子”
建湖藕粉圆:甜润爽口 余香不绝
难吃与不能吃
清明圆子
你不知道的真相
何况我还有四脏
小圆子姐姐的好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