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
对“教学”进行不同定义会使我们在教学时设计不同的目标,关注不同的内容、方法、路径。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笔者从“课程”角度对“教学”进行定义——“教学即师生参与课程建构的实施过程”,其意蕴是:“教学是师生参与课程设计、实施、评价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师生在教学中创生课程,在课程建构过程中实施教学,课程与教学一体共生”。这种用“课程”定义“教学”的教学实践是对传统教学的革命,使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抵及教育的本质。
我们的教学一直以传递学科知识为主,并没有太多关注教学对学科课程的发展。以“参与课程建构”为旨归的教学,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将依据自己认知建构的未知知识融入课程;另一方面也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融入课程。这种师生通过参与文本知识、教学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建构形成的新的学科知识,便是对原来学科课程的丰富。
我们的教学一直关注学科知识在学习中的运用,如作文教学多关注学生能否学会写相关文体的文章。以“参与课程建构”为旨归的教学,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寻找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与生活有联系的文化知识融入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把运用知识解决的“问题”重新引入生活,架构新的生活课程。
我们的教学一直关注学生“双基”的提高,还没有真正从教师和学生生命发展角度改革教学。以“参与课程建构”为旨归的教学,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参与课程建构,形成新的知识经验,丰富自己的认知,使其知识结构得到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课程建构,提升课程建构能力,改善自己的认知方式,使其认识水平得到发展。
以“参与课程建构”为旨归的教学,不仅教相关教材内容,同时特别重视从课程角度探究所学内容与前后知识之间所建立的联系。既要将所学知识与其产生的知识背景建立联系,弄清楚这一知识产生的根源,也要将所学知识与其发展建立联系,弄清楚这一知识延伸的可能。这一教学追求的样态是通过前后连接建立知识联系。
以“参与课程建构”为旨归的教学,不是只教学相关知识经验,还特别重视从课程角度探究将新学知识架构成知识结构。既要研究所学知识的内容“是什么”,还要弄清楚知识之间关系“怎么样”以及这些知识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既要研究“学什么”,还要弄清楚“怎么学”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教学追求的样态是通过整体架构形成知识结构。
以“参与课程建构”为旨归的教学,不是只教学相关经验技能,而是特别重视从课程角度探究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发现未知的探究活动。既要研究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不断探究知识对社会生活的改变,又要研究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新知识,不断探究未知世界。
1.共构所学内容情境:探究知识形成背景
知识背景是对以前学过知识的“承接”,也是对新学知识的“链接”,是认识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探究未知的源泉。通常情况下,背景知识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外加”的,因为所学内容的情境和知识背景之间相辅相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共构所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探究知识形成背景。如教学人教社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一课,课始,教师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共构教学情境:说一说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思想家?他们有哪些思想主张?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些思想?学生根据自己的“已知”建构问题,在相互交流中可能会说出老子、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再让他们阅读教材,查询资料,进一步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架构问题,就是师生共构教学内容情境,也是探究知识形成背景。
2.共构生活现象情境:探究知识形成情境
通常情况下,知识情境不是在教学过程中“生造”的,因为生活现象的情境和知识情境之间相互映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共构生活现象的教学情境,探究知识形成情境。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认识”,教师可结合生活现象,让学生架构所学内容情境:某一天,三亚、南京和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20摄氏度、0摄氏度、零下20 摄氏度,请大家想一想用测量我们身体的“体温计”是否可以测量气温?如果让我们制作一种“温度计”,这个“温度计”的刻度应该怎样标?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我们以前学过的自然数无法表示,必须“建构”一种新的数,这种数叫“负数”。通过生活现象架构这样的真实情境,学生对“负数”产生的知识背景便能深刻了解,也对负数的概念有了全面认识。
1.从知识形成的背景中找到认知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引导学生从知识形成背景中找到认知方式,再让他们用自己形成的认知方式探究新的知识。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当教学“4、5、6 的乘法口诀”时,不需要按照教材内容再一个数一个数逐一进行教学,1 个4,1 乘4 等于4,一四得四;两个4 相加,2 乘4 等于8,二四得八……因为“2和3 的乘法口诀”就是这样建构的,学生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认知方式。教学中,应该按照“大单元”教学思想,让学生对其进行整体架构,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已经了解了2 和3 的乘法口诀的研究方式,想一想2 和3 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研究的,请你们按照这一方式试着研究4、5、6 的乘法口诀。”从某种意义上说,“2 和3 的乘法口诀”的建构方式便是“4、5、6 的乘法口诀”的背景知识,学生从背景知识中便可以激活认知方式。这一寻找认知方式的过程是设计探究未知的过程,也是引导建构课程的过程。
2.从知识学习的需要中设计研究路径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需要出发设计探究路径。如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可设计以下路径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看一看“三角形内角和”研究的内容是什么,想一想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试一试用自己设计的方法进行研究,并找到其规律。学生便会根据求“三角形内角和”的需要,设计以下探究路径:一是将两个不同的直角三角板的三个角加起来,看一看它们的和是多少;二是画几个不同的三角形,量一量每个角的度数,然后将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加起来;三是将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看拼成什么角。如果依据教材方法教学,给学生几个三角形,让他们量一量每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将其加起来,得出不同三角形内角度数的和都是180 度。这种没有让学生设计探究过程的教学,并没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据知识学习需要设计探究路径的过程才是培养学生建构能力的过程,才是引导他们建构课程的过程。
3.从知识建构的需求中实施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引导学生按照适合知识建构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面积”的“例6”让学生求出梯形面积。此时,学生只学过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方式,还没有学过梯形面积公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求法。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建构。最后,再让他们根据“补的完全一样的梯形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这个梯形的面积公式。应该说,将一个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几个图形,每一种转化方式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他们这些建构方式便构成丰富的课程。
4.从知识架构的可能中开展实践练习
实践练习不只是巩固所学知识,其根本意旨在于将所学知识架构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丰富和发展认知结构,并促进知识构成可以运用的“知识链”。教学人教社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在总结课文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课文为什么以“散步”为题?还可以什么作为课文题目?说一说所选的每个文题的用意。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建构进行总结:以“散步”为题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以“选路”为题是揭示文章线索;以“温情”为题是为了表达作者情感……通过这样的练习,一方面让学生知道文章标题的作用,另一方面让他们学会给文章拟写题目。
5.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进行总结整理
师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整理,从本质上说是对知识进行重构,将所学内容按照某一知识维度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的归纳总结,进而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因此,教学活动结束前,可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自主架构知识结构,构成个体课程和学科课程。如教学人教社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一课,教材研究结束时,可设计这样的练习:我们研究诸子百家的每个流派时,是按照什么方式进行研究的?请同学们用表格、图示或你喜欢的其他方式对每个流派的核心观点、代表人物、人物思想等进行总结整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一方面,使“百家思想”结构化,促进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使学生认知条理化,促进个体课程结构的建构。
1.拓展总结:在反思知识的建构中实施
对知识的反思建构是学生总结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引导他们进行拓展学习的一种策略。如教学人教社历史七年级上册“秦末农民起义”一课,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可引导学生反思这一课的学习策略:学习这一课时,围绕课题“秦末农民起义”重点研究了三个问题:一是“秦末农民起义”产生的背景;二是“秦末农民起义”实施的情况;三是“秦末农民起义”带来的结果。在以后学习历史事件时,可借鉴这一研究思路和策略,围绕历史事件“产生的背景、具体的内容、带来的结果”三个问题架构知识……学生经历对这一节课学习方法的反思,既引导他们整体架构知识,也帮助他们总结研究方法。
2.拓展练习:在强化知识的训练中实施
强化知识训练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引导他们发展知识的一种策略。设计训练题时,既要围绕教学重点,更要考虑对学生思维的影响。通过练习能让他们在训练中感悟知识的魅力,并促进他们掌握和发展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如教学人教社语文八年级《背影》一文,课文教学结束后,可设计这样的练习:这篇课文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作者为什么要抓住父亲的“背影”进行描写?从网上找一找写“父亲”的力作,想一想写法有什么不同?根据这些写父亲的文章想一想应如何“写人”?仿照朱自清《背影》的写法,以“××(谁)的__________(身体的特征)”为题,写一篇写人的文章。
3.拓展实践:在运用知识的实践中实施
现代科技使社会生活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可将课程中高于生活的科技知识和社会文化引入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实践意义,促进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创新。如教学人教社历史八年级“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学生在对长征的背景、经过、意义和精神掌握后,可设计这样的实践题:我们这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与“长征精神”相比,有哪些缺失?请向自己的亲友宣传“长征精神”,并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践行“长征精神”。这一社会实践不仅推进知识意义的发展,也促进生活世界的改变,实现“用课程发展世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