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孙梅
摘要:进入21世纪以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凸显,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为了缓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河北省政府部门主导作用下如何通过生产性养老模式促使农村老年人口积极参与生产性活动,解决河北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实现老年群体的个体目标和社会价值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出发,分析河北省农村生产性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从管理上改革、制度上保障、环境上支持三个层面提出相应举措,以期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农村生产性养老进程中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生产性养老;政府作用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0-0123-04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9;D630 文章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洋(1990-),男,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孙梅(1990-),女,汉族,河北衡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时,也再一次强调要优先发展好农村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可见,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模式问题研究意义不言而喻,但目前农村养老问题现在已经成为民生领域的重要短板之一,亟待寻找解决之道。河北省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整体不断加深,呈现农村老龄化人口比例不断加大且高于城镇的特点,推进农村生产性养老工作迫在眉睫。
1 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
1.1 河北省老龄化程度整体不断加深
河北省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占比逐年攀升,呈现持续、快速、深度发展趋势。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 55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21.0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 160.3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5.63%。与2010年相比,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7.3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2.18和1.17个百分点,河北省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按照我国通用标准,河北省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成为较早迈向中度老龄化的省份之一。由此看来,河北省推进养老服务发展任务繁重(见图1)[2]。
1.2 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
受城镇化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流动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略高于城镇。根据2022年河北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23.5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14.73%,分别高于城镇地区4.15和2.41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更为严峻[3]。
1.3 河北省农村空巢老年人口持续增高
受生活条件改善、生活方式、工作半径延长等因素影响,农村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高。根据2022年河北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全省农村空巢老年人家庭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总户数的67.92%,农村空巢老人(60岁以上)中女性比例较大,约占55.60%,而男性约占44.40%;婚姻状况方面,农村空巢老人丧偶比例高达53.7%,独居老人数量惊人[3]。
1.4 河北省高龄化、失能化特征明显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得到一定程度改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高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与2010年相比,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37%上升到2022年的1.92%。此外,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健康状况逐渐变差,失能率呈上升趋势。根据2022年河北省人口抽样调查中老年健康状况数据,对全省老年人口失能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显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3.07%,且随年龄上升,失能率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75岁以上老年人失能人数占比上升明显(见图2)[3]。
2 河北省农村生产性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组织性开发能力欠缺,教育资源不足
2.1.1 缺乏专门协调机构进行统筹管理
河北省目前具有强化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的部门相对较多,例如民政部门、老龄委、卫健委、人社部门,这些部门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权,但管理事务的重心各不相同,更侧重于自己部门的职责,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领导,信息决策不能互通有无,缺乏全局性和互补性。同时,以上部门在推进老龄事业和老年人事务管理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工作重心全部放在老年人的生活和医疗方面,重“养”轻“为”,导致老年资源开发工作没有有效的规划管理,缺乏持续性,增加了老年人就业的难度。
2.1.2 农村老年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河北省农村的老年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规范性的老年教育形式执行落地时间较短,农村地区受教育老年人口数量和受教育效果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村老年群体在学习意愿和所获支持方面比较欠缺,自身对终身教育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这都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村老年群体相比较于中青年群体整体文化程度偏低,老年教育资源的缺乏导致其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农村老年教育发展举步维艰,教育工作存在着资源不足的问题。
2.2 制度性开发保障机制缺位
2.2.1 管理体制相对滞后,推进机制不顺畅
河北省在农村生产性养老服务事业推进过程中工作机制还不够顺畅,直接影响着规划、土地、建设、水电暖气、消防、税费减免等诸多方面现实问题和堵点难点的解决。一方面,协调联动机制还不完善,协同配合和沟通交流机制未能真正建立起来,影响监管实效;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相关涉老职能部门没有统一规划和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使有限的养老服务资源筹措困难,且得不到充分利用。
2.2.2 医疗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医养结合难以深度融合
相较于中青年群体,农村老年群体对医疗保障的需求更为迫切,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逐渐增多,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体收支情况目前暂未出现缺口,但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以及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基金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增速的倾向开始逐渐显现。医养结合是目前解决老年群体医疗保障问题的解决途径之一,但河北省医养结合顺利融合难度较大。一是医养结合机构缺少专项资金支持,医养结合涉及“医”和“养”两个行业,分别享受本行业内的扶持政策,但对于医养结合机构没有专门的资金支持。二是医养结合机制尚不完善,在涉及民政、卫健、医保三个部门医养结合机制构建中,养老体系与医疗体系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质量评价、医保政策等方面不相匹配,造成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模式缺乏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降低了养老服务机构资源的利用率。
2.3 社会支持体系尚需进一步优化
2.3.1 仍存在年龄偏差
河北省内社会层面对老年人还存在认知偏见,传统的观念也会阻碍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从时间和地点上来看,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差异较大,很难适应固定时间点的工作,工作时间缺乏灵活性。在工作地点上,老年人不适应不断变换工作地点。老年群体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上的不适应导致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年龄偏见十分普遍。基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现实,在各类涉及到老年劳动力市场实体层面中,很多企业对老年人有偏见,认为他们身体机能下降、精神状态不佳,不适合从事工作,基于年龄歧视的现象时有发生。
2.3.2 从业人员队伍力量薄弱,农村生产性养老服务质效有待提升
河北省农村生产性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員的整体数量和专业化水平还无法完全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由于工作时间长、职业路径上升空间小、工资待遇偏低、劳动强度大等多方面原因,专业护理人员严重紧缺,且从业人员流动性普遍较高,使得一些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始终徘徊在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养老服务行业吸引力低,由于服务内容局限性,致使养老服务行业难以成为就业热点行业,公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不够,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3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推动河北省农村生产性养老的相关举措
3.1 管理改革:从市场乱象到老年人力资本有序开发
3.1.1成立专门机构,全面协调管理
从目前河北省推动老年人就业情况来看,管理部门众多,涉老政策落实渠道不一。由于各涉老机构、层次不同,解决问题的渠道也不一样,如养老保障、医疗保障、老年教育、老年文化等,管理机构相对分散。老龄事业的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建立大老龄工作格局,对现有老龄工作机构和社会化老龄管理、服务资源进行规范、整合,成立统管老龄工作的办事机构,强化老龄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加强协调统筹,这样才有助于老龄事业的总体规划,完善党政领导、老龄委协调、各部门尽责、社会参与的体制与机制,推动老龄事业发展。
3.1.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合理开发老龄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目前,河北省正处于一个“银发快增”的社会发展阶段,专门为农村老年人群体量身打造的供给服务市场实体经济正在兴起,对促进老年人就业、改善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作用明显,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趋势之一,这对于推动河北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谋划建设有跨区域竞争力的“银色经济”产业体系,尽快出台保护和扶植银色产业链发展的政策,合理调控产业结构横向转移,打造出精品老年产品结构,是目前推动农村生产性养老模式开发的重要一环[4]。
3.2 配套体系:从单一的政府职责到多元社会共建
3.2.1 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就业能力
河北省农村老年群体再就业是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指老年群体固有人力资本存量,更是对老年群体潜在能力深入挖掘的过程。老年人再就业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岗前和岗后培训,政府鼓励为老年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能够提升开发老年人自身潜力和就业水平,尽可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老年人的工作经验和技能熟练程度相对较高,但同样老年人知识结构相对固化,为老年人提供一些新的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更新老年人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可以使老年群体快速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老年人适应社会的信心和能力。从企业角度来说,建议将农村老年群体纳入职业教育体系,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提供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老年人的劳动技能。同时,各大培训机构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订单培养的方式开展老年职业培训,通过多方参与各有侧重,合力构建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的新格局。
3.2.2 搭建立体平台,开拓就业渠道
搭建立体化的农村老年就业信息平台是指建立完善的老年就业信息系统,使求职信息和招聘信息能够与老年群体求职需求相匹配[5]。立足河北省情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完成:一是设立老年求职专场招聘会。招聘会是传统求职招聘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但大多是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借助现有的老年人才市场的资源平台和传统招聘会相结合,是对传统招聘方式一种新的尝试。二是利用好老年人力资源网络求职平台。建立老年人力资源网络求职平台投资成本较高,盈利空间有待提升,实现完全市场化运营较为困难,还是要与政府部门寻求合作借助政府资源。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在目前的求职网络平台直接增加老年求职板块,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三是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要建立完善的老年人才信息数据库,根据老年人的个体技能、特长兴趣、求职需求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提高工作岗位和求职意愿的匹配度,为老年群体再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3.3 环境支持:从唤起价值认知到敬老理念回归
3.3.1 营造良好氛围,转变老年人自身就业观念
从政府政策角度来看,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出台有关鼓励老年群体参与社会活动的激励政策,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障政策的执行,从而促进有劳动能力、职业技能、就业意愿的老年人再次融入社会参加工作;从社会观念角度来看,在社会意识和观念上要形成对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予以鼓励和支持的氛围,形成正确的敬老理念;从老年人自身来看,现代文化价值观要求每个个体包括老年群体应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接受终身教育,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因此,农村老年群体自身应该树立终身学习、主动参与的就业观念。
3.3.2 推动建立“初老-老老”农村互助模式,就地开源养老服务供需关系
在如今乡村振兴的宏大战略进程中,在提升农村生产效益的同时还应刺激农村老年群体的文化诉求,合理利用农村中老年人的潜在照料价值,也是破解河北省农村生产性养老问题的可行之举。具体举措可以引入社会组织和农村专业社会工作,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或以农村互助幸福院为基础,打造一个重点立足本社區、辐射其它村庄的“养老服务中心”。寻求三方合作,即政府、社会力量(基金会、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和社区三方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以项目为基础的伙伴关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专业社工机构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专业社工机构组织社工采取一系列的专业服务来链接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社区营造,激活社区自身的志愿服务力量。就地开源、合理匹配养老服务供需关系,既充分实现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个人价值,也间接创造了经济价值。
4 结束语
文章在研判河北省人口老龄化总体形势的基础上,聚焦问题短板,从该省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一些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以政策引领持续关注和支持该省农村生产性养老服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文章之30|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EB/OL]. (2021-12-25)[2021-12-25].https://www.ndrc.gov.cn/fggz/fzzlgh/gjfzgh/202112/t20211225_1309718.html?state=123&state=123.
[2]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3-02-25)[2023-02-25].http://www.hetj.gov.cn/cms/preview/hetj/app/tjgb/101672190375289.html.
[3]华经情报网.2022年河北省人口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人口结构统计分析[EB/OL].(2023-03-10)[2023-03-10].https://www.huaon.com/channel/distdata/875324.html.
[4]姜向群,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朱翠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