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中首次出现“思维”一词。何谓思维?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可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有目的的活动。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应将思维训练放在首位。如何基于大概念将单元进行统整教学是教师一直在探寻的,下面以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谈一些设想与实践。
一、确定核心概念,规划单元教学结构安排
1.双线并进,整组解析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编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内容。本组课文集中体现了人物的思辨与智慧,意在引导学生树立审时度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针对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组元,教师应从“思维”的角度思考,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个探险故事,把遇到困境后求生的办法写具体。这就需要从思维的源头处下功夫,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基于单元统整概念的学习模型。
2.聚焦要素,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展现了主人公的思辨与智慧,需要教师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自相矛盾》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着矛盾问题。《田忌赛马》告诉人们遇到问题后要认真分析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策略,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本课的难点在于学习孙膑的逆向思维,并利用这一思维模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問题。《跳水》要重视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孩子身处险境的,只是因为猴子的顽皮吗?又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决定跳水的,是因为船长吗?这些都需要根据文本信息去推理。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定位在“故事的不同结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质疑、思考、辨析等教学策略,联结文章中主人公的思维方式,再回归现实生活,通过一定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打破定式思维,用新思维解决旧问题,形成新的思维意识,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灵活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3.确定概念,统整思路
因此,教师将单元整组的大概念指向了“原因”,具体体现如下(见表1)。
二、落实辨析求证,驱动单元教学整体建构
1.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设计
确定了单元核心概念,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建立探究流程,获得迁移运用的方法,同时发展其审辩思维能力,建立一个基于“原因”概念的学习模型(见下页表2)。
2.基于辨析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
按照以上单元整体设计,教师以一个大单元问题“故事的不同结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为驱动,帮助学生建立审辩思维习惯,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每篇课文的重难点以及设计的作业如下:
(1)《自相矛盾》探究楚人自相矛盾的原因:还原路人质问楚人之前的思维过程,形成盾对抗矛的结果图。让学生借助路人的思维去发现楚人思维逻辑的漏洞,从而明白其言语是自相矛盾的。找出思维逻辑的漏洞后,为楚人设计一个将盾与矛卖出去的新方案,让学生学会换个角度解决问题,将所学的思维过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明白如何解决问题。运用学习到的思维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并进行调整与改进。学生将阅读从课内带到课外,丰富阅读的同时,学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田忌赛马》探究故事结局与主人公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填写人物关系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四年级学习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明确故事中三个人物的关系,快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以“田忌最终赢得比赛的原因是什么”为驱动,从故事的结局出发,以明确比赛规则为起点,逐步还原田忌(孙膑)与齐威王在三场对局中的阵型,关注到故事最核心的人物孙膑身上。还原赛马过程,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思维过程;想象课文中未曾具体描写的齐威王的神情与心理,进一步感受双方博弈的过程。试想:如果齐威王说再比一次,比赛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明确孙膑之所以能在赛前就制订好计划,是因为他发现无论怎样决定出马顺序,只要是齐威王先亮出马匹,他一定可以取胜,从而感受到孙膑的思维缜密。拓展历史上用策略取得胜利的故事,以人物名片的形式展现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思维过程,并拓展了解更多的以谋略取胜的故事。尝试以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去梳理人物的思维方式,感受多角度思维在历史和生活中的妙用。
(3)《跳水》探究孩子选择跳水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在文中找一找男孩一步一步陷入险境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在整体关注文本的同时进行信息的提取,从而明白孩子陷入险境的原因有三个,即水手的“笑”、猴子的戏弄以及自己的心理变化。让学生思考三个原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白导致陷入险境的真正原因在于孩子自身的所思所想所为。思考此时船长观察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让学生真正走入船长的思维过程,明白船长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是如何急中生智解除危机的,明白父子之间的默契、信任和了解成就了孩子的勇敢。设计“你想对船长说什么?”等问题,不仅是让学生夸赞船长,更是让学生明白遇到危险急中生智、随机应变的重要性,从而学会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
(4)《神奇的探险之旅》写出一个惊险的探险故事:要考虑探险过程所要带的装备和选择同伴的适合性。要想象主人公遇到的险情和如何应对险情、脱离险情的过程。要将故事中主人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写具体。要将情节写得跌宕起伏,有可读性。
作业设计要在总结单元课文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根据情节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清楚,注意写作的内在逻辑,设计合理的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借助人物思维的变化去构建情节合理、内容跌宕起伏的精彩探险故事。
三、实施三维评价,驱动单元教学目标达成
在大单元统整教学实施过程中,实施三维评价,让语用和人文素养目标扎实落地。
1.阅读素养进阶评价
在设计同步评价时,教师建议以同类型的逆向思维小故事进行拓展阅读,即打开见识又迁移学习方法。
(1)有关课外拓读:《自相矛盾》拓展《南辕北辙》的文言文寓言故事;《田忌赛马》选取历史故事《围魏救赵》进行拓展;《跳水》选取与文章主题和情节相似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素养进阶评价,与阅读教学过程高度融为一体,不增加学生课后负担。
(2)有关评价维度:在阅读评价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深度学习思维。同时,基于教学场景,将拓展阅读文本与课文形成互文理解,有助于学生迁移时空观念,跨越语境理解事物本质。
2.大单元思维模型评价
大单元思维模型评价是单元教学完成后进行的综合能力评测,涵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统整教学探究中的各项目标与能力,考查学生对整个单元的掌握情况。
这个单元增加一课时的阅读指导课,作为常规项目开设,其作用一是夯实单篇到整体的思维模型建构,二是提升学生整体阅读理解能力,三是培养学生长周期、大概念、整本书的阅读习惯。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临平区文正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