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希
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长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材中有多篇课文的内容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内涵融入当代教学体系,巩固学生的文化根基,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并鼓励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古诗、字谜、节日等多种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德育与美育并举,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传承美德,获得精神上的提升。
一、感知,诗词浸润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多样化的古诗词学习,可以让学生脱离逐字逐句翻译的束缚,真正感悟到古诗词的美好。丰富多彩的古诗词学习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让学生全身心浸润到美的意境中,去触摸、感悟那些古老的情怀,去领略那些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独特魅力。
以二年级下册《绝句》为例,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学生由于经验的缺乏,很难说出诗歌的美究竟体现在哪里。诗歌之美主要从音韵与意境两个方面体现。对于本诗音韵美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对韵的方式去体会其中的趣味。教师可以边拍手,边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两个——黄鹂——鸣翠柳”,学生跟着回答:“一行——白鹭——上青天”。接着教师可以同学生互换角色,以学生问、教师答的形式对对子,使学生再次体会。在一问一答中,学生能发现词与词之间组合的规律,体会到古诗中文字的巧妙搭配。之后,教师可以让小组进行合作,将诗歌的下半部分以同样的形式对韵。而对于本诗意境美的学习,教师可以开展一次景物拼贴活动。这首诗以写景为主,古人对景物描写的顺序颇有考究,教师可以事先利用近大远小的规律,制作好“黄鹂”“翠柳”等拼贴素材,然后请几位学生对应着诗歌内容进行拼贴。学生在拼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顺序错误,如把“万里船”贴在了“黄鹂”之前,教师可以及时进行纠正。拼贴结束后,一幅美丽的图景便呈现在了学生眼前。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中景物的美好,体会到诗歌语言的妙趣,并与诗人产生初步的共情。尽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但在丰富的诗歌学习活动中,已经能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诗情。
在古诗词的多样化学习中,学生能够在富有趣味的学习中直接去触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古代文人墨客对待生活的诗意态度,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唯美境界。在浓郁诗情的熏陶下,学生的思维得到滋养、升华,不但有利于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而且能提高审美能力。
二、求索,字谜探究
字谜在我国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隐语”“瘦辞”为其雏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绝大多数的汉字经过了千年岁月的演变,每一个汉字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通过猜字谜对汉字进行学习,学生既能积极求索,对所学汉字产生深刻印象,又能感悟到汉字深厚的历史渊源,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一年级下册的《猜字谜》
为例,两则谜面都是声律和谐而又饶有趣味的小诗。第一则谜面将字的左右两边拆开描述,展现出了合体字的特征。第二则谜面则利用不同偏旁的变化,表现出了形声字的特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猜测,再借助汉字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第二个字谜,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当你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你会说什么?”学生回答:“请帮我一下。”于是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请”字。“朋友之间的关系很好,因为他们有什么?”学生再答“友情”。教师继续写下一个“情”字。“今天太阳很好,是个什么天?”“晴天。”“小河里的水很干净,我们一般怎么形容?”“清澈。”就这样,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请”“情”“晴”“清”。四个字的字音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左边的偏旁。言字旁与说话有关,心字旁与心情有关,日字旁与太阳有关,三点水与水有关。于是答案呼之欲出了。教师再带领学生反复读这四个字,加深对形声字的体会。这种通过猜字谜的方式来学习汉字,在其他课文内生字的学习中也是适用的,使学生摆脱了对汉字的机械化记忆,以更加有趣而富有内涵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汉字。结合字谜,学生可以感受到每个汉字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来龙去脉,而汉字丰富多样的发展历程,恰恰体现了汉字之美。汉字丰厚的内涵,恰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字谜能让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在一种相当有趣的情境下对汉字的发展历程进行探索。教师在教学其他课文中的生字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字谜来帮助学生提高汉字学习的效率。通过字谜,学生的汉字学习更加便利,汉字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也能被学生充分感知。
三、体悟,节日传承
民族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它不仅反映了先辈的生活习惯,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教师可以将传统节日教育与书本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中华民族古老历史的认知,体悟古老节日背后的传统美德,从而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以一年级下册的《端午粽》为例,在本课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熟悉的传统节日。学生纷纷回答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也有的学生积极发言,简单介绍了自己所了解的节日习俗。教师这时可以顺势引入本课主题“端午”。教师先对端午节进行简要介绍,接着带领学生熟悉课文。本文的标题为《端午粽》,但本文不仅仅是对这种家喻户晓的食物进行了介绍,还传达着更加深厚的情感。为了使学生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逐句分析课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有“盼着我们回去”一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从这一句中能读出什么。学生回答:“端午节是团聚的日子。”也有学生回答:“外婆很希望和家人團聚。”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绝大多数都是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庆祝,这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团圆文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亲情的美好追求。文章的中间部分是对粽子的介绍,结尾处的一句再次升华了本文的主题:“人们端午节吃粽子,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谁能给我们讲讲屈原的故事呢?”有的学生说屈原为国献身,有的学生说他最后跳进了汨罗江,百姓为了保护他的身体不被鱼虾吃掉所以把粽子投入江内。端午节的起因是对屈原的纪念,其千年的传承却体现了华夏儿女的爱国之情。教师便据此向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和端午节的起源,并引导学生感知这个节日中包含的家国情怀。
在教学中,教师将传统节日融入课堂,不仅能带领学生感受节日习俗的美好,体会节日中蕴含的民族情感、民族精神,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的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契合,从而培养学生追求幸福、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学科教育,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学生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鉴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气节,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因此,教师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教育的融合,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跃龙桥小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