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娟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挖掘二十四节气具有的多种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幼儿园生活活动、体育活动、自主游戏活动等一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弘扬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的积极响应,也是提振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教师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受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内容,在观察、体验、操作的过程中发挥自主性,有助于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使其萌发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有助于丰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内容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因此,幼儿园要肩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学前教育,将物候变化、习俗活动、特色的饮食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以生动易懂的形式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丰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内容。
二、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融入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原则
幼儿园开展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为了让幼儿死记硬背节气知识,而是引导幼儿重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帮助幼儿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带领幼儿走近自然、走近生活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观察动植物变化、养护动植物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观念;在品尝节气特色美食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动手制作活动,体会劳动的乐趣,形成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开展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时,教师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第一,以幼儿为本。幼儿园开展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教育是为丰富幼儿园一日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服务的,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原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发展水平,组织并开展相关活动。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幼儿的理解水平,捕捉幼儿对二十四节气活动的兴趣点,并围绕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相应的活动,以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幼儿了解“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生活小知识后,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我们可以在种植区种植什么蔬菜?”等问题,引导幼儿通过亲子探讨、查阅资料等方式,找出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与其他幼儿共同讨论,最终决定在种植区种植什么蔬菜。又如,在幼儿了解夏至的由来与习俗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让幼儿自主投票决定开展“夏至面”还是“夏至玩水”的活动,并将幼儿进行分组,让幼儿共同讨论活动流程,从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第二,回归自然。幼儿对自然事物充满兴趣和探究欲,在开展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应根据幼儿这一特点,遵循回归自然的原则,丰富教育的场景与资源,让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发现、感受节令变化,以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谷雨前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幼儿园里海棠树的变化,待到海棠花开后,组织幼儿开展树下写生活动;在秋分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状态,并让幼儿在捡拾落叶的过程中观察树叶的不同形态;等等。
第三,回归生活。二十四节气与生活息息相关,而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开展一日活动时,教师应坚持回归生活的原则,帮助幼儿了解民俗活动、民间谚语等,让幼儿品尝时令美食,并带领幼儿吟诵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提升幼儿的文学素养。
三、挖掘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中适宜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教育内容
走进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节气、探索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师要适度挖掘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独特教育价值和节气物候特征、民俗活动、民间谚语、传说故事等多种文化元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丰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内容。
(一)关注有关物候特征方面的教育内容
物候特征是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季节性现象在一年中特定时间出现的某些气象、水文现象的特征,主要包括:植物物候,如各种植物的发芽、開花、落叶等现象;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和其他动物的迁徙、冬眠等现象;各种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初雪、冰雪消融等自然现象。在立春至清明时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迎春花、柳树、小草的变化;在小暑、大暑时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电冰箱制作冰花,在实验中观察水的形态变化;在小雪、大雪时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雪花,体验玩雪的乐趣。
(二)关注有关民俗活动方面的教育内容
二十四节气中的传统民俗文化内涵丰富,蕴含着感恩情怀、审美价值。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借助适宜的形式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如祭祀祖先、清明扫墓等活动。例如,在食俗养生的节气民俗中,教师可以开展谷雨煮茶、芒种煮汤、立冬包水饺等饮食活动;在观赏娱乐的节气民俗中,教师可以开展春分竖蛋、清明踏青、霜降摘柿子等活动。
(三)关注有关诗歌古语方面的教育内容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儿歌、古诗、童谣和民俗谚语有很多,引导幼儿学习这些知识能够让幼儿享受艺术,提升幼儿的品格,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查阅并搜集这方面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适合幼儿欣赏、诵读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搜索并整理一套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在节气到来时,带领幼儿诵读古诗。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齐诵二十四节气歌,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二十四节气。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在“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古语中,感受天气温度的变化;在“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黄,蛰虫归屋去,准备过一冬”的古语中,感受季节的变化和明显的物候特征。
(四)关注有关传说故事方面的教育内容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人留下了很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價值。例如,教师可以在清明时节引导幼儿了解介子推的故事;在小雪时节,向幼儿讲述伍子胥的故事,从而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
四、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融入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方法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园一日活动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二者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一方面,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有机补充,另一方面,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生活活动、体育活动和游戏活动等各个方面,能够为二十四节气活动的融入提供多种实施路径。
(一)与食育活动结合
由于部分幼儿不太了解二十四节气,因此,教师可以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与幼儿的食育活动结合,让幼儿在动手制作、品尝分享节气特色美食的过程中,加深对二十四节气的感受和体验。例如,笔者引导幼儿通过挖、择、洗、切、捏、团、拌等多种操作,制作了自己喜欢的青团、果茶、菜团子、凉面等,开展了“‘知在节气、‘食在节气”的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认知能力,留下了幼儿许多精彩的活动瞬间,形成了具有节气特色的食育活动资料。
(二)与游戏活动结合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可以把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游戏活动中,推动幼儿自主游戏、个性化学习的开展,在帮助幼儿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同时,增强幼儿的体质。例如,在清明时节,教师可以组织大班幼儿进行拔河比赛;在夏至时节,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探索影子的秘密;在小暑时节,教师可以开展有趣味性的“荷花荷花几时开”游戏。教师还可以在教室益智区投放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贴贴乐等材料,帮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各节气的物候特征;在美工区投放太空泥、彩纸、颜料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与节气有关的美工作品,如海棠花拓印、树叶粘贴画、霜降柿子手工作品等。
(三)与生活活动结合
在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师领幼学、幼幼互学等方式,引导幼儿唱诵二十四节气歌、节气诗词,适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鼓励各班幼儿用唱、诵等多种形式登台演绎,如阅读《童趣二十四节气》的内容等,让更多的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幼儿的文学素养。教师还可以在天气适宜的时节,组织幼儿开展户外实践活动,让幼儿在轻松的户外环境中观察天气变化。教师也可以促进家园联动,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节气活动,如户外踏青等,并在活动过程中拍照、摄影,将活动照片、视频同步分享至班级群。
结语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涉及幼儿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融入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幼儿活动的内容与资源,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还能够满足幼儿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建设的需要。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进一步挖掘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使节气教育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捕捉幼儿更多的兴趣点,生成更多的课程故事,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