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校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证研究

2023-12-05 17:09:06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康玉环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6期
关键词:认同度中华文化语言文字

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康玉环

一、问题的提出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民族地区文化认同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有着特殊的作用,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发展的根基。”中华文化见证了多民族融合的过程与历史,因此,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体现了一个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一事实的认同,也构成了文化认同基础。西藏高校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特点如何,受哪些因素影响,关于这样的研究学术界较少。因此,西藏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地区,探索西藏高校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情况和基本规律,对于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设计和样本情况

(一)研究假设

本研究从性别、民族、家庭所在地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水平来展开分析,假设性别差异、民族、家庭所在地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水平对中华文化认同有影响。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西藏七所高校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和实际相结合的途径进行问卷发放,共收集问卷2405份,整理后的有效问卷2252份,回收有效率为93.64%。

(三)研究工具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参考张国良、Phinney等学者关于文化认同调查问卷,结合有关学者的建议,设计了“西藏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调查问卷”。问卷共设计了29个题目,基本信息涉及性别、民族、父母受教育程度等15个题目,认同部分主要涉及历史、民族、语言等方面14个题目的调研,均为选择题。采用五点计分,从“1”至“5”表示“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分值越低认同度越高。

(四)统计分析

采用SPSS26.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本设计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民族、家庭所在地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根据表1显示,西藏高校学生中华文化认同调查的总分平均值为4.04,高于3.75,属于较高水平,四个维度得分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情感归属、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认同、对中华文化接纳态度、对中华文化认同程度。社会情感归属、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对中华文化接纳态度、对中华文化认同程度四个维度均为较高水平,社会情感归属为高水平。西藏高校学生社会情感归属的平均得分最高,为4.26,说明西藏高校学生普遍认同社会情感归属。西藏高校学生在对中华文化认同程度的平均得分最低,为3.76,说明与其他三个维度相比较,西藏高校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表1 西藏高校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总体情况(n=2252)

(一)女性认同度更高

从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看,女性大学生高于男性大学生,这说明西藏高校女生具有更强的语言优势,这种语言优势会转化为她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形成对国家通用语言的更好的认同;同时,女生在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和情感归属上也优于男生,这说明女生更善于获取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从而形成情感归属。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性别的西藏高校学生在对中华文化认同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n=2252)

(二)藏族学生的认同度高于其他民族的学生

藏族学生的认同度显著高于其他民族参与者,结论可能跟我们经验的认同不太一致,这跟藏族学生接收的信息、藏民族群体规模和国家政策有关。藏族学生通过课堂、网络等渠道了解到能代表中华文化的服饰、节日、礼仪等,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引起了藏族同学的共鸣。同时,截至2020年底,西藏全区360多万人口中,藏族人口3137901人,其他少数民族66829人,汉族人口43370人。西藏自治区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的民族大家庭,同时,在西藏高校学习的各族学生深刻体验到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这也提供给多民族学生更多的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其形成更高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程度差异分析

(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认同度更高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家庭所在地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认同度更高。在全国范围内,为了某个省份召开七次工作座谈会的只有西藏自治区,每一次座谈会都能形成系统针对西藏自治区的有效优惠政策。比如,1984年,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印发《关于落实中央关于在内地为西藏办学培养人才指示的通知》,决定从1985年启动在内地集中为藏区办学。1992年9月,原国家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内地西藏班工作的意见》,指出内地西藏班包括初中预备班、初中班、高中班和各类大、中专班等。这些政策深入人心,提升了西藏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生长在农牧区的学生和家长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家庭所在地是否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对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n=2252)

(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低的学生认同度更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会影响个体的中华文化认同度,语言文字作为文化载体和沟通工具,具有政治整合、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等功能,甚至能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政治安全。“一项在新疆南疆开展的问卷调查表明,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后,民族地区家庭月收入有明显提高”“通过普通话直播,内蒙古科左后旗的一位村民脱贫致富,年收入从5000元增长到年收入超过80万元”……在普通话助力下,少数民族群众走上致富之路。这显现出,在西藏就读的大学生意识到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融入现代社会和找到理想工作的必备工具,这也促进了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不同的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程度差异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第一,西藏高校学生对中华文化有较高的认同。但是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程度还有待加强。第二,性别、民族、家庭所在地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水平会影响中华文化认同。

(二)对策建议

第一,依托《大学语文》课程,注重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与其他各方面课程的融合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之意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自觉,推动学生理性认同中华文化。目前,在中华文化认同上,离不开《大学语文》课程的支持,该课程已成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在对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中华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

第二,坚决落实国家将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的要求。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程。一是加强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工作。各民族学生具有较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少数民族学生明白学习并流畅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为了在就业、收入和教育等方面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建立浓厚的校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氛围,根据各学校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政策。二是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作为教学依据。在民族地区高校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教学,为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第三,立足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西藏高校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性认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需要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可以借助传统节日,比如在冬至这天,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包饺子,从视觉、味觉上去了解冬至是什么、冬至的习俗,从而了解传统风俗,并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中华文化,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也可以利用校庆等契机,通过演讲、歌舞等形式,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自我教育,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的多样性,这将有助于高校学生的中华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猜你喜欢
认同度中华文化语言文字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52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和提升路径
——评《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
社会科学家(2021年4期)2021-09-13 02:23:28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大学生对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认同度调查研究报告
高考加分新政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
语言文字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