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2023-12-05 14:26刘义红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应用型教学质量

刘义红

(淮南师范学院 计算机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一、教育数字化转型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正式将建设“数字中国”和“加快数字化发展”作为单独一条写入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数字中国”建设进入全面加速发展期。2021 年7月,教育部等6个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2],提出要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初,《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3]正式提出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推进教育信息化新领域新模式试点示范,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从国家陆续出台的文件与政策看,我国已步入数字化发展的新时代,教育部开始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已启航前行,但它的实施过程必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更严峻的挑战。

当前,许多学者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马景惠提出要加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以标准化推进评价体系公正化,以大数据技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化,以数据融通实现就业工作相关信息平台互联互通[4]。韩锡斌、程建钢等分别从学生和教师,学校、专业和课程层面分析教学系统的数字化转型,探讨转型过程中涉及的核心要素和发展特征[5-6]。祝智庭等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起点是教育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的需求,并指出“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因”,阐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核心要素和框架,从教学、管理、基础设施、外延等4个维度给出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探索[7-8]。李铭等综述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实践的研究现状,将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用一个二维系统结构框架来描述,阐述了它们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过程,给出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愿景[9]。

综上所述,针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成果,尚处在理论探索阶段,如何推进高等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渐进性等特点,实施中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正是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面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评价而进行的一种探索。

二、“424”模式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已制定OBE 理念下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助推一流专业建设,以专业认证、专业评估工作为抓手,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努力使“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深入师生群体。同时不断通过不同维度的达成评价来破解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倒逼OBE 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期形成如图1所示的“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OBE 闭环持续改进系统。力求在持续改进系统中有效地完成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达成评价,形成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评价体系构建

本文提出一种“424”模式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基于OBE 理念设计,主要解决顶层的体制机制、评价依据、评价维度等问题。这里的“4”即“四位一体”,是指学校、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和评估机构四位一体的评价机制;“2”即“两个抓手”,是指围绕“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两个评价指标为抓手开展评价工作;“4”即“四个维度”,是指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和教学方式达成评价4个维度。其具体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424”模式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评价职责与内容

学校、学院和基层教学组织和评估机构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评价机制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运作的组织支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组织机构设置要合理、有效,运转顺畅。在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学校的职责是负责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负责协调指导学院开展办学教学质量评价、统计与分析等工作,形成学校和学院层面的质量评价分析报告,向学校和学院提出持续改进意见与建议。学院的职责是负责本学院的课程质量标准评价、课程体系与课程评价、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学习与发展评价、教学条件保障评价等工作。基层教学组织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实体,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和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评估机构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协调组织机构,负责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运行,协调和指导学院与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培养目标达成评价主要是指院系层面关于培养目标合理性与达成情况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主要是指院系层面关于毕业要求合理性与达成情况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主要是指课程体系合理性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教学方式达成评价是指课程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评价。学校和二级学院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教学制度文件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路径

教学质量评价是评价主体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否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满足教育对象需求作出评价的过程,依据相应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图3给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的总体路径,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图3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路径

(一)评价标准制定与改进

基于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要求,从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和教学方式达成评价4个维度出发,按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质量、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组织和教学效果4个方面,分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开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研制。如,制定适合校情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实施方案》,建立学校评价制度;制定《学校听课制度实施办法》《学校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实施办法》《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办法》,强化教学过程监控,规范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制定《一流本科课程评价标准》《课程考核命题质量和试卷管理评价标准》《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课程设计质量评价标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有效监控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评价实施意见》《毕业要求目标达成评价实施意见》《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实施意见》《教学方式目标达成评价实施意见》等,有助于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过程,保障人才培养、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教学方式等目标达成。高校可以通过制定的相应评价标准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和教学方式等达成情况实施评价;反之,通过评价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不断完善各类评价标准,构成一个评价标准与改进闭环的管理机制,具体如图4所示。

说来惭愧,我跟着中华龙舟大赛已有三年,由于天生怕水,至今还没有体验过坐在龙舟上的快感。值得庆幸的是,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我见证了万宁龙舟小镇的成长,参加了“清水绿盐城”龙舟公益环保活动,亲历过万人空巷的福州端午盛况……凡此经历,都是中华龙舟大赛带给我的文化体验和精神给养。

图4 评价标准与改进

(二)评价要素数字化设计

教学质量评价数字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高校教学和管理的各类评价实施过程中采集到的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数字化,并通过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对教学质量评价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评价结果,提供给不同角色的用户使用。这里,依据上述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实施路径上的关键内容,对各类评价进行梳理分析,我们将评价要素设计为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质量评价、主要教学环节评价、教学过程组织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等4个数字化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1.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质量评价

建立有效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激励和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挖掘教师发展潜能,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有效统一的数字教学资源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大众认可的数字资源质量标准,形成共赢生长的数字教学资源流通生态,促进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流通。

2.主要教学环节评价

建立方法多样化和主体多元化的主要教学环节评价机制,定量与定性的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若发现学生学习需求,能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和助教,由授课教师或助教指导解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理论课主要评价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课主要评价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程度。

3.教学过程组织评价

建立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过程评价机制,组织开展课程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要相互结合,比例结构设置要科学合理。组织开展教学运行情况评价,评价要能有效推动现代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4.教学效果评价

建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利用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来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对本科教学进行持续改进。建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常态化的跟踪机制,利用信息系统跟踪毕业生及时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了解和掌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情况、职业素质情况、专业课程与职业发展的契合度情况、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母校的评价情况等,系统收集数据信息后自动形成质量评价分析报告。

四、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实践

学校可在现有的教育大数据基础上进行融合和扩充,形成全校教育大数据仓库,再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和教学方式的达成情况,并将评价结果导入教学质量反馈与提升系统,从而为管理者提供精准的评价服务,其总体系统架构如图5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评价实施模块(即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质量评价、主要教学环节评价、教学过程组织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4个子模块)、数据存储和数据融合的数据仓库模块、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模块、达成评价结果模块、教学质量反馈与提升系统模块。

图5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一)评价实施模块

根据学校和学院制定的相应评价标准,将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质量评价、主要教学环节评价、教学过程组织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等评价指标数字化,并由各评价主体实施评价,评价结果数据实时分类存入数据仓库。

(二)数据仓库模块

利用ETL(Extract-transform-load,抽取转换加载)技术,将学校各信息系统中的原始数据源抽取出来,经过数据的清洗、转换和整合,最终加载到数据仓库。从本质上看,ETL 就是对数据的预处理,即从源到目标的过程,它是整合利用教育大数据的第一步。再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根据ETL得到的结果,分析其目标需求,设计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反映历史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变化的数据仓库。

(三)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模块

利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从数据仓库中提取出各类评价数据,挖掘出各类显性和隐含的评价知识,智能获得有针对性的评价信息,并以这些评价信息为基础,开展数据可视化呈现工作。

(四)达成评价结果模块

利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和教学方式4个维度来分析相应评价的达成情况,并将获得的对应评价结果实时导入到教学质量反馈与提升系统,提供给不同类型的用户查询和使用。

(五)教学质量反馈与提升系统模块

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与提升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收集到的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达成、课程目标达成、教学方式达成的评价结果可视化,为不同类型的用户和决策者提供持续改进建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结 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数字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动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也将成为政策制定者、教育从业者和教育研究者共同的关注焦点。本文对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提出一种“424”模式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给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路径,并依据制定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实施路径上的评价要素,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进行了设计。该系统可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有效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提供一种分析工具,为助力教育数字化赋能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应用型教学质量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