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霞
(临沂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山东临沂 276400)
狼疮性肾炎是一种肾脏损伤,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引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淀是该病的主要病因,患者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无症状尿血等,常发于青壮年时期,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 狼疮性肾炎是致使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已成为我国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应积极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以帮助患者病情缓解,改善其肾功能。泼尼松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其功效有抵抗过敏、消炎、灭菌等,常被用于治疗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对狼疮性肾炎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病情易反复,单一用药的效果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吗替麦考酚酯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具有抑制免疫激活、减少免疫复合物形成的作用,也可防止肾小球硬化,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3]。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 年1 月—2022年9 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 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对象,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对其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报道如下。
选取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 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9 例。 观察组中男5 例,女44 例;年龄25~60 岁,平均年龄(35.56±2.58)岁;病程5~40 个月,平均病程(20.33±4.35)月。对照组中男6 例,女43 例;年龄26~65 岁;平均年龄(30.55±4.87)岁;病程6~41个月,平均病程(24.76±5.56)月。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获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狼疮肾炎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伴有急性感染者。
两组患者均接受狼疮性肾炎常规治疗。
对照组采用泼尼松及羟氯喹治疗。给予患者盐酸泼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规格:5 mg/片)口服,35 mg/次,1 次/d,每周减少4 mg,服用1 个月后,改为每周减少2 mg,减至5~10 mg/d 时递减暂停; 给予患者硫酸羟氯喹片(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63,规格:0.1 g/片)口服,0.2 g/次,2 次/d。 治疗6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给予患者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国药集团川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24,规格:0.25 g/片)口服,1 g/次,2 次/d。 治疗6 个月。
(1)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指标及其他相关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指标及其他相关指标明显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好转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肾功能: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取血清备用,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市凯特生物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22400817,型号:KB-120)检测血清白蛋白、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 (3)免疫功能: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经离心分离获取血清,使用流式细胞仪(希森美康公司,国械注准20162224393,型号:CyFlow Counter)测定T 淋巴细胞亚群CD4+、免疫球蛋白A(IgA)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 (4)抗双链DNA(ds-DN)抗体阳性率: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的抗ds-DNA 抗体。(5)不良反应:包括胃部不适、腹泻、脱发、恶心呕吐等。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血清白蛋白水平等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白蛋白、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功能比较()
表2 两组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功能比较()
组别血清白蛋白(g/L)治疗前治疗后images/BZ_123_1080_672_1109_706.png尿素氮(mmol/L)治疗前治疗后images/BZ_123_1654_672_1683_706.png血肌酐(μmol / 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9)观察组(n=49)t 值P 值22.37±2.55 22.14±3.25 0.389 0.698 27.92±3.25 35.45±4.92 8.939 0.000 8.65±1.13 8.75±1.08 0.448 0.655 8.09±1.54 6.45±1.75 4.925 0.000 90.25±10.41 90.58±10.53 0.156 0.876 86.45±9.72 77.37±7.04 5.296 0.000
治疗前,两组的CD4+、IgA 及IgM 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水平高于对照组,IgA 及IgM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狼疮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狼疮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CD4+(个/μL)治疗前治疗后images/BZ_123_1086_1326_1115_1360.pngIgA(g/L)治疗前治疗后images/BZ_123_1662_1322_1692_1356.pngIgM(g/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9)观察组(n=49)t 值P 值228.84±64.03 226.56±63.87 0.214 0.831 278.57±93.24 328.68±93.28 4.327 0.000 4.86±0.62 4.92±0.56 0.503 0.616 3.56±0.42 3.06±0.32 6.629 0.000 2.97±0.46 2.89±0.41 0.909 0.366 2.15±0.52 1.71±0.45 4.479 0.000
治疗前,两组的抗ds-DNA 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抗ds-DNA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狼疮性肾炎患者抗ds-DNA 抗体阳性率比较[n(%)]
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两组狼疮性肾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狼疮性肾炎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因患者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导致其血液里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中沉淀,进一步引发肾小球的炎症反应[5]。该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很大差异性,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高血压、 大量蛋白尿伴随严重水肿等,甚至可能出现急性肾衰竭症状[6]。针对该病,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愈方法,即使行肾移植手术后,机体血液中的免疫复合物仍会持续不断出现,但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得到长期改善。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近年来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药物,但单一使用某种药物的疗效欠佳,还应考虑联合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血清白蛋白及T 淋巴细胞亚群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尿素氮、血肌酐、IgA 及IgM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抗ds-DN 抗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证实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免疫指标,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泼尼松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阻止缔结组织的增生,增加毛细血管壁厚度,降低细胞膜的透明度,发挥消灭病菌的作用,以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7]。 此外,泼尼松还可减少单核细胞和T 淋巴细胞的数量,使T 淋巴细胞无法被机体转化,致使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 因免疫反应被抑制,患者机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无法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导致基底膜对免疫复合物产生约束作用,减少其体内补体及免疫球蛋白的数量,达到治疗肾脏炎症的目的[8]。泼尼松的消炎及免疫抑制效果良好,但长期使用可出现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加重病情。 吗替麦考酚酯为新型的免疫抑制剂, 可通过阻止免疫复合物产生,避免免疫复合物进一步在肾小球沉积, 减少肾小球损伤,进一步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9]。该药的免疫抑制效果较强,进入人体后药物成分可分解为酶酚酸,使T淋巴细胞产出速度降低,阻止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因此减少,有助于促使免疫功能恢复[10]。 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的肾脏及免疫功能问题,且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恢复, 减少抗ds-DNA 抗体生成,且药物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