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脉冲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3-12-05 01:24邓维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邓维娜

(重庆市长寿区精神卫生中心康复医学科,重庆 401220)

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常见病,是一种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得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现象,进而所引发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该病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十分常见, 占比可达到70%~80%[1-2]。 脑梗死发生后,可对脑实质神经细胞造成伤害,进而可引发偏瘫,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运动障碍,进而严重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给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负担[3]。因此,对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需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干预,以尽可能改善其肢体残障状况,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康复训练是此类患者常用干预方式,但单纯康复训练所达到的效果有限。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 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对象, 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使用中频脉冲电刺激干预,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 纳入标准:(1)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4];(2)伴有肢体功能障碍;(3)沟通正常,认知能力正常;(4)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伴颅脑病变者;(2)先天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3)伴心脑血管疾病者或恶性肿瘤者;(4)器官功能不全者。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0.56±1.15)岁;右侧瘫痪22 例,左侧瘫痪18 例。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52~76 岁,平均年龄(60.62±1.21)岁;右侧瘫痪21 例,左侧瘫痪1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已获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行康复训练干预。(1)早期体位摆放。①俯卧位:在保持床铺平整的基础上,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对患者头部及肩关节进行适当固定,保证肩关节位于枕头两侧; 同时将偏瘫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并且保持上肢和躯干之间呈90°水平,同时伸直患者肘部、腕关节、指关节。②患侧卧位:此体位下,应固定患者头部,协助患者躯干适当后仰,并将患侧前关节向前平伸内旋,保证患侧上肢和躯体呈直角,同样需伸直肘关节;与此同时,应协助患者微屈患侧下肢膝关节及检测下肢膝关节、踝关节,同时伸直臀部。③健侧卧位:取此体位时,则需固定患者头部,与躯干保持平直,同时协助患者适当前倾躯干,并向前平伸患侧肩关节,同时将健侧下肢置于枕头上。 护理人员应注意,每隔2 h 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及体位调整,交替摆放上述功能体位。(2)被动活动。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肢体被动运动, 如协助患者进行肩外展、伸肘、伸指、伸髋、屈膝等被动活动,活动时应注意遵从“从大关节到小关节”“从小幅度到大幅度”的原则,给予患者上下肢肌肉按摩,运动时间20~30 min/次,2 次/d; 之后根据患者情况, 逐渐向主动活动过渡。(3)坐位训练。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同时协助其侧屈颈部、躯干等,并引导患者以健侧下肢勾住患侧下肢进行适当移动,逐渐移至床旁,然后由家属协助,对患者膝盖、小腿部位进行推压,以帮助患者进行床边坐起训练,每天可进行50~100 次练习。(4)站立训练。在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坐位练习、 掌握相应训练方法后,则可向站立训练过渡。 训练时,先指导患者进行“坐-站转换训练”,以促使患者适应卧位到站位的变化;同时对于站立难度较大者,可先指导其进行床边下垂双腿练习,1 次/d,30 min/次, 之后再进行床边站立练习,练习时护理人员及家属应做好陪同,每次站立时间可控制在20~30 min,2 次/d。(5)步行训练。在经过一段时间站立训练,且患者可保持站立平衡后,则可向步行训练过渡。具体训练时,应由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协助、搀扶患者行走,也可由患者借助扶手进行行走练习,之后再逐渐向独自行走过渡,每天练习500~2 000步,练习期间家属需做好陪同,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6)日常生活训练。在进行上述康复训练期间,可穿插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生活能力训练, 比如穿衣服、刷牙、进食等。 上述训练连续进行1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进行中频脉冲电刺激干预。 选取中频脉冲治疗仪(佛山浩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京械注准20142090134, 型号:BA2008-Ⅲ),设置仪器参数,即频率为2~8 KHz,电流为0~100 mA±10%,电极片为96 mm×61 mm。 电刺激干预部位:上肢,患侧腕伸肌、肱三头肌、冈上肌;下肢,患侧股四头肌、胫前肌群等。 做好皮肤清洁消毒,然后在各肌群处放置电极片,并以垫巾隔开皮肤与电极。 然后启动仪器进行电刺激干预,仪器参数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灵活进行调整,每次干预时间为20 min,1 次/d,连续干预1 个月。此外,干预前,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讲解此项操作的作用、原理、效果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以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并促使患者积极配合。

1.3 观察指标

(1)肢体功能。 以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主要由上肢运动功能、 下肢运动功能两部分组成, 所占分值分别为66、34 分,总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越好[5]。(2)肌力分级。以下肢胫前肌群为例进行评估。肌肉轻微收缩,肢体难以正常活动为Ⅰ级;肢体能够水平移动,不可抬高或离开床面为Ⅱ级;可离开床面,但无法进行抗阻运动为Ⅲ级;能够抬高、离开床面,并且能够做一般抗阻运动为Ⅳ级[6]。 (3)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总分最高42 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越好[7]。(4)日常生活能力。以日常生活Barthel 指数量表(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内容涉及吃饭、穿衣、上楼梯、如厕等10 个方面,总分最高100 分,分值高表示患者生活能力强,以评分<40 分为有重度依赖,>60 分为轻度依赖, 介于两者之间为中度依赖[8]。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上肢、下肢FMA 评分及总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肢、下肢FMA 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分]

表1 两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分]

组别上肢FMA 评分干预前干预后下肢FMA 评分干预前干预后总评分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20.89±1.12 20.91±1.08 0.081 0.935 42.54±2.56 31.96±2.62 18.267 0.000 11.25±2.40 11.21±2.56 0.072 0.943 25.69±2.15 18.56±1.18 18.387 0.000 32.58±1.99 32.60±2.02 0.045 0.965 67.59±3.01 50.14±2.85 26.624 0.000

2.2 两组肌力分级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肌力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肌力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肌力分级情况比较[n(%)]

2.3 两组NIHSS 评分及BI 指数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NIHSS 评分及BI 指数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NIHSS 评分及BI 指数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NIHSS 评分及BI 指数评分比较[(),分]

组别NIHSS 评分干预前干预后images/BZ_66_790_2589_824_2609.pngBI 指数评分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13.99±1.05 13.58±1.11 1.697 0.094 7.41±0.65 9.93±0.81 15.346 0.000 40.01±3.88 39.96±4.02 0.057 0.955 71.15±2.99 60.15±3.32 15.571 0.000

3 讨 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多发疾病[9]。 脑梗死患者多为年龄超过50 岁的中老年人群,尤其好发于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疾病人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10-11]。脑梗死患者因伴有脑组织缺氧、缺血状况,容易损害脑部细胞结构及神经功能,从而可造成肢体功能障碍,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目前,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其所引发的偏瘫等后遗症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12]。 偏瘫作为该病常见后遗症,发生后容易造成肌力减退、主动运动协调控制能力下降、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 甚至会导致患者完全丧失生活能力,只能卧床休养,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会给其家庭带来较大负担[13-14]。 手术、药物等治疗方式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方面的作用通常不够理想,存在有较强的局限性。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目前临床上对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治疗已逐渐向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强调在给予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配合开展早期康复训练,旨在通过早期功能训练,减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促进患者残障肢体功能恢复[15-16]。 早期康复训练,主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及代偿理论为基础,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 h 后,便开始协助患者进行相应训练,通过各项训练来刺激患者肢体外周神经, 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运动模式,改善其功能障碍情况。 同时通过长期反复训练,还可帮助患者及早建立侧支循环,以充分发挥病灶周围组织的代偿功效,进而加速神经功能重新组合,达到改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的效果[17]。 但临床研究发现,早期康复训练虽然能够取得积极成效,但康复训练起效较慢、恢复周期较长,容易影响患者的康复信心,甚至会降低患者的训练依从性,进而影响预后情况。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在给予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同时,还需要配合其他辅助康复手段。本研究中观察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康复训练与中频脉冲电刺激相结合的方式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肌力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联合进行中频脉冲电刺激干预的效果较单纯康复训练更为理想,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肌力改善。 这主要是由于中频脉冲治疗仪作为一种辅助康复仪器, 将其应用于偏瘫患者的干预治疗,可借助中频电流刺激原理,给予患者大脑运动中枢相应的刺激,从而可促进运动神经反射恢复、重建,进而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同时,中频脉冲治疗仪还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皮肤表面,并可在中频电流的作用下引发肌肉震颤,达到肌肉被动收缩、锻炼的效果,这对于改善患者肌力状况有积极帮助,有利于促进患者肌肉逐渐恢复正常协调收缩能力,同时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等不良后果发生[18]。且中频电流不会给人体电解造成明显影响,肌肉收缩阈值低,可避免给患者带来疼痛等不适感,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将其和康复训练配合使用,能够起到协同功效,可进一步加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联合中枢脉冲电刺激干预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使用价值显著, 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有促进功效,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