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娟
摘要:通过美术鉴赏多元教学,学生能有机会接触到丰富的艺术作品,并掌握鉴赏艺术作品的技巧和方法,进而提升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此外,将生活教学模式融入美術作品的鉴赏中,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文章探索了美术鉴赏多元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美术鉴赏多元教学实践的对策,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高中美术教学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多元教学;审美能力;核心素养
审美能力被认为是个体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审美能力不仅涉及欣赏艺术作品,而且涉及对生活、文化、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感悟。在新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审美教育逐渐得到了重视,其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包括文化理解、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及实践创新方面,提出核心素养是为了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使教育不再只关注传授知识,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如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因此,文章阐述了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并探索多元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
1 美术审美能力及核心素养概述
1.1美术审美能力
美术审美能力是指对美的感知、理解和创造的能力,也是综合能力,涉及个体的感官、想象力、情感反应、认知和理解。审美能力依赖于个体对美的感知力,包括对色彩、形状、线条、空间、纹理视觉元素的敏感度。感知力是美术审美的基本能力,如果无法感知美的存在,则无法评价和创造美;审美能力与想象力紧密相关,想象力能刺激个体的感官,让个体感知更多的美。同时,想象力也能创造新的审美形象,让个体在现实世界外发现更多的美。
此外,美术作品往往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反应。所以,审美能力水平也取决于这种情感反应的深度和广度,个体需要对美拥有强烈的情感体验,才能深入理解美的内涵;审美能力不仅是对美的感知和想象,而且需要有对美的认知和理解,涉及对美的本质、特征和价值的理解,以及对不同艺术风格、流派和文化的认识。当然,美术审美能力还包括对美的创造力,个体不仅需要能欣赏和理解现有的艺术作品,而且需要有能力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创造力依赖于个体的技能、经验和对美的理解。
1.2美术核心素养
美术核心素养是指在美术课程学习中,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包括:第一,图像识读。这是美术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学生不仅能识别各种图像,而且要能理解图像的深层含义,包括图像的象征意义、视觉语言及文化历史背景。第二,美术表现。学生需要掌握及运用各种媒介和语言进行创作的能力,以表达观点、情感和经验。同时,他们需要理解并运用美术的各种传统和现代样式、风格。第三,审美判断。学生需要具备评价和理解艺术作品的能力,能分析、比较和评价美术作品的美学特征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审美观点。第四,创意实践。学生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新的创意,并运用美术的方式实现。第五,文化理解。学生需要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和创作方式,理解并阐释这些作品中包含的文化观念、文化习俗和文化价值。
由此可见,这些核心素养不仅体现了美术学科的核心价值,而且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建立对美的感知,发展创新思维,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和整体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设条件。
2 高中美术鉴赏多元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2.1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多元教学环境下,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设计,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鉴赏和评价,学生能建立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标准,提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多元教学实践能让学生掌握多项艺术技能,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2.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多元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艺术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参与艺术创作和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联想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促进学生解决问题。此外,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理解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提高实践能力和创作水平。
2.3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并拓宽视野
随着多元教学模式的发展,学生能接触到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这些作品一方面能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和背景,另一方面能促进他们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多元视野和文化包容心态。而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学生能理解自己的文化和身份,进而融入社会和文化环境。
3 高中美术鉴赏多元教学实践的对策
3.1采用跨学科教学方法
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核心素养是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该目标,教师可以采取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从多角度进行切入,提升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能力。
一是与文学结合。美术与文学存在密切联系,许多画作背后均蕴藏着丰富的文学背景。鉴赏画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画作背后的故事和文学内涵。例如,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可以结合讲解古代诗词,让学生理解画作的精神内涵。
二是与历史结合。美术作品也是历史的见证,通过美术作品能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所以,为了推动美术鉴赏教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特征,明确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历史关系和时代价值。例如,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思潮和艺术特点等历史背景。
三是与科学结合。科学与美术存在紧密联系,许多科学原理可以在美术作品中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和艺术价值,如在欣赏现代主义绘画时,可以介绍当时的科学理论和新技术。
四是与音乐结合。美术和音乐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情感表达,如在欣赏中国水墨画时,可以搭配古琴音乐,让学生感受画作中的意境和韵味。
3.2重视教学互动
第一,教师要围绕课程内容采取问题驱动策略,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方便学生讨论交流。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这幅画作中的色彩和线条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认为画家在创作这幅画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通过这些问题,教师能帮助学生理解画作的艺术元素和内涵,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
第二,让学生主动创作艺术作品,并掌握艺术鉴赏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绘画、雕塑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创作中体验艺术的乐趣。同时,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他们感受自己的创作被认可和欣赏。
第三,教师可以选取不同风格、主题的画作或者雕塑作品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例如,教师可以对比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山水画,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也可以解析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第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如建筑、装饰和服饰,通过观察和发现这些艺术元素,学生能理解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敏感度。
第五,教师可以引入课外资源,如艺术史、画集、艺术评论,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记录阅读感受,为提升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3.3融入生活教学模式
一要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例如,讲解中国传统绘画时,可以安排学生在校园里寻找美的景色。如校园一角、图书馆的一幅画,甚至书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存在。
二要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创作。例如,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纸板、布料和塑料,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有价值的艺术品,或者利用家中的水果、蔬菜,让学生进行雕刻创作。
三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展览馆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气息。同时,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写生,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感受自然的美。
四要引入生活中的案例。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城市中的建筑,分析建筑的设计、色彩和材料元素,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欣赏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多种艺术形式。
总之,融入生活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存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核心素养。同时,能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元素,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美术鉴赏多元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升艺术素养;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文化意蕴的认识并拓宽多元视野。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多元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和优质的学习环境。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美术核心素养,教师应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将美术鉴赏与其他学科结合,如文学、历史、哲学;应实施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并采用生活教学模式,将美术作品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林卿.高中美術中的美育与美术鉴赏教学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22(12):154-156.
[2]魏国强.高中美术审美鉴赏教学的策略[J].智力,2022,(12):22-24.
[3]王祥鲁.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A]. 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21教学改革成果交流暨专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四)[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1:59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