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创”方针指导下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2023-12-03 12:08李春艳付士军
山西青年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两创讲授教学内容

李春艳 付士军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2014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两创”,指出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创”方针的提出,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路径[1],同时为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一、“两创”方针对传统文化类课程教改的意义

(一)“两创”方针确立了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改革方向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文化类课程受重视程度不高。随着“四个自信”的提出,高校积极响应号召,纷纷设立了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满足学生的选修。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也面临着挑战。如何改?怎么改?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两创”方针的提出,为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改革指明方向。

(二)“两创”方针明确了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改革目标

在“两创”方针的指引下,我国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有二。一是对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高校教师应该在传统文化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优势特色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同时,以授课学生为中心,根据授课学生的学情分析,灵活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普及性、故事性等。二是将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授课方式从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逐渐向实践开发转化为主。除了课堂教授外,更主要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开发,阶梯式的开发,可以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旅游遗产地的开发、文化主题公园的开发、影视产业的开发等,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同时,借助现代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开发。一方面,充分利用大众传媒,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书籍等传统媒介,宣传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运用新媒体或直播方式,宣传传统文化,销售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火”起来。

(三)“两创”方针推动了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改革步伐

当前,高校教学改革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两创”方针的提出,不仅坚定了我国传统文化类课程高教改革的前进目标,而且加速我国传统文化类课程高教改革的步伐。一是目标明确让我们在高教改革中更有方向、有计划,改变了过去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赋予高校教改更大的活力和生命力。传统文化要顺应时代发展,必须进行转化和创新,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必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二是高教改革经历了长期的过程,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传统文化类课程,由于受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在教学改革中举步维艰。“两创”方针的提出,让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课程可以通过转化和创新而大有可为。

二、传统文化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017 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内高等院校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设,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类课程面对高校教学改革,在课程教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理论性强。一方面,就传统文化类课程内容本身来讲,其理论性比较强,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多以古文的方式呈现,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也常常需要运用文献来佐证所讲授的内容。由于学生对古文接触很少,理解比较吃力,甚至不会翻译,使得很多学生慢慢对传统文化课程产生抵触心理或者厌学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在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也更多偏向理论讲授,一堂课下来,都是老师在讲台上主讲,提问、思考等环节比较少。这种极强的理论性,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第二,教学方法单一性。总体来看,高校传统文化课程讲授多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由于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整体性[2],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知识打通,在讲授某一种文化现象时,可以联系到其他时代相同的文化现象。但遗憾的是,今天的大学教师多是博士研究生,他们只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深耕,自己领域之外,却涉猎较少,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对相关知识达到有效的扩展和链接。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的首选,教师站在讲台讲,学生在台下听。甚至有的教师不追求教学效果,导致课堂氛围死板教条,互动性较弱。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缺乏积极探索问题的主动性。还有就是缺乏实践性。教学应该从课堂走向操场、田野、博物馆等场所,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堂。由于时间和实践的缺乏,使得教学方法显得单一。

第三,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就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本身来讲,其理论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才能听懂学懂,但大多数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仅停留在初高中层面,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少去回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互动性缺乏,课堂气氛不热烈,进而变成被动接受和学习知识;由于传统文化类课程在高校一般属于通识课程,一周仅有一次,且期末考试方式为考查,因此不受学生重视。

三、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两创”方针为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只有结合时代发展步伐,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立足教学实践,才能推动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序前进。

(一)创新教学理念,有效利用传统文化

虽然高校逐步在重视和加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注入和引导,但长期以来,在大学生中形成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类课程多被设为通识选修课程,学生为挣够学分,被迫选修。这种被迫学习,使得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都处于应付的状态。要解决这种境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提升学生认知,转变学生观念。要让学生认识到,虽然传统文化类课程不是专业课,但传统文化类课程是为我们提供精神养料、提升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源泉,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2.打破学科限制,培育学生兴趣选择。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打破是什么专业就找什么类型的工作或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这样的误区。众所周知,我国很多学术巨匠都是跨学科的。比如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先生,曾经是机械专业的学生,但他在史学界,尤其在先秦出土文献的研究上却是首屈一指。大学生完全可以在大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成就自己的人生。

3.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是只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讲授上,而应该贯穿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高校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路标设置、文化节活动、有线视频播放、校园广播播报等方式,弘扬传统文化,在学生间掀起一股研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形成特色。

(二)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活化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往往存在两个误区:第一是照搬专业课的授课模式,授课方法不当使学生失去兴趣;第二是过于讲求通俗,内容过于简单,考试流于形式,学生不能在课堂上获取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外的更多知识,因而产生抵触或不满情绪。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1.教学手段多样化。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成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主要讲授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缺陷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互动性差等。教师应该打破传统,及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田野调查、知识竞赛、视音频播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利用微信群、QQ 群、腾讯会议、雨课堂、钉钉课堂、腾讯课堂、学习通、慕课、智慧树等多平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文化知识,让学生多角度、多平台、多方面地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2.考核方式变通化。一般情况下,传统文化类课程多采取随堂考试或小练笔形式。这种考查方式的最大弊端是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从来不听课,或者干脆不来上课,考试时通过手机搜索、照抄他人论文等手段敷衍交差,没有真正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将考查变为考试,或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通过视频拍摄、剪辑制作成短视频,或通过传统文化知识大赛或征文、撰写田野调查报告等形式,或通过制作PPT、手工艺术品等创新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索问题的能力。[3]

3.教学模式丰富化。在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一般是全校公共选修课,其授课对象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课程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的不同,相应增加一些相关领域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同时,也加深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新的认识。

(三)创新教学内容,有效弘扬传统文化

1.增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这要求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趣味性、故事性、共鸣性。例如,在讲述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时,可以通过故事载体,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增加他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的了解。也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学生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课题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总之,课程内容的故事性强、情境性强、画面感强,代入感强,不仅让学生喜欢课堂,而且让学生能产生共鸣,有所思考,有所启发。

2.重视教学内容的通俗性。一般情况下,传统文化类课程面向全校开设的,受众面比较广。因此,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和加工上,应该更具通俗性、普遍性、大众化,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3.提升课程内容的层次感。传统文化类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做到由简到难,但整体上简单化,以符合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便于他们慢慢接受、慢慢消化和慢慢吸收。

4.注重教材建设的实用性。当前,传统文化类课程教材建设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内容基本由代课老师自行设置。这虽然有利于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从学生的兴趣点选择授课内容,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高校教务系统和任课教师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根据本校学生特点等,有必要编写一部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的教材。

(四)立足教学实践,有效传承传统文化

1.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的安排。教学实践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传统文化知识只有和实践结合,才能创新,才能发展,才能赋能。我们亲自动手操作和亲自参观考察来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2.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探索。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讲授,不仅仅通过说去实现,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培育学生的专注力,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3.创新学生实践模式。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开发。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文化的历史背景;运用新媒体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情境翻拍成情景剧或短视频,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探索;通过角色扮演、有奖征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综上所述,“两创”方针为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改革不仅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立足教学实践,还要顺势顺时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继承,创造性发展,使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两创讲授教学内容
经典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两创”(上)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两创”背景下推行中小企业社保差异化征缴方式研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资本市场是推动“两创”发展的重要保证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