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霜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血液净化是慢性肾衰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等,此治疗方法是一个有创操作,技术非常复杂繁琐,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小问题都会影响患者血液净化最后效果,治疗周期较长,且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高,不仅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影响,还会降低生活质量与预后[1-3]。因此,寻找一个有效的护理方式尤为重要。有研究显示[4-5],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分别在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但两种护理方法联合应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为了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4例血液净化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方式,为临床提高护理效果提供指导,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2例血液净化患者设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2例血液净化患者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均符合血液净化适应症;(2)均无无意识不清、精神异常者。排除标准:(1)患有恶性肿瘤者;(3)具有心理疾病,不配合本次研究者。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0.88±6.6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50.75±6.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以比较(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为 (1)心理护理:血液净化前护士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规范化血液净化流程,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告知血液净化流程及目的,通过疾病知识与成功案例讲解,增强患者治疗信心,预防负性心理。(2)导管护理:加强管道冲洗、消毒,保持通常、无菌,避免污染,预防感染与堵塞。(3)饮食护理:由于血液净化会损伤患者肾脏排泄功能,则指导患者饮食应以优质蛋白为主,避免含磷、钾物质摄入,预防高磷血症。(4)不良事件护理:由于血液净化过程较长,则易发生感染、低血压、出血等不良事件,因此需实时监测患者情况,置管前询问用药情况,加强管道消毒,血液净化时加强巡视力度,结束后应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观察患者管道内血液性质、颜色等情况,预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1.2.2 观察组在预见性护理基础增加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具体为 (1)风险分级:根确定血液净化患者危险因素进行风险分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糖尿病、病史、低血压、高血压等,将危险因素整理打印出来并询问患者,危险因素≥2个则为高风险患者,危险因素<2个位低风险患者。(2)低风险患者措施:给予常规血液净化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不良事件预防与处理等。(3)高风现患者措施:在低风险患者基础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由责任护士观察血液净化时穿刺部位情况,评估有无感染、低血压、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责任医生报告并遵医嘱做出处理,并且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情绪变化并给予安抚,舒缓负性心理,增强治疗信心,提高预后。不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收集患者反馈,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1.3观察指标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进行评分。SAS有20个评估项目,焦虑程度分级为轻度:50~59 分,中度:60~69 分,重度:>69 分。SDS有20个评估项目,抑郁程度分级位轻度:53~62 分,中度:63~72分,重度:>72 分。(2)记录两组患者感染、出血、低血压、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1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变化的比较 表1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变化的比较分)
2.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表2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2.90%(P<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n(%)]
血液净化是通过血管通路将患者全身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血液净化装置去除血液中相关致病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除了用于肾脏代替治疗之外,还用于肝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等疾病支持治疗[7-8]。由于治疗时间比较长,大部分患者存在紧张、害怕、焦虑等心理,影响血液净化效果[9]。血液净化治疗本身一点小问题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对护士能力与患者配合度要求较高,更加需要一种有效护理方式来提高护士工作质量与患者生存期限。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提前对可发生的危险事件进行评估并做好预防及应对措施,根据患者疾病情况与心理需求制定详细护理干预计划[10]。许多研究已报道预见性护理在手术、癌症及脑卒中等患者中易被广泛应用,且在改善患者情绪,提升预后及服务满意度方面具有一定效果[11]。但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预见性护理干预,且制定预防、处理措施,缺乏对患者不良事件的准确风险评估与分析,存在一定弊端。而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正好可以弥补不足,此护理方法将患者进行风险分级,并针对不同风险级别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不仅可对护理资源合理分配,还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与质量[12]。刘研等[13]研究将手术患者根据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分级再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发现此方法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机体恢复。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SAS与SDS分值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2.90%(P<0.05)。说明两组护理方法具有一定临床效果,但联合护理干预患者临床效果更明显,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级,并针对各风险等级患者制定预见性护理干预,讲解疾病知识、血液净化注意事项及预防不良事件,能有效利用护士资源,提高对患者的风险预防意识与责任心,且能针对不同患者心理情绪做出安抚,缓解负性情绪,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张嘉丽等[14]同样发现预见性护理联合风险评估分级能减少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张卫梅等[15]研究与本文相似,其结果显示两种护理方法联合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加强心理护理,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