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阳
摘 要:本研究基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课程的背景,对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痕迹检验课程建设进行探索,结合一流专业建设的总目标,分析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提高应用型警务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痕迹检验;建设目标;实施策略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師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公安教育要贴近实战。但是,当前公安院校传统的痕迹检验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新时期公安部门实战需求。因此,通过对课程建设的研究,河南警察学院结合办学定位、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课程特点、学生学情等因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堂思政为导向,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综合素质提升为核心,以任务驱动为目标,构建了“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公安部门实战需要的应用型警务人才。
一、痕迹检验的一流课程建设目标
结合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定位和课程建设实际,建设一流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一流本科课程。二是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构建课堂实战化教学环境并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三是建设符合实战需求的一流课程,通过其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痕迹检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痕迹检验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2002年起在河南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和侦查学等专业中开设。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该课程2020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2021年被认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痕迹检验的一流课程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课程内容陈旧、难度小,创新性不强,挑战度不高。从教材层面看,虽然选用了最新的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但其主要内容仍为痕迹检验课程的基础知识和传统技术手段,缺少近五年来有关国内外痕迹检验的新成果、新方法,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也不充分,难以体现一流本科课程的创新性和挑战性。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加大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力度,紧密结合警务人才实战需求,促进知识与能力同步提升。
二是课程实战能力提升面临困难。当前,对于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存在注重“学”轻视“术”的现象,导致课程实用性不高和实效性不明显等问题,造成学生实战能力不强。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战能力建设的规划性、系统性,融合线上线下教学、实训式教学和实战化教学,突出课程的实战、实用、实效。
三是存在教与学相脱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主体地位过于强势,学生往往被动学习,导致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不高以及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忙起来,倒逼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让教师强起来。
三、痕迹检验课程建设及实施策略
(一)基于需求导向,完善课程内容,创新课程资源
坚持需求导向,完善课程内容,创新课程资源,使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完善具有公安实战特点的教学内容,对标实战需求,加强课程内容和资源建设,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加大教学监管力度,强化系统性。
1.完善课程内容。一是加强思政元素的融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抗疫精神,如“中国速度”“众志成城”“科技兴警”等思政素材,尤其是将河南警察学院校友李建生、程建阳和樊树锋等的典型人物事迹融入教学内容中,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将忠诚、担当、为民、奉献等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二是及时科学地引进公安实战工作中痕迹检验的前沿动态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注重把具有鲜明时代性、反映课程教学发展变革的内容,如将“手印三级特征的识别和应用”“刑事技术信息系统的应用”“电子物证的检验”等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保证内容的前沿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在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将创新思路和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改革实践中,以教研推动教改,以教改促进教研,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创新课程资源。一是利用学习通平台建设痕迹检验课程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涵盖教案、课件、视频、案例、试题等内容,并不断更新课程资源,方便学生拓展学习。二是利用河南警察学院校局合作机制,通过与郑州、开封、新乡、驻马店、信阳、济源等十个地市(示范区)公安机关实习教学研究基地的合作,完成痕迹检验精品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二)基于实战、实用、实效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强化学生实战能力
按照OBE和布鲁姆教育教学理念,基于实战、实用、实效导向,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实训为主,辅以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理安排实训课和理论课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
2.改革实验实训教学管理,打破学生实训瓶颈。开放实验实训室,保证学生在实验实训上的时间和次数,弥补课堂实训时间不足的问题。通过开放式实训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利用校局战略合作,创新实训教学新模式。利用校局战略合作建设下的实习教学研究基地,结合专业特点,强化实训式教学和实战化教学,强化虚拟实验教学的学时和应用,开辟现场观摩和实战化教学新模式,通过对真实案例中痕迹物证的勘验、分析、识别和鉴定的训练,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
通过对教学的改革与尝试,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重“学”轻“术”以及学生高分低能的问题,创建了适合痕迹检验课程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现场观摩的实战化教学新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基于能力导向,优化教学环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分为课前小组导学、课中体验探究和课后分层巩固三个部分,旨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使学生由“我学会”主动向“我会学”转变,逐步实现布鲁姆教育教学理念下的初阶、中阶和高阶教育目标。
学生课前通过学习通平台以及微信群,以宿舍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内自学自评,形成自学报告,实现记忆理解的初阶教育目标;课中利用雨课堂等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以生生讨论为主,教师适时点评,使课堂教学贯穿案例教学、实训教学和启发教学过程中,实现应用分析的中阶教育目标;课后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从痕迹检验资源库中选取真实案例中难度适宜的痕迹物证作为课后作业,并由小组之间相互对改,形成知识掌握情况报告,后续在课堂上展示,不断巩固知识,实现评价、创造的高阶教育目标。与此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技能课由驻校实战教官和课程主讲教师联合授课,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让学生在“沉浸式”课堂教学中体验来自实战部门的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动手能力。
教学环节的优化和改革,既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又能倒逼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让教师强起来。基于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标准和目标进行痕迹检验课程改革与研究,不仅为了培养具有严谨法治思维、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还为了培养具有严谨工作作风、良好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浓厚家国情怀,拥有职业荣誉感,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训词精神的预备警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9).
[2]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5).
[3]邹鸣,陈积敏.应用型本科公安院校校局协同育警的创新路径[J].森林公安,2021(6).
[4]杨娜.“痕迹检验”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论坛,2021(27).
[5]李大武.“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痕迹检验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1).
责编:勉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