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2023-12-02 00:27姚晓晶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摘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化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困境、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育人主体协同配合、育人资源有效整合、育人环境优化融合,开展“协同联动”全员育人、实施“系统规划”全过程育人、推行“多元立体”全方位育人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三全育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20-0060-06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时代精神的中职校‘润成德育实践路径研究”(D/2021/03/184)、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自筹课题“‘三全育人理念下职业院校‘成功教育实践研究”(ZCZ106)、2021-2023学年度南通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三全育人背景下职业院校成功教育实践研究”(ZJJG2021068)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6-14

作者简介:姚晓晶,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分院学工处处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职业院校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和路径。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简称,在立德树人总体要求下,三者之间互融互促、协调发展,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育人理念,构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格局。目前,学界对“三全育人”内涵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全员育人”的要素主要指向人,强调人人是育人主体;“全过程育人”的要素主要指向时间,强调阶段性和持续性;“全方位育人”的要素主要指向空间,强调育人对象的全面发展和育人方式的全面覆盖[1]。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坚持“三全育人”理念,就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时代发展为背景,以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立足点,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使育人主体协同配合、育人资源有效整合、育人环境优化融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让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促使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

二、职业院校实施“三全育人”的意义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对接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但实际上很多职业院校将人才培养定位简化为单纯的就业,将工作重心放在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上,片面追求技能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一些职业院校没有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育人工作,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新时代社会经济需要的人才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以“三全育人”为理念,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统筹育人工作,重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缩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现状与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要求之间差距”的可行举措,也是推动职业院校人才高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化解育人工作困境的需要

很多职业院校未能将管理、教书、育人统一成有机整体,在实际工作中割裂了教书与育人、管理与育人的关系,从而使得育人工作丢失了诸多“阵地”[3]。一些职业院校各岗位教职员工育人职责不明、定位不清,育人主体未形成合力,育人内容碎片化,育人方式脱节,未形成系统的长效育人机制。一些职业院校未能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关系,未形成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育人工作出现困境。而职业院校依据“三全育人”理念,充分调动各育人主体积极性,利用各类育人资源和要素,创设有利的育人环境,以“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宗旨,树立一切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意识,可以增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化解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困境,回答职业院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三)激发学生自我潜能的需要

很多职业院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认为自己输在了起跑线上,自我评价较低,习得性无助行为普通存在,而部分职业院校没有重视对学生潜能的激发,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自我认识偏差。另外,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本身就带有偏见,相对较低的社会认可度导致了职业院校学生长期不能客观评价和认识自己,进而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在就业压力日益紧张的形势下,焦虑情绪愈发严重,失落感日益增强。职业院校实施“三全育人”,就是要协调各方面育人元素,以唤醒和激发学生的自信为起点,发动全员从全过程、全方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现与发展,在不同层次和领域上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一位职业院校学子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分院(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顺应新的时代特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明析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时代内涵、典型特征,结合学校十多年“成功教育”的经验和积累,营造“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的育人氛围,多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形成了“三全育人”理念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一)开展“协同联动”全员育人

将全员育人理念覆盖于学校教学、德育、科研、管理、服务、实践的全过程,引领全校教师岗、管理岗、服务岗的教职员工共同肩负立德树人的任务,挑起人才培养的担子[4]。

1.教职员工队伍担当育人主力军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示范育人

编印师德校本教材,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活动,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坚持“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社会评教”相结合,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考評机制。挖掘宣传身边可学可做的教师模范典型,通过“成功教育”教师典型及优秀教师团队、“感动学校人物”评选等活动,传承尊师重教传统,强化榜样引领作用,激励教职工学习楷模精神,争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示范者。

(2)优化德育管理队伍,强化主动育人

成立以学校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学工处和各系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对德育管理人员有严格的选拔标准和考核激励制度,确保德育管理人员有较强的责任担当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能全时段、全天候、全方位地参与育人工作,从各方面主动关心关爱学生。重点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专题培训和研讨,为班主任搭建学习借鉴、展示自我的平台,推动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常态化举行“最美班主任宣讲”活动,通过对优秀班主任献身教育、智慧育人的事迹宣讲,激励更多的班主任以先进为榜样,激发教书育人的热情。定期举行建班育人研讨会、班主任沙龙,指引班主任在建班育人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勇于创新,争做有情怀的教师。

(3)明确后勤岗位职责,坚持服务育人

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和宿管员管理条例,明确宿管员的职责,促使其提高奉献和服务意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主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为学生排忧解难,提高服务质量;定期召开宿舍管理工作例会,加强交流研讨,及时解决宿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全面优化宿舍管理工作。推动食堂后勤人员用心提升食堂服务质量,学校膳食中心以“温馨的食堂也能吃出家的味道”为原则,倾力打造让全校师生满意的“阳光”食堂。宿管员的悉心关爱、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后勤人员的奉献和吃苦耐劳精神逐渐深入学生内心,影响学生行为,潜移默化地起到了育人作用[5]。

(4)完善“四级管理”框架,实现协同育人

建立“校长带头、中层示范、班主任为主体、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育人工作机制。校领导下沉到分管系部,对育人工作进行指导。全体中层干部和任课教师除了要关注所任教学科学习困难学生,还要配合班主任在任教班级担任德育导师,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学校还制定了《家访工作方案》,从制度上明确了班主任、校领导、中层干部和任课教师的家访职责。

2.思政教学团队唱响育人主旋律

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思政教学团队创新研究,培养一批思政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带动思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深入开展思想政治课校本教学探索,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将成功教育和思政课程全方位融合,开拓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主战场”,唱響成功教育“主旋律”,把握课堂教学“主阵地”,有力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贯穿。

3.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育人主渠道

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育人主渠道。定期举办课程思政建设学术沙龙,引导各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职业品质、工匠精神、使命担当、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全方位渗透到专业文化课程、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企业实践等各个方面,使各门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全体教师不断强化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系统挖掘思政元素,精心开展教学设计,使课程思政做到无痕润心,基本实现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4.学生自主管理落实育人新举措

创新学生自主管理工作,落实新举措,在原有学生会、自管会基础上,从高年级寄宿学生中挑选品学兼优、工作能力出类拔萃的学生到低年级担任助理班主任,成为第三支学生干部队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完善学生干部培养机制,规范月例会、周总结和日反思制度,提高学生干部的执行力。加强学生干部思想道德素养培育,强化过程考核,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干部在文明礼仪规范、常规检查、创建和谐校园氛围、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升育人工作成效。

(二)实施“系统规划”全过程育人

从教育的连贯性和阶段性出发,关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个发展过程,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纳入育人全过程,达成学生“会做人、会技能、会创新”的三会目标。

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推动全程育人

多次修订各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每一阶段发展,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文化学习、技能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坚持五育并举,把学生思想道德、职业素养、技术能力、身体素质、审美情趣、劳动品质及创新意识等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成功教育”理念渗透到各学科课程,实现育人的系统性和一体化。

2.养成教育工程奠定成功基础

大力推进“12345养成教育工程”。围绕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一个主题引领养成方向;以宣传引导和实践体验为两个依托,夯实养成根基;以德育、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三项工作例会制度为保障,落实养成规范;以班主任、学生会、自管会和助理班主任四支队伍为核心,形成养成合力;以对校门进出、教室、包干区、寝室、劳动园地的五项检查评比为抓手,提升养成效果。

3.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健康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置身校园优秀文化的熏陶中。注重教室、实训基地等学习场所乃至宿舍、食堂等生活场所的文化环境布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教育”主题文化、校企融合文化、职业道德文化等内容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布置于校园的角角落落,使之成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比如在食堂制作文化墙,倡导文明就餐、节约用餐、自送餐具,使学生在享用美味的同时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涵养品格;在劳动教育基地设置各系“劳动文化墙”,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润物无声。充分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雅艺术进校园、“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校园雕塑艺术馆、“江海·职业”人文讲堂等育人阵地,在课内外的文化浸润中让“成功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见行动、见成效,引领学生健康发展。

4.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成功体验

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引领,精心培育“成功教育”实践体验项目;通过月主题实践活动加强思想引领,提高育人工作成效。学校在不同的时间段精心安排活动:1月份为“辞旧迎新月”,组织班级、系部、全校不同层面的文艺汇演,用相声、小品、器乐、歌舞、服饰展演等艺术形式辞旧迎新,尽显年轻学子的青春活力;2月份为“家务劳动月”,引导学生利用寒假分担家务劳动,获得劳动体验,培养劳动精神,增强家庭责任感;3月份为“双学活动月”,以“学雷锋、学莫文隋”双学活动为契机,开展全员性的“讲奉献、树新风”活动;4月份为“公民责任月”,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18岁成人宣誓仪式,增强“我是接班人”的责任感;5月份为“人文素养月”,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组织学生秀出青春风采,陶冶艺术情操,增强审美情趣;6月份为“就业创业月”,围绕就业创业,开展实习就业辅导、创意金点子征集等活动;7~8月份为“社会实践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引导学生承担社会责任;9月份为“习惯养成月”,利用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等活动,强化礼仪常规学习,培养良好行为习惯;10月份为“强身健体月”,举办田径运动会和系列趣味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11月份为“心理健康月”,关注学生心理发展,举办“擦亮心灵世界”系列活动;12月份为“宿舍家文化月”,通过叠被子比赛、宿舍环境布置等,搭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增强集体荣誉感。各月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激发学生的成功愿望,提升了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使命感。

5.个性成长方案提升综合素养

学校设计完成了学生个性化成长方案模板,由班主任、德育导师、任课教师、家长一起帮助每位学生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对学生在校3年或5年全周期的成长和发展进行全过程规划,并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进行全面跟踪和指导,为学生实施成长方案提供帮助,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道德品德,保障学生健康、主动、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形成了“一人一方案,一人一特长,一人一爱好”的特色。

6.综合素质评价助力成长成功

紧紧围绕“为学生健康成长与综合素质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通过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具有职业院校学生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科学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和引导全体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成功。通过设计评价量表对系统化实施“三全育人”理念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路径的成效进行科学检测,评估实践效果。

(三)推行“多元立体”全方位育人

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协同、校内校外相联动的全方位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和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情怀教育、素养教育、心理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

1.立足课程改革筑牢育人阵地

加强课程改革,引领教师积极创设多样化、人性化、信息化、艺术化的课堂生态,加强优质和高效课堂的建设。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学分制、走班制、分层教学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积极探索“职场”与“学场”相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乐于体验”。

2.立足校园生活丰富育人方式

立足校园生活,将育人理念融入各类活动中,丰富育人方式。举行宿舍文化节,通过喜闻乐见、形式新颖的安全实践和文体活动,营造和谐、文明、温馨、安全的“家”的氛围。学校膳食中心推出“服务育人”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光盘行动”主题活动,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良好风尚;通过“劳动微光”主题活动,学生自己烹饪在校内劳动基地亲自种植的果蔬,真切感受劳动之美;通过“志愿服务”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劳动的价值和光荣。

3.立足思政平台强化育人实效

加强线上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自主建设“成功教育智慧思政平台”,通过云端平台不断整合、新建、引进优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鼓励教师借助平台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学生通过思政平台浏览思政新闻、学习德育文章、积累学习得分,获得线上思政学习体验,将思想政治教育成功拓展至课外、校外,强化了育人实效。

4.立足家校社企增强育人合力

发动家长代表、企业代表以及法治副校长参与学校管理,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1)深入家校沟通,形成育人合力

学校把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规范家长委员会工作和家长学校建设,推进了家庭教育和家校协同育人专业化发展。家长学校定期开课,指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提升了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形成了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2)加强校企合作,拓宽育人渠道

为了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长效办学机制,拓展“全方位”育人渠道,学校与企业共建多个产业学院,致力于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学校高质量人才供给相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员、设备、技术、成果“四共享”的育人机制。学校还与多家公司签约,通过深入挖掘合作潜力,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层次,共同培养更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3)依托“公检法司”,开辟育人阵地

学校从公安系统、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司法局分别聘请了一位法治副校长。四名法治副校长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情况,结合各类法治教育重要事件节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与学生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每月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或开展一次以案释法工作。法治副校长的专业力量,起到了普及法治知识、宣传法治精神的作用。

5.立足思政品牌提升育人高度

学校以“大思政课”为理念引领,努力加强和改进“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倾力打造“成功教育”统领下的“润成思政”特色品牌,定期开设“润成思政”讲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扎实实地抓好思政育人工作,让“三全育人”工作不断绽放灿烂的光彩,结出丰硕的果实。

学校通过实施“三全育人”理念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路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功育人经验被《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获评江苏“三全育人”典型中职学校。

参考文献:

[1]葛清清,苏国红.“三全育人”的内涵与内在逻辑[J].皖西学院学报,2020(2):28.

[2]赵益枢,罗丽莎.理性融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实践偏离的矫正策略[J]. 职业教育,2022,21(8):4.

[3]梅纪萍,周蒋浒.三全育人:“五进五精”育人模式的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3):65.

[4]刘岩,冯静,于珊.新形势下高校三全育人机制与平台建设的必要性[J].改革与开放,2019(8):98.

[5]周盼.职业院校后勤工作在“三全育人”中的定位及作用发挥途径[J].科技视界,2022(22):166.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