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酒神精神”对高校舞蹈教育的启发

2023-12-02 01:40桂兰岚
大众文艺 2023年20期
关键词:日神酒神舞蹈

桂兰岚 王 玺

(深圳大学,广东深圳 518000)

从艺术的本质源泉处“日神冲动”“酒神冲动”探讨对舞蹈教育的启示,原因在于日神冲动与酒神冲动是尼采为“人的至深本能”——向生力,寻找到的两种形象化的参照,代表着每一个自然的、生物的人所共有的本能属性。“求扩展”的积极生命态度,不仅作为生命课题,也应作为教育的基本指引。当前教育早已从对大众普及基本文化的任务转变为培养独立、自主、创新创造人才的高质量、个体化的教育,对于教育者与作为受教育者的个体而言,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在专业发展与个体发展上都以终身全面发展作为目标,来实现“人”的教育。

一、“酒神精神”的教育基因

(一)“酒神精神”的实质与内涵

1.酒神之名——象征生命的原动力

“酒神”指古希腊神话中的狄奥尼索斯,神话中狄奥尼索斯两次重生的经历,赋予了他神秘、惊险、生命力旺盛的色彩,且因其擅于种植、酿造,所到之处皆富欢歌悦舞,狄奥尼索斯也因此被称之为酒神,其追随者们也逐渐形成了以“酒神歌队”著称的狂欢群体。“重生、擅耕”作为酒神的典型特征,寓意将不断向生的原动力注入酒神之名。在酒神以及酒神歌队的欢快景象下,值得歌颂、崇尚的是狄奥尼索斯强大的精神意志以及与苦难命运抗争并育之生命藤蔓的向生力,而非仅将其理解为肆意纵欲狂欢的迷醉之象。

2.“酒神精神”的内涵——寓意人的至深本能

“酒神精神”一词源于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尼采从古希腊神话中选用日神阿波罗(Apollo)与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作为他阐释人生哲学、美学思辨等问题的外显形象。“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作为一对互相补充又各自而生的概念,之所以可以被用作解释其对艺术问题的思辨,正是因为尼采从二者各自的形象中感知、提炼出了世人所共同具备的一种至深的本能——求扩展的生命力,这是人类生理性质决定所共有的本能力量。

(二)“酒神精神”的教育释义

1.舞蹈艺术的酒神品质

作为两种对立的艺术起源冲动,在理解上,人们常将“日神精神”视作理性艺术的代表,“酒神精神”则是非理性的,但实际上日神冲动是一种驱向于追求幻觉的美丽外象,同样是非理性的体现。古希腊悲剧源于与酒神冲动、酒神精神相契合的音乐艺术,但悲剧艺术的实质却是“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的共同体。舞蹈艺术与悲剧艺术虽形式不同,但本质趋同。追求“美的外观”给予舞蹈艺术所必需的视觉效果指引,舞蹈艺术中的形式、肢体、舞蹈语汇乃至空间置景等要素都体现出“日神精神”的光晕,但舞蹈并非仅停留在“美的外观”之中。即便舞蹈在日神的光晕下探究肢体表达,通过肢体对观众产生视觉刺激从而引发感受,达到了“日神精神”的代表艺术——造型艺术的效果;但窥其内涵,舞蹈力求创作者、表演者在作品中传递情感、内容、观念以引发观众的深度感受与思考,这正是“酒神精神”引领人探究本质的范畴。在“酒神精神”的教育释义下,舞蹈教育是通过艺术教育而进行的人生教育,其引导学生感知世界及生活本质并最终探寻个体生命的意义感。

2.“审美人生”的人生观教育

艺术作为人类意志的一种体现形式,“就是通过改变事物来反映自身生命力丰盈的活动”[1]。尼采认为艺术创作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创作者“外溢的生命力”赋予艺术适宜形式的过程,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的形成,而非“为创作而创作”。这样的艺术创作理念将艺术作品视作“生命的自然产物”是一种有感而发、有感而作,浑然天成的高境界。对于教学这一指导人生的重要活动而言,“自然而成”的创作理念,首先要具备身心完整的合一体验,从而更好地感受世界,并通过形式去表现。但在艺术教育的育人过程中,并非所有人都是艺术家的躯体,艺术创作的主体,但所有人都是个体生命的主体,有权将艺术的态度、审美的态度融于生命,以一种艺术的审美,艺术的人生,来对待生活,从而在此过程中逐渐向自我的完整不断靠近。如此,将审美作为生命教育的基础,才能将艺术的能量发挥至生活之中,实现艺术指导生活的人生教育目标。

3.“权力意志”的生命观教育

“权力意志”指生命力的强盛,因为强盛而能够自我支配。权力意志作为尼采以酒神状态地对“永远创造、永远生气勃勃的世界意志”的一种哲学表述,权力可以理解为一种“争”的力量,争发展、争扩大的一种积极的、向上扩展的力量。故酒神状态下对生命观所做的权力意志表述,带有一种不竭的、永动的生命力,而生命内在的本能即是在涌动的生命力中完成不断地自我超越。现如今,在社会节奏的加速下,物质生活上无休止地“求发展”给现代人带来的则是更多物质上、心理上的压力。引导学生在人生的“求发展”中,作为一个积极的状态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物质生活的“求发展”应该是有自我追求的终点的,而非无止境的占有。

二、高校舞蹈教学的人才培养

(一)“艺术家”式人才培养

高校舞蹈教学以舞种为专业划分,其优势是培养高度专业的艺术人才,有利于助力“艺术家”式的人才形成系统的基础知识。但并非所有的舞蹈学生都适合于此。同时,舞蹈因自身专业要求对肢体具有高度的要求,因此在高标准、高要求的舞蹈教学模式下,学生向着“标准与要求”做出较高完成度努力的同时,削弱的是个体的个性发展与审辩思考能力。在当下社会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下,这样的培养方式显然不能够满足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理想的艺术家,需要自我思考、审辩批判、教师需要在基础教学中允许学生有自我的存在,鼓励学生做出思考,而不是将整齐的画面,固化的肢体,作为教学的理想效果。

(二)艺术接受者的培养

尼采认为艺术家应该是不考虑观众接受程度的艺术“给予者”,而那些在欣赏之位的“外行”是被尼采免去发言权的群体。一直以来,舞蹈艺术教育都是以创作者、表演者来进行人才培养,对于培养学生作为“优良的艺术接受者或观者”的教育,几乎作为隐性课程伴随于主要教学的内容之中。无形间,对于学生的引导来说,不免有羞于不能创作、不能做优秀表演者的心理存在。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培养良好审美素养、艺术文化基础的观众,同样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提升群众的艺术接受水平,反之能够助力艺术在普通大众生活视野中的进一步发展,促进艺术与生活的接轨。培养舞蹈艺术家是持续推动艺术发展的必要之举,但不应该将所有学生以表演家和创作者的方式来培养。

(三)审美教育与人生教育的弱化

审美活动是艺术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审美教育的意义不止于艺术,更融于生活。高校大学生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教育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进行引导,引导其正确认识当下发展任务并帮助其发展规划人生的价值导向与能力。自媒体环境下,网络风向对大众审美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尚未形成稳定审美观念的群众在万象来风的网络中,极易与“正气”逐渐偏离。以短视频平台上的“古风”舞蹈视频为例,舞蹈对于大众来说具有自娱作用,但在流量变现的热潮下,为吸引流量而不断“变形”的舞蹈竟超越了专业舞蹈艺术作品的关注度。这种潜移默化的怪异审美反映出大众审美教育的缺失,变形的不只是舞蹈的基本形态,而是审美观念的异化和对传统原貌的偏离。高校大学生群体面临着就业、与社会接轨的任务,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也是直接提升社会公众审美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也是高校教学的重点。

三、“酒神精神”下的舞蹈教学

(一)教学与“醉”的体验

如何培养有个体独立思想的舞蹈人才,瞬时跳出日神的光晕,于适时之间醉于“酒神精神”是极为重要的。舞蹈教学应当在专业基础训练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知识内化与发展。这一点舞蹈艺术家贾作光的个人经历,给了我们可观的艺术家成长之路,吕艺生曾说:“我们那代人,几乎没有不学他的《雁舞》与《牧马舞》的,但也几乎没有学成功的。我们有谁没报怨过,他每教一次一个样,每跳一次又一个样,他的舞不是编给别人跳的。”[2]关于如上模仿困难的问题,正是因为教授者的动作是内心情感与本体感受在当下瞬时间对表达主体的一次又一次地主动贴近与感受,而后通过高度个体化的肢体语言加以抒发呈现,故产生了“每跳一次每教一次都不是一个样”的情况。而在教学中真正从身体出发的情感,又怎能寄希望于一遍遍被控制、被框定好每个细节“日神化”的身体去呈现,其中缺失的正是酒神状态下那一分“醉意”。

这里的“醉”是对酒神状态的集中描绘,在“醉感”体现的沉浸、忘我状态下,给予了情感自由表达、抒发的机会,但并非鼓励学生寻求酒精的麻痹,而是指一种陶醉的心境。在舞蹈作品表演和即兴表演中这种酒神状态下的体验感极为重要。“醉”作为个体的一种心境状态或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的发生前提是教师应当允许学生自我的存在。跳出日神状态下所谓“标准与规范”的优美表象,适时醉于真正的情感,感受自己的内心,去流露一种自己真的情感,而不是去表现、表演一切。表达之真切,本是舞蹈艺术最灵魂、最动人的力量,但如今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提示、引导的关键。舞蹈教学应当具备引导舞蹈学习者建立与内在自我的交流的能力。

(二)“酒神歌队”对心理发展的引导

酒神歌队狂欢仪式中的狂舞者曾一度被认为“舞蹈狂热的瘟疫病患者”,于“常人”眼中似乎在一种“癫狂”的状态下进行着集体的狂欢,但将其置于时代的背景下理解,酒神歌队的狂欢并非纵欲、迷狂的堕落之举,而是一种在苦难之中借仪式、欢歌寻求解脱的强烈渴望,达到释放、宣泄情感压力的效果,以此产生新生的快感。而这些酒神信徒的狂舞者们在历史中不断作为“异类”被施以各种物理上或心理上的治疗,最终舞蹈狂热的病患如愿消失于历史画面。

从这个角度看,酒神歌队的狂欢正是在感受到人生痛苦时,以某种形式来实现新生的体验感,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中存在如“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社会文化,暗示个体隐藏、内化消极的情感体验,并且此等能力水平似乎成了评判个体是否成长为“合格”成年人的标准。酒神歌队提示我们今天也应引导学生寻求合适的情感宣泄方式,而不是回避消极情绪,转而成为暗处的利刃。当前网络环境不乏观点与词汇充斥着对于生命的轻视与戏谑,言语中表达着对生命的轻蔑和自我否定的消极的态度,这样的消极态度无形渗透于生活氛围,极易影响本就面对学业的压力无法兼顾身心健康的学生群体,出现身心发展断层、脱节的问题,舞蹈教育应当坚持“身心共育”的观念,依托舞蹈艺术天然的情感抒发功能,引导、鼓励学生关照自己的内心情感,并以适宜方式加以表达,给予学生以“人”的教育。

(三)“权力意志”对终身发展的启示

“权力意志”是一种基于肌体之上,求精神发展的指向。其对终身发展的启示是建立在具有强盛生命力的肌体之上,寻求更丰沛的精神发展,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指向人自身的强健发展。与“权力意志”中寻求精神发展的理念相悖的是苏格拉底式理性哲学[3],因此也成了尼采力图抵抗的对象,这种理性哲学观下扼杀了人的直觉感受本能,于终身发展而言其本身是对人生苦难的另一种回避与防卫,于艺术教育而言被扼杀的既是艺术中的酒神冲动也是日神冲动。

舞蹈活动对于发展“权力意志”的基础——强健肌体,通过独特的肢体模式,实现较强的塑造效果。与同样以身体为载体的体育活动相比,舞蹈能够在丰富的节奏、律动方式中对肢体进行塑造,在表达舞蹈情与意的基础之上,带给身体生命的律动感,是强健机体的软动力源泉。在面对人生课题时,“权力意志”下的舞蹈教育观将终身发展看作一种积极拓展的动态,引导个体不落于安于生存,止于扩展的消极状态,而教人不畏困难、勇敢抗争,在困境中寻以希望的积极力量,在涌动的生命力中完成不断地自我超越。

结语

“酒神精神”作为尼采从古希腊神话中所选择用以阐释哲学思想、酒神世界观的形象外化,不仅作为悲剧这一艺术形式的艺术源动力,同时为舞蹈艺术,舞蹈教育,个体发展做出了哲学角度的教育意义肯定。“酒神精神”对生命意义做出积极肯定,引导个体在认识生命强盛地向生力本质后,并用之指导人生。在艺术教育的舞蹈教育中,回视我们的教育,除却学习、掌握生存、生产的技术以适应生活的基本社会规律之外,还应当引导学生感知、拨开现代生活繁杂、缭乱的外象,向心内观,引导学生成为个体生命的思考者。舞蹈教育应当被视为以审美教育和人生教育的活动来对个体产生影响,为个体从艺术教育的世界中提供生命求扩展的不竭动力,发挥艺术指导个体终身发展的独特力量。

猜你喜欢
日神酒神舞蹈
假戏真演
假戏真演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酒神的考验
从尼采“日神精神”,“酒神精神”看中庸之道的异化
读《悲剧的诞生》有感
从尼采的悲剧理论观其哲学与文艺思想
9月29日,酒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