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以《红楼梦》为例

2023-12-02 01:35:32黄力群
学周刊 2023年34期
关键词:整本书红楼梦高中语文

黄力群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漳州 363199)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整本书阅读”一直是语文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上提出的第一个任务群便是整本书阅读,它的设计“着眼于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通过阅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理解”,这个任务群贯穿语文课程的不同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做了明确规定,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有些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零散地不成整体,失去应有的效应。《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整本书阅读选择《红楼梦》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存在兴趣不高、阅读方法不当、缺乏阅读指导等问题,下面笔者就以上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所助益。

一、整本书阅读研究综述

整本书阅读是指以一部经典或者一个核心人物为中心,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与研究,最后形成自己观点的阅读过程。整本书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的必要补充,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必要手段。整本书阅读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孔子的《论语》中有一句著名言论:“不学《诗》,无以为言”。意思是:不学习《诗经》就无法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是关于整本书阅读最早的记载。1923 年,叶圣陶先生在拟定《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的过程中发现了文选式语文教材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思想;1941 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发展到21 世纪,整本书阅读作为学习任务群正式进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明确将“整本书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整本书阅读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吴欣歆老师在《对“整本书阅读”目标定位的再思考》一文中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李辉老师在《探整本书阅读之旨,以活动和语文素养整合》一文中指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梳理了整本书阅读的概念与意义。除了以上学者的研究之外,其他学者也对整本书阅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如章桂周的《长篇小说和学术著作:两类整本书阅读之比较》、郑逸农的《整本书阅读要强化学科意识》、彭玉华的《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等,这些研究都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对整本书阅读进行了论述,具有非常高的教学价值。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1.整本书阅读本身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阅读”的方式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阅读的主流。这种阅读方式便于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弥补阅读时间不足的短板,但是却无法保证阅读的质量,更不利于系统地学习和深度思考。海量的信息杂而无序,你推什么我读什么,缺乏选择的自主性;太多的阅读内容为了吸引人眼球而抛弃了原本的思想价值。而整本书阅读作为正规出版物,所选取的篇目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保证了内容的优质性,且更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就拿文学名著《红楼梦》来说,小说中对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了详细描写,用足够的篇幅去创造更加立体的人物形象,有了让读者回味的空间,学生只有耐着性子读完全书,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

2.整本书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首先,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完整阅读”和“深度阅读”。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以单篇或者节选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教师引导或编者意图的影响;再加上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没办法给学生足够的阅读和品味的时间,这就使得学生所了解到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平面性”和“片面性”,也就无法领略阅读的魅力。而通过阅读整本书,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受他人干扰的“第一手信息”,有了探索人物性格成因、后果的可能性。学生通过阅读探索完整的人物情节和背景,无论是从阅读兴趣还是认识深度上都比机械受教好得多。其次,有利于训练学生综合阅读方法。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是在教阅读内容,更是在教阅读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多种阅读方法并能灵活加以运用,才能脱离教师进行独立、深度的阅读。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阅读时间,以便于仔细咀嚼、推敲、加深体会,考验了学生静心阅读的耐心和提纲挈领的信息提取能力。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内容重构、捕捉闪回、对照阅读、跨界阅读、经典重读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情况探索更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三、高中整本书阅读的现状

为了了解整本书阅读的情况,笔者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对高中整本书阅读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本校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的学生和教师。经调查我们发现,由于高中阶段课业压力大,学生进行阅读的时间有限,尤其是读整本书更是需要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因此,部分学生选择了缩略版的教辅,以求快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还有近60%以上的学生喜欢用电子产品进行阅读甚至直接看影视作品,这种阅读对于“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红楼梦》来说,无疑丢弃了经典的文化营养,仅剩下残羹冷炙,无法使学生体会名著经典的文学价值。在阅读方法上,大部分学生都是直接阅读,采用的阅读方法和单篇的阅读方法一样,有70%的学生使用同一种阅读方法去阅读不同的书目,只有30%的学生会根据阅读内容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效果上,大部分学生认为整本书阅读指的是阅读的内容而非阅读方法,阅读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割裂了整体的阅读思维方式,造成50%以上的学生在读过之后只对一部分内容有深刻印象,而对一些内容印象模糊;甚至有5%的学生在读过之后完全没有印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面临很多问题,对整本书阅读的认识也不充分,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兴趣不是很大。

四、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1.明晰教师角色,做好全面准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也需要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即教师不仅要设计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流程,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组织、引导、合作的导学、促学作用,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率。而从2017 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它明确指出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提出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这依然在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则需要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

首先,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新课标的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是指导语文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展教学活动、制定考试命题、进行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课标把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按照“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分为了18 个,而整本书阅读则是被放在了第一个,并且从学习目标与内容、教学提示两方面有具体的要求,这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参照。其次,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去审视整本书阅读,例如《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不仅对学生开拓自身视野、了解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在情节欣赏、人物评析、主旨提炼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最后,要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储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来说都是新挑战,需要其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上进行针对性的提升。例如在对《红楼梦》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一定要提前阅读,并且要在读原著的同时拓展阅读面,了解专家、学者特别是“红学家”的一些建议、见解,从而深化教师的认识;在教学技能上需要教师对如何有效开展此项阅读活动进行深度分析,力争抓住重点,避免把大量时间消耗于烦琐的细节中,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准备。

2.坚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决定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最关键的因素,所以为了有效推进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教师一定要坚持将生本理念推进教学,力争使学生既能够“读得进去”,还能够“读得出来”,让学生有收获、有提升,避免出现形式主义问题。

首先,要重视读前激趣,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最有效的手段,针对部分学生对纸质阅读无兴趣以及担心阅读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问题,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将整本书阅读活动的重要性告知学生,使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观;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要重视恰当激趣。例如,教师可以把书本中的经典描写情节与影视作品中对应的情节进行对比来激发学生热情,也可以给学生呈现关于“红学”专家的讲座视频来激发学生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初步勾勒一下整本书框架,特别是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同时,教师要做好适时的导学角色,及时跟进学生的阅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给予学生持续的鼓励。

其次,家校配合,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需要学生付出较多的时间,因此仅仅依靠学生在校时间难以完成,教师要寻求家长的配合,鼓励并督促学生利用好在家的修整时间坚持阅读,保证学生阅读的持续推进。

最后,交流与展示,帮助学生养成习惯。为了使学生关注整本书阅读活动,语文教师可以按照与学生一起制定的阅读计划定期开展交流与展示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或者疑难之处,再鼓励其他学生进行答疑解惑,这样就容易营造出人人爱阅读的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

3.优化教学形式,课内外相结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为了减少学生的枯燥感,教师一定要避免陷入程序化阅读状态,要在教学中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把课内阅读适当延伸到课外,提升学生阅读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把教与读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把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例如在对《红楼梦》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初步梳理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的特点,这样学生读起来就更容易。而在精读与泛读结合方面,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来进行指导,如高中生非常熟悉的“刘姥姥进大观园”,让学生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功力。其次,适当开展课外活动,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印象较深的章节按照个人理解以课本剧的形式进行再现,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行评判,这对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和理解力都有很大帮助。最后,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交流。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呈现阶段性阅读成果,如写作展示、手抄报等,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4.多元评价,以评促读。教学评价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引导、矫正和激励作用,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也需要教师应用评价来以评促读。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特别是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功利思维,教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学生一起应用阅读评价表来评价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而终结性评价则可以把考试测试与学术性写作结合起来,可以侧重学术性写作的评价,这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会给教师带来“意外之喜”。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是其重要的教学任务,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挑战性。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新课标要求和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去思考落实这一教学任务的方式方法,并在教学中大胆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和优化,努力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新模式。

猜你喜欢
整本书红楼梦高中语文
《论语》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6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红楼梦学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2:38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从《红楼梦》看养生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学刊(2020年3期)2020-02-06 06:16:54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别样解读《红楼梦》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