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与路径

2023-12-01 10:26巩前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农业

□巩前文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引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中国在长期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渐明确了走中国自主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最早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与过去单独强调“农业现代化”不同,党中央第一次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提出。目前,学术界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尚未达成一致,部分学者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延伸,包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1-3],多数学者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有机耦合而成的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交融的整体[4]。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5]一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后,鉴于“西化”“美化”“欧化”“洋化”的长期争议,缘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学术界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概念基础上提出并讨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文献逐渐多起来,主要是从基本逻辑[6]、理论意蕴[7]、政策导向[8-9]和实现路径[10]等角度对其展开研究,主要观点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但学术界对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实现愿景研究还不够,还需展开进一步研究。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11]。党中央把“两个大局”的具体内容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使这一战略构想上升到新高度,也使“两个大局”成为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点。深刻认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必须立足“两个大局”破题。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离不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在近代,中国遭受了许多屈辱和挫折,一度成为一个被欺凌的弱国。

近代历史上,没有跟上世界现代化步伐是落后的关键。从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变化来看,秦始皇灭六国时,全国人口接近4000 万;西汉末年,人口突破6000 万;唐代在安史之乱前的755 年,人口增长到8000 万左右;南宋和金的经济恢复使13 世纪初全国人口超过了1.4 亿;明初人口不到6000万,17 世纪突破2 亿;清初时为1.2 亿,康熙时恢复至2 亿,乾隆时3 亿,道光三十年(1850)时创造了4.3 亿的新高峰[12]。由此可见,中国自古以来自身一直在发展,养活了越来越多的人口。人类的三次思想现代化飞跃期:公元前8 世纪到2 世纪“人类轴心期”、欧洲的文艺复兴、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只参与了第一次,也就是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14]。在此后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因为没有跟上世界现代化的步伐,没有及时从农耕文明转换到工业文明,尤其是在生产装备的现代化方面落后于人,导致生产效率没有竞争优势,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仍有50979 万人,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3,占36.1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不能没有乡村人口的参与,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短板。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离不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加快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不确定性显著增多的背景下,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是我国应对一切变化的底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 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14]美国的霸权本性、中国的持续崛起,再加上意识形态因素,美国遏制中国崛起在所难免,中国加快自身发展成为破局关键。中国GDP 占美国GDP 比重从1960 年的8.89%提升到了2021 年的77.1%。其中,2020 年中国GDP 突破美国的70%、达到70.32%,2015 年中国GDP 突破美国的60%、达到60.65%,2012 年中国GDP 突破美国的50%、达到52.68%,2010 年中国GDP 突破美国的40%、达到40.60%,2008 年中国GDP 突破美国的30%、达到31.23%,在突破70%之前,基本上每2 到3 年就上一个新台阶①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出版的《国际统计年鉴》(2009—2022年)。。

无论世界局势怎么变,我国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不能变,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一条主线。一是不能在人民群众吃饭问题上“卡脖子”。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8%的人口(2020年联合国FAO 数据)②联合国FAO数据库:http://faostat.fao.org/。,表明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劲。但总体来看,我国未来粮食安全仍不容乐观,尤其是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粮食市场供给风险聚集,把自己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更为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办好自己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15]。二是不能在农民就业问题上“出乱子”。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2 年中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其中,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37岁,半数以上农民工在第三产业就业。在变革时期,经济一有波动,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农民工,届时返乡就业成为农民的重要退路。乡村不振兴,产业不发展,农民工返乡就业就会落空,农村就丧失了应对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

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逻辑起点是农业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国民经济成为全党头等任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认识到,改变落后的农业发展状况必须推进农业现代化。1959年10 月,中央提出了以机械化为核心的“老四化”农业现代化,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1979 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强调技术对农业的重要性,要求尽快提高农业的科学化、机械化、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农工商一体化等水平[16],由此开启了包括科技化、市场化等“多化并举”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阶段,并步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道路。2017年首次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在总结长期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基础上,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若干重要论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化建设。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延续和发展,是农业、农村、农民同步实现的现代化,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新时代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统筹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城乡融合融通,从而提升农业农村核心竞争力和农村居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并努力推动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于此认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统领下,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牵引,以保护和增进农民利益为核心,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治理体系建设为推动力,有计划地进行农村社会经济改造和生态文化建设,带动农村人居环境和产业深刻变革,实现城乡和谐并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以国情农情为基本立足点

几千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各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发展是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初,基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西方国家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经过不懈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我国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研发推广杂交水稻、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了以“良田、良种、良法”为切入口的粮食安全“中国方案”,实现了粮食产量“十九连丰”;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6%,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品种对单产的贡献率超过45%;到2022 年底,累计建成10 亿亩高标准农田,占19.18 亿亩耕地的一半以上等发展成就[17]。我国不仅保障了自己“口粮”安全,而且还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粮食援助,给出了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的中国答案。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高,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规模也不断扩大,农业的“米袋子”“菜篮子”作用进一步凸显,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的地位不断提升,寻求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双目标下的农业农村发展道路成为“时代课题”。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要避开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以“人类中心主义”“资本化”“贫富两极化”为特点的单一物质现代化道路,着重树立“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理念,突出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和人的感受现代化相统一,即既要推进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又要高度关注人的现代化感受,只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实实在在提高了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才是人民想要的现代化。因此,基于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自信、解决吃饭问题的实践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发展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将成为最大共识。

(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以现代化一般规律为参照系

中国曾经作为古老的农业国家,历朝历代高度重视农业,践行“以农立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加快发展农业解决吃饭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农业现代化过程是突出产出“效率”,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成为主要建设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对于现代化一般规律的认识逐步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源于其对15—19 世纪中后叶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尤其是曾经对进行过现代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总结出有关农业现代化的经典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商品经济刺激农业发展。传统农业具有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的特征。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推进了农业经营模式和耕作技术的改进升级。二是为集体化农业提供发展环境。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要实现小农经济向现代大农业的过渡,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为农业集约化规模经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三是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制度基础。以西方进行原始积累为经验,大部分国家确立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农业要避免西方国家以私有化为主的发展模式,强调“干脆地剥夺大土地占有者”[18],“从而逐渐消除对雇佣劳动的剥削”[19],最终实现土地国有化。四是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马克思、恩格斯对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探索,主张“将农业各个环节与现代技术相结合”[20],强调了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显然,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的总结成为中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与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尤其是与始终坚持党管农业、土地集体所有、小农户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农业基础性地位、城乡差距显著等农情相呼应,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道路。

(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以统筹农业农村发展为主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发展成绩显著。一是稳定性地解决了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十年又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2022 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37 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 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 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1]。二是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策略,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2]。三是农村脏乱差发生显著改变。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截至2021 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全国范围内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23]。但是,农村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与人民期待有较大差距。首先,农业高产出背后的面源污染广泛存在,化肥、农药等化学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大、利用率低,对村庄水体污染严重。其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不协调,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人居环境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大。进入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步入快车道,生产、生活、生态共同支撑富裕新“时态”,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一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成为应有之义。

(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根本核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根据国内国际新形势、实践认识新变化、优秀传统文化新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建立的新时代共产党人谋发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化建设,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具体表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需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迫切。过去,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长期吸收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张的“物质”现代化,侧重追求新技术推动的高产出,体现出以“效率”为核心。建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寄希望在原有“物质”现代化的基础上,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需要,不再简单地走西方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老路,立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信自立走出一条符合中国人民期盼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道路。

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相应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是具有世界各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来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五化”,即智能化、市场化、法治化、在地化和绿色化,涵盖装备现代化、体制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体系现代化和理念现代化等。

(一)智能化

从世界各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律来看,追求装备现代化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首先也必须体现在装备现代化。全球已进入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已不再单独满足于传统机械化,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达成广泛共识。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机械化将成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在农业农村领域推动数字化已经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 网络,全国行政村、贫困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都超过了98%,第一代的底层硬件基础设施,国家已经铺完。在未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装备的智能化将贯穿农产品生产从地头到餐桌全过程、从大田生产到设施生产全领域,同时也将深度嵌入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民生服务互通、健康养老互助,让“智能红利”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吸纳第三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全球先行者。

(二)市场化

市场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中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成果。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率先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实现了从曾经的统购统销到放开市场经营、从曾经的农民提篮叫卖到买卖全国的市场网络,市场化始终引领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市场化将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体制机制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关键抓手和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国情农情仍将长期存在,加强农村市场化建设是商品价值规律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进一步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建构城乡统一的大市场,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人才流动、信息流动,实现体制机制现代化牵引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法治化

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一些优秀的政治法律智慧,为农业农村社会发展发挥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制度建设也成为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明确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都应当依照宪法法律进行,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允许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推进法治化是系统工程,也是农业农村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也必须融入依法治国统一国家治理框架,在生产生活全过程中推进法治建设,通过农业农村领域的法治化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为乡村生产生活提供制度支持和制度保障。

(四)在地化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体现出在地化特征。一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有力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成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仍是主心骨、掌舵人和推进器。二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区别于土地私有制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农村土地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始终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这是中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线,也是鲜明特征。三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坚守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低,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既是历史发展的持续总结,也是应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保障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我国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守住国家粮食安全。

(五)绿色化

绿色化是我国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广泛形成共识的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走上了一条以“化学化”为典型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凸显出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态势。现阶段,农业资源环境安全和农产品食品安全都要求推动农业绿色转型,转到质量效益并重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来。农村生产垃圾资源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人居环境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城乡生活环境差距拉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为未来农村发展的美好愿景。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绿色化既是发展理念的现代化,也是发展方式的现代化。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生产与绿色生活一体化建设,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现代化建设之路。

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愿景及评价指标体系

20 世纪50 年代流行一句人人皆知的口头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过去对现代化实现愿景的大众化建构。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希望能建构起贴切、形象、好记的现代化愿景。从“三农”发展阶段来看,当前“一些村庄建设没规划、没秩序、没特色,一些村庄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不仅中西部有,沿海发达地区也存在。”[25]为此,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谱系,融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期盼和诉求,以“人”的现代化感受为落脚点,提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愿景为“两见两有”,即开门见景、出门见人、眼里有笑、事业有成。虽然一些愿景已初见图景,但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依然突出。

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两见两有”愿景框架下,遵循引领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原则,以美丽乡村(开门见景)、活力乡村(出门见人)、幸福乡村(眼里有笑)、富裕乡村(事业有成)4个一级指标、生态和谐等11 个二级指标和15 个三级指标共同构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以此为基础构建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数,可用于综合评价省级层面、市级层面和乡镇层面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中,一是美丽乡村兼具外形美和内在美。“美丽乡村”一级指标包含“生态和谐”和“乡风文明”两个二级指标。其中,选择“村庄环境自主监测能力”“碳中和能力”“非生物能源使用率”三个三级指标表征“生态和谐”;选择“乡村社会治安案件发生率”三级指标表征“乡风文明”。二是乡村有活力,振兴才有基础。“活力乡村”一级指标包含“产业兴旺”“人口活力”“大众传播”三个二级指标。其中,选取“农业标准化水平”“高值农业产值占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三个三级指标表征“产业兴旺”;构建“人口活力指数”复合指标反映“人口活力”;选择“村5G 通信网络覆盖率”指标表征“大众传播”。三是共同富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富裕乡村”一级指标包含“经济宽裕”“事业发展”两个二级指标。其中,选择三级指标“城乡居民收入比”和“职业农民占比”分别反映“经济宽裕”和“事业发展”水平。四是幸福乡村是落脚点。“幸福乡村”一级指标包含“社会参与”“公共服务”“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四个二级指标。其中,以“农民社会、经济与政治参与度”三级指标表征“社会参与”,以“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三级指标测度“公共服务”,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三级指标反映“生活水平”,以“农民人均预期寿命”三级指标表征“生活质量”。

表1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五、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为全面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愿景,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协商机制,制定多方参与的前瞻性乡村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画出路线图。一是多元主体参与式规划理念先行。农村是农民的居住地,也是城市的花园和现代化的产业园,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生产生活空间。在制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过程中,改变过去规划师单一主体参与乡村规划的理念,实行规划师、农村居民,甚至艺术家、市民等相关主体共同参与规划,重点提高村民“话语权”。二是多元主体协商重要规划内容,专业人员和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编制。在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的设计上,采取集中协商、书面或口头征集建议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多元主体意见建议,画出最大“同心圆”。三是注重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乡村规划要尊重乡村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自身规律,明确是接续发展,不是推倒重来,但也要面向未来,谋划未来乡村形态。统筹历史元素和现代元素,做到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四是完善规划评价体系,提高村民评价指标权重。同时,将广大村民对乡村规划的讨论同意作为规划审批和实施前置条件。

(二)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现代化水平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促进农民增收的农村产业发展导向,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一是创新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立足农村特色自然资源、特色文化资源,融入品牌推广、物流集散和新技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森林康养、农耕体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二是延伸农村产业链,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推进产业链纵深发展,在农产品主产区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创新多元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三是注重发展农村高值产业,提升农村价值链现代化水平。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淘汰过剩产能,筛选出一批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的种植业新品种、一二三产融合新业态,在种子选育、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打造农村高值产业区,助力农村产业升级和新赛道的形成。

(三)有组织“引流”与“引才”并重,打造治理高效现代化的活力乡村

农村居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直接受益者。农村的“人气”既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提升农村治理水平、打造活力乡村的重点,更是引导资金回流反哺农村的重要载体。一是有组织地引进人才,提供治理能力支撑。重点吸引本地走出去的大学毕业生回村就业,尤其是把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的大学毕业生作为优先引进对象。同时,引进退休公务人员、企业家和技术专家回村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二是优化创业环境,吸引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和工商业主等返乡入乡创业。通过建设创业园区、孵化平台、导师队伍、培训机构等,为回乡创业和在乡创业群体提供“一站式”精准优质服务。三是打造一批安全、高质的农村消费新场景,吸引市民入乡。以“寻乡愁、述乡情、听乡音、品乡味”为主题,开发浓郁乡土特色的农村消费新场景,配套净化农村消费环境,吸引市民下乡,带动现代化要素的城乡流动,增添乡村活力,让农村成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共同天地。

(四)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传承和发扬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理性和现代认同

协同推进“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建设,转换物质装备现代化一头重的旧轨道,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生共荣。一是建立农村大数据体系,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提升农业农村物质装备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快形成职业农民的认证体系和培育体系,实现农业就业事业化。从专职化、专业化角度建立职业农民证书制度,为获得职业证书的农民提供职业教育,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职业农民队伍。三是创新发展传统农耕文化,推动农村文化现代化。立足于灿烂悠久的农耕文明,筑牢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蕴和灵魂。以农耕文明蕴含的文化密码为依托,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打造具有浓郁农耕文化底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形态。

结语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26]通过研究,本文从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主要特征、评价体系和路径选择等方面搭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四梁八柱”,初步建构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体系框架(如图1)。

图1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体系框架

展望未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仍需进一步探索,在进一步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一是要把新型城镇化、智能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一体化考虑,系统谋划好顶层设计。既要处理好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落到实处,也要处理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关系,做到一体设计、一体推动,遵循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各自规律的同时,充分体现中国特色,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二是建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体系。现代化理论体系相对成熟,对于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也非常深刻,但更多是西方的,无论是从社会制度,还是从意识形态基础,抑或历史文化方面,发展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必须建构中国自主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体系,并延伸创造自主知识体系,保障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如期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