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元 姜沣芮
【摘要】诗歌在文学历史中至关重要,它可以反映情感和文化价值。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作品广泛传播,影响了中国的诗人和翻译家,尽管国内已对他的诗歌译文进行了广泛研究,包括语言特点、思想情感和翻译方法等,但对其审美特征研究相对不足。许渊冲的“三美”理论为诗歌翻译提供了新标准,结合中国美学,引发了诗人和翻译学者的研究兴趣,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本论文旨在将普希金的诗歌与“三美”理论相结合,通过分析《Узник》的三个汉译版本,从新美学角度体验不同译文的文学情感。这丰富了中俄诗歌翻译研究,使中国读者更深切感受普希金诗歌的魅力。同时,强调了“三美”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推动了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此外,本论文有助于更深入推动普希金诗歌的跨文化传播,为中国文学翻译领域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关键词】“三美”理论;普希金诗歌汉译;文学翻译;《Узни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2-0071-04
【基金项目】大连市沙河口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项目编号:QB202125)。
一、引言
俄罗斯文学家普希金的诗歌在跨文化翻译和文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中国,他的作品广泛传播,其作品的翻译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文学翻译大师许渊冲在《译笔生花》中提出了诗词翻译的最高要求,包括忠实于原文,更重要的是传达原诗的意境、音韵和形式美,这三个要素的统一是评判诗歌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要达到这一标准,译者需要具备高超的翻译技巧和深刻的理解。本论文旨在探讨普希金诗歌的汉语翻译,以他的诗歌《Узник》为例,结合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的“三美”理论,从美学角度分析诗歌翻译。第二章介绍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强调了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第三章深入研究普希金的诗歌作品,分析了《Узник》的背景、主题、体裁和意义,并探讨了普希金诗歌对中国文学领域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分析了三个不同版本的《Узник》汉译,包括王守仁、冯春和汪剑钊的译文,运用“三美”理论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这有助于研究翻译如何影响诗歌的审美特征和读者的文学体验。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强调“三美”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及普希金诗歌在中国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将更好地理解诗歌翻译的复杂性,以及如何提高中国读者对普希金诗歌的欣赏和理解。在跨文化翻译研究中,本论文为汉译普希金诗歌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诗歌翻译领域的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启示。
二、许渊冲的“三美理论”
许渊冲先生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终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互译,已出版120多部著作,其中近一半涵盖中国古代诗词。他曾指出:“译诗需传达原诗内容,亦需保留原诗形式和音韵。”因此,他提出的“三美理论”对诗歌翻译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了译文要尽量体现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意美”涉及意境之美,要求在内容和精神方面与原文一致。在诗歌创作中,意象与情感融为一体,创造出和谐的意象美,因此,翻译意象时,应传达原作的美感和情感,避免刻板逐字翻译,以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音美”强调音韵美,尤其在中国诗歌中,音乐感和朗朗上口的特征至关重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努力保留原作的音韵美,采用押韵方式。“形美”体现在格式美,因为诗歌常具有明确的格律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原作的格式特点,以保留原作的格式美。这一理论框架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美”理论,以确保翻译品质和美感。
三、普希金诗歌《Узник》及其汉译的影响
(一)《Узник》原文分析
原文:
Александр Пушкин
?Узник?
Сижу за решеткой в темнице сырой.
Вскормленный в неволе орел молодой,
Мой грустный товарищ, махая крылом,
Кровавую пищу клюет под окном,
Клюет, и бросает, и смотрит в окно,
Как будто со мною задумал одно.
Зовет меня взглядом и криком своим
И вымолвить хочет: ?Давай улетим!
Мы вольные птицы; пора, брат, пора!
Туда, где за тучей белеет гора,
Туда, где синеют морские края,
Туда, где гуляем лишь ветер… да я!..?
1822 г.
1.背景分析
1822年,亚历山大·普希金创作了《Узник》。普希金出身贵族,受到法国启蒙主义思想的熏陶,非常向往独立和自由,充满了反抗意识。然而,由于命运的安排,普希金被流放到基希讷乌。在创作这首诗时,普希金居住在比萨拉比亚,与他年轻时曾经访问过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辉煌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他在那里亲身体验了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记载在自己的日记中,提到这首诗是在1821年参观监狱期间创作的,监狱庭院里养着一只被囚禁的雏鹰。他与十二月党人会面,汲取了他们的思想。这些新的印象、新的思想以及对自由和社会生活的渴望都在《Узник》中得到了表达,使之成为自由的象征。
2.诗歌体裁和主題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由三节、十二行组成,极富浪漫主义情感。《Узник》传达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人想解放自己并为自由而战,没有人和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表达了诗人对待自由的热爱,尽管经历流亡,即使被当时严格的审查制度和当局政府压制,他仍然不放弃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二)普希金诗歌汉译对中国诗歌领域的影响
受到普希金诗歌的影响,中国现代诗歌迅速壮大,形成了独特的意蕴和风格,培养了一批普希金诗歌的传承者。汪剑钊指出:“在中国新文学的历史上,普希金的影子无处不在,在新诗发展的每个阶段,我们都能找到普希金的中国传人。可以说,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普希金这个名字早已与俄罗斯的民族紧密相连,一提到那片广袤的土地,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普希金。”
普希金坚信诗人的使命是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提炼出艺术的经典,承担了审美人类的使命。然而,他也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这一诗学理念在他的浪漫主义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基于“三美”理论的不同译文对比分析
(一)王守仁译版本
译文:
《囚徒》
我坐在铁栅里阴湿的牢房中
窗前,一只不自由的年幼的鹰——
我的忧伤的伙伴,一边展翅
一边把血淋淋的东西啄食。
它啄啄停停,又望望窗外
仿佛它跟我想到了一块。
它用目光和叫声呼唤着我
“我们飞走吧!”它想对我说。
“我们是自由的鸟儿,是时候了弟兄!
飞往乌云后泛白的山峰
飞往泛着蓝色的宽阔的海洋
飞往只有风……和我漫游的地方!”
从意美角度分析,王守仁的译文精准捕捉了诗人的情感。译者强调了原文中的“за решеткой(在栅栏后)”,翻译成“在铁栅里”,突出了受限制的自由和无奈感,将“сырой(湿润的)”翻译成“阴湿”,强调了牢笼的压抑氛围。在第二句中,译者插入了“窗前”,虽然原文没有,但增加了读者的体验,仿佛与诗人一同看到窗前被囚禁的鹰。译者将“неволе(被迫、奴隶)”译为“不自由”,强调了人类被囚禁和失去自由的心境。此外,将“товарищ(同伴)”翻译成“伙伴”更易引起共鸣。译者将“Клюет, и бросает(啄,扔)”译为“啄啄停停”,生动地展现了鹰在进食时的神情。最后,将“смотрит в окно(看着窗外)”翻译成“望望窗外”,传达了鹰内心的焦虑和压抑。
从音美角度看,译者巧妙地保持了原文的韵律,保留了原诗的音乐性和韵律感,增添了诗歌的美感。译者运用了汉语中的连接词,使诗歌的韵律和形式呈现出了对称和连贯的特点,符合中国读者对诗歌的语言欣赏习惯。
从形美角度看,这首诗的翻译保留了原诗的格式和韵律,展示了对诗歌形式的尊重和理解。译文是一篇工整有序的作品,与原作在形式上保持一致,保持了诗歌的完整性。
(二)冯春译版本
译文:
《囚徒》
我坐在阴湿监狱的牢房里面
那里有一头关在笼中的雏鹰——
我的忧郁的同伴,它扑腾着翅膀
在铁窗下面啄食血淋淋的食品
它啄食着,丢弃着,不断望着窗外
好像和我怀着同一个心思。
它用目光和叫声频频向我呼唤
“让我们远走高飞吧!”它对我示意。
“我们原是自由的飞鸟,飞吧,伙伴!
飞到乌云后面那白雪皑皑的山上
飞到激荡着蓝色波涛的大海边
飞到只有风儿……和我漫步的地方!”
从意美的角度看,冯春先生的翻译作品更加准确地保留了诗的直译。他将原文中的“орел молодой(年幼的鹰)”翻译成“雏鹰”,这更符合鸟类的特性,也符合中国翻译的习惯。在这个译文中,译者侧重于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而不是诗人参观监狱的情景,使读者更能深刻地感受诗歌的内涵。译者将原文中的“под окном(窗下)”翻译为“在铁窗下”,这种具象的翻译方式增强了牢房环境的氛围,扩大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此外,译者巧妙地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如“扑腾着”“啄食着”“丢弃着”“望着”“怀着”,延续了动作,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助感,丰富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从音美的角度分析,以上这一系列动词增强了译文的统一感和和谐感,尽管整体韵脚没有保持一致,但译者在词语选择和表达方式上注重了音韵的和谐性,使整篇译文的韵律不显混乱。
从形美的角度看,译者在翻译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诗的格式,有助于维持诗歌的完整性和格式美。特别是在诗歌结尾部分,译者使用了排比的手法,与原文相呼应,强化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美感和表现力。
(三)汪剑钊译版本
译文:
《囚徒》
我坐在潮湿牢房的铁栅后。
在囚禁中成长的一只雏鹰
我忧伤的同志啊,拍打着翅膀
在铁窗下啄食血染的食品。
它啄食着,扔弃着,望着窗外
仿佛与我感到同样的烦恼
它用目光和鸣叫在呼我
它想说:“时间已到,时间已到!
我们是自由的鸟儿,让我们飞走
飞向乌云背后闪着白光的山区
飞向远方碧波荡漾的大海
飞向只有风儿……和我散步的地方!”
《Узник》中的意美分析强调了“潮湿牢房”和“铁栅”作为意象,這些意象从侧面突出了被囚禁的人失去自由后的阴郁环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阴郁情感和内心体验。译者将“Вскормленный в неволе”翻译为“囚禁中的成长”,将雏鹰的意象扩展到了人类的生命历程,这种隐喻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在翻译“махая крылом”时,译者将其译为“拍打着翅膀”,以展现雏鹰在被关押期间选择不妥协,勇敢地与牢笼抗争的精神。这个选择体现了诗人在监狱参观中所感受到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然而,诗中也表明,并非所有的努力和反抗都会取得成功,这更凸显了自由的珍贵性。在诗的第四句中,译者使用了“铁窗”和“血染的食物”作为意象,将全诗的阴暗情感推到高潮,这些意象传达了被囚禁者在恶劣环境中的屈辱和愤怒,同时也强调了内心的苦楚。或许是因为雏鹰多次的挣扎,自己的血染红了食物,也许是在囚禁过程中遭受了折磨,看着被鲜血染红的食物,雏鹰也只是啄食。这从侧面表现了失去自由时的无奈感,反抗虽然不断,但每次都以血的代价换来,使他们感到绝望和无助。译者在翻译时使用了三个连贯的动词,“啄食着,扔弃着,望着窗外”,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啄食和扔弃反映了他内心的不满,而“望着”则显示了他对外界世界的向往。就像鸟儿向着蓝天,诗人向往自由。在后文中,译者描述了“闪着白光的山区”和“碧波荡漾的大海”,运用了美丽的修辞,强调了自由的珍贵和不易取得。尽管需要穿越重重乌云,经历重重困难,才能到达那个没有束缚、没有压制,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地方。这个地方是最宝贵、最难获得的,自由的象征。
从音美和形美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译者更注重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过分强调押韵或格式。这使诗歌更加强调自然的韵律和音乐感,让读者更深入地体验其中的哲理和情感,强化了诗歌的内在意境和激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尽可能保持与原文字数的对应,保持整齐的排版,突出了形美。
五、结论
阅读三位译者的作品后,对比发现他们在诗歌美学和翻译审美角度存在差异。本研究以“三美理论”為视角分析,揭示了他们的异同。三位译者都注重运用意象营造氛围,突显诗人追求自由的情感,但在诗歌理解和翻译方式上各有独特观点。王守仁以诗人参观监狱为视角,以第三视角感受鹰,通过互动、眼神、动作和叫声理解鹰,然后传达诗人情感。冯春更注重表达作者核心意图,保留原意的同时运用中文诗歌的句式。汪剑钊则通过意象和词语烘托氛围,不拘泥于诗歌形式,强调自由和音律。这三位译者的不同观点和方法丰富了诗歌翻译的多样性。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普希金的《囚徒》诗,结合中国传统美学的“三美”理论,对其汉语翻译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许渊冲的“三美”理论为诗歌翻译提供了新的标准,突出了意美、音美和形美在翻译中的关键作用,为中国诗歌翻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帮助译者更好地传达情感和美感。
第二,普希金的诗歌在中国传播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质量的翻译作品使中国读者更好地领略外国文学的精髓,促进了两国文学和文化的共同繁荣。
第三,通过对三个不同版本的《囚徒》汉译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三美”理论在诗歌翻译中具有适用性和灵活性。不同译者虽然在传达普希金诗歌时存在差异,但都能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找到共同的指导原则,允许他们在保留原诗美感和意义的同时,展现创造性和文化适应性,为读者呈现多样化且丰富的诗歌翻译作品。
最后,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翻译的复杂性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和实践方向。将普希金的诗歌与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不仅丰富了中俄诗歌互译领域的研究,还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与沟通,为中国读者引入更多优秀的外国诗歌作品。这项研究为跨文化诗歌翻译提供新视角,强调了“三美”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实际应用重要性,进一步确立了普希金诗歌在中国文学翻译领域的地位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普希金.普希金诗选[M].冯春,译.长沙:岳麓书社,2019.
[2]普希金.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普希金诗选[M].汪剑钊,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
[3]普希金.普希金抒情诗全集[M].高莽,编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4]乔阳.浅论许渊冲“三美”原则在品牌汉译中的运用[J].中州大学学报,2006(03):49-50.
[5]汪剑钊.在诗歌里,美能得到最好体现[N].解放日报,2019-5-25(8).
[6]车明明,温建平,刘淑勤.“三美论”翻译理论及其应用学术史纵览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02):161-166.
[7]曾思艺,李霞.普希金与20世纪中国新诗[J].俄罗斯文艺,2018(03):91-96.
作者简介:
李元元(1994-),第一作者,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一级,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姜沣芮(2001-),第二作者,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本科,研究方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