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水上游地区保留着大量方志资料,特别是明清以来的方志备受关注,这是汉水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类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给我们的修志和研究工作带来了便利,但目前对这一地区方志研究取得的进展专门进行分析的研究者很少。本文以明清至民国时期汉水上游汉中和安康两地方志为研究依据,对该类研究的相关成果尽量作以全面梳理,从中总结其特点和不足,为汉水流域相关研究及地方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汉水上游;汉中和安康;方志;整理研究情况;评析
【中图分类号】K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2-0004-05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汉水上游方志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JZ031)阶段性成果;陕西理工大学汉水文化中心重点项目“汉中优秀乡土文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HS202008)。
陕西方志地域色彩鲜明,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即汉水上游陕南地区的汉中和安康,其方志记载和见证着汉水上游地区社会历史变迁,也是研究汉水文化的宝贵史料。
随着汉水地区方志的整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成果也日益丰富,但目前对汉水上游汉中、安康两地方志整理和研究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和分析者极少。本文以此为视角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一来可以清楚目前两地方志整理和研究的面貌与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及后期修志提供参考;二来可以从中发现目前有关汉水上游方志研究中的特点及不足,拓宽研究视野,进一步发掘和发挥该区域方志的作用,提升方志研究价值,为地方发展和建设等服务。
一、汉水上游方志整理、纂修情况
20世纪50年代后,大型地方志目录逐渐出现,80至90年代开始,出版的方志类成果渐渐增多,汉水上游各地区加强当地修志,像《汉中市志》[1]《汉中地区志》[2]《安康地区志》[3]《安康县志》[4]等一系列新修志(编写重点是1949年后)陆续增多,为汉水流域相关研究和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提供积极的参考咨询。进入21世纪,有关汉水上游两地方志的整理、编纂和研究等工作取得了更为丰硕的成果,相关工作大致包括旧志整理、编纂以及有关两地方志的研究等。其中旧志的整理、编纂等工作主要涉及大型志书汇编、单部旧志的校勘校注等。
(一)志书汇编
这部分主要是全国性方志书目收录,精要列举和介绍了各地方志,并对这一时期汉水上游两地方志有相关著录。较早如《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69/1970/1976),其中“华北地方·陕西省”部分涉及汉水上游地区方志情况;《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1985)影响较大,对全国各地进行了分别著录,各省内按照府、州、县、乡依次著录,详略得当,备注部分说明了方志具体分合情况、存佚等情况;《明代方志考》(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主要是有关明代方志编撰情况的工具书,对陕西汉中和安康各府州县志有基本著录;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资助出版的《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精选了明清至民国时期方志,其中西北卷囊括陕西方志情况。凤凰出版社编选的《中国地方志集成》(凤凰出版社,2007)可谓是收录方志资料较详细、齐备的集大成之作,其中《陕西府县志輯》几乎涵盖了陕西所有地区旧志,对研究这一时期汉水上游方志最具直接参考性。
此外,主要针对西北或陕西或汉中、安康的方志类成果也有一些。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的《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兰州古籍书店出版社,1990)、《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等,但涉及范围有限。《陕西省志·著述志(古代部分)》(三秦出版社,2000)在“历史地理”部分对两地方志有相关记载,还有《陕西地方志书目〈初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图书资料室,1981)、郭鹏《汉中地区历代志乘述略》(汉中师院学报〈哲社版〉,1994)、《安康县旧志类编》(安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5)等。
总体来看,这些汇编志书能有力地助推我们以此展开各学科研究,但目前专门针对汉中或安康、汉水上游地区的系统详尽的研究类大型方志汇编并不多。
(二)某方志校注、校勘和编纂等
汉水上游各地根据当地发展需要分别进行了旧志的编纂、校注等,为我们更好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1、通志
通志方面有董健桥等校注的明嘉靖《陕西通志》(三秦出版社,2006)、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整理的明万历《陕西通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等。
2、单部府厅县志的整理校注
府志方面,如万安祥等参与编校的《兴安府志校点》《重续兴安府志校点》(汉滨区档案史志局,2005),对《兴安府志》进行了点校及历史事件、人物等注释;郭鹏校勘的《嘉庆〈汉中府志〉校勘》上下册(三秦出版社,2012),对汉中一些历史文化表述中的错误作了细致考证纠错,对汉中历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汉中市档案馆编、王浩远校注的《顺治汉中府志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对清代首部《汉中府志》进行了整理校注,对于保存文献、传承汉中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周海霞校注、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的《乾隆〈兴安府志〉校注》(三秦出版社,2021),对该志书首次校勘、整理、注释,具有重要的地方文化研究价值;郭鹏校注《嘉靖汉中府志校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该志是记述明代中叶关于陕南(今汉中、安康)的地方志,其中不少资料是其他史籍所缺少的,因此该校注本十分具有价值。
3、厅县志成果较突出
厅志主要是郭鹏点校《佛坪厅志点校本》(佛坪县志编撰办,1986),唐婧主编、郭鹏总校注《留坝厅志校注》(陕西省留坝县地方志办公室,2009),胡瀚和张西虎校补《定远厅志校补》(三秦出版社,2015)等。县志方面主要有:李佩今等校注《石泉县志校注》(石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7);朱林枫等校注《续修南郑县志校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穆育人校注、城固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嘉靖城固县志校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张铭轩校注《宁陕厅志校注》(三秦出版社,2013);周海霞等校注《安康县志校注》(三秦出版社,2015);杨明贵和李尚海校注、戴承元校审《平利县志校注》(三秦出版社,2015),这是对乾隆版《平利县志》及光绪版《续修平利县志》的校注,保持了县志的版本原貌,秉持应录尽录原则;勉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沔县志·褒城县志〉校注》(三秦出版社,2016),包含勉县历史上四部旧志即清代《沔县志》《沔县新志》《沔县乡土志》《褒城县志》,其中部分内容和体例等具有近现代方志的一些特点,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其他还有宁强、汉阴、旬阳、岚皋、镇坪等多县均对当地旧志进行了整理,形成内部资料,为政府提供资鉴。
汉中和安康旧志的整理和校注等成果比较丰富,单部方志整理和修纂所产生的价值不言而喻,各地档案局(馆)和方志办等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个人点校整理的成绩也值得一提。
二、汉水上游方志的研究情况梳理
学界对汉水上游两地方志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已陆续展开,但大量成果的出版主要是21世纪以后。自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至少有相关成果1-2篇,近二十年成绩比较突出,特别是2011年、2016年、2017年及2021年至今更为明显。从文献出版类型上看,论文居多。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这一时期两地方志本身考证、方志分析与评价、方志家及其理论和成就、利用方志开展具体问题研究,以及其他研究中涉及两地部分方志的一些论著等。
(一)方志本身考证等
该类研究多以某方志为研究对象进行考究,如孙启祥《清康熙〈汉南郡志〉的编纂、流传与回归》(陕西档案,2017)、《清康熙〈汉南郡志〉的编纂及其特色》(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王浩远《明嘉靖〈汉中府志〉编纂考》〔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清顺治〈汉中府志〉 纂修考——明清易代之际的方志书写》(中国地方志,2021),贺琳杰《道光〈石泉县志〉编纂考》(花溪,2022)等。前两位学者在汉中方志研究方面很具代表性,孙启祥认为清康熙《汉南郡志》是汉中历史上第一部篇目内容齐全的府志,具传承前人、创制后继之功效,有取材多元、资料详赡之优点,但亦有瑕疵[5];王浩远在考证嘉靖《汉中府志》纂修人张良知生平事迹基础上,廓清嘉靖《汉中府志》的纂修过程,指出该书秉持儒家正统思想,编纂体例源自嘉靖《许州志》[6]。二位学者对方志作者、编纂过程及流传等情况进行了仔细考证,参考价值较高。除了单部方志考证,也有区域性方志的综合探究,如王浩远的《陕南明清方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详细论述了陜南地区各府州厅县志书的修纂、存佚、体例等情况,极大地推动了对陕南方志的研究。
(二)方志的分析与评价
这类成果多集中于评析志书的价值、影响和特点等。如张世康《民国〈汉阴县志〉油印成册》(中国地方志,1988)、陈平军《紫阳历代县志编纂考辨及简评》(今古大观,2019)、孙启祥《〈顺治汉中府志校注〉的文献价值》(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和《从历史考释看〈顺治汉中府志校注〉之学术价值——兼谈地方文献的整理出版》(上海地方志,2021)、方琛《鲁长卿与〈重续兴安府志〉》(安康日报,2021-12-17)、张世民《明嘉靖〈汉中府志〉及其校注本评析》〔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等数十篇。其中对府志研究偏多一些,如孙启祥对《顺治汉中府志校注》作了深刻分析,指出其严格遵守古籍整理学术规范,在历史考释征引典籍、材料取舍、史事辨析和舛误订正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7];张世民认为,明嘉靖《汉中府志》在篇目设计、府县关系、话语视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郭鹏所著《嘉靖汉中府志校注》重在资料校正和内容弥补,也饶具版式更新、校注精准等特点[8]。
(三)方志家及其理论和成就研究
明清至民国时期方志编纂“名人”增多,其身份包括学者、专家、地方官员等,与汉水上游两地相关、影响力较大且成就较高的主要是严如熤、蒋湘南和黎锦熙三位,目前两地方志家相关研究也是以这三者为主,其中黎锦熙及其方志成就的研究最丰。如姚洪波《黎锦熙方志思想探微》(求索,1998)、雷恩海《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方志编纂思想——读黎锦熙〈方志今议〉》(中国地方志,2008)、韩红艳《黎锦熙陕西方志研究的学术价值》(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等十余篇论文基本以黎锦熙及其《方志今议》的方志理论为主进行探讨,从这些研究也可看出其方志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深远影响;其他诸如《中国方志学家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黎锦熙著述目录》(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6)、《中国方志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等著作也涉及黎锦熙方志学的一些理论和成就。
近年来,有关严如熤和蒋湘南的方志学思想和成就的研究成果有所增长,但专门的直接性研究成果还不充足。如唐景珏《严如熤其人及其作品研究综述》(安康学院学报,2013)、刘桂海《严如熤经世文献研究——以汉中为中心》〔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冯岁平《严如熤〈汉南续修郡志〉选编清诗探析》〔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等;穆德全《清代回族学者蒋湘南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85〕、王雪玲《清末学者蒋湘南与陕西地方文献》〔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王志强《图经与史法:回族学者蒋湘南的方志观》(上海地方志,2022)等,这些成果中都涉及两位学者的方志成就,比如刘桂海认为严如熤主持纂修《汉南续修郡志》内容翔实、体例规范,虽卷帙浩繁,但条理清晰,对当时和后世的方志修纂产生了巨大影响[9]。前面提到《中国方志学史》也对方志家蒋湘南和明清方志演变等作了基本阐述,另外,孙启祥《薛祥绥的方志实践及其理论》〔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23〕对民国时期编纂过《西乡县志》等的薛祥绥的方志思想进行了探索。
(四)运用两地方志开展多学科问题研究
此类主要以两地方志为研究基础,展开对各方面具体问题的研究,涉及跨学科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史学相关研究
一是史料挖掘、考证。如汪亚丽《浅析〈乾隆兴安府志〉中记载的安康地区若干资料》(学理论,2011)、杜学林《道光〈褒城县志〉所载苏轼牛头寺诗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王浩远《汉南地域观念演变考述》〔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等近十篇论文,主要从旧志中发现和考证不同问题。
二是政治史及文化研究。如杨明贵《论中国古代循吏的施政特点——以清〈平利县志〉为考察对象》〔陕西教育(高教),2016〕、张显锋《民国时期汉中方志文化研究——以“西学东渐”为视角的历史考察》〔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21〕等。
三是宗教民俗。如龚鹏《清至民国陕南地方祭祀专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和《方志所见明清陕南原杰祭祀研究》(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张玉亮《清代陕南饮食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何道明《承袭与流变: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茶俗文化》(农业考古,2022)等,从中可以窥见陕南地区风俗信仰等现象。
四是历史地理。该类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尤其近些年来一直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涉及明清至民国两地府州厅县志,以明清的居多。如薛平拴《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0)、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叶丽芳《明清安康城市历史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王瑞《明清时期汉江流域中药材地理初探(1368-1911)》(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任柳《明清时期蜀道交通地理研究》(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21)、谢雅勤《清代民国秦巴山区农业民俗地理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22)、席梓箐《清代陕南手工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2)等十余篇,这些论文都对两地方志作了梳理和研究,包括人口、农工商业、交通、中医药、舆图等领域,且多数是硕博论文,对相关问题研究更为系统深入。
2、文学及语言学相关研究
目前主要利用两地方志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的不多,如许勇强《明清时期陕西作家地理分布研究——以明清陕西方志为考察对象》〔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1〕、聂鸿音《道光〈石泉县志〉中的羌语词》(民族语文,2000)、张璐《〈方志今议〉与汉中地方志之方言篇修纂:路径与思考》〔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等。
3、水利与生态环境等研究
这方面研究成果取得了不小进展,这应与汉水上游所处地理位置及汉江与当地发展的密切关系有关,人们对汉水及相关问题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如钞晓鸿《清代汉水上游的水资源环境与社会变迁》(清史研究,2005)、赵铭雪《碑石所见明朝至民国时期城固县的水利面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孙舔轲《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时空特征及对民众影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科版),2023〕等近十篇论文,针对汉水地区水利建设和灾害应对等方面进行研究,為当地生态治理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4、城市与空间形态研究
两地从旧志中汲取了宝贵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避免问题重复出现。如陈涛《汉中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变迁研究(1370-1949)》(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和《唐宋以来汉中府城“坊”的初步研究》(都市文化研究,2017)、张曼《陕南石泉老城区空间形态演变与更新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3)等,为当地城市建设和建筑研究等提供了思路。
5、农工商业等研究
汉水上游两地方志应用广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同样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如罗雅楠《清代陕西农作物空间分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孙婧悦《清代陕南工商业发展及其特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文小燕《方志所见明清陕西商人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7)、薛韩刚《地方志视域下清至民国时期陕西的花椒种植探析》(农业考古,2020)等数十篇论文,围绕陕南或汉中、安康的农工商业情况等作具体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使方志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发挥应有作用。
6、教育及其他专题研究
教育方面研究如张旺利《清代陕南移民文化与书院教育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7)、孙功飞《明代陕西举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0)等。其他主要是选用两地某些方志对某个专题进行些许研究,如《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农业出版社,1990)、《安康市文史资料选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安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4)等,后者选用了安康府州县志某部分对古今蚕桑、人物等专题作相关研究。
7、综合性研究
此类多为论文集或著作,汇集了汉水流域相关的不同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冯天瑜主编《汉水文化研究》(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2006),依托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陕西理工大学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完成。还有由西北大学陆续出版的多期论文集《汉水文化研究》《汉水文化研究集刊》《汉水文化研究论文集》等,其中也包括利用两地方志展开的一些研究。马强的《汉水上游与蜀道历史地理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着手,利用两地多部方志研究汉水上游、巴山地区和蜀道的多方面问题。
三、结语
综上,目前学界对汉水上游两地方志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升。时间段上,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相关研究居多,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方志,这和两地现存方志大多属于这一时期有关;研究视角上,视野范围逐渐变得广阔,学者们能注意到以两地方志为平台来开展科学研究,并深入到各研究领域,可见两地方志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研究内容上,对两地府县志、黎锦熙《方志今议》、史学方面、水利与生态环境、城市与空间形态、农工商业等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多。
同时,也要看到研究不足。如两地旧志整理、校注方面的成果基本相当,但在某志本身考证、评析及方志家等方面的研究,有关汉中的此类研究相对更充足些;方志家研究主要集中于黎锦熙、严如熤和蒋湘南三人,其他方志家或编纂者的研究偏少;跨学科研究中,除上述谈到的这六个方面相对较多,其他学科对两地方志的利用和借鉴还有待加强;目前围绕陕南方志作了一些研究,专门针对汉水上游区域或汉中、安康的大型综合类方志汇编较少。今后可以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挖掘、开发和利用好汉水上游方志资源,不仅传承历史文化,还应使其“活”在当下,为地方事业繁荣服务。本文对目前汉水上游汉中和安康两地方志的研究统计可能难免遗漏谬误,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汉中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汉中市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2]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汉中地区志[M].郭鹏,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3]安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康地区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4]安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康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孙启祥.清康熙《汉南郡志》的编纂及其特色[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03):24.
[6]王浩远.明嘉靖《汉中府志》编纂考[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02):28.
[7]孙启祥.从历史考释看《顺治汉中府志校注》之学术价值——兼谈地方文献的整理出版[J].上海地方志,2021(02):77.
[8]张世民.明嘉靖《汉中府志》及其校注本评析[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06):86.
[9]刘桂海.严如熤经世文献研究——以汉中为中心[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02):35.
作者简介:
张莹,女,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史、历史文献学、地方文献与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