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主题课:为更好的生活而学

2023-12-01 11:12沈磊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生活体验任务驱动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任务驱动;生活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3-0056-02

【作者简介】沈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南京,210000)教师,一级教师,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获江苏省、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主题班会课上,当我问学生“家里多久会用完一包卷纸、每天家中会产生多少厨余垃圾、父母开车接送自己上下学时(特别是车子不熄火的情况下)汽车的排放物有多少……”这些问题时,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没有认真考虑过、计算过,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学生更是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学生因为缺乏对真实生活的认识和思考,所以对生态文明缺乏深入的理解。日常教育中,我通过生态文明主题课的设计和实施,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一、认知提升

想要提升学生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真实的数据、图片、音像资料,在学生的大脑里形成画面冲击,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具体化。在我的班级,学生通常以6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和环保知识学习,每个小组有不同的任务(见表1)。

小组任务都围绕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空间。各小组领到任务后,在组长的带领下,设计落实任务的方案,比如统计表、报告单、节日汇总及分析等。在这个過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激发。下面是学生设计的任务落实表格(见下页表2、3、4)。

表格设计的过程,反映了学生对任务主题的理解;完成表格的过程,培养了学生信息搜集、分析、判断等一系列能力,引发学生对环保主题的深度思考。在小组任务完成中,学生会逐渐发现,生态文明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不是可有可无的。当学生在主题班会课上对自己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小组与小组之间产生的信息差将进一步提升他们对生态文明主题的认识,从而深入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

二、价值澄清

学生对数据的分析是显性的,年龄越小、分析层次越浅,也就越容易出现价值偏差。例如:有学生提出“上完厕所后,卫生纸为什么要扔进废纸篓而不是扔进便池直接冲掉,这难道不是带来了更多的卫生(细菌)问题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引发了大家进一步的思考。学生在查找信息和讨论交流后发现:一些卫生纸不能直接溶于水,扔进马桶很有可能造成管道堵塞等情况,而不溶解的纸又可能造成更大污染;扔进废纸篓有利于统一降解,降低污染。这样的讨论让一部分觉得“麻烦”的学生意识到了卫生细节行为的重要性。再如:有学生质疑“这都什么年代了,还需要在家庭生活中重复使用水资源吗?”针对这个问题,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科学探究。首先,我邀请地理老师为学生普及目前全球水资源状况,地理老师播放公益短片《水说》,为学生厘清淡水资源与水资源的区别。随后,我又邀请生物老师为学生讲解淘米水的神奇作用,生物老师现场试验了淘米水的去污能力,分析其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去污能力强,同时淘米水含有丰富的磷、氮等营养物质,用来浇灌酸性土壤的植物是非常好的。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赋予了节水行动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因为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对于一些环保的小细节往往抱着“没必要”的态度。教师要抓住学生问题产生背后的原因,通过讨论、探究、科学实验等帮助学生澄清概念和价值,引导学生真正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三、鼓励实践

生态文明教育要落实到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就必须转换为小切口,从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出发。在日常生态文明主题教育中,传统的做法往往是:班主任发起倡议,然后列出具体行动清单,学生遵照执行;个别班主任还会要求学生用拍照打卡的形式来证明自己很“文明”,很多时候,这样的做法反而会产生反作用。

我的做法是:首先,师生共同商议,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行动策略,然后学生基于主题要求制作目标行动卡,最后将每个人的目标行动卡挂在教室“行动专区”,大家互相监督执行。我们班级有很多小行动,如“坚持低碳上下学”“少用一次性餐具”“使用环保袋或布袋购物”等。除了具体的行动指导和监督,教师还要有及时的评价激励,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行为的表彰。我会请学生描述或写下自己参加环保行动的感受,主要表达坚持绿色行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定期组织集体分享会。

分享会上,我会将学生的文字大声读出来,如“骑车上学后,不仅节能减排了,还锻炼了身体,也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一举多得”“使用布袋虽然有点脏,需要经常清洗,但是可以装更多的东西,不用担心袋子破掉,购物的体验感也提升了”“节水探究活动后,我‘炫耀般地向家人讲解循环用水的方法和价值,觉得自己特别有文化”……学生的文字表述就是对自身行为的认可和强化,而教师的朗读则是对学生行为的进一步肯定和鼓励,其意义超过了一切的物质奖励。

总之,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与学生一同收集、分析、评估,让学生对生态文明有正确的认知,进而产生自主行动力。教师把大主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不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通过挖掘生态文明更深刻的主题意义,引导学生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学。

责任编辑:周小涛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生活体验任务驱动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如何为学生打开习作之门
浅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实行有效教学
小学思品教学要与儿童身心体悟相融合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生活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