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小和
红碱淖的传说如一首悲壮凄美之歌。
红碱淖的“淖”是蒙语,意指水泊、湖泊,位于陕西省神木市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接壤低洼处,也处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是古代典型的两国边界,亦因此,流传出了大汉后宫不贿画工的绝世美女“昭君出塞”时驻足此地七日,念及自身冤屈和从此乡关万里生难还,便回望长安、轻抚琵琶悲泣七天,因感动了王母娘娘,便让她的眼泪化成七条支流,汇聚而成一汪面积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湖光碧波。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者,笔者相信这个饱含泪水的民间传说是人民悲愤之余的不屈杜撰出来的。无望时的人总会寄希望于缥缈中的神仙,塞翁失马之后总会有一种自我安慰。
悲壮的传说也都有凄美的映射,20世纪90年代,笔者几乎每年要来红碱淖观光,站在周边高处望远,昭君泪形成的湖面大致呈三角形状,沿岸有七条季节性河流注入,汇聚而成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春有候鸟纷飞、夏有鲤鱼跃波、秋有丰茂水草、冬有冰雕雪塑,加之陕蒙特有文化的沁润,便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六者交相辉映的独特风光。这里每年游人不断,并为大漠落日和黄沙碧水的自然壮美深深折服。
在这干旱少雨的毛乌素沙漠,红碱淖确实是弥足珍贵的天地精美造化,也是周边地区人民引以为傲的靓丽风景区。后来,有人在入景区前的广场上,矗立起一栋王昭君轻抚琵琶回望故乡的大型雕塑,有文人雅士睹物思人、见景抒情曰:
画工一笔破桃腮,命运殊途就此来。
身赴和亲宁战火,心伤离土别京台。
黄沙漫道西风烈,玉面吞声北雪裁。
潋滟红湖弦上泪。今人犹叹昔人哀。
抚今追昔,造化弄人。可笑的汉元帝,可悲的王昭君,可爱的红碱淖。
红碱淖曾含泪敲响生态退化的警钟。
青春常驻需要保养,绿色生态需要保护。养育我们生命的淡水是地球母亲馈赠人类的最大福祉,我们怎么能对破坏生态行为置若罔闻、漠然视之呢?
曾经,红碱淖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多种淡水鱼和野生禽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地,其中有全球数量最大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遗鸥超万只,另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以及鸬鹚、鱼鹰、野鸭、鸳鸯等生生不息。
2003年,煤炭市场走向了黄金发展期,作为全国经济落后但却是富煤富气区的红碱淖周边地区,更是地方和个人利益的逐鹿地。
围绕能源的企业雨后竹笋般兴起,数年之内就爆发出三十多家焦化厂和天然气井,也横空矗立起一个火电厂,废弃物经雨水冲刷不断污染着湖水;距湖不足5公里的地方,有大型煤矿也投入生产,严重威胁到了地下水资源的畅通;更为严重的是,七条流入的支流,竟然有两条被上游自私地建起水库“截胡”,超三分之一的水源补给量被人为消失。
周边地区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了,但美丽的红碱淖却消瘦了,而且伤及内心。
不科学的开发造成严重污染,上游截流直接導致水位明显下降,但湿地的蒸发量却并没有相应的减少,正如一个人喝进去的水少了,但全身的毛孔并未减少一样,诸多因素,造成非常严重的恶性循环。
随着全球变暖的天灾,加之既得利益者的人祸,让红碱淖水位开始快速下降。水域面积1969年为62.7平方公里,2005年降为45.1平方公里,十年后的2015年仅剩31.5平方公里,短短46年啊,一半的水竟然不翼而飞。同时,水质也在不断恶化,有数据表明,20世纪60年代时PH值大约是7左右、90年代是8.2左右、后来竟然达到了9.6,严重超标。
另有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红碱淖每年可产鱼30多万公斤,到2008年,红碱淖的鱼产量仅有几千公斤。
近十年了,笔者很少去红碱淖游玩,因为看着水位下降和岸边的污染物,想着地球母亲忍受着的痛苦,笔者也忍不住像王昭君一样泪流满面。
发展经济和生态保护猛烈相撞,自私自利和人类公益鼓角争鸣。
红碱淖的退化速度令人担忧,昭君泪的浑浊震惊了陕蒙两省。
天见犹怜,也有为子孙后代的幸福谋想者,在愤怒之余开始振臂呼吁。
2009年7月,参加“红碱淖湿地和遗鸥保护国际研讨会”的著名湿地生态专家、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含泪指出:红碱淖属于国家级的重要湿地,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注水河流遭到拦截,严重影响了湖水的补充,影响了湖泊的自净能力。他警告说,历史上因气候与人为因素干扰的罗布泊已干涸沦为荒漠。今天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红碱淖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完全干涸,难以摆脱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命运。
面对地球上严重的淡水危机,警钟敲响后,人们不再淡定了。
王昭君的泪水不能忘记,蒙汉一家亲如兄弟,保护并修复红碱淖生态,全社会开始紧急行动起来。
红碱淖喜获保护,湖面鸥鹭翔集。
传说的都是人民心里意愿,错误的做法总会紧急纠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的理念让富起来的人民幡然醒悟:我们不仅要发展,更要人类生生不息的高质量发展!
9月的塞北秋高气爽,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作家走进红碱淖、尔林兔草原采风活动暨2023年西部散文学会年会”活动,两个景点东西相距约15公里,来自各地的40位名家一边聆听着生态保护的漫长曲折故事,一边欣赏着青青草原和潋潋湖光。
此行,也有幸认识了“陕西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领导,在他满含忧虑和向往的解说中,笔者欣喜地看到了近几年来红碱淖生态保护的喜人变化,内心也唤起了新的希望。
仓廪实而知礼节,富起来的人们开始反哺大地母亲。
新时代,生态保护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8年2月,红碱淖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蒙两省开始逐渐关闭周边企业、不断改善优化治理水土,并累计投入数亿资金,对保护区进行禁渔禁牧、人工增雨、生态移民、水质治理,以期加快草原湿地自然修复。红碱淖的湖水面积已从2015年的31.5平方公里稳步恢复到了今天的37.1平方公里,水位平均深度也达到了8.2米,在这里繁衍生息的鸟类新增到了195种,其中黑头红嘴白身灰翅的遗鸥已经突破了20000只,占全球总量90%以上,而且维管植物也增加到了224种,淡水鱼也新增到17种。
2022年10月,红碱淖湿地湖心岛生境修复与遗鸥种群保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评选为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
这就是人类反哺地球母亲的切身实践,也是人类为千秋万代的生生不息而努力的真实写照。
有一位诗人站在湖边,触景生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你不是昭君流下的泪滴,你是长生天赐予的弥足珍贵,你是大地母亲甘甜的乳汁啊,你是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
此时,面对高大安详的昭君雕塑,40位名家各自发挥着自己的擅长,随着书法家的泼墨挥毫、画家的快速写意、文学家的激情朗诵,再听着讲解员激昂的解读,沉淀我手心中的一把冷汗也慢慢开始变干,期望的目光也更加坚定起来。
此次活动,不知能觉醒多少人,但愿名家的作品能广泛传播开来。
让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吧,让养育人类的淡水更加纯净、更加丰富、焕发出更加靓丽的风采。
——选自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