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综艺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分析

2023-12-01 18:50富娆
声屏世界 2023年16期
关键词:卫视文化

□富娆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中国故事,顾名思义要立足中国,讲述中华大地古往今来的故事。既要讲述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传统中国的故事,体现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又要讲好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核心的现当代中国的故事,体现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奋斗史,展现底蕴深厚、文明灿烂、自强不息、充满活力的中国形象。作为主流综艺节目形态,近几年来国内文化类综艺围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文本解构、IP 打造、叙事创新等多要素创新探索,在讲好中国故事时巧妙进行软度处理,艺术性地彰显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产生一批现象级节目。

凸显极致内容的融合叙事策略

中国故事灿若繁星,文化类综艺需以经典故事为魂,通过剧情化的叙事手法、艺术性创新表述、通俗化的文本解读以及故事主题性的内涵交融与外延拓展等融合叙事策略的运用,将宏大的中国故事主题巧妙地讲述出来,给观众开拓一条生动直观同时又能有效弘扬民族精神、国家文化以及时代精神的新路径,构筑深刻的集体记忆。

剧情化叙事剖析深刻文本。剧情化叙事以人物为核心展开,突出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和矛盾性,通过结构短小、内容紧凑、情节集中、细节性强、主题鲜明的舞台剧、戏剧展示出来。经典故事的原文本往往具有文字浓缩、主题宏观、意义抽象的特点,而文化类综艺在讲述时,其叙事视角要贴近以互联网为主阵地的传播场景和传播语境,探索易于新媒体传播的叙事技巧,将抽象深奥的文化要义以个体的、鲜活的叙事视角呈现出来。剧情化叙事手法则将原本被忽略的细节进行着重表现,以此打动人心。《典籍里的中国》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叙事方式,让晦涩难懂的《尚书》《天工开物》《史记》等典籍及里面的文字“活”起来。在讲述《传习录》的故事时,为深刻阐释“知行合一”的真理,节目编排了王守仁因官宦专权惨遭廷杖被贬谪至贵州龙场,后攻打南昌平定叛乱,有功在身却被皇上怀疑但仍坚守本心的故事。演员情感细腻,台词直白但不失哲理,观众也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演绎中得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感悟,成了一堂走心走深的国民文化课。

同主题聚合叙事碰撞情感火花。同主题聚合叙事是成体系展现传承至今的优秀民族精神,与当下结合切入时代脉搏的较好叙事方式。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精神传承生生不息。要弘扬传统美德,也要讲述时代精神。通过同主题文本互文创作,故事与故事之间产生巧妙勾连,人物与人物之间产生精神对照,不同时代之间的距离感缩短,同主题、多线索碰撞出来的创新火花也给观众带来了“故事新编”的新奇感受。《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节目第四期以“七一勋章”获得者、校长妈妈张桂梅和革命烈士江姐共同的精神信仰进行深度关联,用歌曲《红梅赞》作为精神意象表现二人之间传承红色基因、树人铸魂的动人故事。采取“访谈+双线索”全面展现江姐和张桂梅身上相似的共产党人气质。双线索以《红梅赞》为串联演绎了江姐精神在少年张桂梅内心萌芽、秋瑾精神启发江姐、青年张桂梅与丈夫因《红岩》结缘共同投身教育事业、青年江姐与丈夫为革命事业奋斗、中年江姐忍着病痛克服困难创建华坪女子高中、江姐壮烈牺牲的故事。最后张桂梅与江姐相遇,谈论起新中国学校里孩子们的书声琅琅,“未来交给你们,我很放心”,朴实且有力量的台词设计令戏剧的情感张力充分展现出来。观众的情绪随着密集且转换精妙的演绎层层递进,全情代入、全心投入,并在双线索汇合刹那走向高潮直至泪目。二人相拥一刻是信仰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观众在感动中汲取了红色精神营养。

年轻态叙事焕发活力。“中国故事,恰是中华民族这个多族群共同体生活中的事件及其过程的记录形式,它可以表现为神话、传说、音乐、舞蹈、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绘画等多种不同的艺术类型。”①当经典故事遇上传统艺术类型,美好的内容与观赏性强的形式相结合,可借用当下颇受年轻人喜爱的悬念类游戏的思维,通过设计任务、设定角色、揭晓悬念等情节的年轻化叙事语态,让中国故事焕发活力。全新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聚焦国风舞蹈,围绕神书《十二风舞志》内容,用穿越的故事线串联起“东汉盛会”“大唐盛会”“风雅大宋”“风华正茂”四个文化盛世,讲述蕴于舞蹈之中的华夏故事。五位专业演员化身荐舞官穿越到古代,根据神书《十二风舞志》提供线索完成荐舞任务,以期寻找最美古今乐舞,展现中国舞蹈之美。非表演环节的“游戏属性”极大增强了代入感,观众以“上帝视角”一起接受任务、找到线索、解决任务。这档综艺节目投放在年轻人聚集的B 站,用户在节目所打造的精美的服化道中赞叹我中华古风之美,在张弛有度的情节推进增强文化自信。

呈现感官极度震撼的技术赋能策略

媒介技术发展为故事文本呈现提供了全新立体化的场景。在5G+AR/VR+8K、3dLED 显示屏、智能舞台、智能化舞台灯光等先进技术运用下,文化类综艺突破时空局限讲述中国故事的互动叙事能力大幅提升。在超真实的文化传播场景下,绝美的舞美场景呈现了极度震撼的感官盛宴,带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产生情感连接。

打造承载多时空叙事的沉浸式场景。现代舞美技术通过打造可供多时空多线索故事讲述的灵动表演空间,让叙事如行云流水般展现,为剧情化叙事赋能。在时空交错的现场表演中,观众时而置身古代,时而身处现代,在不同情境里自由穿梭,感官被充分刺激并产生以主体视角自觉代入剧情的交互心理,完整掌握故事线索并达到情感共振、深刻理解故事内核的效果。《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多个舞台分区、多个空间展示、全包围式设计,实现古今跨越的创作理念,带给观众沉浸式观看体验。在第一期《尚书》中,一号舞台作为主舞台表演“大禹定九州”“牧野宣誓”等场面;二号舞台是伏生的书房;三号舞台上层是“大禹治水”的空间,下层是伏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一条能穿越时空的甬道连接起三面舞台。在沉浸式的场景里,在演员的动情演绎下,在古今对话的身份代入中,观众领会了伏生以生命护书、用生命诠释“薪火相传”精神的不易,更激发了观众主动学习、守护经典与传播经典的能动性。以技术为支撑的场景化呈现实现空间多维升级,与巧妙的叙事结构相得益彰,让中国故事更易于听明白,便于传播。

文化与科技融合涌现惊艳之作。中国故事有着丰富且含蓄的东方式的浪漫与精神,如何突破以文字性文本为主流的讲述方式,借助新颖的创意视觉创新讲述是痛点与难点。现代科技的发展给出了破题路径,通过还原故事场景、拓展表演空间、构建独特的叙事场域,科技让脑洞变成现实,弥补了观众关于中华文明至臻至美的艺术想象。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中的水下舞蹈《洛神水赋》即是文化与科技完美融合的惊艳之作。洛神是中国神话中的洛水女神,在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赋》中,她是美神的象征,是集浪漫与美好于一身的代表,古往今来承载无数美好想象,激发无数以其为原型进行的艺术创作。《洛神水赋》围绕这一美神形象进行再度创作,突破传统表演空间,克服在水中的失重感和需要长时间屏气的困难,进行长达26 小时的水下超高清拍摄,自然流畅的运镜技巧与一气呵成的剪辑技术还原了一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水女神形象。这支水下舞蹈时长不到两分钟,却让所有人看到了难以置信的惊艳之美,播出后瞬间火爆全网。在科技赋予国人的全新筑梦空间里,泱泱大国的风采尽显,让人不禁赞叹“美哉中国”。

小切口的微创新带来瞬间情感震撼。除了从整体叙事、整体形式等方面进行技术赋能,通过一些极小切口的技术感官延伸,也能带来一瞬间的情感震撼,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小切口的微创新能让故事细节更加真实饱满,在提升节目质感的同时,给予了新媒体传播语境中讲述中国故事的创作灵感。《衣尚中国》舞美设计贴近节目需求,利用环绕向心设计,在360°的空间内打造出720°全方位、立体化的超视觉体验。第三期“骁勇之美”中,军装收藏爱好者张皓甫讲述其收藏的1000 多套军装背后的老兵与军装的故事。节目现场利用3D 舞台尽数展现了1000 多套军服,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的同时引发情感共鸣:军装是生命,是信仰,是责任,更是寄托。在《典籍里的中国》多元重构的舞台空间里,观众席设置于几个舞台中间,举目四望皆为舞台,且观众座椅可跟随舞台方向变换,视角实时跟随。这种不将舞台上下区隔开来的舞台设计能呈现台上台下浑然一体的效果,是极具对象感的新媒体设计思维。此外,在道具创新方面,《典籍里的中国》对镜子元素进行陌生化处理,借助特效剪辑,让镜子前的故事主演一秒变装穿越回古代,新鲜惊奇之余产生强烈视觉反差。在庆祝建党百年报道中,由中国青年报社发起的“穿越百年,叩问初心——‘时光之镜’建党百年沉浸式互动体验活动”就借鉴了“时光之镜”的创意元素。用户通过“时光之镜”可以与革命先贤互动,体验来自百年前的叩问和反思,感悟中国精神,唤醒初心使命。

全媒体传播策略讲好极美中国故事

多维度异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塑造了一个全面、客观、真实的国家形象,能够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激发其作为个体面向他者传播中国故事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文化类综艺要乘着东风,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通过布局全媒体传播策略讲好极美中国故事,助力中国故事传播。

创新打造文化IP,建立可持续性的传播链路。 IP 具有聚合效应,能将内容创作者、内容本身、接受者、商业价值等元素融合起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文化IP 已经成为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文化性符号。中国故事是挖掘与打造文化IP 的沃土。从近年来文化类综艺发展来看,创新打造文化IP 赋予了中国故事新的活力,IP 形象的成功塑造点燃了大众对中华文化故事的极大兴趣,并在互联网中通过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艺术创作积极传播。文化IP 建立了一条可持续性的传播链路,影响力不断扩大,如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就是创意性十足的文化IP。河南卫视《唐宫盛宴》还原了憨态可掬、俏皮活泼的唐俑少女形象,并运用VR 等技术实现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结合,让一群可爱的唐朝少女在博物馆、水墨画中嬉笑打闹,尽情舞蹈,“唐宫小姐姐”火遍全国,成为亮眼人物IP。河南卫视跟进策划,依托“唐宫小姐姐”IP 形象建立可持续性的传播链路,在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推出时长30 分钟左右的“奇妙游”系列,推出《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多个爆款,成功打造了“中国节日”文化IP,让观众感悟到中国节日的内涵和寓意,掀起中国传统节日热潮。

长短视频思维融合传播,聚焦创意与传递价值。运用剧情化叙事策略,让文化类综艺得以将长视频思维和短视频思维实现融合,能适应于不同传播情景、传播平台和传播对象。长视频是讲好故事的最好载体,它承载信息丰富,叙事结构完整,能与传播对象产生深层情感连接,传递出能引发共鸣的价值观和精神价值。同时策划前置,使得长视频能拆分为一个个创意突出、结构轻巧、节奏快速、适宜碎片化传播的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形成差异化显著的传播爆点,反向带动用户主动观看长视频。在传递价值方面,长视频可圈可点。《衣尚中国》因其崭新的文化视角被部分中小学教师用于美育教育;《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围绕建党百年巧妙构筑当代优秀共产党员与历史英雄榜样之间的精神传承联系,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典籍里的中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作出巨大贡献,极大提升了国人的文化素养;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大力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微博、抖音、B 站等互联网平台中,《典籍里的中国》“演员换装致敬角色”“这一鞠躬,是北大学子对先生的敬意,更是穿梭千年的文化传承!”“瞬间泪目!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等短视频点击量破百万;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的走红更是源于节目片段《唐宫夜宴》在社交媒体平台的爆火,这些都是长视频思维与短视频思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必然结果。

主力军与主阵地联动,开创融合新样态。 主流媒体是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力军,互联网是能无限放大传播效能的主阵地。主力军与主阵地要联动开创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样态,掌握推动中国故事“出圈”的“流量密码”。主体之间联动,能够打造出既有美感又有热度的原创文化综艺节目。河南卫视和B 站联手推出的《舞千年》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探索出一条深受年轻一代喜爱的“出圈”之路。河南卫视发挥其在文化类节目中所积累的优秀制作经验,B 站提供了国风文化生态极其活跃的生长土壤,二者联手将优势资源充分整合、平台效能充分利用,以影视剧的形式展现中国传统舞蹈之美,迅速积累了一大批Z 世代受众,形成河南卫视继“中国节日”系列后的第二个现象级节目。平台聚合传播,让传播效果呈指数级增长。“好酒也怕巷子深”,文化类综艺在传播策略制定中要依托各平台特点进行差异化内容分发,以互联网传播语态,巧设话题引发讨论热度,实现传播导流。河南卫视通过全平台进行的矩阵传播效果明显,“奇妙游”系列播出期间,“河南卫视yyds”“河南卫视杀疯了”等数个微博话题破亿,引发用户关注热门话题背后的内容,极大推动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出圈”,进一步强化受众印象,引发主动关注。庆祝建党百年期间,大象新闻主持的“河南卫视台标变红了”微博话题阅读量达3.2 亿,通过特定的庆祝氛围里“中国红”的意象聚焦,给用户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情绪共鸣之感。

注释:

①王一川.当今中国故事及其文化软实力[J].创作与评论,2015(24):22-26+21.

猜你喜欢
卫视文化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