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围绕高职院校“交互策划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展开讨论,提出基于翻转课堂和项目化教学的教学实践方法。通过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实施过程以及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领数字教育范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交互设计;教学改革
一、“交互策划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交互策划设计”课程为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开设以来一直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以交互设计师的能力目标为导向,培养学生掌握交互设计的思维、方法及技巧,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且能从事不同类型的产品交互设计[1]。但是,该课程在项目化教学方法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理论知识呈现碎片化,缺乏整体性的串联和整合,学生难以形成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其次,在实践过程中,注重锻炼技能而忽视了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培养,学生的设计成果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此外,在课堂互动中常常出现沉默现象,未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如研究者呼吁,教师应从“台上的圣人”转变为“旁观者”,因此,探索如何“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尤为关键。鉴于“交互策划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强、互动活动多等特点,教师尝试将翻转课堂融入项目化教学中,通过录制课程微视频、设计在线学习资源、运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及设计辅助工具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启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二、“交互策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概念和理念最初由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于2007年在美国首次提出和实践。这种方式反转了传统课堂讲授和课外练习的顺序,因此被称为“翻转课堂”,也可以称为“反转课堂”。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通过探索和实践认为,把教师对知识的讲授转移到课外,运用课堂时间来解决问题、展开讨论和进行指导,这种“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笔者认为,翻转课堂的概念借鉴了主动学习、体验式学习、学生参与、混合课程设计和课程播客等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将课堂内外的学习进行整合,通过预习和自主学习来引入新知识,让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学生个人或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2]。
(二)项目化教学的内涵
项目化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源自约翰·杜威(John Dewey)(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的体验主义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哲学,旨意是通过设计真实的项目任务,组织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进行实践探究。在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的指导下,项目化教学形成具有建设性、自主性、协作互助的学习氛围,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和复杂的项目。该方法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构建探索式学习的心理模型,通过实践反馈学习成效。因此,翻转课堂在知识理解、课堂互动、学习模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机统一,这对“交互策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翻转课堂与项目化教学的融合
“交互策划设计”课程要求学生懂理论、会策划、精设计,而翻转课堂与项目化教学在教学理念和实施方式上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可以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双丰收,能够共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首先,两者同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发挥,并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翻转课堂通过在线学习将基础知识点掌握前置,项目化教学则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执行真实的项目任务,两者共同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高层次认知技能。其次,两者都倡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此外,翻转课堂与项目化教学的融合模式也有助于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交互设计的学习内容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心理学、人机交互、人类工程学、技术实现等。学生需要具备综合思维,深入探索和整合跨学科的知识,更好地应对复杂的设计问题和挑战。由此可见,“交互策划设计”课程采用这种融合模式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学习体验。通过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合作探究及巩固拓展,学生能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也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交互策划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
(一)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為适应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满足人才现代化培养目标,“交互策划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交互设计技能和知识以应对行业升级和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项目和十八个任务。项目一,交互理论基础。作为课程的基础部分,涵盖了人机交互、用户体验和可用性等关键概念。学生需要深入了解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熟悉行业内的最新趋势和发展动态。项目二,交互创意与方法。通过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探索新颖的交互设计理念,并学习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设计实践。项目三,交互原型设计。这部分包括使用交互设计软件和工具创建原型,进行用户测试和迭代优化。项目四,项目实践优化。学生将参与完整的产品交互设计过程,从需求定义、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和最终实施,解决项目中的挑战和问题。因此,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教学内容重构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创意思维、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BOPPPS教学模型,组织教学实施过程
在“交互策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实施中,结合BOPPPS教学模型可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指导和组织框架,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动机和深度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BOPPPS教学包括引入(Bridge-In)、目标(Outcome)、预评估(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评估(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ize)六个步骤。通过这些步骤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实践。以项目二任务8原型图设计为例,该任务结合学校传统文化项目“中国传统节日图形在移动端设计中的应用”,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鼓励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建立民族文化自信。
在知识准备阶段,引入(B),目标(O)及预评估(P)三步骤在线上完成。教师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发布微视频及学习资料,告知原型图绘制原则和流程,引导学生建立与本任务内容的联系和兴趣,通过小测试和问卷了解评估学生的起点水平和不足之处;在知识转化到知识内化阶段,参与式学习(P)在线下完成。一方面对于进阶问题“如何绘制云游传统节日小程序的原型图”,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协助解决进阶问题;另一方面对于高阶问题“原型图页面之间流转关系如何正确表达”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运用便利贴试验、纸上原型绘制及在线设计协助平台完成,并且接受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在知识创新阶段,后评估(P)和总结(S)两步骤在线下完成。通过邀请教师团队评价、企业导师评价结合课中评价对其成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训练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因此,BOPPPS教学模型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教学流程,通过有效组织线上线下的教学过程,在每个阶段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另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其在交互设计领域的实践能力提升[4]。
(三)对标新课标要求,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职业能力要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研究中,完善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交互策划设计”课程的教学考核以任课教师评价、教学团队及企业导师评价相结合的思路进行。考核评价按照过程性评价为引领,以“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标准执行,其中过程考核占70%,终结性考核占30%。首先,过程性考核的内容包括态度性评价及知识和技能性评价两个部分。其中,态度性评价由出勤情况、课堂沟通、学习主动性三个部分组成,以上占过程性考核的20%;知识和技能性评价由沟通能力、用户体验、设计表达、逻辑分析四个部分组成,以上占过程性考核的80%。其次,终结性考核以企业项目和双创项目为命题,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方案创意、可行性、产品的体验、作品完成度、汇报情况、团队气氛以及个人贡献几个方面。通过举办课程作品展,采用教师评价、生生互评、教师团队及企业导师评阅的方式进行集体评分。因此,通过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教师不仅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反馈和指导,以及支持持续改进和质量保障。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交互策划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成果
(一)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构建自适应学习模式
首先,创造自主的学习环境。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和智慧校园的学习数据和课题反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任务,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其次,创设项目问题情境。教学项目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个人兴趣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促进自适应学习模式的构建。定期的学习回顾和评估促使学生思考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引领数字教育范式
第一,优化在线学习资源。录制专业教学视频、开发立体化教材、推荐设计素材网站,确保教学资源的先进性与实效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与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满足学习者差异的需要;第二,开展在线交流与答疑。通过在线课程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线上学习小组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或答疑;第三,应用在线协助软件。将人工智能设计工具引入课程,帮助学生根据原型生成界面及自动生成设计系统,为后续项目设计打下基础。第四,开展在线设计评审。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与不同地域的交互设计专家共同对学生项目进行在线评审,学生获得专业的反馈与指导。
(三)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并充分发挥“交互策划设计”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引领作用,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以“中国传统节日”和“乡村振兴”为主题,将项目实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首先,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民间故事、民俗习惯和传统工艺等,加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设计任务中,学生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交互设计原理相融合,设计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化传播价值的作品,这也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升。其次,结合乡村振兴项目,如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文化旅游、农产品推广等,可以给学生提供接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通过任务实践,学生将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背景、需求和挑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为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5]。
结束语
在“交互策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完善项目化教学内容与策略,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与专业发展,优化数字教学环境,促进翻转课堂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优化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手段运用与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打造一流的应用型课程,为达成“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人才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嘉宝.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案例探析:以“UI交互策划设计”课程为例[J].教师,2022(27):96-98.
[2]理查德·阿鲁姆,乔西帕·罗卡萨.学术上的漂泊:大学校园里的有限学习[M].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1.
[3]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教育哲学导论[M].纽约:麦克米伦出版社,1930.
[4]奥康纳·凯特.建构主义、课程和知识问题:高等教育的压力和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2022,47(2):412-422.
[5]黄志璿,许思源,李荔,等.基于BOPPPS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以“市场营销学”为例[J].现代教育论坛,2022,5(2):21-23.
作者简介:吴嘉宝(1988— ),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暨202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以高职院校交互设计课程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CITSG202200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传统文化在数字交互艺术中的再现及传播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2SJYB1362。